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影视前哨 戴桃疆
许多现代都市题材电视剧的剧名都是和内容反着来的,几个典型被拎出来,三个并列,成就了一个排比句:讲述亲子关系的《小欢喜》不“喜”,讲述一家人纠葛的《都挺好》不“好”,讲述都市女性生活的《欢乐颂》不“乐”。
三部反应都市现实生活的电视剧,最容易在社会舆论层面引发关注的,大多都是角色之间矛盾激化、情感爆发的段落,欢乐、逗趣、轻松的情节也并非无人理睬,只是热度不及那些戏剧性更加强烈的段落罢了。
中国文化的基因中向来有矛盾的一面,一些在少数民族地区遗存的风俗中表现得尤为明显。
例如广泛分布在长江以南地区的土家族,女子出嫁时要“哭嫁”——清末民初《永顺县志》记载:“嫁前十日,女纵身朝夕哭。且哭且罗离别辞,父娘兄嫂以次相及,嫁前十日,曰填箱酒,女宾吃填箱酒,必来陪哭。”这种习俗至今仍然广泛被保存延续下来。不过,哭嫁不哭丧,家族成员去世时要办“白喜事”,丧事喜办,载歌载舞。
民俗学、人类学和社会学研究者对于这种形与实自相矛盾的社会现象一直没有给出定论,大多把哭嫁中的“哭”和跳丧舞中的“舞”解读成仪式中的一部分表现形式,这种形式所包含的情绪并不是固定的,流出的泪水既可以代表喜悦也可以包含悲伤,载歌载舞中可能包含对已故亲人的缅怀,也可能表达面对死亡时的达观。
电视剧“名不符实”从形式上固然是一种标题对于内容的背离,从社会文化层面上,这种背离又恰恰切中了现实生活中的逻辑——现实生活中往往许多事物都是辩证的自相矛盾体,喜乐共生,是复杂和层层叠加的矛盾,赋予了现实以立体感,这种矛盾也让影视作品更加鲜活。
国产电视剧取名其实也是一门艺术,电视剧的剧名有时和公布的主演海报一样,共同充当着电视剧的门面,决定了受众是否会被电视剧吸引,同时也决定了电视剧面向怎样的受众。
剧长情长名更长
全球最喜欢把电视剧剧名起得特别长的国家,大概首先要属邻国日本。日本公共电视台出品的电视剧无论是改编自漫画小说等版权作品还是原创剧本,都喜欢起特别长的名字,例如《3年A班:从现在起,大家都是人质》《昼颜:工作日下午3点的恋人们》《朝5晚9:帅气和尚爱上我》《无间双龙:这份爱,才是正义》,再比如说《只有吉祥寺是想住的街道吗?》《面包和汤和猫咪好天气》《昨夜的咖喱 明日的面包》《请和这个没用的我谈恋爱》,一次性罗列出来就很像是江郎才尽、灵感枯竭的剧评人用来凑字数的办法。换成喜欢用空格凑字数的武侠小说家看到这样的电视剧标题,大概内心会阵阵狂喜。
这些日本电视剧在国内传播时,通常都会使用剧名中识别度较高的一部分作为标题,或者在翻译过程中取一个花名作为替代品。
从日本本土环境上看,日本电视剧标题长,一部分原因在于长标题能够传递更多地内容,引发观众的好奇,另一部分原因在于日语音节的韵律感十分重要,足够长的标题能够为韵律增色,加之日语单音节发音较为短促,读出一长串剧名似乎也并不算是什么麻烦的事情。而中国国产电视剧近些年来也存在着电视剧剧名越来越长的问题。
以2017年为例,2017年上半年总局备案公示的535部国产电视剧中,有20部电视剧的剧名多达十个字,比如《我爱你这是最好的安排》《在不安的世界安静地活》《为了你我愿意热爱整个世界》。
和日本电视剧长剧名相比,这些国产电视剧的长剧名更难通过截取可识别信息,或是另取缩略语来方便传播。无法使用有标识性缩略语的长剧名电视剧,大多在播出过程中反响平平,最后的命运无外乎消失在观众的记忆中。
长剧名的出现,一部分原因在于许多电视剧改编自网络文学,尤其是古装剧,比现代都市或是幻想都市题材更喜欢套用既有的古诗词提升作品的整体意境,比如《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许多原本使用较短剧名的电视剧为了配合全剧的时代背景,通常不惜牺牲简洁度,改为较长的名字,例如原名《大义秦商》的《那年花开月正圆》,和原名《长相依》的《寂寞空庭春欲晚》。
这些长剧大多与作品的内容没有直接联系,也无法提示电视剧的要点,它更像是一种装饰,一种烘托氛围和情景的烟雾弹,单个出现的时候尚且能够体现出美感,一旦在短时间内大量面世,观众便会体悟到这类长剧名中的空洞,迅速陷入审美疲劳,剧名甚至会成为电视剧本身的拖累。
言简意赅传播广
那些取了长而又长剧名的电视剧,似乎大多没能掀起什么水花;当然这也并不代表电视剧剧名越短越好。两个字的电视剧剧名和十个字的电视剧剧名一样,在每年备案的电视剧剧名中都属于少数派,仍然以前文提到的2017年上半年的备案公示电视剧为例,两个字的电视剧剧名只占总数的8.22%,而超过八个字的电视剧剧名也只有9.16%。相比之下,四个字的电视剧剧名才是国产电视剧最偏爱的起名模式,占总数的35.51%,紧随其后的是三个字和五个字的电视剧剧名。
三到五个字言简意赅,朗朗上口,同时也符合中文平仄韵律的需求,开篇提到《小欢喜》《都挺好》《欢乐颂》分别对应的是“仄平仄”“平平仄”“平仄平”,读起来朗朗上口,又好读又好记,所以即便距离《欢乐颂》第二部播出也已经过去了两年,《都挺好》播出过去一年,这些电视剧仍然能被经历一轮又一轮新作品洗礼的观众记住,不久的将来,《小欢喜》估计也要加入这个行列。
一部作品能够被观众广泛讨论,首先要建立在有受众且受众基数足够大的基础上,如果没有观众,那么作品本身再怎样优秀也无法掀起舆论热潮。简洁好记的电视剧剧名方便传播,为作品积累受众开了一个好头,能够成为讨论关键点,核心当然还在于作品本身的内容。
观众感慨《小欢喜》《都挺好》《欢乐颂》的剧名与电视剧内容有“冲突”,本质上反应的是电视剧成功调动并感染了观众的情绪。剧中人物足够有代表性,剧情戏剧性足够强烈,矛盾足够引人深思,最终才会催生观众因剧名和剧情之间的差异产生的困惑。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