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青眼 海苔
近日,强生海外旗舰店在天猫国际正式上线,旗下5大美妆品牌通过跨境电商首次面向中国消费者。根据强生近期发布的2019年第二季度财报显示,美妆板块同比增长了8.4%达到12.02亿美元(约82.66亿元),是集团消费品部门中唯一增长的板块。
虽然,美妆业务仅占集团总营收的5%左右,但强生近年的表现已将其在美妆领域的野心彰显无遗,尤其是中国市场可圈可点。
美妆成消费品部门主要增长引擎
目前,强生集团全年营收超过800亿美元,其中,制药板块占比近半,其次为医疗器械、消费品板块。梳理强生近3年财报数据可以看出,消费品板块是三大部门中增长最慢的,增幅在3%以下,其中,受“致癌”舆论风波的影响,婴儿护理业务下滑显著,这也是强生押宝美妆的原因之一。
▍数据来源:强生公司历年财报(青眼制图)
强生在2019年第二季度财报中指出,受露得清、AVEENO(艾惟诺)等美妆品牌的推动,消费品部门销售增长了1.2%,达到35.44亿美元(约243.73亿元),美妆业务占比达34%。值得一提的是,整个上半年,美妆板块也是该部门下增长最快的,销售额达到22.92亿美元(约合157.7亿元),同比增长4.5%,国际市场增长10.1%。
2016年至今,美妆业务在强生消费品部门的占比提高了8个百分点。强生美妆板块拥有露得清、艾惟诺、Dr.Ci:Labo(城野医生)、可伶可俐等主要品牌。以大众护肤品为主,缺少彩妆及高端品牌。尽管如此,有婴儿护理业务助阵,强生依然排名全球第8大美妆公司(WWD数据)。
在中国化妆品市场,强生虽以婴儿护理业务闻名,但实际上,其全球美妆业务是其婴儿护理业务的两倍多,且近年来,不断加大对中国美妆市场的布局。不仅先后将Dr.Ci:Labo、艾惟诺等“网红”品牌引进中国,还积极开展渠道下沉,全面进驻CS及电商。
中国市场渐入佳境
2018年,强生以20.5亿美元收购Dr.Ci:Labo母公司Ci:z Holdings。是其自2008年收购大宝后,时隔10年再度在护肤领域的收购。此次收购也被视为强生瞄准中国美妆市场的重要战略举措。
据悉,Ci:z Holdings旗下品牌主要包含Dr.Ci:Labo、Labo Labo和Genomer,2017年公司全年营收26.7亿人民币,净利润3.81亿人民币。Dr.Ci:Labo在日本定位为“药妆”,进入中国之前,已通过代购、社交网络等渠道走红,渠道分布屈臣氏、电商等。目前,御家汇负责该品牌的线上独家代运营,通过营销及数字化投入,Dr.Ci:Labo在中国市场取得了不俗成绩,2017年全年在天猫全平台上的业绩增长886%。2018年9月,Dr.Ci:LaboX天猫超级品牌日当天销售额突破1000万元。
▍Dr.Ci:Labo品牌
在Dr.Ci:Labo爆发的前几年,强生在中国美妆市场表现低迷。早年通过收购而来的大宝市场份额萎缩,而露得清以及可伶可俐品牌也几乎被边缘化,线下渠道锐减。但近两年,借助电商红利,通过产品及营销创新,露得清已有卷土重来之势,新引进的Dr.Ci:Labo、艾惟诺等品牌也取得了市场与口碑的双丰收。
据强生中国方面透露,得益于全新引进的进口产品线及防晒产品的畅销,2017年上半年露得清销售额同比大涨97%,中国市场年度销售额同比增长25%。2016年,强生旗下母婴品牌艾惟诺开始通过跨境电商进入中国,该品牌于2017年成为天猫国际母婴个护第一品牌。
自2018年4月起,强生旗下露得清、艾惟诺、李施德林、Dr.Ci:Labo四大品牌正式入局CS渠道。今年,强生于2016年收购的美国时尚护发品牌OGX,也正在积极布局中国市场。
如今,借助跨境电商试水中国市场,强生正试图引进更多小众美妆品牌。本月,通过强生海外旗舰店上线的5大品牌分别为,法国专业肌肤修复品牌Biafine比亚芬、主打100%芦荟鲜汁的夏威夷洗发水品牌Maui Moisture、畅销美国74年的专业身体乳品牌Lubriderm、美国天然健康品牌Zarbee’s Naturals,及100%日本进口邦廸产品线系列。
▍强生海外旗舰店
在渠道上,从跨境电商到电商再到线下CS渠道,逐步扩大市场规模;在营销上,加大社交营销、KOL的投入;在产品端,加强小众品牌布局,突出产品功能卖点;强生美妆在中国市场表现得越来越得心应手。
强调美妆科技
作为全球第一制药公司,毋庸置疑,强生拥有强大的科技研发实力。而它也很好地将这一优势发挥到美妆领域,在美妆科技的布局上领先行业。
不久前,在2019亚洲消费电子产品展(CES Asia)上,强生公司旗下露得清推出的首款定制化3D打印面膜亮相中国,并将在今年晚些时候正式上市。与传统面膜相比,这款3D打印面膜可通过手机摄像头扫描消费者面部轮廓,从而定制个性化大小及形状的产品。
▍露得清3D打印面膜
事实上,早在2018年强生就已经宣布,公司建立了一个数字化美妆创新部门,该部门已经悄悄运营了几年,主要聚焦三个方面的工作,即皮肤诊断、精密仪器和数字化技术。早在2016年,强生就首次尝试了美妆科技项目,推出了光疗面膜,用于粉刺治疗。
如今,美妆科技已成为化妆品行业发展的大势所趋。包括宝洁、欧莱雅在内的美妆巨头均在加强这一领域的投资布局。从长远来看,美妆企业不仅仅是为消费者提供美容产品,更要提供美容解决方案,而这,将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在科技领域的创新和突破。
发布评论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