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二手车商告诉你:二手车电商就是白烧钱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二手车商告诉你:二手车电商就是白烧钱

  2014-2015年国内汽车圈最火的事情是不某某品牌断轴,更不是某某品牌新车无数次水掉,而是二手车。08-09年国内汽车销量爆发性增长以来,直至2014年年底,全国私家汽车保有

  

2014-2015年国内汽车圈最火的事情是不某某品牌断轴,更不是某某品牌新车无数次水掉,而是二手车。

08-09年国内汽车销量爆发性增长以来,直至2014年年底,全国私家汽车保有量达到1.05亿辆,相当于每四户家庭就拥有一辆轿车。在如此庞大的保有量之下,必然会有大部分车辆达到了5-6年的换件周期,此时车辆车况与性能下降,部分用户选择更换配件继续使用,部分用户则选择更换新车。另一部分未达换件周期的车辆因为种种原因,如用户喜好改变,财产问题,冲动消费等问题,被更换,流入二手车市场。

在如此巨大的市场前景之下,二手车,必然是一块大蛋糕。据统计,仅2014年全年,我国二手车交易量达到605.29万量。

恰在此时,全国进入了“互联网+”模式,聪明的互联网人当然不会放过这个机会,脑袋一拍,要不搞一搞二手车电商?

众所周知,二手车行业常年被二手车贩子,俗称“车串串,黄牛”和各型二手车商家所垄断。行业从业者整体素质不高,网络间常谣传黄牛与商家欺诈消费者,卖高价车,事故车与泡水、火烧车等。互联网人认为以上情况是因为信息不对称,专业水平达不到,不够诚信等原因造成的,要不我们打造一个车况透明,价格明白,客户能够放心购车的二手车交易网站吧,只要拿到风投,广告轰炸打开知名度,绝对能赚!

实则他们明白二手车是一门线下操作性极强的生意,并且需要极丰富的经验与资源积累,如此专业线下业务对于善于玩跨界的互联网人来说是老大难问题,所以纷纷避开最为专业二手车收购与整备+销售板块,玩儿起了阉割版二手车电商。

所以就开启了二手车电商的第一种模式:新车电商+二手车信息互换终端

此类模式最常规的表现为,二手车网站+APP模式。

凑合凑合新车电商的运作方式,线下派出业务专员发展二手车商家会员,二手车信息专员通过各种渠道收集二手车收售信息,专业二手车评估师(其实就是刚出道新手科班毕业大学生)上门或者定点车况审核。最后将详细的车况信息发布至网站同步APP,告诉客户,我们的信息是真实可靠的,卖家报价我方可以给你参考,最后你爱买不买,过户方法我们可以给你指导。

他们结合了新车电商的信息展示功能,拍了很多照片,给了很多详细信息,但是对于消费者来说,二手车这类商品,没看到实车之前都是不靠谱的。

  

以上模式看似透明,实则并没什么卵用,因为终端购车用户必将面对售车方,而售车方只有少量的个人用户,剩余部分往往被二手贩子假扮的用户或者二手车商家占据。最终定价权仍旧在散户以及商家手中。

我曾经就在此类某网站首页看到一辆过户两次二手车,简介里还说明是因为要换车牌,所以过户,但是要说明一点,车子只要过户一次就必定会折价,即不能按照原车原户的价格来售卖,但是该网站依旧报出了接近市场价的价格。

此类方式的盈利模式为:赚取二手车各型商家广告费,收取会员年费,以及部分网站会收取二手车评估费。

但是这样的盈利对于巨大的人事开销以及网站和app研发费用基本是杯水车薪。人事开销巨大源于评估师以及二手车信息专员,因为他们握有大量的二手车车源信息,将此类信息信息出售给商家或者二手车贩子,必然会获得丰厚的“茶水钱”,所以必须给予高薪。

再来说说他们高薪养的评估师和二手车信息专员。其中就要说到二手车评估师,该行业在散户情况下基本属于全能,需要极长的工作时间去修炼,单人力量基本就能搞定二手车评估、报价、收售、过户、保险等。并非刚出道的评估师能搞定,就算评估新人智商超群,天赋过人,也不能拥有社会“闲散”评估师多年积淀的人脉资源。

想要招聘此类评估师,必须要极高的薪资,没个2万,还是算了吧。

网站及app研发费用自然不用多说,少则十数万,多则几百万。

综上所述,投资人如果投资此类所谓二手车电商,基本等于把钱拿出去撒。仅仅满足了创业者为自己开的高薪。

下面来谈谈第二种,拍卖+寄售。

这类公司属于后起之秀,相比第一种要聪明许多,也认清了二手车资源先行的现实。

公司基本运作模式如下,以网络拍卖为主要方式,通过网络以及线下二手车专员为渠道,大规模笼络中小型商家自己散户,让其将自家车源放到其处拍卖,模式先进的有评估师为车况保驾护航,模式落后的只有车况自辨。

该模式下基本没有个人用户任何空间,因个人用户完全不明白二手车拍卖该出价多少,不是买不到,就是买高价货。该方式基本属于二手车行业内部的付费交流大会,并且该类公司拍卖费抽成并不高,在二手车商家线下过户交流几次之后,将不会再用此类付费平台。

以上模式盈利点:拍卖费,会员费。前期或许有少量盈利,但依旧入不敷出,投资人如果长线投资,必然亏损逐渐增大。

第种模式,二手车商业地产+电商。

此种模式目前国内有且仅有两家,一家为奥康达名车广场业内传闻是几位搞房地产的老板所造,模式类似商业地产,可在线看车订车,安排机场接送,目前有上海和深圳两家分店。

另一家则是二手车行业老大,车王认证二手车,也可在线看车订车,相较奥康达的模式,车王更类似于超级二手车超市,以卖车为主。有人说奥康达更多的是炒地皮,但这仅仅是传闻,无从考证。

以上两家独立经营的二手车商超,所售车源车况均属上乘,但由于机构庞大,人工,地皮等成本较高,仅靠赚取车辆收售差价,盈利低微甚至有亏本风险。对于电商,上述两家功能也不全面。

无独有偶,本人前段时间也曾差点进入一个二手车商业地产项目,外界传闻投资人为几个房地产老板,面试职位是市场经理/策划经理/营销推广总监,过了面试准备上班,结果被通知暂时不需要该策划推广部门,所以我所属部门被迫解散,目前正式失业。

对于该公司的做法,本人也表示非常理解,因为该项目地基还没打好呢,设个推广部门真的没有什么卵用。当然也侧面反映了一个问题,二手车商业地产的投资人大多并不知道自己要干什么,因为他们不明白二手车运作模式,电商模式与房地产的区别,以为凭自己的一腔钞票就能统领天下。

以上三种模式,或者不懂二手车强行搞电商;或者懂二手车但是不懂盈利以至于客户被散户黄牛占领;再或者就是完全不知道自己该做什么;再再或者,运营方式稍微老套,但是能赚钱,只是赚的很少很少。不是亏投资人的钱肥自己腰包,就是亏自己的钱。

我只想说,新车电商连XX之家和马总都还没整顺溜呢,各位投资的老总就别乱花钱了。

说了这么多,其实二手车电商行业还是有的搞,只是……好了,不多说了,我出门收车了。

 

撰稿人:红牌楼二哥

红牌楼:成都二手车商集中地之一,地位同北京亚运村、花乡,广州白云。红牌楼二哥作为一个二手车商,长年活动于此地。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发布评论

您至少需输入5个字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驾仕派
界面财经号
IP属地:四川
驾仕派是由一群热爱汽车的青年媒体人共同创建的全新媒体形态。我们以独立视角、原创态度来打造汽车行业的真实交流圈层。

下载界面新闻

二手车商告诉你:二手车电商就是白烧钱

  2014-2015年国内汽车圈最火的事情是不某某品牌断轴,更不是某某品牌新车无数次水掉,而是二手车。08-09年国内汽车销量爆发性增长以来,直至2014年年底,全国私家汽车保有

  

2014-2015年国内汽车圈最火的事情是不某某品牌断轴,更不是某某品牌新车无数次水掉,而是二手车。

08-09年国内汽车销量爆发性增长以来,直至2014年年底,全国私家汽车保有量达到1.05亿辆,相当于每四户家庭就拥有一辆轿车。在如此庞大的保有量之下,必然会有大部分车辆达到了5-6年的换件周期,此时车辆车况与性能下降,部分用户选择更换配件继续使用,部分用户则选择更换新车。另一部分未达换件周期的车辆因为种种原因,如用户喜好改变,财产问题,冲动消费等问题,被更换,流入二手车市场。

在如此巨大的市场前景之下,二手车,必然是一块大蛋糕。据统计,仅2014年全年,我国二手车交易量达到605.29万量。

恰在此时,全国进入了“互联网+”模式,聪明的互联网人当然不会放过这个机会,脑袋一拍,要不搞一搞二手车电商?

众所周知,二手车行业常年被二手车贩子,俗称“车串串,黄牛”和各型二手车商家所垄断。行业从业者整体素质不高,网络间常谣传黄牛与商家欺诈消费者,卖高价车,事故车与泡水、火烧车等。互联网人认为以上情况是因为信息不对称,专业水平达不到,不够诚信等原因造成的,要不我们打造一个车况透明,价格明白,客户能够放心购车的二手车交易网站吧,只要拿到风投,广告轰炸打开知名度,绝对能赚!

实则他们明白二手车是一门线下操作性极强的生意,并且需要极丰富的经验与资源积累,如此专业线下业务对于善于玩跨界的互联网人来说是老大难问题,所以纷纷避开最为专业二手车收购与整备+销售板块,玩儿起了阉割版二手车电商。

所以就开启了二手车电商的第一种模式:新车电商+二手车信息互换终端

此类模式最常规的表现为,二手车网站+APP模式。

凑合凑合新车电商的运作方式,线下派出业务专员发展二手车商家会员,二手车信息专员通过各种渠道收集二手车收售信息,专业二手车评估师(其实就是刚出道新手科班毕业大学生)上门或者定点车况审核。最后将详细的车况信息发布至网站同步APP,告诉客户,我们的信息是真实可靠的,卖家报价我方可以给你参考,最后你爱买不买,过户方法我们可以给你指导。

他们结合了新车电商的信息展示功能,拍了很多照片,给了很多详细信息,但是对于消费者来说,二手车这类商品,没看到实车之前都是不靠谱的。

  

以上模式看似透明,实则并没什么卵用,因为终端购车用户必将面对售车方,而售车方只有少量的个人用户,剩余部分往往被二手贩子假扮的用户或者二手车商家占据。最终定价权仍旧在散户以及商家手中。

我曾经就在此类某网站首页看到一辆过户两次二手车,简介里还说明是因为要换车牌,所以过户,但是要说明一点,车子只要过户一次就必定会折价,即不能按照原车原户的价格来售卖,但是该网站依旧报出了接近市场价的价格。

此类方式的盈利模式为:赚取二手车各型商家广告费,收取会员年费,以及部分网站会收取二手车评估费。

但是这样的盈利对于巨大的人事开销以及网站和app研发费用基本是杯水车薪。人事开销巨大源于评估师以及二手车信息专员,因为他们握有大量的二手车车源信息,将此类信息信息出售给商家或者二手车贩子,必然会获得丰厚的“茶水钱”,所以必须给予高薪。

再来说说他们高薪养的评估师和二手车信息专员。其中就要说到二手车评估师,该行业在散户情况下基本属于全能,需要极长的工作时间去修炼,单人力量基本就能搞定二手车评估、报价、收售、过户、保险等。并非刚出道的评估师能搞定,就算评估新人智商超群,天赋过人,也不能拥有社会“闲散”评估师多年积淀的人脉资源。

想要招聘此类评估师,必须要极高的薪资,没个2万,还是算了吧。

网站及app研发费用自然不用多说,少则十数万,多则几百万。

综上所述,投资人如果投资此类所谓二手车电商,基本等于把钱拿出去撒。仅仅满足了创业者为自己开的高薪。

下面来谈谈第二种,拍卖+寄售。

这类公司属于后起之秀,相比第一种要聪明许多,也认清了二手车资源先行的现实。

公司基本运作模式如下,以网络拍卖为主要方式,通过网络以及线下二手车专员为渠道,大规模笼络中小型商家自己散户,让其将自家车源放到其处拍卖,模式先进的有评估师为车况保驾护航,模式落后的只有车况自辨。

该模式下基本没有个人用户任何空间,因个人用户完全不明白二手车拍卖该出价多少,不是买不到,就是买高价货。该方式基本属于二手车行业内部的付费交流大会,并且该类公司拍卖费抽成并不高,在二手车商家线下过户交流几次之后,将不会再用此类付费平台。

以上模式盈利点:拍卖费,会员费。前期或许有少量盈利,但依旧入不敷出,投资人如果长线投资,必然亏损逐渐增大。

第种模式,二手车商业地产+电商。

此种模式目前国内有且仅有两家,一家为奥康达名车广场业内传闻是几位搞房地产的老板所造,模式类似商业地产,可在线看车订车,安排机场接送,目前有上海和深圳两家分店。

另一家则是二手车行业老大,车王认证二手车,也可在线看车订车,相较奥康达的模式,车王更类似于超级二手车超市,以卖车为主。有人说奥康达更多的是炒地皮,但这仅仅是传闻,无从考证。

以上两家独立经营的二手车商超,所售车源车况均属上乘,但由于机构庞大,人工,地皮等成本较高,仅靠赚取车辆收售差价,盈利低微甚至有亏本风险。对于电商,上述两家功能也不全面。

无独有偶,本人前段时间也曾差点进入一个二手车商业地产项目,外界传闻投资人为几个房地产老板,面试职位是市场经理/策划经理/营销推广总监,过了面试准备上班,结果被通知暂时不需要该策划推广部门,所以我所属部门被迫解散,目前正式失业。

对于该公司的做法,本人也表示非常理解,因为该项目地基还没打好呢,设个推广部门真的没有什么卵用。当然也侧面反映了一个问题,二手车商业地产的投资人大多并不知道自己要干什么,因为他们不明白二手车运作模式,电商模式与房地产的区别,以为凭自己的一腔钞票就能统领天下。

以上三种模式,或者不懂二手车强行搞电商;或者懂二手车但是不懂盈利以至于客户被散户黄牛占领;再或者就是完全不知道自己该做什么;再再或者,运营方式稍微老套,但是能赚钱,只是赚的很少很少。不是亏投资人的钱肥自己腰包,就是亏自己的钱。

我只想说,新车电商连XX之家和马总都还没整顺溜呢,各位投资的老总就别乱花钱了。

说了这么多,其实二手车电商行业还是有的搞,只是……好了,不多说了,我出门收车了。

 

撰稿人:红牌楼二哥

红牌楼:成都二手车商集中地之一,地位同北京亚运村、花乡,广州白云。红牌楼二哥作为一个二手车商,长年活动于此地。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