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9-31日,2019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在上海举行。此次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期间,AI青年科学家联盟·梧桐汇发起的“A班计划”首批15名人才招募完毕,年龄全部在30岁以下。他们分别来自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卡耐基梅隆大学、麻省理工学院、纽约大学、斯坦福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香港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浙江大学等海内外高校。研究范围覆盖计算机视觉、自然语言处理、机器学习、机器人、数据挖掘等AI研究热点领域,其中有三人在世界顶会上获得Best Paper奖,平均年龄26岁。
AI青年科学家联盟执行理事、氪信科技CEO朱明杰在 “创新动能 智汇传承”AI青年科学家高端会议上表示,原来的金融机构是为以前的工业时代匹配的,面向的是大企业、大资产、大客户,跟如今信息时代的需求相比是脱节的。而在人工智能时代,金融科技公司可以利用图神经网络从海量的上亿级账户中直接拿出可交易内容。
朱明杰认为,一个创业金融科技公司的成功是多方面的。首先在创业的初始阶段,选择一家有技术有招牌的行业领先者作为合作伙伴,实现共赢非常重要。据悉,氪信目前已成为招商银行、工商银行、民生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浦发银行、中银消费金融、招联消费金融等多家金融机构的全程AI伙伴。
其次,他认为,AI创业的成功离不开行业优秀人才,但人才还不等于成功,需要打造人才的闭环培养。“为什么斯坦福能够源源不断地培养出一代又一代的科技人才,而且还占领着全世界的人才?”朱明杰说,在硅谷,科技、人才、事业已经成为了一个闭环。据不完全统计,上海已拥有全国三分之一的人工智能相关人才,成为建设人工智能高地的有力支撑。
朱明杰认为,只有把科技人才科技有效地变成生产力才叫成功,在优秀的科技人才之外还需要有效的组织。
微软全球执行副总裁沈向洋认为,人才培养,对企业是很实实在在的问题。企业要做产品,一方面做什么样的产品,一方面需要很多工程师。研究院要做的东西跟大学一样,你想的东西是十年二十年以后至少是五年以后做的东西。有另外一批人才在公司里面最难得的,不光是AI,就是所谓的中间最难的事情就是要去想三到五年以后要做什么。“我们公司里面要做一批项目,要去孵化这样一批的人才。你总得要做准备,多也不行,少也不行,这些人要敢于去冒险,他们跟基础科研的冒险思路不一样。”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