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最富裕的那1%的人过的是什么生活?这个摄影展告诉你
全球1%的人口坐拥世界50%的财富,这是一个不平等的时代。在美国,CEO的工资是普通职工的350倍。究竟人与人之间的差距有多大?我们不妨看一看里特尔(Myles Little)的摄影作品展览“1%:不平等时代里的特权”。作品出自多位摄影师之手,但无一不通过呈现富豪的生活强调这个时代的不公。里特尔说,“我希望能借此机会唤醒大家的意识,这是一个不平等的时代,那1%的特权之下,社会的价值应该何去何从?”
评论(0)
莫斯科,小女孩Varvara在她家庭剧院的舞台上。拍摄者将这张照片描述为“试图逃跑的蝴蝶”。(2010年,Anna Skladmann所摄)
里特尔在墨西哥度假时和一名策展人同伴聊天,从摄影、财富,谈到了不平等。那时里特尔就有了一个想法,将三者结为一体,唤起大家的思考。图片来源:网络坐落在美国燃煤发电厂区中的俄亥俄州柴郡。(2009年,Daniel Shea所摄)
这张照片来自“消失的山脉”系列,审视了煤矿业对阿帕拉契亚山脉地区文化和环境的影响。图片来源:网络矿山安全——坦桑尼亚北马拉矿山(2011年,David Chancellor所摄)。这是一个开采钻石的矿山,摄影者同时还拍下了住在附近一贫如洗的当地人的照片。
筛选摄影作品是个艰难的过程,里特尔在接受Business Insider采访的时候说,“很多作品都很优秀,只是与主题不合。”图片来源:网络天堂此时(2008年,Peter Bialobrzeski所摄)
里特尔想要表现的奢靡生活,和好莱坞影片以及街边小报中所描绘的不大一样,影片和文字仅仅是一个简单的缩影。图片来源:网络上海复兴路的一处废墟,在这里,富裕和贫穷、美丽和废墟只一线之隔。(2002年,Greg Girard所摄)
“我不想照片里只是些财大气粗的富豪和银行家。”里特尔说。图片来源:网络新加坡滨海湾金沙酒店57层的露天游泳池中,一名男子正在游泳,背后是繁华的新加坡金融区(2013年,Paolo Woods & Gabriele Galimbert所摄)
照片除去了吵闹和喧嚣,看起来安静而优雅,却又很大程度体现了这1%的人的生活。图片来源:网络加利福尼亚好莱坞(2007年,Jesse Chehak所摄)
1955年,Edward Steichen的摄影作品展“The Family of Man”在美国现代艺术博物馆举行。Edward Steichen的作品通过表现包括工作、休闲、娱乐、礼拜等日常活动体现不一样的文化,里特尔也从中得到很多灵感。图片来源:网络内华达州“罗马山丘”封闭式小区的俯瞰图。要在沙漠中让绿树葱郁、绿草如茵,得耗费多少水?又能持续多久呢?(2012年,Michael Light所摄)
此次展览希望能让观众亲身感受,融入这个时代,所以里特尔所做的文字说明也越来越少。图片来源:网络双腿残疾的清洁工正在擦拭好莱坞星光大道上的星星(2005年,Juliana Sohn所摄)
“贫富差距加大,这个世界早已一分为二,富人的生活和我们截然不同。”里特尔说。图片来源:网络豪华轿车克莱斯勒300(2007年,Floto&Warner所摄)
尽管展览的灵感之一来自Steichen,里特尔并没有过多表现日常生活,而更着重强调个人财富。图片来源:网络作品“映射”来自一本描述内华达州新建赌场和周边没落的军事建筑的书籍。(2012年,Mike Osborne所摄)
“我喜欢这张作品是因为,它看起来充满诱惑,闪着欲望的光,然而却是个幻像——它是天花板而不是门,它是结束而非开始。”
里特尔认为展出的作品都拥有力量,“能够和世界顶尖的摄影师共事,我很幸运。”图片来源:网络美国纽约,牧师在街头呼吁华尔街诚心忏悔(2011年,Christopher Anderson所摄)
里特尔认为,这是美国金融界颇具代表性的一幕。图片来源:网络摩纳哥蒙特卡洛歌剧院(2009年,David Leventi所摄)
里特尔希望照片能够让人感觉身临其境。“这个展览就是要表现不平等和特权,所以我也用他们这种独有的生活方式来抨击这个时代。”图片来源:网络纽约空中花园(2004年,Jesse Chehak所摄)
里特尔说,“富豪也不一定就是恶魔。纽约市的空中花园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富豪的巨额捐赠才让它得以建成,也为这座城市增添了一抹亮丽。”图片来源:网络哈佛大学(2006年,Shane Lavalette所摄)
此次展览旨在唤起民众的思考,里特尔说,“我很乐意听听大家的想法。我想知道,为什么我们要讨论这个时代的不平等,我们是否应该继续讨论下去。”
(翻译:潘金花)图片来源:网络
评论(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