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车东西 六毛
车东西最新消息,北京时间8月28日,2019人工智能计算大会(AI Computing Conference,即AICC)召开,大会包括1个主论坛及5个分主题论坛,主题演讲超过45场。
在上午的主论坛结束后,自动驾驶领域相关企业及部门,如吉利、广汽、图森未来、四维图新、禾多科技、英伟达、浪潮集团及交通运输部的代表人士参加了自动驾驶分论坛的活动并做主题演讲,演讲中,安全问题被多次提及,自动驾驶开发中重视安全性成为普遍共识。
关于自动驾驶,吉利计划将其智能驾驶技术品牌GPILOT从2015年的1.0版本至2022年升级到4.0,目前,GPILOT已发展至第三代,对应L3自动驾驶级别,吉利打算在2020年实现GPILOT3.0量产。
同样给出时间表的还有广汽,广汽计划于2020年实现L3级高速公路自动驾驶和全自动泊车,2022年后,实现L4级自动驾驶和代客泊车。
此外,图森未来、浪潮集团和交通运输部门从无人驾驶助力物流行业、搭建合作生态以及路方与车方加强沟通的角度分别对自动驾驶之未来进行了分析与畅想。
一、吉利:2020年L3级自动驾驶技术实现量产
吉利汽车研究院智能驾驶研发经理霍克对吉利的自动驾驶现状和发展做了介绍。
霍克介绍了吉利汽车的智能驾驶技术路线,2015年的GPILOT1.0能初步实线脚的解放,2018年GPILOT升级至2.0版本可全面解放双脚,到2020年GPILOT再次升级实现有效解放双眼并在局部工况实现高度自动驾驶,2022年吉利计划通过GPILOT4.0实现5G协同高度自动驾驶,到202X年,吉利计划通过GPILOT4.0+迈进全面自动驾驶时代。
GPILOT为吉利推出的智能驾驶技术品牌,霍克表示,GPILOT目前已发展至第三代,对应L3级自动驾驶级别,并将于2020年量产。
吉利汽车研究院智能驾驶研发经理霍克
据霍克介绍,吉利对智能驾驶技术的研发起步于2012年,以架构设计和研发经验为基础,其技术目标是为用户制造安全可靠、买得起、买得到的自动驾驶汽车,研发路线符合吉利汽车遵循的量产一代、研发一代、储备一代的理念。
在霍克看来,车辆传感器成本过高会导致用户买不起,因而传感器只有轻量化后才能实现商用化。
霍克认为,实现高度自动驾驶是人类社会出行的革命,但他也表示,“没有安全的自动驾驶开发都是在‘耍流氓’”!
关于未来,霍克表示,像过收费站这样的场景目前对于自动驾驶汽车来说仍较难应付,因此未来的自动驾驶一定是车路云协同的自动驾驶。
二、广汽:5G是V2X发展的主要方向
郭继舜同样给出了广汽的智能驾驶技术规划时间表。
据广汽研究院智能驾驶部部长郭继舜介绍,广汽为智能驾驶技术的量产,制定了M-partner(Mobility Partner)技术发展路线,计划于2020年实现L3级高速公路自动驾驶和全自动泊车功能,到2022年后,广汽计划实现L4级自动驾驶,彼时代客泊车将成为现实。
郭继舜表示,在L4级传感器方面,虽然广汽传感器的选型和布置与Waymo不同,但在整体思路上两者不谋而合,即利用不同传感器的不同属性,实现对驾驶工况的全覆盖,形成传感器间信息的安全冗余。
广汽研究院智能驾驶部部长郭继舜
此外,在郭继舜看来,复杂场景感知不准确、感知距离受损、视觉盲区的存在、成本高以及单车决策存在困难都是实现单车智能的难点,例如广汽发现,人类司机在较复杂的场景中离散度很高,以至于不得不需要更多外部信息以提高感知的精确度。
对此,共享感知信息、车路协同或许能够解决盲区覆盖的问题,实现超视距感知,同时郭继舜表示,增加5G的V2X可能是L4较好的解决方案,在他看来,基于5G的V2X在覆盖距离、网络延迟方面都要优于DSRC,将成为未来自动驾驶发展的一个方向。
而关于高级自动驾驶量产,郭继舜表示广汽的初步想法是车端依然需要算力,从而保证在网络故障时能完成躲避危险等基本功能,然后再实现更好的自动驾驶服务。
三、自动驾驶货运率先商业化 浪潮自动驾驶工具链免费开放
1、图森未来:无人驾驶助物流行业降本和增效
在图森未来无人驾驶行业研究总监郑方丹看来,对物流行业而言,无人驾驶能实现用工结构和车队车辆数量的优化,提高单车有效运营时长,与此同时,无人驾驶用于物流也有助降低车辆行驶成本和行驶风险,降低对仓储用地和仓库建设的要求。
郑方丹展示了一组数据,数据显示,电子司机的表现优于人工司机,例如,人类驾驶员反应需2500毫秒,电子司机的反应仅需100毫秒。
人工司机VS图森未来的电子司机
那么,为什么卡车货运场景的自动驾驶将率先商业化?
郑方丹从技术实现和商业运营两个角度进行解释,技术角度,结构化道路和交通参与者少的特点使卡车货运更易实现自动驾驶,商业运营角度,简单明确的端到端货物运使运营的复杂程度降低。
图森未来是自动驾驶卡车技术和应用解决方案供应商,据郑方丹介绍,其千米感知技术能提供35秒左右的反应时间,此外,在编队行驶方面,图森未来今年5月组织了队列跟驰标准验证,每小时60公里的速度下车辆的车间距保持在20米以内(17.5米左右)。
2、交通运输部:路方和车方应有更多共同语言
交通运输部网络检测与应急处理中心副主任王刚对取消高速公路省界收费站工程进行了介绍,王刚表示,目前高速公路收费为封闭式收费,未来将会逐步走向开放式收费,具体技术方案是设置ETC门架系统,实现车辆分段计费。
技术方案
ETC车辆指通过车载单元(OBU)和后台记账形式自动完成扣费的车辆,据王刚介绍,2019年ETC用户预计将达到2亿规模,未来ETC将在城市停车场推广应用,ETC汽车前装标准的制定预计于2019年底前完成。
谈及车路协同如何发展,王刚认为车终归要上路,未来路方在车路协同及自动驾驶方面将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在王刚看来,不管是车路协同还是自动驾驶,都需要路方和车方有更多的共同语言。
3、浪潮集团:自动驾驶工具链免费向生态伙伴开放
浪潮集团为本届大会承办方,在自动驾驶专题论坛上,浪潮集团人工智能产品经理韩进杰对其共建自动驾驶合作生态的方案做了介绍。
浪潮集团在数据、算法及算力方面构建自动驾驶合作生态,携手蔚来、上汽集团等整车厂,英伟达,百度以及腾讯云等科技公司,其自动驾驶工具链AIStation将免费向浪潮的自动驾驶生态伙伴开放。
自动驾驶合作生态
结语:自动驾驶领域问题与机遇并存
随着出行方式变革,越来越多的主机厂拥抱自动驾驶领域,吉利和广汽都在自动驾驶研发和落地方面有所打算,近年来,自动驾驶落地速度加快,出行安全的问题不容忽视,另一方面,5G等新的技术变革也给自动驾驶领域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