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诗意的收藏家艾青:他曾是齐白石与林风眠的“仰慕者”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诗意的收藏家艾青:他曾是齐白石与林风眠的“仰慕者”

葫芦、化石、木雕、象牙雕、核雕、古陶、紫砂壶、景泰蓝瓷器等,在艾青的收藏世界里,从来都不是单一乏味的藏品,而是琳琅满目与丰富多彩。

文 | 探墨

艾青(1910年-1996年),原名蒋正涵,号海澄。出生于浙江金华,现当代文学家、诗人。

艾青被认为是中国现代诗的代表诗人之一。主要作品有《大堰河--我的保姆》《艾青诗选》。

能诗能书且能画,更爱收藏艺术品

我们熟知的艾青,是诗人、作家,但是这位对土地爱得深沉的诗人,在书法与绘画上也毫不逊色。

艾青书法作品

艾青行书 书法(图片来源:西泠印社)

艾青《树》油画

能诗能书亦能画,这样的一位“多能之人”还有一个嗜好——收藏。

对于收藏,艾青的标准是:一切喜爱雅致之物皆可收藏。

艾青喜欢自然的天趣之物,他认为这是大自然的恩赐。一些自然的雅致之物也在他的收藏范围之中。

他喜欢收集各种海螺、贝壳,他认为这其中似乎就藏有海的浪漫。他说:“这是大海馈赠的艺术品,比最好的瓷器细腻,比洁白的宝石坚硬。”

葫芦、化石、木雕、象牙雕、核雕、古陶、紫砂壶、景泰蓝瓷器等,在艾青的收藏世界里,从来都不是单一乏味的藏品,而是琳琅满目与丰富多彩。

即便是后来在海内外的颠沛流离生涯中,艾青也从未放弃收藏这一爱好。

每到一个地方,都使他有更多机会领略各地的艺术风采。而这,也为他的收藏之路作了铺垫。

而他的收藏与他诗、他的文字从未分开,在他的创作中,时常能看到他艺术品收藏的影子。

书画藏品众多,酷爱书画艺术

作为鉴赏家和美术评论家的艾青,酷爱书画艺术的同时,也结交了不少的画家朋友,连带着也收藏了不少他们的书画作品。

在他的书画藏品名单中,满满都是名家的字画。他家的客厅里,紫檀木的镜框时常更换名人字画:齐白石、黄宾虹、林风眠、黄永玉等多位名家的作品。

林风眠《五美图》(2011年中国嘉德秋拍 成交价:1610万元人民币)

林风眠 《荷塘夜色》,布面油画,68.5×68.5cm(2012香港苏富比秋拍成交价:686万元人民币)

林风眠是艾青十分尊崇的画家,他也是艾青1928年就读杭州西湖艺术学院的校长。

林风眠在文革中受尽颠沛坎坷,文革之后,文革后,他被批准出国探亲,出国前,他寄给艾青两幅作品。

一幅是一只孤雁在芦苇塘上飞,艾青看后,感叹说:“他要飞向何处?”

另一幅是一只鸟儿立在树枝上,艾青说:“他是在等待还是在盼望?”

艾青对林风眠的艺术予以高度评价。

光和色的交错

他的每一幅画

给我们以诱人的欢欣

他所倾心的

是日常所见的风景

——这是艾青为《林风眠画集》所作的诗歌,他称林风眠为“大自然的歌手”。

1950年 林风眠《山乡》(现藏于上海中国画院)

1950年林风眠《浓艳》(现藏于上海美术家协会)

艾青家的客厅就像是一个小小的展厅,在这里除了可以欣赏到齐白石与林风眠等书画名家的书画,还能看到各种精美的艺术品。

艾青充满情趣和热爱生活的内心世界,以及对收藏的爱好,在其他人的笔下,都或多或少有所记载。

他就喜爱在这充斥着艺术气息的空间中,肆意挥洒想象,去获取可贵的诗的灵感,又或许是难得的惬意放松,正如他所说:“它们转移了我过于疲劳的思维活动,使我的脑子得到了充分的休息。”

艾青故居一角(位于金华市金东区傅村镇畈田蒋村)

艾青故居一角(位于金华市金东区傅村镇畈田蒋村)

32元买一幅齐白石作品,与齐白石的深厚情谊

1926年齐白石 《茅屋幽树图》( 北京保利2011春拍 成交价:575万元人民币)(艾青旧藏)

在艾青《忆白石老人》一文中,零零散散记下了不少他与齐白石之间相识不长却倍分深厚的情谊。

1949年我进北京城不久,就打听白石老人的情况,知道他还健在,我就想看望这位老画家。

经李可染介绍,他接待了我们。我马上向前说:“我在十八岁的时候,看了老先生的四张册页,印象很深,多年都没有机会见到你,今天特意来拜访。

他问:“你在哪儿看到我的画?”

我说:“1928年,已经二十一年了,在杭州西湖艺术院。”

他问:“谁是艺术院院长?”

我说:“林风眠。”

他说:“他喜欢我的画。”

这样他才知道来访者是艺术界的人,亲近多了,马上叫护士研墨,带上袖子,拿出几张纸给我们画画。

他送了我们三个人每人一张水墨画,两尺琴条。

给我画的是四只虾,半透明的,上画有两条小鱼。题款:“艾青先生雅正八十九岁白石”,印章“白石翁”,另一方“吾所能者乐事”。

我们真高兴,带着感激的心情和他告别了。

而这幅随赠小画,就成了艾青第一幅收藏的齐白石的画作。

在众多画家中,艾青似乎偏爱齐白石,他不仅时常写文章推崇齐白石的艺术,还经常去探望齐白石,也自此,他们之间逐渐建立起深厚的情谊。

一次,艾青去看望齐白石,老人要给艾青作画。艾青说,你画一幅从来没有画过的,齐老答应了。他画了一只青蛙,一条腿被小草绊住了,正在水中挣脱,这幅画饶有情趣地表现了老人的童心,齐白石非常满意,在上面题道:“青也吾弟,小兄璜,时同在京华,深究画法,九十三岁时记,齐白石。”

还有一次,齐老要把一幅画送给艾青,却被艾青婉拒,原来上面题的是“妻妾儿女注意,这是传家之宝”。

由此,可以看出齐白石的风趣与幽默,以及艾青与齐白石之间无所拘束的情谊。

1949年 齐白石《白菜蜻蜓》 57.5×33.9厘米(现藏于中国美术馆)

1944年 齐白石《贝叶二虫》101.3×34.2厘米(现藏于中国美术馆)

艾青不仅仅是欣赏齐白石,还乐于收藏其作品。不管是从齐白石的住所看门人那里、还是其他收藏者那里,他一遇到喜爱的作品,总想着要自己收藏。

虽然他与齐白石之间有着深厚的情分,但他收藏的齐白石作品中,绝大部分都是买回来的,每次收齐白石的作品时,润格都出得比别人高,甚至,还会为了请齐老题上款多加了几块钱。

他还经常到画店买齐白石的画,曾买了一幅八尺的齐白石画的松树,当时齐白石的作品画价是每平尺4元钱,这幅画折合32元,艾青颇为喜欢。

我又买了一张八尺的大画,画的是没有叶子的松树,结了松果,上面题了一首诗:“松针已尽虫犹瘦,松子余年绿似苔。安得老天怜此树,雨风雷电一起来。阿爷尝语,先朝庚午夏,星塘老屋一带之松,为虫食其叶。一日,大风雨雷电,虫尽灭绝。丁巳以来,借山馆后之松,虫食欲枯。安得庚午之雷雨不可得矣。辛酉春正月画此并题记之。三百石印富翁五过都门”,下有八字:“安得之安字本欲字”。印章“白石翁”。

他看了之后竟说:“这是张假画。”

我却笑着说:“这是昨天晚上我一夜把它赶出来的。”

他知道骗不了我,就说:“我拿两张画换你这张画。”我说:“你就拿二十张画给我,我也不换。”

他知道这是对他画的赞赏。这张画是他七十多岁时的作品。他拿了放大镜很仔细地看了说:“我年轻时画画多么用心呵。”

“文革”中,齐白石被作为中国美术界的“黑霸”和“反动学术权威”受到打击,但艾青依然珍藏着他的画。

在漫长的颠沛流离中与辗转多地中,即便是一家四口挤住在一间小屋里,但是艾青简单的行裹中总是会有一只不起眼的小皮箱,里面装满了齐白石的画。

而齐白石的这些作品一直陪伴着艾青走过了他漫长的人生。

1910年齐白石《采药仙女》 74×33.4厘米(现藏于中国美术馆)

1930年齐白石《赤足大仙》 90×34.5厘米(现藏于中国美术馆)

于艾青,

收藏就像是一种向上的力量,

纠缠交错着生命的隽永,

给他的诗歌另一种艺术上的崇高情感。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诗意的收藏家艾青:他曾是齐白石与林风眠的“仰慕者”

葫芦、化石、木雕、象牙雕、核雕、古陶、紫砂壶、景泰蓝瓷器等,在艾青的收藏世界里,从来都不是单一乏味的藏品,而是琳琅满目与丰富多彩。

文 | 探墨

艾青(1910年-1996年),原名蒋正涵,号海澄。出生于浙江金华,现当代文学家、诗人。

艾青被认为是中国现代诗的代表诗人之一。主要作品有《大堰河--我的保姆》《艾青诗选》。

能诗能书且能画,更爱收藏艺术品

我们熟知的艾青,是诗人、作家,但是这位对土地爱得深沉的诗人,在书法与绘画上也毫不逊色。

艾青书法作品

艾青行书 书法(图片来源:西泠印社)

艾青《树》油画

能诗能书亦能画,这样的一位“多能之人”还有一个嗜好——收藏。

对于收藏,艾青的标准是:一切喜爱雅致之物皆可收藏。

艾青喜欢自然的天趣之物,他认为这是大自然的恩赐。一些自然的雅致之物也在他的收藏范围之中。

他喜欢收集各种海螺、贝壳,他认为这其中似乎就藏有海的浪漫。他说:“这是大海馈赠的艺术品,比最好的瓷器细腻,比洁白的宝石坚硬。”

葫芦、化石、木雕、象牙雕、核雕、古陶、紫砂壶、景泰蓝瓷器等,在艾青的收藏世界里,从来都不是单一乏味的藏品,而是琳琅满目与丰富多彩。

即便是后来在海内外的颠沛流离生涯中,艾青也从未放弃收藏这一爱好。

每到一个地方,都使他有更多机会领略各地的艺术风采。而这,也为他的收藏之路作了铺垫。

而他的收藏与他诗、他的文字从未分开,在他的创作中,时常能看到他艺术品收藏的影子。

书画藏品众多,酷爱书画艺术

作为鉴赏家和美术评论家的艾青,酷爱书画艺术的同时,也结交了不少的画家朋友,连带着也收藏了不少他们的书画作品。

在他的书画藏品名单中,满满都是名家的字画。他家的客厅里,紫檀木的镜框时常更换名人字画:齐白石、黄宾虹、林风眠、黄永玉等多位名家的作品。

林风眠《五美图》(2011年中国嘉德秋拍 成交价:1610万元人民币)

林风眠 《荷塘夜色》,布面油画,68.5×68.5cm(2012香港苏富比秋拍成交价:686万元人民币)

林风眠是艾青十分尊崇的画家,他也是艾青1928年就读杭州西湖艺术学院的校长。

林风眠在文革中受尽颠沛坎坷,文革之后,文革后,他被批准出国探亲,出国前,他寄给艾青两幅作品。

一幅是一只孤雁在芦苇塘上飞,艾青看后,感叹说:“他要飞向何处?”

另一幅是一只鸟儿立在树枝上,艾青说:“他是在等待还是在盼望?”

艾青对林风眠的艺术予以高度评价。

光和色的交错

他的每一幅画

给我们以诱人的欢欣

他所倾心的

是日常所见的风景

——这是艾青为《林风眠画集》所作的诗歌,他称林风眠为“大自然的歌手”。

1950年 林风眠《山乡》(现藏于上海中国画院)

1950年林风眠《浓艳》(现藏于上海美术家协会)

艾青家的客厅就像是一个小小的展厅,在这里除了可以欣赏到齐白石与林风眠等书画名家的书画,还能看到各种精美的艺术品。

艾青充满情趣和热爱生活的内心世界,以及对收藏的爱好,在其他人的笔下,都或多或少有所记载。

他就喜爱在这充斥着艺术气息的空间中,肆意挥洒想象,去获取可贵的诗的灵感,又或许是难得的惬意放松,正如他所说:“它们转移了我过于疲劳的思维活动,使我的脑子得到了充分的休息。”

艾青故居一角(位于金华市金东区傅村镇畈田蒋村)

艾青故居一角(位于金华市金东区傅村镇畈田蒋村)

32元买一幅齐白石作品,与齐白石的深厚情谊

1926年齐白石 《茅屋幽树图》( 北京保利2011春拍 成交价:575万元人民币)(艾青旧藏)

在艾青《忆白石老人》一文中,零零散散记下了不少他与齐白石之间相识不长却倍分深厚的情谊。

1949年我进北京城不久,就打听白石老人的情况,知道他还健在,我就想看望这位老画家。

经李可染介绍,他接待了我们。我马上向前说:“我在十八岁的时候,看了老先生的四张册页,印象很深,多年都没有机会见到你,今天特意来拜访。

他问:“你在哪儿看到我的画?”

我说:“1928年,已经二十一年了,在杭州西湖艺术院。”

他问:“谁是艺术院院长?”

我说:“林风眠。”

他说:“他喜欢我的画。”

这样他才知道来访者是艺术界的人,亲近多了,马上叫护士研墨,带上袖子,拿出几张纸给我们画画。

他送了我们三个人每人一张水墨画,两尺琴条。

给我画的是四只虾,半透明的,上画有两条小鱼。题款:“艾青先生雅正八十九岁白石”,印章“白石翁”,另一方“吾所能者乐事”。

我们真高兴,带着感激的心情和他告别了。

而这幅随赠小画,就成了艾青第一幅收藏的齐白石的画作。

在众多画家中,艾青似乎偏爱齐白石,他不仅时常写文章推崇齐白石的艺术,还经常去探望齐白石,也自此,他们之间逐渐建立起深厚的情谊。

一次,艾青去看望齐白石,老人要给艾青作画。艾青说,你画一幅从来没有画过的,齐老答应了。他画了一只青蛙,一条腿被小草绊住了,正在水中挣脱,这幅画饶有情趣地表现了老人的童心,齐白石非常满意,在上面题道:“青也吾弟,小兄璜,时同在京华,深究画法,九十三岁时记,齐白石。”

还有一次,齐老要把一幅画送给艾青,却被艾青婉拒,原来上面题的是“妻妾儿女注意,这是传家之宝”。

由此,可以看出齐白石的风趣与幽默,以及艾青与齐白石之间无所拘束的情谊。

1949年 齐白石《白菜蜻蜓》 57.5×33.9厘米(现藏于中国美术馆)

1944年 齐白石《贝叶二虫》101.3×34.2厘米(现藏于中国美术馆)

艾青不仅仅是欣赏齐白石,还乐于收藏其作品。不管是从齐白石的住所看门人那里、还是其他收藏者那里,他一遇到喜爱的作品,总想着要自己收藏。

虽然他与齐白石之间有着深厚的情分,但他收藏的齐白石作品中,绝大部分都是买回来的,每次收齐白石的作品时,润格都出得比别人高,甚至,还会为了请齐老题上款多加了几块钱。

他还经常到画店买齐白石的画,曾买了一幅八尺的齐白石画的松树,当时齐白石的作品画价是每平尺4元钱,这幅画折合32元,艾青颇为喜欢。

我又买了一张八尺的大画,画的是没有叶子的松树,结了松果,上面题了一首诗:“松针已尽虫犹瘦,松子余年绿似苔。安得老天怜此树,雨风雷电一起来。阿爷尝语,先朝庚午夏,星塘老屋一带之松,为虫食其叶。一日,大风雨雷电,虫尽灭绝。丁巳以来,借山馆后之松,虫食欲枯。安得庚午之雷雨不可得矣。辛酉春正月画此并题记之。三百石印富翁五过都门”,下有八字:“安得之安字本欲字”。印章“白石翁”。

他看了之后竟说:“这是张假画。”

我却笑着说:“这是昨天晚上我一夜把它赶出来的。”

他知道骗不了我,就说:“我拿两张画换你这张画。”我说:“你就拿二十张画给我,我也不换。”

他知道这是对他画的赞赏。这张画是他七十多岁时的作品。他拿了放大镜很仔细地看了说:“我年轻时画画多么用心呵。”

“文革”中,齐白石被作为中国美术界的“黑霸”和“反动学术权威”受到打击,但艾青依然珍藏着他的画。

在漫长的颠沛流离中与辗转多地中,即便是一家四口挤住在一间小屋里,但是艾青简单的行裹中总是会有一只不起眼的小皮箱,里面装满了齐白石的画。

而齐白石的这些作品一直陪伴着艾青走过了他漫长的人生。

1910年齐白石《采药仙女》 74×33.4厘米(现藏于中国美术馆)

1930年齐白石《赤足大仙》 90×34.5厘米(现藏于中国美术馆)

于艾青,

收藏就像是一种向上的力量,

纠缠交错着生命的隽永,

给他的诗歌另一种艺术上的崇高情感。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