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片区的功能划分各有侧重,如济南片区要建设全国重要的区域经济中心,青岛片区要打造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烟台片区则要打造中韩贸易和投资先行区。
山东自贸试验区正式获批
建设高标准高质量自贸园区
8月26日,国务院官方网站发布《国务院关于同意新设6个自由贸易试验区的批复》,并印发《中国(山东)、(江苏)、(广西)、(河北)、(云南)、(黑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明确中国(山东)自由贸易试验区(以下简称山东自贸试验区)获批。8月30日,山东自贸试验区将举行挂牌仪式。
根据《中国(山东)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以下简称《总体方案》),建立山东自贸试验区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决策,是新时代推进改革开放的战略举措。山东要全面落实中央关于增强经济社会发展创新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设海洋强国的要求,加快推进新旧发展动能接续转换、发展海洋经济,形成对外开放新高地。
其发展目标,是经过三至五年改革探索,对标国际先进规则,形成更多有国际竞争力的制度创新成果,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努力建成贸易投资便利、金融服务完善、监管安全高效、辐射带动作用突出的高标准高质量自由贸易园区。
济南建设全国重要区域经济中心
青岛打造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
《总体方案》显示,从区位布局来看,山东自贸试验区的实施范围119.98平方公里,涵盖三个片区:济南片区37.99平方公里,青岛片区52平方公里(含青岛前湾保税港区9.12平方公里、青岛西海岸综合保税区2.01平方公里),烟台片区29.99平方公里(含烟台保税港区区块二2.26平方公里)。
三个片区的功能划分各有侧重。济南片区重点发展人工智能、产业金融、医疗康养、文化产业、信息技术等产业,开展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综合试点试验,建设全国重要的区域性经济中心、物流中心和科技创新中心。
青岛片区重点发展现代海洋、国际贸易、航运物流、现代金融、先进制造等产业,打造东北亚国际航运枢纽、东部沿海重要的创新中心、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助力青岛打造我国沿海重要中心城市。
烟台片区重点发展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节能环保、生物医药和生产性服务业,打造中韩贸易和投资合作先行区、海洋智能制造基地、国家科技成果和国际技术转移转化示范区。
高质量发展海洋经济
深化中日韩区域经济合作
《总体方案》制定了山东自贸试验区7大方面共18条主要任务和措施。7个方面包括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深化投资领域改革、推动贸易转型升级、深化金融领域开放创新、推动创新驱动发展、高质量发展海洋经济、深化中日韩区域经济合作。
18条措施则包括: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深入推进投资自由化便利化、完善投资促进和保护机制、提升贸易便利化水平、培育贸易新业态新模式、持续优化贸易结构、扩大人民币跨境使用、促进跨境投融资便利化、探索实施金融创新、加强创新能力建设、推进医疗医药行业发展、健全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体系、优化外籍及港澳台人才发展环境、加快发展海洋特色产业、提升海洋国际合作水平、提升航运服务能力、探索三国(中日韩)地方经济合作、推进区域合作交流便利化。
其中,提出培育贸易新业态模式、加快发展海洋特色产业和探索中日韩三国地方经济合作等举措,被认为是山东自贸试验区区别于其他省市的差别化改革试点任务。
落实外商投资负面清单管理制度
能下放的管理权限全部下放自贸区
具体来看,不少措施都提出了明确目标和办法,值得期待。
如“打造一流国际营商环境”中提到,山东省能够下放的经济社会管理权限全部下放给自贸试验区。推行“极简审批”、“不见面审批(服务)”,深化“一次办好”改革。全面开展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
“深入推进投资自由化便利化”中提到,全面落实外商投资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探索建立外商投资信息报告制度。支持外商投资企业参与氢能源汽车标准制定。支持外商独资设立经营性教育培训和职业技能培训机构。支持外商投资设立航空运输销售代理企业。
“培育贸易新业态新模式”中提到,支持自贸试验区内企业开展跨境电商进出口业务,逐步实现自贸试验区内综合保税区依法依规全面适用跨境电商零售进口政策。在风险可控、依法依规前提下,积极开展飞机零部件循环再制造。支持自贸试验区的汽车整车进口口岸建设。支持青岛片区适时增加汽车平行进口试点企业数量。
“扩大人民币跨境使用”中提到,探索通过人民币资本项下输出贸易项下回流方式,重点推动贸易和投资领域的人民币跨境使用。支持符合条件的跨国公司按规定开展跨境人民币资金池业务。支持自贸试验区内银行按规定发放境外人民币贷款。
建设东北亚水产品加工及贸易中心
高标准建设中韩(烟台)产业园
加快发展海洋特色产业,和探索中日韩三国地方经济合作,则和青岛、烟台的区位优势密切相关,被认为是山东自贸试验区的侧重点。
“加快发展海洋特色产业”中提到,建设东北亚水产品加工及贸易中心。推进海洋工程装备研究院及重大研发、试验验证平台和智慧码头建设,发展涉海装备研发制造、维修、服务等产业。推进国家海洋药物中试基地、蓝色药库研发生产基地建设,将海洋药物按规定纳入国家医保目录。支持自贸试验区内有条件的金融机构提供各类涉海金融服务。
“提升海洋国际合作水平”中提到,支持涉海高校、科研院所、国家实验室、企业与国内外机构共建海洋实验室和海洋研究中心。“提升航运服务能力”中则提到,建设航运大数据综合信息平台。支持青岛国际海洋产权交易中心试点开展国际范围船舶交易。支持设立国际中转集拼货物多功能集拼仓库。发挥港口功能优势,建立以“一单制”为核心的多式联运服务体系,完善山东省中欧班列运营平台,构建东联日韩、西接欧亚大陆的东西互联互通大通道。
中日韩经济合作方面,“探索三国地方经济合作”中提到,探索共同开拓第三方市场。高标准建设中韩(烟台)产业园,创新“两国双园”合作模式。支持合作建设医养健康中心。推动建立国际化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平台。
“推进区域合作交流便利化”中则提到,加强中日、中韩海关间“经认证的经营者(AEO)”互认合作,构建信息互换、监管互认、执法互助以及检验检疫、标准计量等方面高效顺畅的合作机制。与日本、韩国合作确定鲜活农副产品目录清单,加快开通快速通关绿色通道。创新自由贸易协定缔约方之间班轮卫生检疫“电讯申报、无疫通行”监管模式。
来源:齐鲁壹点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