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走廊医生”和央视记者北京庭审前后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走廊医生”和央视记者北京庭审前后

7月29日,“走廊医生”兰越峰起诉中央电视台《新闻调查》记者王志安侵犯其名誉权案,在北京市海淀区法院首次开庭。

作者:李子君

兰越峰恐怕从未预料到,从2010年开始向各级领导反映医院问题之后,她的人生迎来的是坐走廊、上头条、离婚、被医院解聘、与央视著名记者对簿公堂……随着事态的不断升级,这场纷乱嘈杂的事件俨然变成了旷日持久的肥皂剧,被过度消费了的兰越峰,似乎已经被人遗忘她原本的角色,一个超声科主任,以及丈夫身边温柔的妻子。

如今,她的生活是,带着满满一行李箱的材料奔波于北京与四川,只为那场名誉权纠纷诉讼。8月11日,兰越峰起诉绵阳市人民医院,要求恢复原职的人事诉讼案也将进行公开审理。深陷多场官司的兰越峰如同一只陀螺,被一个个事件抽打得根本停不下来。

2015年7月29日,“走廊医生”兰越峰起诉中央电视台《新闻调查》记者王志安侵犯其名誉权案,在北京市海淀区法院首次开庭。前来旁听的人不仅将法庭的旁听席全部坐满,庭外还有10余人等待消息。在将近5个小时的庭审过程中,双方就王志安是否侵犯了兰越峰的名誉权进行了激辩。在接受健康界采访时,王志安透露,尽管因为对兰越峰的采访和报道第二次走上被告席,但时至今日,他仍然坚信,兰越峰“性格偏执,需要社会的关爱”,并且这样的表述并没有对兰本人的名誉造成侵害。

王志安:有时当被告比原告光荣

2014年初,央视记者王志安调查发现,尽管在医院走廊里坐了600多天的兰越峰被媒体塑造为被体制打压的悲情英雄,但这些报道存在大量不实信息。2014年3月29日,央视新闻调查制作的《走廊医生》节目播出。展示了兰越峰和单位的矛盾,并非出于反对过度医疗遭到打击报复,而是长期以来,兰越峰由于分科、担任超声科主任等个人诉求与单位存在分歧所致。兰越峰向媒体举报的各种所谓过度医疗的信息,均没有证据支持。王志安也在实名认证的微博中,描述“兰越峰之所以走到这一步是性格使然、其带有明显的偏执人格等”。这些言论均成为兰越峰起诉王志安名誉侵权的理由。兰越峰提出要求王志安删除微博、向其致歉并赔偿精神损害抚慰金10万元。

在当日庭审过程当中,双方走完了举证、质证、辩论等司法程序。王志安在此前的庭前会议提出“法庭要对兰越峰的心理和精神状态进行司法鉴定”的要求,并未得到法院的支持,原本希望请一名精神专科医师在法庭现场对兰越峰精神状况进行检查的愿望,也没有成行。

庭审结束后,王志安在接受健康界采访时表示,兰越峰在起诉书提到自己在新浪微博发的那些帖子,真实性全都认可,但对方的起诉理由本人均不认可。“兰越峰到底是一个反抗体制的悲情英雄,还是一名精神疾病的患者,在走廊医生新闻中,这不仅涉及其个人利益,更涉及到公共利益,兰越峰的精神状态,原本就是新闻事实的一部分,而且兰越峰性格偏执,在此前的媒体报道中,也是被早已披露的事实。”

“有时当被告比当原告光荣。”王志安认为,精神疾病与感冒发烧一样,都是人身体出了问题。“说你有精神疾病你就心理不适,这就是错误的偏见,这种偏见是需要批判的,兰越峰觉得我这样的表述是对她的侮辱,但我恰恰认为,她的这种想法是她内心黑暗导致的。”

据了解,兰越峰起诉央视记者王志安名誉侵权案,法庭将依法择期宣判。

兰越峰:我绝不会丧失斗志

7月29下午2时15分,52岁的兰越峰身着粉色上衣、白色短裙、红色平跟鞋走入海淀法院18号法庭。与坐在旁听席的支持者们微笑示意。“我是兰越峰,绵阳市人民医院医技办主任。”尽管已经与所在医院解除了聘用关系,但兰越峰刻意通过这样的自我介绍,表达对劳动关系处理的不满。在整个庭审过程中,其本人大部分时候表述平和,言语并未过激。兰越峰所递交的新证据仍然涉及绵阳市当地的所谓医疗腐败问题,陪审员不得不反复向她强调“请围绕与名誉侵权有关内容进行辩论”。

晚上6时40分,庭审结束,走出海淀法院的兰越峰发现,北京的天已经擦黑,拖着一支红色拉杆箱的她与律师道别后,拨通了收留她的“北京好心人”金大姐的电话。兰越峰用带着四川腔的普通话跟金大姐寒暄了几句,表示庭审一切顺利,自己这就乘坐地铁10号线回到金大姐家。其实,金大姐跟兰越峰原本素不相识,第一次见面是在今年《南方周末》记者柴会群诉中国医师协会、记者王志安、律师邓利强名誉侵权案的庭审现场。那次碰面,俩人并没有打过招呼,但兰越峰因为咆哮公堂被法警当场带离的情景,给正在深陷医患纠纷的金大姐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通过中间人相识之后,金大姐毅然决定,将自己家当做兰越峰来北京的落脚点。“有人说我是在用女人柔弱的身躯扛起男人的责任,我还真没有那么大的本事,正是因为这些心存正义的人的支持,才让我把这一切坚持下去。”

兰越峰走进距离海淀法院100米的一家面馆,落座后,点了一份27元的肥牛饭套餐。“我坐了26个小时的硬座,前天才到的北京,一路上吃了三根黄瓜、三根玉米和两个鸡蛋,维生素、淀粉、蛋白质都有了,也挺好。”看着面前这碗饭,兰越峰不禁感慨道,自己是个没有方向感的人,过去出门几乎不带钥匙和钱包,生活上都依赖前夫,接连遭遇“坐走廊”和离婚之后,她强迫自己强大起来。她说,自己30多岁的时候像50岁的人,现在50多岁了,却发现越活越年轻了。“你看,我的上衣和裙子,都是上世纪九十年代买的。”兰越峰笑着捋了捋利落的短卷发强调,这次出门前,儿子给她加油鼓劲,说“妈妈一定会赢!”。从衣着可以看出,她并未经历很多女人都要直面的中年发福,此时的她比20年前要消瘦。

“我始终想不通,我跟王志安无冤无仇,他为什么要把之前其他人对我的采访全部否定,他是个有知识并且受人尊敬的记者,我拒绝法庭调解,只希望找到他背后的‘黑手’。”兰越峰说,王志安对她的负面报道在去年3月份播出,5月她便收到了医院的解聘通知书,因此那个报道直接导致了自己与医院彻底决裂,因为“院领导解聘我有人撑腰了呀,谁给撑的腰呢?王志安就是其中之一。”

兰越峰早就想好了,官司一定要打到底,这一切都不是为了自己,而是“面对整个中国的医疗腐败”。“我绝不会丧失斗志,我要让所有人看到,我兰越峰是站着的,不是跪着的!”兰越峰随即又将话题转向了自己与医院的人事纠纷,她表示,医院必须恢复我在斗争中失去的工作和收入、岗位职位,这是平反纠错,不是个人私利。

本文系健康界原创文章,转载需获授权。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走廊医生”和央视记者北京庭审前后

7月29日,“走廊医生”兰越峰起诉中央电视台《新闻调查》记者王志安侵犯其名誉权案,在北京市海淀区法院首次开庭。

作者:李子君

兰越峰恐怕从未预料到,从2010年开始向各级领导反映医院问题之后,她的人生迎来的是坐走廊、上头条、离婚、被医院解聘、与央视著名记者对簿公堂……随着事态的不断升级,这场纷乱嘈杂的事件俨然变成了旷日持久的肥皂剧,被过度消费了的兰越峰,似乎已经被人遗忘她原本的角色,一个超声科主任,以及丈夫身边温柔的妻子。

如今,她的生活是,带着满满一行李箱的材料奔波于北京与四川,只为那场名誉权纠纷诉讼。8月11日,兰越峰起诉绵阳市人民医院,要求恢复原职的人事诉讼案也将进行公开审理。深陷多场官司的兰越峰如同一只陀螺,被一个个事件抽打得根本停不下来。

2015年7月29日,“走廊医生”兰越峰起诉中央电视台《新闻调查》记者王志安侵犯其名誉权案,在北京市海淀区法院首次开庭。前来旁听的人不仅将法庭的旁听席全部坐满,庭外还有10余人等待消息。在将近5个小时的庭审过程中,双方就王志安是否侵犯了兰越峰的名誉权进行了激辩。在接受健康界采访时,王志安透露,尽管因为对兰越峰的采访和报道第二次走上被告席,但时至今日,他仍然坚信,兰越峰“性格偏执,需要社会的关爱”,并且这样的表述并没有对兰本人的名誉造成侵害。

王志安:有时当被告比原告光荣

2014年初,央视记者王志安调查发现,尽管在医院走廊里坐了600多天的兰越峰被媒体塑造为被体制打压的悲情英雄,但这些报道存在大量不实信息。2014年3月29日,央视新闻调查制作的《走廊医生》节目播出。展示了兰越峰和单位的矛盾,并非出于反对过度医疗遭到打击报复,而是长期以来,兰越峰由于分科、担任超声科主任等个人诉求与单位存在分歧所致。兰越峰向媒体举报的各种所谓过度医疗的信息,均没有证据支持。王志安也在实名认证的微博中,描述“兰越峰之所以走到这一步是性格使然、其带有明显的偏执人格等”。这些言论均成为兰越峰起诉王志安名誉侵权的理由。兰越峰提出要求王志安删除微博、向其致歉并赔偿精神损害抚慰金10万元。

在当日庭审过程当中,双方走完了举证、质证、辩论等司法程序。王志安在此前的庭前会议提出“法庭要对兰越峰的心理和精神状态进行司法鉴定”的要求,并未得到法院的支持,原本希望请一名精神专科医师在法庭现场对兰越峰精神状况进行检查的愿望,也没有成行。

庭审结束后,王志安在接受健康界采访时表示,兰越峰在起诉书提到自己在新浪微博发的那些帖子,真实性全都认可,但对方的起诉理由本人均不认可。“兰越峰到底是一个反抗体制的悲情英雄,还是一名精神疾病的患者,在走廊医生新闻中,这不仅涉及其个人利益,更涉及到公共利益,兰越峰的精神状态,原本就是新闻事实的一部分,而且兰越峰性格偏执,在此前的媒体报道中,也是被早已披露的事实。”

“有时当被告比当原告光荣。”王志安认为,精神疾病与感冒发烧一样,都是人身体出了问题。“说你有精神疾病你就心理不适,这就是错误的偏见,这种偏见是需要批判的,兰越峰觉得我这样的表述是对她的侮辱,但我恰恰认为,她的这种想法是她内心黑暗导致的。”

据了解,兰越峰起诉央视记者王志安名誉侵权案,法庭将依法择期宣判。

兰越峰:我绝不会丧失斗志

7月29下午2时15分,52岁的兰越峰身着粉色上衣、白色短裙、红色平跟鞋走入海淀法院18号法庭。与坐在旁听席的支持者们微笑示意。“我是兰越峰,绵阳市人民医院医技办主任。”尽管已经与所在医院解除了聘用关系,但兰越峰刻意通过这样的自我介绍,表达对劳动关系处理的不满。在整个庭审过程中,其本人大部分时候表述平和,言语并未过激。兰越峰所递交的新证据仍然涉及绵阳市当地的所谓医疗腐败问题,陪审员不得不反复向她强调“请围绕与名誉侵权有关内容进行辩论”。

晚上6时40分,庭审结束,走出海淀法院的兰越峰发现,北京的天已经擦黑,拖着一支红色拉杆箱的她与律师道别后,拨通了收留她的“北京好心人”金大姐的电话。兰越峰用带着四川腔的普通话跟金大姐寒暄了几句,表示庭审一切顺利,自己这就乘坐地铁10号线回到金大姐家。其实,金大姐跟兰越峰原本素不相识,第一次见面是在今年《南方周末》记者柴会群诉中国医师协会、记者王志安、律师邓利强名誉侵权案的庭审现场。那次碰面,俩人并没有打过招呼,但兰越峰因为咆哮公堂被法警当场带离的情景,给正在深陷医患纠纷的金大姐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通过中间人相识之后,金大姐毅然决定,将自己家当做兰越峰来北京的落脚点。“有人说我是在用女人柔弱的身躯扛起男人的责任,我还真没有那么大的本事,正是因为这些心存正义的人的支持,才让我把这一切坚持下去。”

兰越峰走进距离海淀法院100米的一家面馆,落座后,点了一份27元的肥牛饭套餐。“我坐了26个小时的硬座,前天才到的北京,一路上吃了三根黄瓜、三根玉米和两个鸡蛋,维生素、淀粉、蛋白质都有了,也挺好。”看着面前这碗饭,兰越峰不禁感慨道,自己是个没有方向感的人,过去出门几乎不带钥匙和钱包,生活上都依赖前夫,接连遭遇“坐走廊”和离婚之后,她强迫自己强大起来。她说,自己30多岁的时候像50岁的人,现在50多岁了,却发现越活越年轻了。“你看,我的上衣和裙子,都是上世纪九十年代买的。”兰越峰笑着捋了捋利落的短卷发强调,这次出门前,儿子给她加油鼓劲,说“妈妈一定会赢!”。从衣着可以看出,她并未经历很多女人都要直面的中年发福,此时的她比20年前要消瘦。

“我始终想不通,我跟王志安无冤无仇,他为什么要把之前其他人对我的采访全部否定,他是个有知识并且受人尊敬的记者,我拒绝法庭调解,只希望找到他背后的‘黑手’。”兰越峰说,王志安对她的负面报道在去年3月份播出,5月她便收到了医院的解聘通知书,因此那个报道直接导致了自己与医院彻底决裂,因为“院领导解聘我有人撑腰了呀,谁给撑的腰呢?王志安就是其中之一。”

兰越峰早就想好了,官司一定要打到底,这一切都不是为了自己,而是“面对整个中国的医疗腐败”。“我绝不会丧失斗志,我要让所有人看到,我兰越峰是站着的,不是跪着的!”兰越峰随即又将话题转向了自己与医院的人事纠纷,她表示,医院必须恢复我在斗争中失去的工作和收入、岗位职位,这是平反纠错,不是个人私利。

本文系健康界原创文章,转载需获授权。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