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0日,市政府新闻办举行市政府新闻发布会,常务副市长、临港新片区管委会主任陈寅介绍了最新出台的《关于促进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高质量发展实施特殊支持政策的若干意见》。
《若干意见》聚焦管理权限、专业人才、财税金融、规划土地、产业发展、住房保障、基础设施等方面,形成50条政策措施,这些政策配合中央赋予新片区的开放制度和专门政策,努力将新片区打造成“要素资源最集聚、体制功能最完善、市场主体最活跃”的经济增长极。
一是赋予新片区更大改革自主权。
支持新片区对标最高标准最好水平,大胆闯、大胆试、自主改,从先行先试、政策从优、充分赋权的角度制定了3条政策。
二是打造更具吸引力的人才发展环境。
聚焦吸引国内和国际两方面人才,实行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有针对性的人才政策,为新片区“吸引人、留住人、用好人”。共12条政策,其中国内、国际人才政策各6条。国内人才方面侧重于支持人才引进落户和人才的培养激励。国际人才方面侧重于吸引境外专业人才来新片区工作的各项便利。
三是加大财税金融政策支持力度。
按照“地方财力留用、市区专项扶持”的原则,五年内新片区产生的地方收入全部用于新片区。综合运用财政资金、 税收、金融、吸引社会投资等政策为新片区发展提供资金保障,共8条政策。
四是加大规划土地政策支持力度。
以规划为引领,优化新片区空间格局,促进资源要素高效率配置,主要从编制国土空间规划,优化资源指标,提高容积率,提升园区平台创新服务能力等方面制定了5条政策。
五是推动高端产业集聚发展。
围绕新片区总体发展定位,坚持创新引领,着力打造世界级前沿产业集群,提升科技创新和产业融合能力,围绕重大项目和平台集聚、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布局、工业互联网建设、应用场景开放、高新技术企业认定、专利服务等制定了6条政策。
六是加大对人才的住房保障力度。
在以市场化方式解决居住的基础上,坚持“房住不炒”和“两个不是权宜之计”,有序实施“一城一策”,建立多主体供应、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区域性住房体系,包括完善购房政策和住房保障政策等,为新片区人才提供稳定的居住环境,共6条政策。
七是构建便捷的交通网络体系。
按照独立城市节点城市的定位,着力构建对外高效畅达、对内便捷绿色、管理智能便民的综合交通体系,共5条政策。
八是提升城市服务功能。
坚持以人为本,坚持产城融合,不断丰富城市服务功能,打造高品质生活,建设宜业宜居新型城市,围绕优化教育和医疗资源、促进文化休闲、丰富商业网点、打造绿色生态环境和加强城市精细化管理等方面,制定了5条政策。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