正在阅读:

安东尼:如果真的退役或许好事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安东尼:如果真的退役或许好事

最近,安东尼想从已经没有超巨的美国男篮那里找位置,结果谈判失败,最终决定不合作。其实安东尼已经认清情况,这是大部分运动员的必然选择,放弃自己一直坚持的尊严,愿意继续自己打替补的传统。

文 | 氧气是个地铁

最近,安东尼想从已经没有超巨的美国男篮那里找位置,结果谈判失败,最终决定不合作。于是,这位美国篮球国家队史上最具存在感的运动员,就这样无缘自己双重最擅长的项目(篮球和国际篮球)。在该有的趋势中,这位十六年前差点赢过詹姆斯最佳新秀的伟大巨星,居然连被称为最差“梦之队”的世界杯阵容都挤不进去,确实令人感觉违和。不过,结合安东尼早在上个赛季中期就开始休赛期,以及自由球员市场开启后无人问津的结果看,这很科学。

于是说,安东尼没球可打。

安东尼没球可打,这是事实,但如此描述未必完全准确。一方面,安东尼最后被淘汰是因为打法转型却依旧和球队形势不兼容。内部消息源指出:安东尼其实是个好队友,以接受的替补身份本可以积极支持球队体系,但众所周知上赛季火箭前期太混乱结果打乱安排,他只好成为牺牲品。安东尼还有油吗?其训练师斩钉截铁:实力仍比当今联盟70%的球员强。自己人的说法难免夸张,但安东尼理论上也不至于没有半点用。

其实安东尼已经认清情况,这是大部分运动员的必然选择,放弃自己一直坚持的尊严,愿意继续自己打替补的传统。安东尼的想法是:我只想要个体面的退役仪式。底蕴早已对名人堂无悬念巅峰期就算挑剔的莱昂纳德都来崇拜的安东尼,想这样最后一下激活巨星属性,没任何问题。问题在于,NBA不是做慈善的。

首先,安东尼错过让情怀加倍的选择。不必像科比、邓肯和诺维茨基那样从未离开过球队,但至少如詹姆斯和韦德给一座城市留下太深刻印象,但安东尼没做到。职业生涯前期的掘金和尼克斯都满足这个条件,可安东尼用行动拒绝。结果,可能连球衣退役都做不到。丹佛掘金就把他的15号给新王尼古拉·约基奇,大概率会支持到底。尼克斯倒没有限制,他们甚至还愿意在拥有两名巨星的前提下认领安东尼,但这是说法而已,真相谁知道呢。

利拉德的话放映了一定现象,“我们已没有薪资空间了。但安东尼理应有球可打”。球员们对直接对位的同行是从实力上做判断,科比就认为安东尼最难防,可掌握买人权利的管理层需要综合更衣室、市场和球队战略等因素才能盖章。安东尼不可能彻底转型,他的让权在阅人无数做起生意来连队魂都可能大甩卖的老板和总经理们眼里只是过家家,这样的矛盾注定如今的事实。

不妨假设一下,如果安东尼签约篮球队,会发生什么故事?首先是NBA争冠豪强,安东尼是有名额,可估计上场时间就那样,这样沉闷的赛季,对他来说真的那么重要吗?恐怕被轮休的次数很多,退役巡演搞得肯定索然无味。如果是以新秀导师身份加盟弱队,像卡特一样,符合安东尼的性格吗?不清楚,可万一产生什么意外,管理层是拒绝的。海外俱乐部什么的,就看安东尼怎么想,老队友斯塔德迈尔就想靠这样重返NBA。

如果没办法活成自己的样子,是否有必要辛苦坚持呢?这是个哲学命题,也是人生现象。答案是,主观无法接受,可客观未必太差。卡梅隆·安东尼,与其委屈自己,不妨做点总结。时势除造英雄外,还有长江后浪推前浪呢。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安东尼:如果真的退役或许好事

最近,安东尼想从已经没有超巨的美国男篮那里找位置,结果谈判失败,最终决定不合作。其实安东尼已经认清情况,这是大部分运动员的必然选择,放弃自己一直坚持的尊严,愿意继续自己打替补的传统。

文 | 氧气是个地铁

最近,安东尼想从已经没有超巨的美国男篮那里找位置,结果谈判失败,最终决定不合作。于是,这位美国篮球国家队史上最具存在感的运动员,就这样无缘自己双重最擅长的项目(篮球和国际篮球)。在该有的趋势中,这位十六年前差点赢过詹姆斯最佳新秀的伟大巨星,居然连被称为最差“梦之队”的世界杯阵容都挤不进去,确实令人感觉违和。不过,结合安东尼早在上个赛季中期就开始休赛期,以及自由球员市场开启后无人问津的结果看,这很科学。

于是说,安东尼没球可打。

安东尼没球可打,这是事实,但如此描述未必完全准确。一方面,安东尼最后被淘汰是因为打法转型却依旧和球队形势不兼容。内部消息源指出:安东尼其实是个好队友,以接受的替补身份本可以积极支持球队体系,但众所周知上赛季火箭前期太混乱结果打乱安排,他只好成为牺牲品。安东尼还有油吗?其训练师斩钉截铁:实力仍比当今联盟70%的球员强。自己人的说法难免夸张,但安东尼理论上也不至于没有半点用。

其实安东尼已经认清情况,这是大部分运动员的必然选择,放弃自己一直坚持的尊严,愿意继续自己打替补的传统。安东尼的想法是:我只想要个体面的退役仪式。底蕴早已对名人堂无悬念巅峰期就算挑剔的莱昂纳德都来崇拜的安东尼,想这样最后一下激活巨星属性,没任何问题。问题在于,NBA不是做慈善的。

首先,安东尼错过让情怀加倍的选择。不必像科比、邓肯和诺维茨基那样从未离开过球队,但至少如詹姆斯和韦德给一座城市留下太深刻印象,但安东尼没做到。职业生涯前期的掘金和尼克斯都满足这个条件,可安东尼用行动拒绝。结果,可能连球衣退役都做不到。丹佛掘金就把他的15号给新王尼古拉·约基奇,大概率会支持到底。尼克斯倒没有限制,他们甚至还愿意在拥有两名巨星的前提下认领安东尼,但这是说法而已,真相谁知道呢。

利拉德的话放映了一定现象,“我们已没有薪资空间了。但安东尼理应有球可打”。球员们对直接对位的同行是从实力上做判断,科比就认为安东尼最难防,可掌握买人权利的管理层需要综合更衣室、市场和球队战略等因素才能盖章。安东尼不可能彻底转型,他的让权在阅人无数做起生意来连队魂都可能大甩卖的老板和总经理们眼里只是过家家,这样的矛盾注定如今的事实。

不妨假设一下,如果安东尼签约篮球队,会发生什么故事?首先是NBA争冠豪强,安东尼是有名额,可估计上场时间就那样,这样沉闷的赛季,对他来说真的那么重要吗?恐怕被轮休的次数很多,退役巡演搞得肯定索然无味。如果是以新秀导师身份加盟弱队,像卡特一样,符合安东尼的性格吗?不清楚,可万一产生什么意外,管理层是拒绝的。海外俱乐部什么的,就看安东尼怎么想,老队友斯塔德迈尔就想靠这样重返NBA。

如果没办法活成自己的样子,是否有必要辛苦坚持呢?这是个哲学命题,也是人生现象。答案是,主观无法接受,可客观未必太差。卡梅隆·安东尼,与其委屈自己,不妨做点总结。时势除造英雄外,还有长江后浪推前浪呢。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