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化妆品想要抵御电离辐射?不可能!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化妆品想要抵御电离辐射?不可能!

化妆品不能防辐射。

文|青眼 霜淇淋

如今,辐射对人体的影响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防辐射产品市场也逐步升温。不少商家瞅准这一时机,纷纷为自家产品打上了“防辐射”的标签。但是这些化妆品是否真的具有防辐射功效,人们始终一头雾水。

日前,国家核安全局官方微信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回应。

化妆品想要抵御电离辐射?不可能!

近日,国家核安全局官方微信号发布了一篇题为“化妆品真能防辐射吗?”的科普文章。文章表示,辐射一般按其能量高低及电离物质能力分为电离辐射和非电离辐射。电离辐射一般是粒子或光子能量较高,足已使原子或分子产生电离,非电离辐射则不能使物质产生电离的现象。

截自国家核安全局官方微信号

文章表示,能量比较低且不能使物质中的原子或分子产生电离的辐射就是非电离辐射,例如紫外线、红外线、微波都属非电离辐射。另外,生活中常见的电脑、手机等电磁辐射是一种电磁波。我们常说的非电离性的电磁波是指频率在30~3000兆赫兹的射频和频率为300MHz~3000MHz的微波段的电磁波,由于其光子的能量不足以令中性分子及原子电离,故有非电离性的称谓。

此外,电离辐射产生的能量和电离物质能力相较于非电离辐射要强。有的穿透力强,比如X射线和γ射线;有的电离本领大(专业术语,意指致电离能力),比如α射线。防护电离辐射的原则之一是屏蔽防护,即在人与放射源之间设置防护屏障。射线穿过原子序数大的物质,会被大量吸收,这样通过防护屏障后,到达人体部分的辐射剂量就会减弱很多。常被作为屏蔽电离辐射的材料主要有铅、钢筋水泥、铅玻璃等。

文章还称,“由此也让我们看到,无论何种化妆品想要抵御电离辐射都是不可能的。”

文末显示,该文章转自广东省辐射防护协会。霜淇淋登录广东省辐射防护协会官网,这是一篇发表于2014年1月7日的文章。也就是说,尽管有关部门早早地就对防辐射化妆品进行了辟谣。然而时至今日,网络上依然有大量化妆品在宣称能够防辐射。

多数隔离霜宣称能够防辐射

目前市面上的防护类化妆品,要么主打夏日防晒,以抗击紫外线、脏空气为功能诉求;或是投白领所好,将隔离电脑辐射、室内粉尘作为卖点。霜淇淋在某电商平台上搜索“防辐射化妆品”,相关产品多达几千种。其中,以隔离霜、妆前乳等为首的非特类化妆品,最爱打“防辐射”的称号。

在商品详情中,这些产品动辄宣称可以“隔离微尘、雾霾、环境污染以及紫外线”,有的还宣称可以“隔离电脑手机辐射、电器辐射”。销量最高的一款宣称防辐射的隔离霜,月销量三千多,累计评价三万多。但是在国家药监局非特备案平台上,其成分表内的成分与一般隔离霜并无两样。

另外,针对孕妇群体的专用化妆品,也爱宣称“防辐射”。其中,一款名为“蓓爱阿胶温养防辐射隔离霜”的产品,宣称“添加蜂胶特护精华,在肌肤表面形成多重连续的隔离保护膜……有效隔断太阳紫外线和电脑、电视、手机等发出的电磁波辐射”。但霜淇淋在国家药监局非特备案平台上搜索该品名时,并未看到相关备案信息。

截自蓓爱母婴直销店

截自国家药监局非特备案平台

隔离霜是否真的能防辐射?霜淇淋咨询了妇幼保健方面的相关人士,得到的答复是:“没听说有什么隔离霜能防辐射的,真正能100%防辐射的就是铅服。”该人士表示,现在国家对防辐射用品没有规定管理,所以市面上出现了很多防辐射服、隔离霜等等,但具体有没有效果都不一定。

此外,一位皮肤科医生也告诉霜淇淋,隔离霜一般不防辐射。对于经常接触电脑的人来说,使用隔离霜比不使用隔离霜要好。隔离霜可以起到一种物理隔离的作用,但是阻断辐射是不可能的。网络上所说的隔离也只是隔离霜里面含有抗氧化的作用,用来减轻辐射引起反应而已。

同时,她认为,面对电脑,即使是物理隔离有用,不仅要涂抹面部及颈部,身体其他暴露出来的部位也都需涂上隔离霜才能有效果。

防辐射功效检测没有统一标准

防辐射化妆品已在市场上热销多年,相关的行业标准却至今“难产”。由于其既不属于医疗器械,也不属于工业产品,生产销售等环节都处在监管空白。于是,商家或厂家“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各种宣称防辐射的高科技成分层出不穷。

如在雅顿国际(西安)生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官网,关于其“草莓防辐射乳液”的科技成分是如此描述的:“21世纪初美国太空辐射实验室的科学家们惊奇的发现常年在此执行任务的宇航员们平常食用的草莓竟能帮助宇航员免遭宇宙射线的辐射……2005年雅茚生物科学家Jeanine Plankton采用‘干冻技术’萃取出莓多酚因子(ASPF),并应用于第一瓶乳液当中。ARDME防辐系列由此诞生了。”撇开其充满“传奇”色彩的故事不谈,霜淇淋在国家药监局非特备案平台上搜索该品名时,并未看到相关备案信息。

截自雅顿公司官网

截自国家药监局非特备案平台

一位从事护肤品研发多年的工程师表示,根据化妆品的定义范畴,严格意义上是不能宣称防辐射的。

另一位资深的彩妆研发工程师则表示,从理论上来说,隔离霜如果添加了有防辐射功能的原料,也是可以成立的。只是现在对于防辐射这种功能的检测,没有一个标准的检测方法来验证它是否真的有效。目前关于防辐射的检测方法,一般都是用企业自己或者原料公司推荐的方法来进行检测。

据她介绍,例如LUMICEASE blue ingredient、Shield MLDA等原料都宣称可以防蓝光。霜淇淋查阅资料发现,LUMICEASE blue ingredient是一种通过生物技术从抗辐射微生物中获得的发酵提取物,该成分宣称可以预防、保护和修复皮肤免受太阳光和人造蓝光造成的伤害。

“这些原料是这两年热门起来,但都是在已使用的(化妆品原料名称)目录中有的成分。但目前这些功效没有统一的检测方法来验证。”她进一步表示,相对美白、防晒这类特证化妆品,要根据不同产品增加检测,例如防晒对防晒指数的人体测试,毒理检测等,非特产品只需要提供常规的检测报告。这也是目前市面上防辐射化妆品鱼龙混杂的主要原因。

某原料公司的高级研究员对霜淇淋表示,辐射主要有太阳辐射、电磁辐射等,对于太阳辐射,比如紫外线和红外线辐射,确实有原料(包括一些活性原料)具有防紫外线和红外线辐射的功效,也有成熟的评价方法;但是对于电磁辐射(来源于电视、手机、电脑、微波、广播发射系统等),还没有特别有效的防护原料,至少目前还没有建立完善的评价手段来验证它们的效果。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化妆品想要抵御电离辐射?不可能!

化妆品不能防辐射。

文|青眼 霜淇淋

如今,辐射对人体的影响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防辐射产品市场也逐步升温。不少商家瞅准这一时机,纷纷为自家产品打上了“防辐射”的标签。但是这些化妆品是否真的具有防辐射功效,人们始终一头雾水。

日前,国家核安全局官方微信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回应。

化妆品想要抵御电离辐射?不可能!

近日,国家核安全局官方微信号发布了一篇题为“化妆品真能防辐射吗?”的科普文章。文章表示,辐射一般按其能量高低及电离物质能力分为电离辐射和非电离辐射。电离辐射一般是粒子或光子能量较高,足已使原子或分子产生电离,非电离辐射则不能使物质产生电离的现象。

截自国家核安全局官方微信号

文章表示,能量比较低且不能使物质中的原子或分子产生电离的辐射就是非电离辐射,例如紫外线、红外线、微波都属非电离辐射。另外,生活中常见的电脑、手机等电磁辐射是一种电磁波。我们常说的非电离性的电磁波是指频率在30~3000兆赫兹的射频和频率为300MHz~3000MHz的微波段的电磁波,由于其光子的能量不足以令中性分子及原子电离,故有非电离性的称谓。

此外,电离辐射产生的能量和电离物质能力相较于非电离辐射要强。有的穿透力强,比如X射线和γ射线;有的电离本领大(专业术语,意指致电离能力),比如α射线。防护电离辐射的原则之一是屏蔽防护,即在人与放射源之间设置防护屏障。射线穿过原子序数大的物质,会被大量吸收,这样通过防护屏障后,到达人体部分的辐射剂量就会减弱很多。常被作为屏蔽电离辐射的材料主要有铅、钢筋水泥、铅玻璃等。

文章还称,“由此也让我们看到,无论何种化妆品想要抵御电离辐射都是不可能的。”

文末显示,该文章转自广东省辐射防护协会。霜淇淋登录广东省辐射防护协会官网,这是一篇发表于2014年1月7日的文章。也就是说,尽管有关部门早早地就对防辐射化妆品进行了辟谣。然而时至今日,网络上依然有大量化妆品在宣称能够防辐射。

多数隔离霜宣称能够防辐射

目前市面上的防护类化妆品,要么主打夏日防晒,以抗击紫外线、脏空气为功能诉求;或是投白领所好,将隔离电脑辐射、室内粉尘作为卖点。霜淇淋在某电商平台上搜索“防辐射化妆品”,相关产品多达几千种。其中,以隔离霜、妆前乳等为首的非特类化妆品,最爱打“防辐射”的称号。

在商品详情中,这些产品动辄宣称可以“隔离微尘、雾霾、环境污染以及紫外线”,有的还宣称可以“隔离电脑手机辐射、电器辐射”。销量最高的一款宣称防辐射的隔离霜,月销量三千多,累计评价三万多。但是在国家药监局非特备案平台上,其成分表内的成分与一般隔离霜并无两样。

另外,针对孕妇群体的专用化妆品,也爱宣称“防辐射”。其中,一款名为“蓓爱阿胶温养防辐射隔离霜”的产品,宣称“添加蜂胶特护精华,在肌肤表面形成多重连续的隔离保护膜……有效隔断太阳紫外线和电脑、电视、手机等发出的电磁波辐射”。但霜淇淋在国家药监局非特备案平台上搜索该品名时,并未看到相关备案信息。

截自蓓爱母婴直销店

截自国家药监局非特备案平台

隔离霜是否真的能防辐射?霜淇淋咨询了妇幼保健方面的相关人士,得到的答复是:“没听说有什么隔离霜能防辐射的,真正能100%防辐射的就是铅服。”该人士表示,现在国家对防辐射用品没有规定管理,所以市面上出现了很多防辐射服、隔离霜等等,但具体有没有效果都不一定。

此外,一位皮肤科医生也告诉霜淇淋,隔离霜一般不防辐射。对于经常接触电脑的人来说,使用隔离霜比不使用隔离霜要好。隔离霜可以起到一种物理隔离的作用,但是阻断辐射是不可能的。网络上所说的隔离也只是隔离霜里面含有抗氧化的作用,用来减轻辐射引起反应而已。

同时,她认为,面对电脑,即使是物理隔离有用,不仅要涂抹面部及颈部,身体其他暴露出来的部位也都需涂上隔离霜才能有效果。

防辐射功效检测没有统一标准

防辐射化妆品已在市场上热销多年,相关的行业标准却至今“难产”。由于其既不属于医疗器械,也不属于工业产品,生产销售等环节都处在监管空白。于是,商家或厂家“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各种宣称防辐射的高科技成分层出不穷。

如在雅顿国际(西安)生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官网,关于其“草莓防辐射乳液”的科技成分是如此描述的:“21世纪初美国太空辐射实验室的科学家们惊奇的发现常年在此执行任务的宇航员们平常食用的草莓竟能帮助宇航员免遭宇宙射线的辐射……2005年雅茚生物科学家Jeanine Plankton采用‘干冻技术’萃取出莓多酚因子(ASPF),并应用于第一瓶乳液当中。ARDME防辐系列由此诞生了。”撇开其充满“传奇”色彩的故事不谈,霜淇淋在国家药监局非特备案平台上搜索该品名时,并未看到相关备案信息。

截自雅顿公司官网

截自国家药监局非特备案平台

一位从事护肤品研发多年的工程师表示,根据化妆品的定义范畴,严格意义上是不能宣称防辐射的。

另一位资深的彩妆研发工程师则表示,从理论上来说,隔离霜如果添加了有防辐射功能的原料,也是可以成立的。只是现在对于防辐射这种功能的检测,没有一个标准的检测方法来验证它是否真的有效。目前关于防辐射的检测方法,一般都是用企业自己或者原料公司推荐的方法来进行检测。

据她介绍,例如LUMICEASE blue ingredient、Shield MLDA等原料都宣称可以防蓝光。霜淇淋查阅资料发现,LUMICEASE blue ingredient是一种通过生物技术从抗辐射微生物中获得的发酵提取物,该成分宣称可以预防、保护和修复皮肤免受太阳光和人造蓝光造成的伤害。

“这些原料是这两年热门起来,但都是在已使用的(化妆品原料名称)目录中有的成分。但目前这些功效没有统一的检测方法来验证。”她进一步表示,相对美白、防晒这类特证化妆品,要根据不同产品增加检测,例如防晒对防晒指数的人体测试,毒理检测等,非特产品只需要提供常规的检测报告。这也是目前市面上防辐射化妆品鱼龙混杂的主要原因。

某原料公司的高级研究员对霜淇淋表示,辐射主要有太阳辐射、电磁辐射等,对于太阳辐射,比如紫外线和红外线辐射,确实有原料(包括一些活性原料)具有防紫外线和红外线辐射的功效,也有成熟的评价方法;但是对于电磁辐射(来源于电视、手机、电脑、微波、广播发射系统等),还没有特别有效的防护原料,至少目前还没有建立完善的评价手段来验证它们的效果。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