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全方位践新发展理念,海口江东新区将为未来城市立样板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全方位践新发展理念,海口江东新区将为未来城市立样板

到2035年,海口江东新区将建设成具有鲜明热带海岛特色,全方位践行中央新发展理念的对外开放国际化新区,并为全球未来城市建设树立“江东样板”。

9月1日清晨,阳光洒向南渡江。海口市文明东越江通道项目工地上,桩机、吊机拦江林立,十余个吊臂同时转动,施工现场热火朝天。迎着朝阳向东远眺,高耸江东塔下,海口市江东新区一马平川、绿意盎然。15公里长的江东大道,犹如矫健长龙飞跃而起,海文大桥宛如龙头高昂,俯视着南渡江奔流入海……

今年5月底,《海口江东新区总体规划(2018—2035)》(简称《总体规划》)获省政府批复同意。根据《总体规划》要求,未来的江东新区将建成中国(海南)自由贸易试验区的集中展示区,即全面深化改革开放试验区的创新区、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的展示区、国际旅游消费中心的体验区、国家重大战略服务保障区的核心区。到2035年,江东新区将建设成具有鲜明热带海岛特色,全方位践行中央新发展理念的对外开放国际化新区,并为全球未来城市建设树立“江东样板”。

三步建设 打造“江东样板”

位于海口市东海岸的江东新区,地处海口市主城区与文昌木兰湾之间,是海口市“一江两岸,东西双港驱动,南北协调发展”的东部核心区域,同时也是“海澄文一体化”的东翼核心。江东新区规划范围东起东寨港(海口行政边界),西至南渡江,北临海口东海岸线,南至绕城高速二期和212省道,规划范围约298平方公里。

根据《总体规划》建设目标要求,江东新区建设将分三步走:2020年,将与全国同步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生态和美丽乡村建设成效显著,自贸试验区建设取得重要进展,国际开放度显著提高;2025年,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取得重要进展,经济社会发展质量和效益显著提高,自由贸易港制度全面建立;2035年,建设成为具有鲜明热带海岛特色,全方位践行中央新发展理念的对外开放国际化新区,为全球未来城市建设树立“江东样板”。

根据规划蓝图,未来的江东新区将稳步推进建设“三区一中心”,即建设全面深化改革开放试验区的创新区、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的展示区、国际旅游消费中心的体验区、国家重大战略服务保障区的核心区。

在建设全面深化改革开放试验区的创新区过程中,江东新区将坚持以制度创新为核心,先行先试,探索建立更加灵活的内外贸、投融资、财政税务、金融创新、出入境等方面政策体系、监管模式和管理体制;以发展旅游业、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集聚创新要素,设立国际能源、航运、大宗商品、产权、股权、碳排放权等交易场所,全力打造以“四个国际中心”为支撑的海南自贸区、自贸港总部经济区。

在建设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的展示区过程中,未来江东新区将坚持“绿色、循环、低碳”理念,实施建设用地总量和强度双控行动,实行最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和自然生态空间用途管制;注重整体保护、系统修复、综合治理,全面推进城市更新改造;注重乡村规划推动城乡一体化融合发展,在全球未来城市的建设趋势中探索打造江东模式。

在建设国际旅游消费中心的体验区过程中,江东新区将积极探索消费型经济发展的新路径,探索实行离岛免税全地域覆盖、全路径销售、全品种供给模式。高标准布局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大型消费商圈,完善“互联网+”消费生态体系,鼓励建设“智能店铺”“智慧商圈”,支持完善跨境消费服务功能,展示海南旅游新形象。

在建设国家重大战略服务保障区的示范区过程中,未来江东新区将打造我国面向太平洋和印度洋的重要对外开放门户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重要战略支点示范区;加快建设我国海洋经济创新发展示范城市和军民融合发展示范基地。

聚力推进 江东新区建设加速

“建设江东新区,我们每个人干劲都很足。”8月31日上午,海口市白驹大道改造及东延长线工程施工现场热火朝天,该项目施工方负责人黄木潜在工地上来回跑动指导工人排水及开挖土方。

作为海南自贸区的重点先行区域,海口江东新区自去年6月设立以来,坚持高标准规划,坚定绿色建设理念,稳步推进基础设施先导性项目建设。目前,江东新区除江东大道、海文大桥已建成通车外,椰海大道延长线也将在9月建成通车。正是海口江东新区的开发建设加速,江东新区总部经济区吸引了众多大型企业关注,共计有57家国内外大型企业意向落户江东新区。通过征求企业意见,海口已初选10家总部大楼先行建设,其中世界500强企业5家。

今年7月底,在2019文旅国际峰会上,海口市委深改办(自贸办)常务副主任、市江东办副主任杨善华在2019文旅国际峰会致辞中称,根据省委、省政府的部署,海口市坚持高标准、高质量加快推进江东新区规划建设各项工作,对标河北雄安新区,江东新区已形成“1+4+8+16”的规划编制体系,即1个总规+4个重点片区规划+8个重点专项规划+16项前期研究。

在开展海口江东新区总体概念规划设计国际招标、海口江东新区起步区城市设计国际征集的基础上,《海口江东新区总体规划(2018-2035)》《海口江东新区起步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及城市设计》《海口江东新区起步区地下空间规划》《海口临空产业园区(南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已编制完成。

按照“两年出形象、三年出功能、七年基本建成”的工作目标,目前,江东新区正在高标准、高质量推进“五网”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构建现代基础设施体系,支撑江东新区建设。

杨善华介绍称,目前,江东新区“五网”基础设施项目建设主要集中在起步区和临空经济区,项目总共152个,已确定了项目责任领导、业主单位、建设规模、项目总投资、开竣工时间,并成立“两路”指挥部,重点推进江东大道、白驹大道“生态化”“智慧化”“海绵化”“人性化”建设和提升道路园林绿化。同时,按照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要求,贯彻五大发展理念,系统布局地标建筑,江东新区已制定五化行动框架,全面夯实高标准环境建设,围绕“一区三片五路五沿”(即起步区、滨江滨海空港;江东大道、白驹大道、琼山大道、顺达路、椰海大道延长线;沿江沿海沿湖沿河沿路)等关键线路界面和节点,抓落实,见成效,作示范。

海南推出9条措施推进江东新区发展

为加快推进海南自由贸易试验区、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建设,目前,海南省政府已印发《关于支持海口江东新区发展的措施(试行)》(以下简称《措施》)等四个“一园一策”的通知,明确9条具体举措,推进江东新区高质量发展。

1、创新管理体制机制

《措施》中明确,江东新区可探索建立“法定机构+市场运作”的治理服务新模式,设立由海口市管理的法定机构,负责开发、建设、管理江东新区。

根据相关要求,法定机构实行企业化、市场化的用人制度,除主要负责人外,实行全员聘任;法定机构享有独立的用人自主权,在海口市政府确定的授薪人员员额、领导职数及薪酬总额范围内,自主决定机构设置、岗位设置、人员聘用、薪酬标准等;法定机构实行市场导向的薪酬机制,其薪酬总额由海口市政府参考市场水平、国内同性质功能区薪酬状况等因素综合确定,并按照工作目标导向和奖惩结合的原则,探索建立绩效考核与激励机制。

法定机构可依法组建江东新区开发建设集团,负责土地一级开发、基础设施建设和重大项目投资,集团所得收益主要用于江东新区的开发建设以及海口市政府规定的其他用途。鼓励江东新区通过多种形式吸收社会资本参与江东新区基础设施和重点设施建设运营,共同提供具有国际水准的供水、能源保障、互联网、通讯网络和广播电视网等公共服务和产品。

2、赋予行政审批权限

今后,江东新区将纳入省重点园区名录,通过法定程序推广适用特别极简审批。通过法定程序,授权海口市政府在省政府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的指导下,对总体规划进行部分调整,并报省政府备案;将控制性详细规划和产业规划编制、修改的审批权,项目用林用地用海(房地产项目除外)审批权,以及建设项目排污许可、环境影响评价审批权等省级审批权限通过授权或委托的形式下放至海口市政府,省直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事中事后监管。

3、加大财政扶持力度

每年根据江东新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和产业发展实际需要,通过年度新增债券资金优先安排支持。2022年12月31日前,海口江东新区税收省级、市级留成部分全部奖励给园区,专项用于支持江东新区发展建设。重点项目土地出让金在扣除成本和国家法定计提专项资金后,采取一企一策、集体决策方式进行配置。

4、建设用地省政府统筹保障

《措施》中明确,海口江东新区新增建设用地指标由省政府统筹保障。海口江东新区内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占用耕地,耕地占补指标由省政府统筹保障。对海口江东新区“五网”基础设施、总部经济项目以及经省招商工作联席会议认定具有重大产业带动作用的项目实行耕地占补承诺制,承诺期限为一年。授权海口市政府自行编制、颁布实施海口江东新区内土地基准地价。

5、设立海关特殊监管区

为推动重点产业发展,海南省政府支持推动海口临空经济区享受保税区政策,并推动在临空经济区内设立海关特殊监管区,开展航空保税维修、融资租赁等业务。省财政通过重点产业发展专项资金、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专项资金、政府投资基金等,对海口临空经济区予以扶持。重点产业发展按照“对赌”原则对年度发展目标完成情况实施考核奖励,奖励资金可由园区自主用于招商引资、人才激励、支持奖励园区企业发展等方面。

省财政对重点航空产业项目给予贷款贴息,到2022年12月31日前,每年按当年贷款利息的50%进行补贴,当年贴息总额不超过5000万元。加快发展特色金融市场,推动设立国际产权交易场所,实现跨境投融资便利化。建立完善支付结算系统,加快发展资产管理、财富管理、金融科技、特色保险等,通过差异化推动金融园区实现特色发展。

6、将加大总部企业扶持力度

为加大总部经济扶持,经认定为海南省总部企业,注册在海口江东新区内,对带动新区产业结构调整、就业及税收贡献突出的,在现有政策基础上加大资金扶持力度。

对急需引进的高端高新项目、新设跨国公司总部和地区总部、外资研发机构、境外世界500强投资的重大项目、境内外知名高校、国际高中等,按“一事一议”“一企一策”给予支持。积极引进境内外知名的会计、法律、管理咨询、培训等专业服务机构,为总部企业提供服务。品牌中介机构库内中介企业的专业人员,可按规定享受我省有关人才优惠政策。

7、鼓励支持科技创新

《措施》明确,鼓励江东新区探索科技成果使用处置和收益管理改革,完善职务发明、科技成果转化制度。试点开展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支持在琼高校院所按职务科技成果发明人(含发明人团队)占成果所有权70%以上比例共同申请知识产权,或按照科技成果发明人占成果所有权70%以上比例共同持有现有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职务科技成果发明人对持有成果可自主实施转化。

8、鼓励创新土地制度

为江东新区鼓励创新土地制度,省政府明确在不违背国家关于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基本原则的前提下,鼓励江东新区大胆探索宅基地所有权、资格权、使用权“三权分置”制度创新,盘活利用存量、空闲宅基地和房屋。支持江东新区对因政府原因造成的闲置土地、低效利用土地创新处置方式,按照一事一议、集体决策的方式作出处置决定,解决遗留问题。

9、高层次人才可自主认定

为加强江东新区人才保障,省政府明确允许江东新区根据全省高层次人才标准进行自主认定,报省委人才发展局备案,并制定本区急需紧缺人才目录,享受全省统一的人才补贴政策。

来源:海南日报

原标题:全方位践新发展理念,建设海南自由贸易试验区的集中展示区 海口江东新区:为未来城市立样板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全方位践新发展理念,海口江东新区将为未来城市立样板

到2035年,海口江东新区将建设成具有鲜明热带海岛特色,全方位践行中央新发展理念的对外开放国际化新区,并为全球未来城市建设树立“江东样板”。

9月1日清晨,阳光洒向南渡江。海口市文明东越江通道项目工地上,桩机、吊机拦江林立,十余个吊臂同时转动,施工现场热火朝天。迎着朝阳向东远眺,高耸江东塔下,海口市江东新区一马平川、绿意盎然。15公里长的江东大道,犹如矫健长龙飞跃而起,海文大桥宛如龙头高昂,俯视着南渡江奔流入海……

今年5月底,《海口江东新区总体规划(2018—2035)》(简称《总体规划》)获省政府批复同意。根据《总体规划》要求,未来的江东新区将建成中国(海南)自由贸易试验区的集中展示区,即全面深化改革开放试验区的创新区、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的展示区、国际旅游消费中心的体验区、国家重大战略服务保障区的核心区。到2035年,江东新区将建设成具有鲜明热带海岛特色,全方位践行中央新发展理念的对外开放国际化新区,并为全球未来城市建设树立“江东样板”。

三步建设 打造“江东样板”

位于海口市东海岸的江东新区,地处海口市主城区与文昌木兰湾之间,是海口市“一江两岸,东西双港驱动,南北协调发展”的东部核心区域,同时也是“海澄文一体化”的东翼核心。江东新区规划范围东起东寨港(海口行政边界),西至南渡江,北临海口东海岸线,南至绕城高速二期和212省道,规划范围约298平方公里。

根据《总体规划》建设目标要求,江东新区建设将分三步走:2020年,将与全国同步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生态和美丽乡村建设成效显著,自贸试验区建设取得重要进展,国际开放度显著提高;2025年,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取得重要进展,经济社会发展质量和效益显著提高,自由贸易港制度全面建立;2035年,建设成为具有鲜明热带海岛特色,全方位践行中央新发展理念的对外开放国际化新区,为全球未来城市建设树立“江东样板”。

根据规划蓝图,未来的江东新区将稳步推进建设“三区一中心”,即建设全面深化改革开放试验区的创新区、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的展示区、国际旅游消费中心的体验区、国家重大战略服务保障区的核心区。

在建设全面深化改革开放试验区的创新区过程中,江东新区将坚持以制度创新为核心,先行先试,探索建立更加灵活的内外贸、投融资、财政税务、金融创新、出入境等方面政策体系、监管模式和管理体制;以发展旅游业、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集聚创新要素,设立国际能源、航运、大宗商品、产权、股权、碳排放权等交易场所,全力打造以“四个国际中心”为支撑的海南自贸区、自贸港总部经济区。

在建设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的展示区过程中,未来江东新区将坚持“绿色、循环、低碳”理念,实施建设用地总量和强度双控行动,实行最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和自然生态空间用途管制;注重整体保护、系统修复、综合治理,全面推进城市更新改造;注重乡村规划推动城乡一体化融合发展,在全球未来城市的建设趋势中探索打造江东模式。

在建设国际旅游消费中心的体验区过程中,江东新区将积极探索消费型经济发展的新路径,探索实行离岛免税全地域覆盖、全路径销售、全品种供给模式。高标准布局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大型消费商圈,完善“互联网+”消费生态体系,鼓励建设“智能店铺”“智慧商圈”,支持完善跨境消费服务功能,展示海南旅游新形象。

在建设国家重大战略服务保障区的示范区过程中,未来江东新区将打造我国面向太平洋和印度洋的重要对外开放门户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重要战略支点示范区;加快建设我国海洋经济创新发展示范城市和军民融合发展示范基地。

聚力推进 江东新区建设加速

“建设江东新区,我们每个人干劲都很足。”8月31日上午,海口市白驹大道改造及东延长线工程施工现场热火朝天,该项目施工方负责人黄木潜在工地上来回跑动指导工人排水及开挖土方。

作为海南自贸区的重点先行区域,海口江东新区自去年6月设立以来,坚持高标准规划,坚定绿色建设理念,稳步推进基础设施先导性项目建设。目前,江东新区除江东大道、海文大桥已建成通车外,椰海大道延长线也将在9月建成通车。正是海口江东新区的开发建设加速,江东新区总部经济区吸引了众多大型企业关注,共计有57家国内外大型企业意向落户江东新区。通过征求企业意见,海口已初选10家总部大楼先行建设,其中世界500强企业5家。

今年7月底,在2019文旅国际峰会上,海口市委深改办(自贸办)常务副主任、市江东办副主任杨善华在2019文旅国际峰会致辞中称,根据省委、省政府的部署,海口市坚持高标准、高质量加快推进江东新区规划建设各项工作,对标河北雄安新区,江东新区已形成“1+4+8+16”的规划编制体系,即1个总规+4个重点片区规划+8个重点专项规划+16项前期研究。

在开展海口江东新区总体概念规划设计国际招标、海口江东新区起步区城市设计国际征集的基础上,《海口江东新区总体规划(2018-2035)》《海口江东新区起步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及城市设计》《海口江东新区起步区地下空间规划》《海口临空产业园区(南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已编制完成。

按照“两年出形象、三年出功能、七年基本建成”的工作目标,目前,江东新区正在高标准、高质量推进“五网”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构建现代基础设施体系,支撑江东新区建设。

杨善华介绍称,目前,江东新区“五网”基础设施项目建设主要集中在起步区和临空经济区,项目总共152个,已确定了项目责任领导、业主单位、建设规模、项目总投资、开竣工时间,并成立“两路”指挥部,重点推进江东大道、白驹大道“生态化”“智慧化”“海绵化”“人性化”建设和提升道路园林绿化。同时,按照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要求,贯彻五大发展理念,系统布局地标建筑,江东新区已制定五化行动框架,全面夯实高标准环境建设,围绕“一区三片五路五沿”(即起步区、滨江滨海空港;江东大道、白驹大道、琼山大道、顺达路、椰海大道延长线;沿江沿海沿湖沿河沿路)等关键线路界面和节点,抓落实,见成效,作示范。

海南推出9条措施推进江东新区发展

为加快推进海南自由贸易试验区、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建设,目前,海南省政府已印发《关于支持海口江东新区发展的措施(试行)》(以下简称《措施》)等四个“一园一策”的通知,明确9条具体举措,推进江东新区高质量发展。

1、创新管理体制机制

《措施》中明确,江东新区可探索建立“法定机构+市场运作”的治理服务新模式,设立由海口市管理的法定机构,负责开发、建设、管理江东新区。

根据相关要求,法定机构实行企业化、市场化的用人制度,除主要负责人外,实行全员聘任;法定机构享有独立的用人自主权,在海口市政府确定的授薪人员员额、领导职数及薪酬总额范围内,自主决定机构设置、岗位设置、人员聘用、薪酬标准等;法定机构实行市场导向的薪酬机制,其薪酬总额由海口市政府参考市场水平、国内同性质功能区薪酬状况等因素综合确定,并按照工作目标导向和奖惩结合的原则,探索建立绩效考核与激励机制。

法定机构可依法组建江东新区开发建设集团,负责土地一级开发、基础设施建设和重大项目投资,集团所得收益主要用于江东新区的开发建设以及海口市政府规定的其他用途。鼓励江东新区通过多种形式吸收社会资本参与江东新区基础设施和重点设施建设运营,共同提供具有国际水准的供水、能源保障、互联网、通讯网络和广播电视网等公共服务和产品。

2、赋予行政审批权限

今后,江东新区将纳入省重点园区名录,通过法定程序推广适用特别极简审批。通过法定程序,授权海口市政府在省政府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的指导下,对总体规划进行部分调整,并报省政府备案;将控制性详细规划和产业规划编制、修改的审批权,项目用林用地用海(房地产项目除外)审批权,以及建设项目排污许可、环境影响评价审批权等省级审批权限通过授权或委托的形式下放至海口市政府,省直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事中事后监管。

3、加大财政扶持力度

每年根据江东新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和产业发展实际需要,通过年度新增债券资金优先安排支持。2022年12月31日前,海口江东新区税收省级、市级留成部分全部奖励给园区,专项用于支持江东新区发展建设。重点项目土地出让金在扣除成本和国家法定计提专项资金后,采取一企一策、集体决策方式进行配置。

4、建设用地省政府统筹保障

《措施》中明确,海口江东新区新增建设用地指标由省政府统筹保障。海口江东新区内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占用耕地,耕地占补指标由省政府统筹保障。对海口江东新区“五网”基础设施、总部经济项目以及经省招商工作联席会议认定具有重大产业带动作用的项目实行耕地占补承诺制,承诺期限为一年。授权海口市政府自行编制、颁布实施海口江东新区内土地基准地价。

5、设立海关特殊监管区

为推动重点产业发展,海南省政府支持推动海口临空经济区享受保税区政策,并推动在临空经济区内设立海关特殊监管区,开展航空保税维修、融资租赁等业务。省财政通过重点产业发展专项资金、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专项资金、政府投资基金等,对海口临空经济区予以扶持。重点产业发展按照“对赌”原则对年度发展目标完成情况实施考核奖励,奖励资金可由园区自主用于招商引资、人才激励、支持奖励园区企业发展等方面。

省财政对重点航空产业项目给予贷款贴息,到2022年12月31日前,每年按当年贷款利息的50%进行补贴,当年贴息总额不超过5000万元。加快发展特色金融市场,推动设立国际产权交易场所,实现跨境投融资便利化。建立完善支付结算系统,加快发展资产管理、财富管理、金融科技、特色保险等,通过差异化推动金融园区实现特色发展。

6、将加大总部企业扶持力度

为加大总部经济扶持,经认定为海南省总部企业,注册在海口江东新区内,对带动新区产业结构调整、就业及税收贡献突出的,在现有政策基础上加大资金扶持力度。

对急需引进的高端高新项目、新设跨国公司总部和地区总部、外资研发机构、境外世界500强投资的重大项目、境内外知名高校、国际高中等,按“一事一议”“一企一策”给予支持。积极引进境内外知名的会计、法律、管理咨询、培训等专业服务机构,为总部企业提供服务。品牌中介机构库内中介企业的专业人员,可按规定享受我省有关人才优惠政策。

7、鼓励支持科技创新

《措施》明确,鼓励江东新区探索科技成果使用处置和收益管理改革,完善职务发明、科技成果转化制度。试点开展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支持在琼高校院所按职务科技成果发明人(含发明人团队)占成果所有权70%以上比例共同申请知识产权,或按照科技成果发明人占成果所有权70%以上比例共同持有现有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职务科技成果发明人对持有成果可自主实施转化。

8、鼓励创新土地制度

为江东新区鼓励创新土地制度,省政府明确在不违背国家关于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基本原则的前提下,鼓励江东新区大胆探索宅基地所有权、资格权、使用权“三权分置”制度创新,盘活利用存量、空闲宅基地和房屋。支持江东新区对因政府原因造成的闲置土地、低效利用土地创新处置方式,按照一事一议、集体决策的方式作出处置决定,解决遗留问题。

9、高层次人才可自主认定

为加强江东新区人才保障,省政府明确允许江东新区根据全省高层次人才标准进行自主认定,报省委人才发展局备案,并制定本区急需紧缺人才目录,享受全省统一的人才补贴政策。

来源:海南日报

原标题:全方位践新发展理念,建设海南自由贸易试验区的集中展示区 海口江东新区:为未来城市立样板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