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的中国游戏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的中国游戏

7月24日,文化部下发关于允许内外资企业从事游戏游艺设备生产和销售的通知,明确鼓励和支持企业研发、生产和销售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体现民族精神、内容健康向上的益智类、教育类、体感类、健身类游戏游艺设备。

客厅游戏,一个看似美好却与中国游戏市场无关的东西;手机游戏,一场正在中国上演的疯狂大戏,超越欧美与日韩不再是空中阁楼。

7月24日,文化部下发关于允许内外资企业从事游戏游艺设备生产和销售的通知,明确鼓励和支持企业研发、生产和销售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体现民族精神、内容健康向上的益智类、教育类、体感类、健身类游戏游艺设备。

虽然在今年1月初,在上海自贸区总体方案中,已经有了一模一样的表述,但是这次进一步明确了相关规定,同时是由国家主管部门直接发放,从本质上解除2000年的那一纸禁令。

客厅游戏的春天似乎即将到来,而实际上,在今年的CJ展会期间,游戏观察也的确看到了众多与电视游戏相关的硬件厂商,光是与此相关的发布会,就收到了6封邀请函。

但是,别急,客厅游戏从2014年开始被热炒,一直至今,我们丝毫看不到复兴的希望,无论是Xbox、PS的入华,亦或是国产的各种智能电视、盒子以及主机,成绩都平淡无奇。

而与客厅游戏的步履寒颤所不同的是,手游,这一从2013年正式开始爆发的游戏却显示着巨大的生命力,在CJ开幕式上,由中国音数协游戏工委(GPC)联合CNG中新游戏研究(伽马数据)、国际数据公司(IDC)发布了《2015年1-6月中国游戏产业报告》显示,今年上半年中国游戏市场整体营收605.1亿元,同比增长21.9%。

其中,增长的动力主要来自手游,上半年手游营收209.3亿元,相同比增长67.2%。而端游则营收267.1亿元,同增仅4.5%,页游则是102.8亿元,同比增长12%。

一个我们不得不去承认的事是,在去年实现对页游的反超之后,手游超越一直以来的中国游戏霸主端游的日子已经逐渐临近。

客厅游戏,手游,这两大游戏版块在中国正在呈现出与国际上一副截然相反的发展趋势。

客厅游戏 中国一败涂地

来自Newzoo报告显示,2012年全球游戏产业规模为663亿美元,按照游戏类别对游戏行业拆分,电视游戏规模为243.32亿美元,占整体规模的36.7%,份额最大;而到 2016年游戏产业规模预计将达到861亿美元,其中电视游戏278.96亿美元,占32.4%。

长久以来,电视游戏在全球而言一直是最大的一块市场,遥遥领先端游、掌机、页游、手游。但是在中国,却并不是如此,中国的电视游戏市场受15年的禁令影响,一直只能是小部分发烧友的私下行为。

但随着自贸区开始对游戏机禁令的解除,包括Xbox One、PS4均已经入华,但实际的成绩却并不理想。

《中国游戏产业报告》显示从主机游戏展开销售至今约有9个月,两台主机的游戏共计销售约30万套。

市场调查公司Niko Partners预测,Xbox One和PS 4在中国的总销售量在今年或达到55万台;而HIS发布的报告预测,PS4今年全球销量将达3400万台,Xbox One将达到2000万台,这意味着,中国市场主机销量仅为全球的1%。

Xbox 以及PS的败走麦城的原因多种多样,比如价格体系的问题,再比如以售卖游戏软件为主的商业模式,但最最重要的一点是,在内容上,国内的禁令尚未解除,也就是说国外的主机游戏,每一个想要进入中国的都要经过层层审批。

根据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的游戏审批结果披露,2015年1-6月通过审核的主机游戏为25款,而去年仅10款。

7月29日,索尼PS4发布会,宣布了一系列的产品包括最终幻想,但资料显示,其即将上线的游戏仅有三款,而且在这一系列的大作当中还包括了众多与国内厂商合作的产品。

仅仅凭借中国本土的游戏,客厅游戏市场想要打开需要太长的时间,因为国内经过了近15年的电视游戏空窗期,人才的极度缺失是一个不可避免的问题。

斧子科技张晓威曾向游戏观察表示,“中国游戏产业的从业者做电视游戏的非常少,更别说主机游戏了。他们更多的在赚快钱,怎么做数值,策划,更多靠铺量和洗量来赚钱。”

游戏内容的缺失,或者说游戏内容品质上的缺失,注定中国电视游戏需要经历一个漫长的煎熬期,客厅游戏在中国就目前而言,只能是一厢情愿。

手机游戏 中国游戏在全球的一场逆袭战役

与客厅游戏所不同,手机游戏在中国正演绎一场疯狂的大戏,仅仅不到3年的时间,手游已经即将完成拥有接近20年发展时间的端游市场,这样的疯狂你很难从正常发展的角度去解释。

7月30日,腾讯移动游戏平台两周年庆典,腾讯游戏副总裁吕鹏在开场环节,介绍了与苹果合作的消息,app store“腾讯移动游戏”开发者专区(Developer Room)已经正式上线了,腾讯移动游戏平台上的大部分移动游戏产品都将在app store中有集中的专区展示。

从这一点出发,苹果对于中国游戏厂商正越来越重视,其中原因之一是大中华区正成为苹果在全球最重要的市场,在2015财年第三季度财报中,496.05亿美元的全球营收当中,大中华区贡献了132.3亿美元,同比增长112%,苹果不得不重视。

但另外一方面,是中国手游厂商在全球的地位正逐渐显现,根据Newzoo预计今年全球移动游戏市场将会达到301亿美元规模,而中国独自将占据其中超20%的比例。

而另外一个数据,根据2014年游戏产业报告显示,2014年全年整体海外出口为30.76亿美元,其中手游占比41.1%,超过页游的30.9%,端游的27.7%。

最后,在市场保证的同时,中国手游同时在质量上也在向好的方向发展,吕鹏说,经过了爆发之后,目前Top15榜单趋向固定化,能够入围的新品越来越少,行业精品的门槛逐季抬高。行业精品门槛抬高导致:只有那些真正有品质的手游,才能获得玩家青睐。今年以来,腾讯移动游戏平台多款游戏登上iOS手游免费榜和畅销榜,也正是得益于精品游戏战略。

这三个原因或许是促成苹果给予腾讯特权的原因,而也从侧面反映,中国手游已经渐渐显现赶超欧美、日韩的趋势,而在这股趋势的背后的原因有哪些?

1、同时起步

无论是PC时代,还是更为古老的红白机时代,中国的游戏产业都是极其落后的,举个栗子,1994年,被视为国产第一款PC游戏的《神鹰突击队》诞生,但那个时候暴雪已经研发出了此后风靡至现在的《魔兽争霸》,而1995年推出了《Warcraft Ⅱ(魔兽争霸Ⅱ)》,更是销量超过百万。

但是在手游产业,中国是与国外同时起步的,2012年就诞生了月流水千万的《二战风云》等,虽然在2012年2013年也出现了大量Coby海外游戏手游的案例,但总体来说,在手游上与海外相差并不是很远。

而到了2014年,中国的手游开始逐渐有了超越海外的趋势,无论是玩法还是技术层面都开始出现了创新。

2、人才爆棚

电视游戏以及掌机的时代,中国根本没有所谓的游戏产业,中国游戏产业真正的起步应该算是PC时代。

但是PC时代的游戏,根本不是独立开发者所能够承担的,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但到了手游时代,这个风向变了,我们不说类似Flabby Bird这样个人突发奇想用极短的时间研发的小游戏,就是正常的游戏。

通常来说, iOS、Android、美工、策划、测试,5个人,用时3-6个月不等,投入的资金大约100万,一个手游产品就做好了。

当然,现在随着手游越来越重,品质越来越高以及类似IP这样的投入越来越大,但是相比端游动辄上亿的投入,手游的投入还是小的多的,所以这个产业从业者很多,夸张的数字是国内有超过1万多款的手游。

这更是保证了这个产业的活跃度。

3、商业模式的鼻祖

在端游时代,海外的主要收入来源是购买游戏以及时间消费制,没有所谓的免费模式。但是在手游方面,北美地区的iPhone游戏收入的90%来自IAP,只有10%来自付费下载,iPad游戏收入92%来自IAP收入,只有8%来自付费下载游戏。

端游时代的IAP模式在手游时代开始在全球大放异彩,而毫无疑问,如何在IAP上做的更好,显然中国的游戏厂商更有经验。

不知道大家记不记得2013年发生的PopCap《植物大战僵尸》的收费风波,就是一种对于道具模式的理解不深导致的。

4、人口红利

根据游戏产业报告显示,截至2015上半年,中国移动游戏用户规模达到3.66亿人,超过客户端游戏用户数量2倍以上。

而在厂商的数据当中,2014年7月,腾讯移动游戏平台注册用户数量突破6亿,用户触达率超过90%。最新的数据显示,上线两年,腾讯移动游戏平台的玩家已经累计超过8亿。

巨大的人口红利是保证这个产业能够爆发式增长最大的原因所在。

5、长远的眼光

中国游戏整体存在短视这是一个无法回避的事实,抄袭、山寨、低俗等几乎可以等同于中国游戏,但是在手游上,虽然我们看到依旧存在这样的状况,尤其是在IP这个问题上。

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的是,手游产业正在逐渐改善全球一贯对于中国的标签,其中以腾讯、网易等为首的端游厂商起到了重大的作用,这些端游巨头,在经过了原始的资本积累之后,从本质上已经脱离了单单为赚钱而做游戏的范畴,他们更想做出一些能够在全球都被认可的游戏,向精品化拓进。

在去年年中,腾讯高级副总裁马晓轶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我们始终觉得,我们并不只看游戏所谓盈利、短期盈利。我们觉得能够稳固住一个细分的品类,那就是胜利”,马晓轶认为,“移动游戏市场是一个长期开发的市场,只有不断的关注趋势,投资未来,才能长期保持发展。如果在这个过程中需要付出一些局部的收入波动作为代价,腾讯认为这是正常与合理的结果。”

依靠在端游时代积累的IP、资金、技术、资源等优势,这些端游厂商的眼光逐渐变得长远,而这是赶超全球巨头的一个重要因素。

综上所述,在中国电视游戏与全球差距巨大的同时,中国的手游却取得了令人意想不到的成绩,而中国手游也将会承载起中国游戏人占领全球的重任,这是中国游戏产业最好的证明自身的机会。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的中国游戏

7月24日,文化部下发关于允许内外资企业从事游戏游艺设备生产和销售的通知,明确鼓励和支持企业研发、生产和销售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体现民族精神、内容健康向上的益智类、教育类、体感类、健身类游戏游艺设备。

客厅游戏,一个看似美好却与中国游戏市场无关的东西;手机游戏,一场正在中国上演的疯狂大戏,超越欧美与日韩不再是空中阁楼。

7月24日,文化部下发关于允许内外资企业从事游戏游艺设备生产和销售的通知,明确鼓励和支持企业研发、生产和销售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体现民族精神、内容健康向上的益智类、教育类、体感类、健身类游戏游艺设备。

虽然在今年1月初,在上海自贸区总体方案中,已经有了一模一样的表述,但是这次进一步明确了相关规定,同时是由国家主管部门直接发放,从本质上解除2000年的那一纸禁令。

客厅游戏的春天似乎即将到来,而实际上,在今年的CJ展会期间,游戏观察也的确看到了众多与电视游戏相关的硬件厂商,光是与此相关的发布会,就收到了6封邀请函。

但是,别急,客厅游戏从2014年开始被热炒,一直至今,我们丝毫看不到复兴的希望,无论是Xbox、PS的入华,亦或是国产的各种智能电视、盒子以及主机,成绩都平淡无奇。

而与客厅游戏的步履寒颤所不同的是,手游,这一从2013年正式开始爆发的游戏却显示着巨大的生命力,在CJ开幕式上,由中国音数协游戏工委(GPC)联合CNG中新游戏研究(伽马数据)、国际数据公司(IDC)发布了《2015年1-6月中国游戏产业报告》显示,今年上半年中国游戏市场整体营收605.1亿元,同比增长21.9%。

其中,增长的动力主要来自手游,上半年手游营收209.3亿元,相同比增长67.2%。而端游则营收267.1亿元,同增仅4.5%,页游则是102.8亿元,同比增长12%。

一个我们不得不去承认的事是,在去年实现对页游的反超之后,手游超越一直以来的中国游戏霸主端游的日子已经逐渐临近。

客厅游戏,手游,这两大游戏版块在中国正在呈现出与国际上一副截然相反的发展趋势。

客厅游戏 中国一败涂地

来自Newzoo报告显示,2012年全球游戏产业规模为663亿美元,按照游戏类别对游戏行业拆分,电视游戏规模为243.32亿美元,占整体规模的36.7%,份额最大;而到 2016年游戏产业规模预计将达到861亿美元,其中电视游戏278.96亿美元,占32.4%。

长久以来,电视游戏在全球而言一直是最大的一块市场,遥遥领先端游、掌机、页游、手游。但是在中国,却并不是如此,中国的电视游戏市场受15年的禁令影响,一直只能是小部分发烧友的私下行为。

但随着自贸区开始对游戏机禁令的解除,包括Xbox One、PS4均已经入华,但实际的成绩却并不理想。

《中国游戏产业报告》显示从主机游戏展开销售至今约有9个月,两台主机的游戏共计销售约30万套。

市场调查公司Niko Partners预测,Xbox One和PS 4在中国的总销售量在今年或达到55万台;而HIS发布的报告预测,PS4今年全球销量将达3400万台,Xbox One将达到2000万台,这意味着,中国市场主机销量仅为全球的1%。

Xbox 以及PS的败走麦城的原因多种多样,比如价格体系的问题,再比如以售卖游戏软件为主的商业模式,但最最重要的一点是,在内容上,国内的禁令尚未解除,也就是说国外的主机游戏,每一个想要进入中国的都要经过层层审批。

根据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的游戏审批结果披露,2015年1-6月通过审核的主机游戏为25款,而去年仅10款。

7月29日,索尼PS4发布会,宣布了一系列的产品包括最终幻想,但资料显示,其即将上线的游戏仅有三款,而且在这一系列的大作当中还包括了众多与国内厂商合作的产品。

仅仅凭借中国本土的游戏,客厅游戏市场想要打开需要太长的时间,因为国内经过了近15年的电视游戏空窗期,人才的极度缺失是一个不可避免的问题。

斧子科技张晓威曾向游戏观察表示,“中国游戏产业的从业者做电视游戏的非常少,更别说主机游戏了。他们更多的在赚快钱,怎么做数值,策划,更多靠铺量和洗量来赚钱。”

游戏内容的缺失,或者说游戏内容品质上的缺失,注定中国电视游戏需要经历一个漫长的煎熬期,客厅游戏在中国就目前而言,只能是一厢情愿。

手机游戏 中国游戏在全球的一场逆袭战役

与客厅游戏所不同,手机游戏在中国正演绎一场疯狂的大戏,仅仅不到3年的时间,手游已经即将完成拥有接近20年发展时间的端游市场,这样的疯狂你很难从正常发展的角度去解释。

7月30日,腾讯移动游戏平台两周年庆典,腾讯游戏副总裁吕鹏在开场环节,介绍了与苹果合作的消息,app store“腾讯移动游戏”开发者专区(Developer Room)已经正式上线了,腾讯移动游戏平台上的大部分移动游戏产品都将在app store中有集中的专区展示。

从这一点出发,苹果对于中国游戏厂商正越来越重视,其中原因之一是大中华区正成为苹果在全球最重要的市场,在2015财年第三季度财报中,496.05亿美元的全球营收当中,大中华区贡献了132.3亿美元,同比增长112%,苹果不得不重视。

但另外一方面,是中国手游厂商在全球的地位正逐渐显现,根据Newzoo预计今年全球移动游戏市场将会达到301亿美元规模,而中国独自将占据其中超20%的比例。

而另外一个数据,根据2014年游戏产业报告显示,2014年全年整体海外出口为30.76亿美元,其中手游占比41.1%,超过页游的30.9%,端游的27.7%。

最后,在市场保证的同时,中国手游同时在质量上也在向好的方向发展,吕鹏说,经过了爆发之后,目前Top15榜单趋向固定化,能够入围的新品越来越少,行业精品的门槛逐季抬高。行业精品门槛抬高导致:只有那些真正有品质的手游,才能获得玩家青睐。今年以来,腾讯移动游戏平台多款游戏登上iOS手游免费榜和畅销榜,也正是得益于精品游戏战略。

这三个原因或许是促成苹果给予腾讯特权的原因,而也从侧面反映,中国手游已经渐渐显现赶超欧美、日韩的趋势,而在这股趋势的背后的原因有哪些?

1、同时起步

无论是PC时代,还是更为古老的红白机时代,中国的游戏产业都是极其落后的,举个栗子,1994年,被视为国产第一款PC游戏的《神鹰突击队》诞生,但那个时候暴雪已经研发出了此后风靡至现在的《魔兽争霸》,而1995年推出了《Warcraft Ⅱ(魔兽争霸Ⅱ)》,更是销量超过百万。

但是在手游产业,中国是与国外同时起步的,2012年就诞生了月流水千万的《二战风云》等,虽然在2012年2013年也出现了大量Coby海外游戏手游的案例,但总体来说,在手游上与海外相差并不是很远。

而到了2014年,中国的手游开始逐渐有了超越海外的趋势,无论是玩法还是技术层面都开始出现了创新。

2、人才爆棚

电视游戏以及掌机的时代,中国根本没有所谓的游戏产业,中国游戏产业真正的起步应该算是PC时代。

但是PC时代的游戏,根本不是独立开发者所能够承担的,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但到了手游时代,这个风向变了,我们不说类似Flabby Bird这样个人突发奇想用极短的时间研发的小游戏,就是正常的游戏。

通常来说, iOS、Android、美工、策划、测试,5个人,用时3-6个月不等,投入的资金大约100万,一个手游产品就做好了。

当然,现在随着手游越来越重,品质越来越高以及类似IP这样的投入越来越大,但是相比端游动辄上亿的投入,手游的投入还是小的多的,所以这个产业从业者很多,夸张的数字是国内有超过1万多款的手游。

这更是保证了这个产业的活跃度。

3、商业模式的鼻祖

在端游时代,海外的主要收入来源是购买游戏以及时间消费制,没有所谓的免费模式。但是在手游方面,北美地区的iPhone游戏收入的90%来自IAP,只有10%来自付费下载,iPad游戏收入92%来自IAP收入,只有8%来自付费下载游戏。

端游时代的IAP模式在手游时代开始在全球大放异彩,而毫无疑问,如何在IAP上做的更好,显然中国的游戏厂商更有经验。

不知道大家记不记得2013年发生的PopCap《植物大战僵尸》的收费风波,就是一种对于道具模式的理解不深导致的。

4、人口红利

根据游戏产业报告显示,截至2015上半年,中国移动游戏用户规模达到3.66亿人,超过客户端游戏用户数量2倍以上。

而在厂商的数据当中,2014年7月,腾讯移动游戏平台注册用户数量突破6亿,用户触达率超过90%。最新的数据显示,上线两年,腾讯移动游戏平台的玩家已经累计超过8亿。

巨大的人口红利是保证这个产业能够爆发式增长最大的原因所在。

5、长远的眼光

中国游戏整体存在短视这是一个无法回避的事实,抄袭、山寨、低俗等几乎可以等同于中国游戏,但是在手游上,虽然我们看到依旧存在这样的状况,尤其是在IP这个问题上。

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的是,手游产业正在逐渐改善全球一贯对于中国的标签,其中以腾讯、网易等为首的端游厂商起到了重大的作用,这些端游巨头,在经过了原始的资本积累之后,从本质上已经脱离了单单为赚钱而做游戏的范畴,他们更想做出一些能够在全球都被认可的游戏,向精品化拓进。

在去年年中,腾讯高级副总裁马晓轶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我们始终觉得,我们并不只看游戏所谓盈利、短期盈利。我们觉得能够稳固住一个细分的品类,那就是胜利”,马晓轶认为,“移动游戏市场是一个长期开发的市场,只有不断的关注趋势,投资未来,才能长期保持发展。如果在这个过程中需要付出一些局部的收入波动作为代价,腾讯认为这是正常与合理的结果。”

依靠在端游时代积累的IP、资金、技术、资源等优势,这些端游厂商的眼光逐渐变得长远,而这是赶超全球巨头的一个重要因素。

综上所述,在中国电视游戏与全球差距巨大的同时,中国的手游却取得了令人意想不到的成绩,而中国手游也将会承载起中国游戏人占领全球的重任,这是中国游戏产业最好的证明自身的机会。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