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视频】万晓利最爱的十首歌,没有《狐狸》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视频】万晓利最爱的十首歌,没有《狐狸》

如果不是歌迷们太喜欢《狐狸》了,万晓利更愿意在现场唱一首《小狗布鲁斯》,而不是《狐狸》。

文 | 民谣故事 王悦

编辑 | 故事君

Start here:

因为工作的缘故,我曾有几次机会,住在万晓利杭州的家里。

那是个远离繁华闹市的富裕村子,类似这样的村子在江浙一比比皆是。有一晚夜里坐车开了许久来到这里,一路上只见得数不过来的野狗,头顶着星星懒散地蹲坐在柏油马路中间,眼睛圆圆的直视着面前的车灯,没有丝毫怕,也不慌张,只是慢悠悠起身,好腾出一块地儿,足够车子开过去。

比起这位隐居在此处有五年之久的民谣诗人,它们更像是这里不可动摇的主人。

万晓利有几首歌,都在写狗,比如2015年发表的《老狗》。这或许是因为搬来以后的大多数时间里,他都要和这些狗主动或被动地相处。2017年,他遵从女儿的心意,养了一只土狗起名叫小灰。

我在那年冬天见到了小灰,万晓利弹琴的时候,小灰就趴在他的脚边;万晓利走过来喝茶、聊天,它就在不远处摇着尾巴,仿佛随时准备要插话。

图:2017年拍摄于杭州

万晓利和女儿都太喜欢小灰了,他专门给小灰写了歌叫做《小狗布鲁斯》,收录在《天秤之舟》专辑。还为这位笑容可爱的主角专门拍摄了MV。再后来,小灰失踪了,某天走出家门上山玩了一圈后,就再也没回来。

2019年夏天,再去万晓利家,负责迎宾接待的小灰擅自离岗已快两年,这期间万晓利和女儿始终在全国各地巡回演出,倒也不必再操心小灰的饮食和起居,只是心里曾有的那些许挂念,都只好在今后让音乐为回忆更多地填补空白。

还好有《小狗布鲁斯》这首歌,留了下来。

万晓利的歌里,总有动物出现。年轻时他写过的《鸟语》《狐狸》,其歌词与旋律所带来的震撼,早已成为中国民谣难以撼动的经典。

《鸟语》里,麻雀、燕子、飞鹰、孔雀、凤凰、乌鸦……各种鸟儿齐上阵,它们的语言终于有了唯一能懂的人,那个歌里唱到的他——世上唯一能懂鸟语的人。

副歌最后,要数一段长久的“啦”最为感人,仿佛这句就是鸟语,万晓利每次现场演绎的版本都有不同,这也为《鸟语》增加了更多的魅力成分。

当然,万晓利也写过《狐狸》,这首歌曾被许多歌手、歌迷翻唱,因此也让万晓利被更多人熟知。尽管有不少翻唱的版本,对他个人而言都不是令人满意的,但“至少有人喜欢这首歌,它也就有了意义。”万晓利这样安慰自己。

《狐狸》本来可以写的更好,创作这首歌的时候,万晓利还很年轻。在北京酒吧唱歌有几年,终于得以机会,能出一场属于自己的唱片,唱自己的原创歌,尽管录音的地方不是在某个专业大气的录音棚里,而是在他常工作上班的酒吧,但就是这样充满即兴和现场韵味的录制方式,为这张处女做凭添了更多想象空间。

万晓利唱歌时的眼神、动作、扫琴时的力度、分寸……越来越多细节,都成为了后来歌迷间的谈资,但也只存在于想象里。就像这首最为经典的《狐狸》,只留下了这个现场录音版,并没有任何视频,或者哪怕图片留下来。

再后来,万晓利签约了唱片公司,成为公司被捧得最高的头牌歌手,专辑《这一切没有想象的那么糟》一经发布,就获奖无数,那时候的成绩后来都转化成了别人嘴里的江湖地位。所有人中,只有万晓利不以为然。

《狐狸》也收录其中,公司很重视,给它拍了MV,万晓利在弹琴,有人在伴舞,底色是黑的,有种抽象美。

正是因为这张专辑,尤其是因为《狐狸》这首歌,歌迷宋冬野决心要做一个民谣歌手,他买来了实体专辑反复听,睡觉时还把它藏在枕头底下,他开始扒琴谱,练习翻唱,后来他把《狐狸》唱得很溜,万晓利都觉得好。

但是,如果不是歌迷们太喜欢《狐狸》了,万晓利更愿意在现场唱一首《小狗布鲁斯》,而不是《狐狸》。他给出的解释有点儿官方,也有点不像解释:“年轻时写的歌,到老了感觉唱得不如以前好了。”

宋冬野早期翻唱万晓利《狐狸》

2019年5月的某个夜晚,还是在万晓利杭州的家里,我在聆听他不厌其烦地介绍各种效果器的过程中,着了迷。这些大大小小的神奇物件花了不少钱,已经多到装满了他过去常用来录音的房间,墙上挂着、地上铺的、还有楼上女儿房间里堆着的……总之他如数家珍,每件都记得详细的用途,购买的经过,价钱是否合理,有无被卖家欺骗,听他讲了一个晚上,着实好玩的不得了。

图:2019年拍摄于杭州

等终于得了空闲坐下来,我们只在家里找来了最后的两罐黑啤酒,我随口问了个比较“无趣”的问题,这可能是多半创作人最不屑于回答的烂问题。但是我明知道,还是问了,结果万晓利很认真地回答了我,饶有兴趣地。

万总,你自己最喜欢的十首歌,会是什么?

他想了又想,再三斟酌,断断续续地,很认真的说出了十首歌的名字,它们的排序依次是:《陀螺》、《台阶下》、《达摩流浪者》、《水》、《操场》、《孤独鸟》、《土豆》、《答案》、《小狗布鲁斯》和《痛,也不能》。

《小狗布鲁斯》MV

得知这个结果,我唯独意外于《操场》和《水》上榜了,这两首发表在早期专辑里的歌,较之于《狐狸》都太小众了。我唯独不意外的是,万晓利最喜欢的十首歌里,没有《狐狸》。

这让我想起最后一期《乐队的夏天》上,当朴树意外地告诉众人,他一直觉得广受歌迷喜爱的《New Boy》是自己的污点时,我们唯有听过他的解释才能恍然大悟:

“做专辑的时候赶时间,歌词没写好。恰好制作人张亚东和我闹矛盾,撒手不管了,我也不知道怎么办了。”

说回万晓利,作为一个严肃对待音乐多年的职业音乐人,他有理由用一套完全不同于大众和听众的评判标准来要求自己,他对《狐狸》的要求,或许远高于我们对《狐狸》的满意。他对音乐的追求,实际上早已超脱于音乐本身。

要知道,写《狐狸》的那年,万晓利也不过二十来岁。他和同样在年轻时创作《NewBoy》的朴树,都有足够的理由和确定的资格,在多年后要求年轻时的自己,在未来成为更好的音乐人。

爱一个人需要理由吗?周星驰在《大话西游》里的发问,我尝试用这个故事,分享给那些喜爱像万晓利、朴树一样的音乐人的朋友们。

就当作是我们共有的爱他们的理由。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视频】万晓利最爱的十首歌,没有《狐狸》

如果不是歌迷们太喜欢《狐狸》了,万晓利更愿意在现场唱一首《小狗布鲁斯》,而不是《狐狸》。

文 | 民谣故事 王悦

编辑 | 故事君

Start here:

因为工作的缘故,我曾有几次机会,住在万晓利杭州的家里。

那是个远离繁华闹市的富裕村子,类似这样的村子在江浙一比比皆是。有一晚夜里坐车开了许久来到这里,一路上只见得数不过来的野狗,头顶着星星懒散地蹲坐在柏油马路中间,眼睛圆圆的直视着面前的车灯,没有丝毫怕,也不慌张,只是慢悠悠起身,好腾出一块地儿,足够车子开过去。

比起这位隐居在此处有五年之久的民谣诗人,它们更像是这里不可动摇的主人。

万晓利有几首歌,都在写狗,比如2015年发表的《老狗》。这或许是因为搬来以后的大多数时间里,他都要和这些狗主动或被动地相处。2017年,他遵从女儿的心意,养了一只土狗起名叫小灰。

我在那年冬天见到了小灰,万晓利弹琴的时候,小灰就趴在他的脚边;万晓利走过来喝茶、聊天,它就在不远处摇着尾巴,仿佛随时准备要插话。

图:2017年拍摄于杭州

万晓利和女儿都太喜欢小灰了,他专门给小灰写了歌叫做《小狗布鲁斯》,收录在《天秤之舟》专辑。还为这位笑容可爱的主角专门拍摄了MV。再后来,小灰失踪了,某天走出家门上山玩了一圈后,就再也没回来。

2019年夏天,再去万晓利家,负责迎宾接待的小灰擅自离岗已快两年,这期间万晓利和女儿始终在全国各地巡回演出,倒也不必再操心小灰的饮食和起居,只是心里曾有的那些许挂念,都只好在今后让音乐为回忆更多地填补空白。

还好有《小狗布鲁斯》这首歌,留了下来。

万晓利的歌里,总有动物出现。年轻时他写过的《鸟语》《狐狸》,其歌词与旋律所带来的震撼,早已成为中国民谣难以撼动的经典。

《鸟语》里,麻雀、燕子、飞鹰、孔雀、凤凰、乌鸦……各种鸟儿齐上阵,它们的语言终于有了唯一能懂的人,那个歌里唱到的他——世上唯一能懂鸟语的人。

副歌最后,要数一段长久的“啦”最为感人,仿佛这句就是鸟语,万晓利每次现场演绎的版本都有不同,这也为《鸟语》增加了更多的魅力成分。

当然,万晓利也写过《狐狸》,这首歌曾被许多歌手、歌迷翻唱,因此也让万晓利被更多人熟知。尽管有不少翻唱的版本,对他个人而言都不是令人满意的,但“至少有人喜欢这首歌,它也就有了意义。”万晓利这样安慰自己。

《狐狸》本来可以写的更好,创作这首歌的时候,万晓利还很年轻。在北京酒吧唱歌有几年,终于得以机会,能出一场属于自己的唱片,唱自己的原创歌,尽管录音的地方不是在某个专业大气的录音棚里,而是在他常工作上班的酒吧,但就是这样充满即兴和现场韵味的录制方式,为这张处女做凭添了更多想象空间。

万晓利唱歌时的眼神、动作、扫琴时的力度、分寸……越来越多细节,都成为了后来歌迷间的谈资,但也只存在于想象里。就像这首最为经典的《狐狸》,只留下了这个现场录音版,并没有任何视频,或者哪怕图片留下来。

再后来,万晓利签约了唱片公司,成为公司被捧得最高的头牌歌手,专辑《这一切没有想象的那么糟》一经发布,就获奖无数,那时候的成绩后来都转化成了别人嘴里的江湖地位。所有人中,只有万晓利不以为然。

《狐狸》也收录其中,公司很重视,给它拍了MV,万晓利在弹琴,有人在伴舞,底色是黑的,有种抽象美。

正是因为这张专辑,尤其是因为《狐狸》这首歌,歌迷宋冬野决心要做一个民谣歌手,他买来了实体专辑反复听,睡觉时还把它藏在枕头底下,他开始扒琴谱,练习翻唱,后来他把《狐狸》唱得很溜,万晓利都觉得好。

但是,如果不是歌迷们太喜欢《狐狸》了,万晓利更愿意在现场唱一首《小狗布鲁斯》,而不是《狐狸》。他给出的解释有点儿官方,也有点不像解释:“年轻时写的歌,到老了感觉唱得不如以前好了。”

宋冬野早期翻唱万晓利《狐狸》

2019年5月的某个夜晚,还是在万晓利杭州的家里,我在聆听他不厌其烦地介绍各种效果器的过程中,着了迷。这些大大小小的神奇物件花了不少钱,已经多到装满了他过去常用来录音的房间,墙上挂着、地上铺的、还有楼上女儿房间里堆着的……总之他如数家珍,每件都记得详细的用途,购买的经过,价钱是否合理,有无被卖家欺骗,听他讲了一个晚上,着实好玩的不得了。

图:2019年拍摄于杭州

等终于得了空闲坐下来,我们只在家里找来了最后的两罐黑啤酒,我随口问了个比较“无趣”的问题,这可能是多半创作人最不屑于回答的烂问题。但是我明知道,还是问了,结果万晓利很认真地回答了我,饶有兴趣地。

万总,你自己最喜欢的十首歌,会是什么?

他想了又想,再三斟酌,断断续续地,很认真的说出了十首歌的名字,它们的排序依次是:《陀螺》、《台阶下》、《达摩流浪者》、《水》、《操场》、《孤独鸟》、《土豆》、《答案》、《小狗布鲁斯》和《痛,也不能》。

《小狗布鲁斯》MV

得知这个结果,我唯独意外于《操场》和《水》上榜了,这两首发表在早期专辑里的歌,较之于《狐狸》都太小众了。我唯独不意外的是,万晓利最喜欢的十首歌里,没有《狐狸》。

这让我想起最后一期《乐队的夏天》上,当朴树意外地告诉众人,他一直觉得广受歌迷喜爱的《New Boy》是自己的污点时,我们唯有听过他的解释才能恍然大悟:

“做专辑的时候赶时间,歌词没写好。恰好制作人张亚东和我闹矛盾,撒手不管了,我也不知道怎么办了。”

说回万晓利,作为一个严肃对待音乐多年的职业音乐人,他有理由用一套完全不同于大众和听众的评判标准来要求自己,他对《狐狸》的要求,或许远高于我们对《狐狸》的满意。他对音乐的追求,实际上早已超脱于音乐本身。

要知道,写《狐狸》的那年,万晓利也不过二十来岁。他和同样在年轻时创作《NewBoy》的朴树,都有足够的理由和确定的资格,在多年后要求年轻时的自己,在未来成为更好的音乐人。

爱一个人需要理由吗?周星驰在《大话西游》里的发问,我尝试用这个故事,分享给那些喜爱像万晓利、朴树一样的音乐人的朋友们。

就当作是我们共有的爱他们的理由。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