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盘点股灾救市:信用丧失才是金融市场最深的痛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盘点股灾救市:信用丧失才是金融市场最深的痛

中国股市真的没那么好,特别是在经历了这么惨痛的一轮股灾之后。如果没有什么特别大的利好政策,至少在今年之内,股市没有那么好,2015年能再度上5000点的可能性已经微乎其微。

自7月中旬以来,在经历了一轮惨痛的股灾之后,中国股市再度大涨,上涨节奏再一次让人目眩神迷,短短的10个交易日之内,股市上涨了20%左右,很多股票出现了30%、40%以上的涨幅。“牛市”呼声再度回来。

由此想想,我开的这个“路哥谈钱”公众号真的是很“不合时宜”,每次在股市暴跌众人刷刷刷手起刀落忍痛割肉之时,我总是告诉大家股市其实没那么糟,而每次涨声一片大家都无比嗨皮目眩神迷的时候,我却总是来提示风险,告诉大家股市其实没那么好,还是要悠着点……

现在就又到了不合时宜的时候。

我想告诉大家的是,中国股市真的没那么好,特别是在经历了这么惨痛的一轮股灾之后——如果没有什么特别特别大的利好政策(比方说向美联储学习开始大规模QE——凭空印钞),至少在今年之内,股市没有那么好,2015年能再度上5000点的可能性已经微乎其微。

过去的一个月,尤其是从7月6日到7月10日短短5个交易日,从千股跌停到千股涨停,从千股跌停到千股涨停,从千股跌停到千股停牌,从千股涨停到千股涨停……

段子手们纷纷发表言论:炒股,这辈子终于人生完整了……

回顾这轮股灾,真是感慨颇多。

6月26日沪指连破4500、4400、4300、4200整数关口,暴跌7.4%,而创业板更是以8.91%的跌幅创下历史最大单日跌幅纪录,成了所谓的“黑色星期五”。

到了周六的6月27日,股民们盼望已久的救市“大杀器”、大惊喜终于出现了:

央行宣布,自2015年6月28日起降息0.25个百分点,同时定向降准0.5个百分点,由此拉开“政策”救市序幕。

那个周末真是惊喜连连看啊,中国官方似乎还觉得“惊喜”不够大,于是证监会的同志们在6月28日周日夜晚上班,宣布自6月下旬以来要求券商对外接信息系统自查结束——自6月下旬以来证监会要求券商对外接信息系统自查,剑指场外配资和违法证券行为,被很多人认为是股市下跌的元凶。

为了挽救股市,岂止证监会一个金融管理部门上班?同样是在傍晚时分,“久闻楼梯响”的养老金投资运营方案也很适合的时机被爆给媒体,声称养老金将进入股市,投资比例30%,有人由此憧憬将有1万亿元资金进入股市扫货……

一开始,貌似有那么一点点的卵用。

6月29日股市出现了竞价阶段千股涨停的大好局面——谁不想,因为官方机构用力过猛,引发了很多人对于实体经济的担忧,干脆趁机一跑了之,于是,想得到开头,却想不到的结尾,股市6月29日收盘大跌,沪深股市3000多只股票,居然有1500只个股跌停……

证监会发言人不得不再度连夜加班救市:“当前证券公司融资融券业务运行正常,场外配资风险已有相当程度的释放,希望市场参与主体增强信心,理性看待市场。”……“近期,有一些否定改革成效、唱空中国经济、动摇市场信心的不负责任的网络传言和评论,扰乱了市场秩序,希望广大投资者独立自主判断,不轻信、不盲从。”

6月30日,股市开盘暴跌,中午忽然传说汇金公司要出手扫货,下午暴涨,沪指收盘涨5.53%,从下跌最深到上涨最高,振幅达10.66%,为一年内最大单日涨幅,深成指涨5.69%,创业板涨6.28%,当月中国股市成交量高达20万亿元,创下全球股市历史记录。

私募基金大佬们也不闲着,似乎是为了庆祝党的生日,于是由中国基金业协会私募证券投资基金专业委员会牵头,在6月30日傍晚史上首次集体发布倡议书,王亚伟、莫泰山、但斌、江晖等13位私募大佬集体发声,“要客观理性认识股市运行规律,充分认识到本轮行情的核心基础没有改变;要积极把握投资良机,筑底动力正在积蓄,新的结构性行情正在酝酿;要展现齐心协力、同舟共济的强大正能量,相信艳阳总在风雨后。”

这调调,路哥我怎么听起来都很像感恩歌曲:“dang啊dang啊,亲爱的妈妈,你用那深情的乳汁,把我喂养大……”

到了7月1日,A股再现暴跌,将6月30日一日游的涨幅全部抹去,沪指暴跌逾5%,连续失守4200点及4100点两个整数关口。

于是,证监会必须继续很忙,交易所也很忙。

的两融办法火速出台,据说不再强制规定130的线,券商自主决定强制平仓线,不再设6个月的强制还款。沪、深证券交易所和中国证券登记结算公司“经研究决定”,将沪、深证券交易所收取的A股交易经手费和交易费大幅度调低,降幅高达30%以上。

7月1日当晚,一个接一个的公募基金大佬,也开始集体高唱“甘甜的乳汁”。

7月2日当晚,证监会发言人更是严厉表示“恶意做空者将移送公安机关查办”——太搞笑,根据政府制定的市场规则,做空就是做空,还有“恶意做空”一说?按照这一规定,不知道有没有恶意卖菜,恶意吃饭,恶意放屁之类的说法出台。

7月3日,周五,市场仍然持续下跌。

证监会好忙,只能放出自己所能掌控的终极大杀器——减少IPO发行,同时宣布中国证券金融股份有限公司(简称“证金公司”)大幅增资扩股,由240亿元增资到1000亿元,增资扩股后用于扩大业务规模,维护资本市场稳定。

7月4日,证监会裁判员干脆直接上阵替代运动员,一方面宣布暂缓IPO,28家已获IPO批文公司已启动申购程序的申购资金退回,另一方面组织21家证券公司4日召开会议,决定出资不低于1200亿元,用于投资蓝筹股ETF,并承诺上证综指4500点以下自营股票不减持,25家公募基金公司当日召开会议,再度高唱亲爱的乳汁把我喂养大之类的屁话。 

因为一天之内下药太猛,领导们觉得够了,不炒股的人居然得以在7月5日清净一日。

领导们万万没有想到的是,所有的救市措施居然都没有什么卵用!

7月6日,股市暴跌!

连续重挫之下,“停牌”成了上市公司对抗惊涛骇浪的避风港,什么上不了台面的狗屁理由,甚至根本就是瞎编出来的理由,居然都成了“停牌”的借口——再度显现出中国股市的流氓政策思维,允许说谎,允许欺诈,允许胡扯,允许瞎编,就是不允许你和政策面不一样!

证监会也不想想,如果一半的公司都宣布停盘,因为这部分股票的流动性丧失,对于另一半那些不停牌的公司是极不公平的——基金为了应对赎回,只能卖出那些不停牌的股票,由此会加剧市场的下跌,不知道这个时候的证监会去干嘛了,为什么不来“监督”下那些狗屁理由到底是真的还是假的?

7月7日,股市暴跌!

当晚更多的企业停牌,两市停牌企业总数达到了1000家以上,达到上市公司总数的1/3,如果再持续下去,如果流动性完全丧失,中国股市最好是关门大吉算了。

7月8日,证监会要求大股东及董监高半年内不得减持,还鼓励高管们增持股票——证监会这手也伸得未免太长,长到了股民和公司高管的口袋里,接下来的下一步,难道政府打算将手伸进投资者的裤裆里去么?

国资委也出来救市,“央企在股市异常波动期间不得减持”——这个政策其实倒是无可厚非,反正是国资委,有资格这么要求自己的企业,但此时出来有点不痛不痒。

这时候,资本市场的总后台——央妈,再度闪亮登场。

中国人民银行新闻发言人表示,中国人民银行积极协助中国证券金融股份有限公司通过拆借、发行金融债券、抵押融资、借用再贷款等方式获得充足的流动性。随后中国证券金融股份有限公司就表示说,当日已向21家证券公司提供2600亿元信用额度,用于增持股票。

央行都上阵了,你说这股票还能怎么跌?

万万没有想到,7月9日这股市一开始还真的就是跌给你看。

领导们干脆开始动用公检法机构来介入金融市场,7月9日上午,公安部副部长孟庆丰带队到证监会,会同证监会排查近期恶意卖空股票与股指的线索,显示监管部门要出重拳打击违法违规行为的动作。

于是,7月9日到了收盘,股市没有停牌的股票几乎全线涨停……

7月10日,股票全线涨停……

股灾结束,政府救市成功。

股灾结束了,根据天朝的习惯,要开始“秋后算账”了。

大家异口同声,把本轮股灾的苗头指向了股票配资,马云大师旗下为股票配资提供技术平台和接口的“恒生电子”成为了完美的替罪羊。

具体什么叫做“股票配资”(有兴趣的人可以通过我以往的微信文章了解,或自己查阅相关资料),其实就是借钱买股票。如果你明白券商们的股票融资,配资就是民间版的股票融资,只是其杠杆率比券商高。

股票配资长久以来在民间一直存在,但并不为主流金融机构和媒体所知,但2014年以来,恒生公司开发了一套Homs系统,可以将一个证券账户下的资金分配成若干独立小单元进行单独的交易和核算,即所谓“伞形分仓功能”,由此促进了配资公司的遍地开花……

7月12日,证监会发布清理整顿违法从事证券业务活动意见,其中有两条:

1)严禁账户持有人通过证券账户下设子账户、分账户、虚拟账户等方式违规进行证券交易;2)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出借自己的证券账户,不得借用他人证券账户买卖证券。

这规定,就是要禁止民间股票配资。

可笑的是,2015年3月16日,中国证券业协会发布《账户管理业务规则(征求意见稿)》,明确表示,券商可代理账户投资交易。这意味证券公司终于可以在特定账户,突破不能动用客户资金和客户证券规定,主动替客户理财投资。到了4月12日,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公司又发布通知,明确自2015年4月13日起A股市场全面放开“一人一户”限制,自然人与机构投资者均可根据自身实际需要开立多个A股账户和封闭式基金账户,上限为20户。

升斗小民,你自己炒个股需要20个账户么?

当 然不需要!但如果你钱多了,想让别人帮你理财,那就需要!所以这个规定明显是鼓励大家用别人的账户炒股理财,也就是说,政府明显是鼓励券商帮你理财,私募基金帮你理财,配资公司帮你理财……

这才实施了3个月,遇到股灾了,政府立即把自己前面说的话当成了放屁,转过头来将矛头对准了股票配资,于是配资业务被全面叫停。接下来,券商们让人做股票融资借钱炒股天经地义,而民间公司做股票配资是违法是风险,要核查情况立案查处。

往好了的说,这是政府代替普通中小投资者考虑借钱杠杆炒股风险;难听了说,是一出现代版的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案例。

更何况,严格按照“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出借自己的证券账户,不得借用他人证券账户买卖证券”的规定,几乎中国所有的账管理式私募基金全部处于违法状态,政府想整谁就整谁!

忽然想起来中国法律里面有一个“非法经营罪”,理论上说,没有政府允许,你上街卖一个自产自销的白菜都会违法——也就是说,中国政府的法律规定总是让我们所有人都不得不处于“违法”状态,这样一来,政府想整谁就整谁。

很多人不明白的是,所谓的“法治社会”,首先是政府要守法,而不是民众要守法!

颇有点奇怪,股票配资4倍、5倍的杠杆有很大风险,那么大多数券商们10倍左右的杠杆就没有风险?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平均15-16倍的杠杆率就没有风险?证金公司上百倍的杠杆率没有风险?

一年前的人民代表大会上,李克强总理对全民承诺,这一届政府要做到让市场“法无禁止即可为”,要让政府“法无授权不可为”,如今听起来真是一个笑话。

股灾爆发之前,政府还在言之凿凿的声称,要让中国股市按照市场规则运行。

结果就这么一个30%的股灾,市场刚刚想调整一下,政府就再度忍不住伸出自己的铁拳,挥向这个挥向那个。

降息降准,是常规做法,无可厚非。

但大家想想看,我们的法律有规定允许央行为某一家金融公司提供无限信用么?我们的《证券法》里有规定“不得出借自己的证券账户,不得借用他人证券账户买卖证券”么?有规定禁止“恶意做空”的条款么?我们的法律有规定强迫上市公司购买自己的股票么?

7月24日,周五,证监会发言人张晓军还表示,证券公司融资融券和场外融资利用HOMS配资存在违规与风险隐患,已根据核查情况对涉案主体立案查处……

我还真不知道,恒生电子一个根据市场需求开发IT技术的公司,是如何存在着违规行为?

至于风险隐患,在我看来,中国资本市场最大的风险隐患其实都是在政府以及政府所支持的那些TBTF公司,普通的民间公司和升斗小民,你就是想折腾出来一点儿所谓的“风险”,恐怕也难。

在这一轮股灾爆发之前,虽然资本市场公司操纵黑幕层出不穷,但我还是一直认为,中国的股市牛市基础尚在,政府只要能够坚持住自己宣称的“市场的归市场”的思路,自己坚决不乱伸黑手,同时好好治理某些个人和公司伸向资本市场的黑手,中国还是牛市可期的……

但这一轮股市,政府的一系列步调却让我大跌眼镜——某种程度上我在想,如果政府除了降准降息这种常规手段以外,根本不要“救市”,说不定这一轮股灾可能跌不了这么深,或者最多也就这么深——我自己还在股灾正烈的时候在微信公号上发文章说,如果股市跌到了3300点以下我自己都准备入市呢!

本来从2600点到5200点,上涨了一倍中国股市都没有出现过像样的调整,这次调整可以说是正常调整,但刚下跌了一点点,政府就竭尽全力那么不要脸的救市,搞得大家都以为真的出了什么大问题,人人夺路而逃,酿成一轮大股灾。搞到了最后,政府甚至不得不央行亲自上阵,还暂停IPO,1/3以上的公司申请停牌。

救市虽然貌似成功,但政府却把自己的信用丢在了粪坑里,这其实是比股灾更大的损失。

就说暂停IPO吧——难道,中国股市以后一有问题,你就停止IPO,那何必还要开这个股市?融资不融资的需求难道不是应该根据公司的需要来么?难道根据政府想不想让股市上涨来?就这德行,还信誓旦旦的搞什么注册制,能有公信力么?

再说公司停牌——前一阶段,无数的公司操纵股价,搞关联交易,欺诈和玩弄普通投资者,证监会你不好好去查,出现大股灾,这些根本不关心实业只关心“资本运作”的烂公司,股价该下跌了,结果随便一个理由都可以停牌,你证监会干什么呢?这不是坑了那些诚实守法正常经营的上市公司么?股价被错杀,一路下跌……

再说央行授予一家金融公司无限信用。在美国2008年的金融危机中,我们的媒体总是得意洋洋的说美国存在着什么“大而不能倒(TBTF)”的现象——那中国人民的这个行为且不说是不是违反了《中国人民银行法》,关键是这种行为本身就是在故意制造“太大而不能倒”,用一个更大的不公平去淹没小的不公平。

你想想,证金公司可以得到无限的信用,然后可以授予那些国有的券商,我小老百姓也觉得这次股市值得抄底,我也想从央行借点钱行不行?

是的,你说我肯定不行,那凭什么证券公司就可以,他们在这次股灾中莫名其妙得到这么多的信用,莫名其妙得到这么多低成本的资金,他们当然会利用这些低成本的资金在这么低的点位上大举建仓,可以大挣而特挣——除了股票分红之外,本身股票市场就是一个零和游戏,这些券商们用央行给予的这个“无限信用”,到底是挣了谁的钱?

说到底,一轮股灾下来,股市跌多少涨多少倒是次要的,对中国金融市场来说,最深的痛是政府主动把自己的脸埋到了屎盆子里去,信用丧失已经成为中国金融市场最深的伤口……

经过此番政府救市之后,除了那些热衷于赌博的赌徒投资者之外,大部分理性的投资者普遍对A股心生寒意。

资本市场最核心的要素在于安全性、流动性和财富增殖。本轮股灾中政府禁止卖空,同时却对无数的关联交易、财务造假和欺诈投资者不管不问,还允许欺骗性和谎言性的大规模停牌,另外对于公司分红等要求却不管不问,这对于股市的安全性、流动性和财富可增殖可能性都造成了极深的伤害,只有纯粹的赌徒才会再度愿意回到市场来参与一场负和游戏的赌博。

仅仅一个30%的下跌,政府都要通过种种非市场措施,强行制造一个A股只涨不跌的假象,而且还动辄授予某个机构无限的信用让其托底,从另一方面来看,中国政府其实也很有可能因为一个小小的原因而关闭股市,让所有人的资金和财富都冻结在股市里。

“中国当局的救市行动意味着,中国A股事实上已经变成了一个不可投资的市场”。

在大家能够有效忘记这次股灾的伤痛,再次忘记政府那蛮横无理强行干涉市场的黑手之前,沪指的5000点就已经成为股民们一个可望而不可及的目标——更简单的说,2015年之内,中国股市再上5000点可能性微乎其微,4500点恐怕都有些困难。

如果这样来看,那么4200点的点位风险到底是高是低,你说说看呢?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盘点股灾救市:信用丧失才是金融市场最深的痛

中国股市真的没那么好,特别是在经历了这么惨痛的一轮股灾之后。如果没有什么特别大的利好政策,至少在今年之内,股市没有那么好,2015年能再度上5000点的可能性已经微乎其微。

自7月中旬以来,在经历了一轮惨痛的股灾之后,中国股市再度大涨,上涨节奏再一次让人目眩神迷,短短的10个交易日之内,股市上涨了20%左右,很多股票出现了30%、40%以上的涨幅。“牛市”呼声再度回来。

由此想想,我开的这个“路哥谈钱”公众号真的是很“不合时宜”,每次在股市暴跌众人刷刷刷手起刀落忍痛割肉之时,我总是告诉大家股市其实没那么糟,而每次涨声一片大家都无比嗨皮目眩神迷的时候,我却总是来提示风险,告诉大家股市其实没那么好,还是要悠着点……

现在就又到了不合时宜的时候。

我想告诉大家的是,中国股市真的没那么好,特别是在经历了这么惨痛的一轮股灾之后——如果没有什么特别特别大的利好政策(比方说向美联储学习开始大规模QE——凭空印钞),至少在今年之内,股市没有那么好,2015年能再度上5000点的可能性已经微乎其微。

过去的一个月,尤其是从7月6日到7月10日短短5个交易日,从千股跌停到千股涨停,从千股跌停到千股涨停,从千股跌停到千股停牌,从千股涨停到千股涨停……

段子手们纷纷发表言论:炒股,这辈子终于人生完整了……

回顾这轮股灾,真是感慨颇多。

6月26日沪指连破4500、4400、4300、4200整数关口,暴跌7.4%,而创业板更是以8.91%的跌幅创下历史最大单日跌幅纪录,成了所谓的“黑色星期五”。

到了周六的6月27日,股民们盼望已久的救市“大杀器”、大惊喜终于出现了:

央行宣布,自2015年6月28日起降息0.25个百分点,同时定向降准0.5个百分点,由此拉开“政策”救市序幕。

那个周末真是惊喜连连看啊,中国官方似乎还觉得“惊喜”不够大,于是证监会的同志们在6月28日周日夜晚上班,宣布自6月下旬以来要求券商对外接信息系统自查结束——自6月下旬以来证监会要求券商对外接信息系统自查,剑指场外配资和违法证券行为,被很多人认为是股市下跌的元凶。

为了挽救股市,岂止证监会一个金融管理部门上班?同样是在傍晚时分,“久闻楼梯响”的养老金投资运营方案也很适合的时机被爆给媒体,声称养老金将进入股市,投资比例30%,有人由此憧憬将有1万亿元资金进入股市扫货……

一开始,貌似有那么一点点的卵用。

6月29日股市出现了竞价阶段千股涨停的大好局面——谁不想,因为官方机构用力过猛,引发了很多人对于实体经济的担忧,干脆趁机一跑了之,于是,想得到开头,却想不到的结尾,股市6月29日收盘大跌,沪深股市3000多只股票,居然有1500只个股跌停……

证监会发言人不得不再度连夜加班救市:“当前证券公司融资融券业务运行正常,场外配资风险已有相当程度的释放,希望市场参与主体增强信心,理性看待市场。”……“近期,有一些否定改革成效、唱空中国经济、动摇市场信心的不负责任的网络传言和评论,扰乱了市场秩序,希望广大投资者独立自主判断,不轻信、不盲从。”

6月30日,股市开盘暴跌,中午忽然传说汇金公司要出手扫货,下午暴涨,沪指收盘涨5.53%,从下跌最深到上涨最高,振幅达10.66%,为一年内最大单日涨幅,深成指涨5.69%,创业板涨6.28%,当月中国股市成交量高达20万亿元,创下全球股市历史记录。

私募基金大佬们也不闲着,似乎是为了庆祝党的生日,于是由中国基金业协会私募证券投资基金专业委员会牵头,在6月30日傍晚史上首次集体发布倡议书,王亚伟、莫泰山、但斌、江晖等13位私募大佬集体发声,“要客观理性认识股市运行规律,充分认识到本轮行情的核心基础没有改变;要积极把握投资良机,筑底动力正在积蓄,新的结构性行情正在酝酿;要展现齐心协力、同舟共济的强大正能量,相信艳阳总在风雨后。”

这调调,路哥我怎么听起来都很像感恩歌曲:“dang啊dang啊,亲爱的妈妈,你用那深情的乳汁,把我喂养大……”

到了7月1日,A股再现暴跌,将6月30日一日游的涨幅全部抹去,沪指暴跌逾5%,连续失守4200点及4100点两个整数关口。

于是,证监会必须继续很忙,交易所也很忙。

的两融办法火速出台,据说不再强制规定130的线,券商自主决定强制平仓线,不再设6个月的强制还款。沪、深证券交易所和中国证券登记结算公司“经研究决定”,将沪、深证券交易所收取的A股交易经手费和交易费大幅度调低,降幅高达30%以上。

7月1日当晚,一个接一个的公募基金大佬,也开始集体高唱“甘甜的乳汁”。

7月2日当晚,证监会发言人更是严厉表示“恶意做空者将移送公安机关查办”——太搞笑,根据政府制定的市场规则,做空就是做空,还有“恶意做空”一说?按照这一规定,不知道有没有恶意卖菜,恶意吃饭,恶意放屁之类的说法出台。

7月3日,周五,市场仍然持续下跌。

证监会好忙,只能放出自己所能掌控的终极大杀器——减少IPO发行,同时宣布中国证券金融股份有限公司(简称“证金公司”)大幅增资扩股,由240亿元增资到1000亿元,增资扩股后用于扩大业务规模,维护资本市场稳定。

7月4日,证监会裁判员干脆直接上阵替代运动员,一方面宣布暂缓IPO,28家已获IPO批文公司已启动申购程序的申购资金退回,另一方面组织21家证券公司4日召开会议,决定出资不低于1200亿元,用于投资蓝筹股ETF,并承诺上证综指4500点以下自营股票不减持,25家公募基金公司当日召开会议,再度高唱亲爱的乳汁把我喂养大之类的屁话。 

因为一天之内下药太猛,领导们觉得够了,不炒股的人居然得以在7月5日清净一日。

领导们万万没有想到的是,所有的救市措施居然都没有什么卵用!

7月6日,股市暴跌!

连续重挫之下,“停牌”成了上市公司对抗惊涛骇浪的避风港,什么上不了台面的狗屁理由,甚至根本就是瞎编出来的理由,居然都成了“停牌”的借口——再度显现出中国股市的流氓政策思维,允许说谎,允许欺诈,允许胡扯,允许瞎编,就是不允许你和政策面不一样!

证监会也不想想,如果一半的公司都宣布停盘,因为这部分股票的流动性丧失,对于另一半那些不停牌的公司是极不公平的——基金为了应对赎回,只能卖出那些不停牌的股票,由此会加剧市场的下跌,不知道这个时候的证监会去干嘛了,为什么不来“监督”下那些狗屁理由到底是真的还是假的?

7月7日,股市暴跌!

当晚更多的企业停牌,两市停牌企业总数达到了1000家以上,达到上市公司总数的1/3,如果再持续下去,如果流动性完全丧失,中国股市最好是关门大吉算了。

7月8日,证监会要求大股东及董监高半年内不得减持,还鼓励高管们增持股票——证监会这手也伸得未免太长,长到了股民和公司高管的口袋里,接下来的下一步,难道政府打算将手伸进投资者的裤裆里去么?

国资委也出来救市,“央企在股市异常波动期间不得减持”——这个政策其实倒是无可厚非,反正是国资委,有资格这么要求自己的企业,但此时出来有点不痛不痒。

这时候,资本市场的总后台——央妈,再度闪亮登场。

中国人民银行新闻发言人表示,中国人民银行积极协助中国证券金融股份有限公司通过拆借、发行金融债券、抵押融资、借用再贷款等方式获得充足的流动性。随后中国证券金融股份有限公司就表示说,当日已向21家证券公司提供2600亿元信用额度,用于增持股票。

央行都上阵了,你说这股票还能怎么跌?

万万没有想到,7月9日这股市一开始还真的就是跌给你看。

领导们干脆开始动用公检法机构来介入金融市场,7月9日上午,公安部副部长孟庆丰带队到证监会,会同证监会排查近期恶意卖空股票与股指的线索,显示监管部门要出重拳打击违法违规行为的动作。

于是,7月9日到了收盘,股市没有停牌的股票几乎全线涨停……

7月10日,股票全线涨停……

股灾结束,政府救市成功。

股灾结束了,根据天朝的习惯,要开始“秋后算账”了。

大家异口同声,把本轮股灾的苗头指向了股票配资,马云大师旗下为股票配资提供技术平台和接口的“恒生电子”成为了完美的替罪羊。

具体什么叫做“股票配资”(有兴趣的人可以通过我以往的微信文章了解,或自己查阅相关资料),其实就是借钱买股票。如果你明白券商们的股票融资,配资就是民间版的股票融资,只是其杠杆率比券商高。

股票配资长久以来在民间一直存在,但并不为主流金融机构和媒体所知,但2014年以来,恒生公司开发了一套Homs系统,可以将一个证券账户下的资金分配成若干独立小单元进行单独的交易和核算,即所谓“伞形分仓功能”,由此促进了配资公司的遍地开花……

7月12日,证监会发布清理整顿违法从事证券业务活动意见,其中有两条:

1)严禁账户持有人通过证券账户下设子账户、分账户、虚拟账户等方式违规进行证券交易;2)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出借自己的证券账户,不得借用他人证券账户买卖证券。

这规定,就是要禁止民间股票配资。

可笑的是,2015年3月16日,中国证券业协会发布《账户管理业务规则(征求意见稿)》,明确表示,券商可代理账户投资交易。这意味证券公司终于可以在特定账户,突破不能动用客户资金和客户证券规定,主动替客户理财投资。到了4月12日,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公司又发布通知,明确自2015年4月13日起A股市场全面放开“一人一户”限制,自然人与机构投资者均可根据自身实际需要开立多个A股账户和封闭式基金账户,上限为20户。

升斗小民,你自己炒个股需要20个账户么?

当 然不需要!但如果你钱多了,想让别人帮你理财,那就需要!所以这个规定明显是鼓励大家用别人的账户炒股理财,也就是说,政府明显是鼓励券商帮你理财,私募基金帮你理财,配资公司帮你理财……

这才实施了3个月,遇到股灾了,政府立即把自己前面说的话当成了放屁,转过头来将矛头对准了股票配资,于是配资业务被全面叫停。接下来,券商们让人做股票融资借钱炒股天经地义,而民间公司做股票配资是违法是风险,要核查情况立案查处。

往好了的说,这是政府代替普通中小投资者考虑借钱杠杆炒股风险;难听了说,是一出现代版的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案例。

更何况,严格按照“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出借自己的证券账户,不得借用他人证券账户买卖证券”的规定,几乎中国所有的账管理式私募基金全部处于违法状态,政府想整谁就整谁!

忽然想起来中国法律里面有一个“非法经营罪”,理论上说,没有政府允许,你上街卖一个自产自销的白菜都会违法——也就是说,中国政府的法律规定总是让我们所有人都不得不处于“违法”状态,这样一来,政府想整谁就整谁。

很多人不明白的是,所谓的“法治社会”,首先是政府要守法,而不是民众要守法!

颇有点奇怪,股票配资4倍、5倍的杠杆有很大风险,那么大多数券商们10倍左右的杠杆就没有风险?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平均15-16倍的杠杆率就没有风险?证金公司上百倍的杠杆率没有风险?

一年前的人民代表大会上,李克强总理对全民承诺,这一届政府要做到让市场“法无禁止即可为”,要让政府“法无授权不可为”,如今听起来真是一个笑话。

股灾爆发之前,政府还在言之凿凿的声称,要让中国股市按照市场规则运行。

结果就这么一个30%的股灾,市场刚刚想调整一下,政府就再度忍不住伸出自己的铁拳,挥向这个挥向那个。

降息降准,是常规做法,无可厚非。

但大家想想看,我们的法律有规定允许央行为某一家金融公司提供无限信用么?我们的《证券法》里有规定“不得出借自己的证券账户,不得借用他人证券账户买卖证券”么?有规定禁止“恶意做空”的条款么?我们的法律有规定强迫上市公司购买自己的股票么?

7月24日,周五,证监会发言人张晓军还表示,证券公司融资融券和场外融资利用HOMS配资存在违规与风险隐患,已根据核查情况对涉案主体立案查处……

我还真不知道,恒生电子一个根据市场需求开发IT技术的公司,是如何存在着违规行为?

至于风险隐患,在我看来,中国资本市场最大的风险隐患其实都是在政府以及政府所支持的那些TBTF公司,普通的民间公司和升斗小民,你就是想折腾出来一点儿所谓的“风险”,恐怕也难。

在这一轮股灾爆发之前,虽然资本市场公司操纵黑幕层出不穷,但我还是一直认为,中国的股市牛市基础尚在,政府只要能够坚持住自己宣称的“市场的归市场”的思路,自己坚决不乱伸黑手,同时好好治理某些个人和公司伸向资本市场的黑手,中国还是牛市可期的……

但这一轮股市,政府的一系列步调却让我大跌眼镜——某种程度上我在想,如果政府除了降准降息这种常规手段以外,根本不要“救市”,说不定这一轮股灾可能跌不了这么深,或者最多也就这么深——我自己还在股灾正烈的时候在微信公号上发文章说,如果股市跌到了3300点以下我自己都准备入市呢!

本来从2600点到5200点,上涨了一倍中国股市都没有出现过像样的调整,这次调整可以说是正常调整,但刚下跌了一点点,政府就竭尽全力那么不要脸的救市,搞得大家都以为真的出了什么大问题,人人夺路而逃,酿成一轮大股灾。搞到了最后,政府甚至不得不央行亲自上阵,还暂停IPO,1/3以上的公司申请停牌。

救市虽然貌似成功,但政府却把自己的信用丢在了粪坑里,这其实是比股灾更大的损失。

就说暂停IPO吧——难道,中国股市以后一有问题,你就停止IPO,那何必还要开这个股市?融资不融资的需求难道不是应该根据公司的需要来么?难道根据政府想不想让股市上涨来?就这德行,还信誓旦旦的搞什么注册制,能有公信力么?

再说公司停牌——前一阶段,无数的公司操纵股价,搞关联交易,欺诈和玩弄普通投资者,证监会你不好好去查,出现大股灾,这些根本不关心实业只关心“资本运作”的烂公司,股价该下跌了,结果随便一个理由都可以停牌,你证监会干什么呢?这不是坑了那些诚实守法正常经营的上市公司么?股价被错杀,一路下跌……

再说央行授予一家金融公司无限信用。在美国2008年的金融危机中,我们的媒体总是得意洋洋的说美国存在着什么“大而不能倒(TBTF)”的现象——那中国人民的这个行为且不说是不是违反了《中国人民银行法》,关键是这种行为本身就是在故意制造“太大而不能倒”,用一个更大的不公平去淹没小的不公平。

你想想,证金公司可以得到无限的信用,然后可以授予那些国有的券商,我小老百姓也觉得这次股市值得抄底,我也想从央行借点钱行不行?

是的,你说我肯定不行,那凭什么证券公司就可以,他们在这次股灾中莫名其妙得到这么多的信用,莫名其妙得到这么多低成本的资金,他们当然会利用这些低成本的资金在这么低的点位上大举建仓,可以大挣而特挣——除了股票分红之外,本身股票市场就是一个零和游戏,这些券商们用央行给予的这个“无限信用”,到底是挣了谁的钱?

说到底,一轮股灾下来,股市跌多少涨多少倒是次要的,对中国金融市场来说,最深的痛是政府主动把自己的脸埋到了屎盆子里去,信用丧失已经成为中国金融市场最深的伤口……

经过此番政府救市之后,除了那些热衷于赌博的赌徒投资者之外,大部分理性的投资者普遍对A股心生寒意。

资本市场最核心的要素在于安全性、流动性和财富增殖。本轮股灾中政府禁止卖空,同时却对无数的关联交易、财务造假和欺诈投资者不管不问,还允许欺骗性和谎言性的大规模停牌,另外对于公司分红等要求却不管不问,这对于股市的安全性、流动性和财富可增殖可能性都造成了极深的伤害,只有纯粹的赌徒才会再度愿意回到市场来参与一场负和游戏的赌博。

仅仅一个30%的下跌,政府都要通过种种非市场措施,强行制造一个A股只涨不跌的假象,而且还动辄授予某个机构无限的信用让其托底,从另一方面来看,中国政府其实也很有可能因为一个小小的原因而关闭股市,让所有人的资金和财富都冻结在股市里。

“中国当局的救市行动意味着,中国A股事实上已经变成了一个不可投资的市场”。

在大家能够有效忘记这次股灾的伤痛,再次忘记政府那蛮横无理强行干涉市场的黑手之前,沪指的5000点就已经成为股民们一个可望而不可及的目标——更简单的说,2015年之内,中国股市再上5000点可能性微乎其微,4500点恐怕都有些困难。

如果这样来看,那么4200点的点位风险到底是高是低,你说说看呢?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