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战争中孕育的钢铁巨兽领略各国最强的军车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战争中孕育的钢铁巨兽领略各国最强的军车

战争,是一个阴暗的词汇,它代表着自私、伤害、黑暗与死亡。在战争中,永远没有正义和胜利,有的只有贪婪和牺牲。然而,纵然如我这样厌恶战争的人,也不得不承认,战争在带给人们伤害的同时,也催生了一些文明的进步

战争,是一个阴暗的词汇,它代表着自私、伤害、黑暗与死亡。在战争中,永远没有正义和胜利,有的只有贪婪和牺牲。然而,纵然如我这样厌恶战争的人,也不得不承认,战争在带给人们伤害的同时,也催生了一些文明的进步。诸如我们今天所要介绍的这些钢铁巨兽,他们就是在战争中浴火而生,从而在整个汽车的发展史上留下了浓重的一笔。

1.德国:乌尼莫克(Unimog)

乌尼莫克在很多铁杆越野迷心中,有着天神一样的地位,因为它神一般的越野能力几乎可以无所不至。德国联邦国防军曾给予乌莫尼克高度的赞扬,他们说:“乌尼莫克过不去的地方,豹式坦克也过不去!”然而,这辆巨兽在设计之初,却是作为一种农用车而存在,设计者赋予它的使命单纯而善良。可远在大洋彼岸的美军,却敏锐地觉察到乌尼莫克高超的越野能力在军事方面的用途。1945年11月,当乌尼莫克还是图纸的时候,就收到美国军方的订单。这份订单,开始了乌尼莫克在未来几十年,成为各国军队提高作战机动性和越野能力首选军车的历史。

最初的乌尼莫克,只是朝着农用车的方向去设计

由乌尼莫克改装的榴弹炮运载车

由乌尼莫克改装的装甲车

此后,乌尼莫克从18千瓦开始向大马力方向发展,逐渐建立起它庞大的乌尼莫克家庭。现在的乌尼莫克有三大系列,两种轮跑,多种牵引头,35个品种。无论在冰天雪地的安塔克蒂斯,还是在酷热难耐的撒哈拉沙漠;无论在露天矿区,还是在塔克拉玛干沙漠油田;无论在建筑工地、公园田野、火灾现场还是在其他艰难的路况中,我们总是能看到乌尼莫克的身影。

2011年6月4日,戴姆勒奔驰为了庆祝乌尼莫克诞生60周年,在第一台乌尼莫克诞生的Gaggenau工厂举行盛大了庆祝活动。戴姆勒公司邀请了众多乌尼莫克的忠实发烧友、部分车主及收藏家到场,共同见证这个越野之王的60周岁生日。在庆典现场,奔驰发布了一款乌尼莫克概念车。这款概念车采用了乌尼莫克U5000的底盘,越野性能卓越,超大的轮胎与底盘充分暴露的未来发展的趋势。

2.捷克:太脱拉(TATRA)

了解二战史的可能都知道,捷克向来是一个军备特别发达的国家。二战初期,德国武器之所以能独霸天下,其吞并的捷克军工厂功不可没。虽然在战后,捷克一直作为一个低调的和平国家静静地发展着,但其军事上的强大仍让人不敢忽略。譬如来自捷克的太脱拉(TATRA)军卡,就是军卡界的一员猛将。其庞大的身躯、惊人的牵引能力、独一无二的传动系统、身姿矫健的悬架系统、所向披靡的通过能力,堪称卡车中的越野之王!

太脱拉卡车公司,初为1898年建于奥地利内塞尔多夫的Nesseldorfer Wagenbau-Fabriks-Gesellschaft工厂,生产货车和奔驰汽车配件。1935年起,太脱拉开始在重卡行业崭露头角。1942年太脱拉开发了第一款风冷发动机系列,从此一发不可收拾,将之后几乎所有车辆都配备了风冷发动机,这成为太脱拉的一大特色。由于风冷发动机不需要加水也不必考虑冻结,故而在低温环境下优势明显再加之其良好的动力总成,牢固的车身,较调适合的悬挂使其具有极佳的越野性能,使其成为军用卡车的优秀选择。中国早在50年代就进口过大量太脱拉以作军用,而在当今中国也不少见太脱拉的踪影。

3.瑞典:斯堪尼亚(SCANIA)

有人说:“世界上只有两种卡车司机:一种是正在开斯堪尼亚的,一种是想开斯堪尼亚的。”由此可以看出号称“公路之王”的斯堪尼亚在卡车界的地位。

斯堪尼亚是瑞典的卡车、巴士制造商,于1900年在瑞典南部的马尔默成立。1911年,斯堪尼亚与VABIS合并,组成AB Scania-Vabis。1969年,Scania-Vabis与萨博(SAAB)合并,组成Saab-Scania AB。该集团于1995年分拆,SAAB生产汽车,而Scania则生产货车、巴士及客车等重型车辆。

制造精良的斯堪尼亚卡车一经问世就备受欢迎,在20世纪初的汽车发展大浪潮中,斯堪尼亚一路高歌猛进。然而,一战的爆发却让斯堪尼亚的出口大大受挫,除北欧国家之外的出口基本陷于停顿。就在此时,瑞典军方却出乎意料的下发了大量订单,这不仅让斯堪尼亚度过了这样一段艰难的时期,更让它在军卡中占据了一席之地。

斯堪尼亚不仅功能强大,而且外观靓丽。斯堪尼亚卡车已经完全摆脱了传统卡车方方正正、灰头土脸的形象,处处散发着时代的气息。由于采用了标准化和模块化的设计思想,使得斯堪尼亚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合理装配,整个过程就像搭乐高积木一样简单。

作为一辆卡车,还能有如此颜值,也是够了

4.奥地利:平茨高尔(Pinzgauer)

平茨高尔(Pinzgauer),名字听起来很奇怪,但却是实力直逼奔驰乌尼莫克的越野神车。平茨高尔原由奥地利斯太尔·戴姆勒·普赫公司生产,现由英国车辆技术(Automotive Technik,ALT)公司在英国进行生产。

1965年,斯太尔·戴姆勒·普赫公司在Haflinger越野车的基础上开发出载重量为1吨的新型越野车,于1971年正式投产, 并改名平茨高尔。1971年,平茨高尔越野车正式投产。40多年来,斯太尔公司只是不断地改进其发动机和变速箱,而其它设计,如中央管状车架及悬挂系统都基本不变。

与Haflinger越野车一样,平茨高尔越野车也采用了全合金的中央管状车架,传动系统内藏于管状车架内。有了全防水密封驱动系统保护后,使平茨高尔越野车在沼泽地或海边行走时,传动轴不会直接碰到水,在山地越野时传动轴也不会碰到岩石而损坏,减少了故障率及增加车辆性能的可靠性。平茨高尔4X4越野车采用四轮独立悬挂系统,前轮配弹簧圈和油压避震筒,后轮配双弹簧圈和油压避震筒。6X6越野车前轮与4X4越野车一样,后轮除了油压避震筒外还用叶片将第二组、第三组车轮连接。为进一步加强越野性能,平茨高尔越野车的前后桥都有机械式差速器,差速器由双减速齿轮传动,并附有机械锁死功能。另外,平茨高尔越野车还有多个中央差速器。平茨高尔越野车具有接近角大、动力强劲、动力分配好、抓地能力强、悬挂强大、离地间隙大、车身密封性好、涉水性能强等特点。整个设计完全为了真正的越野,没有一样中看不中用的设计。在这一点上能跟平茨高尔一较高下的,只有奔驰的乌尼莫克了。

5.俄罗斯:乌拉尔(Ural)

作为一个汽车工厂,乌拉尔车辆厂可能不是最会造车的,然而他一定是最会造坦克的。二战中,让轴心国闻风丧胆的T-34钢铁洪流,就是出自乌拉尔之手。二战之后,乌拉尔又分别生产出了T-54/55、T-72、T-90及T-95,每一辆都是在世界上赫赫有名的战车。

乌拉尔车辆厂是当今世界上研制和生产军用、民用机械产品的最大工业企业之一,也是俄罗斯武装力量坦克装甲车辆的主要供货企业,是俄罗斯最大的工业联合体之一。该厂具有雄厚的技术基础、人力资源和先进的生产设备,能够完成从生产铸造和冲压部件到组装和全面试验的所有生产过程。乌拉尔车辆厂以先进的设计、高水平的生产能力、组装技术和试验基地以及有效的管理而著称。

乌拉尔-375是一种多用途4.5吨级6x6卡车,由苏联乌拉尔汽车厂自1961年起生产。1979年,乌拉尔-375D成为苏军标准卡车,代替了此前的吉尔-157。苏联发现该型卡车是BM-21“冰雹”火箭的极好载体。乌拉尔-375D的其他型号包括运兵卡车、补给卡车等等。

乌拉尔-375

乌拉尔-4320系列投产于1978年,是乌拉尔375D系列的进一步发展。初期的4320系列生产型车装配卡马汽车制造厂的YaMZ-740.10-20型柴油发动机。4320系列不断发展,目前已有约150种变型车,包括提供4x4底盘,其许多车型为商业应用型。

乌拉尔-4320

乌拉尔汽车制造厂还生产乌拉尔-5320系列8×8卡车,装配由伊维柯·乌拉尔阿斯合资企业生产的,平头手动液压前翻驾驶室。配用300马力的YaMZ 238B V-8型柴油发动机,配装8速率手动变速器和双速分动器。

乌拉尔-5320系列

由乌拉尔改装的装甲车

结语:虽然这些钢铁怪兽孕育在无情的战争中,但在战争结束后,它们却一改狰狞的面貌,出现在每一个环境艰苦的地方,为我们的福祉而奋斗。这世上有很多东西也像它们一样,是一把双刃剑,本无好坏之分,只看你怎么去使用。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战争中孕育的钢铁巨兽领略各国最强的军车

战争,是一个阴暗的词汇,它代表着自私、伤害、黑暗与死亡。在战争中,永远没有正义和胜利,有的只有贪婪和牺牲。然而,纵然如我这样厌恶战争的人,也不得不承认,战争在带给人们伤害的同时,也催生了一些文明的进步

战争,是一个阴暗的词汇,它代表着自私、伤害、黑暗与死亡。在战争中,永远没有正义和胜利,有的只有贪婪和牺牲。然而,纵然如我这样厌恶战争的人,也不得不承认,战争在带给人们伤害的同时,也催生了一些文明的进步。诸如我们今天所要介绍的这些钢铁巨兽,他们就是在战争中浴火而生,从而在整个汽车的发展史上留下了浓重的一笔。

1.德国:乌尼莫克(Unimog)

乌尼莫克在很多铁杆越野迷心中,有着天神一样的地位,因为它神一般的越野能力几乎可以无所不至。德国联邦国防军曾给予乌莫尼克高度的赞扬,他们说:“乌尼莫克过不去的地方,豹式坦克也过不去!”然而,这辆巨兽在设计之初,却是作为一种农用车而存在,设计者赋予它的使命单纯而善良。可远在大洋彼岸的美军,却敏锐地觉察到乌尼莫克高超的越野能力在军事方面的用途。1945年11月,当乌尼莫克还是图纸的时候,就收到美国军方的订单。这份订单,开始了乌尼莫克在未来几十年,成为各国军队提高作战机动性和越野能力首选军车的历史。

最初的乌尼莫克,只是朝着农用车的方向去设计

由乌尼莫克改装的榴弹炮运载车

由乌尼莫克改装的装甲车

此后,乌尼莫克从18千瓦开始向大马力方向发展,逐渐建立起它庞大的乌尼莫克家庭。现在的乌尼莫克有三大系列,两种轮跑,多种牵引头,35个品种。无论在冰天雪地的安塔克蒂斯,还是在酷热难耐的撒哈拉沙漠;无论在露天矿区,还是在塔克拉玛干沙漠油田;无论在建筑工地、公园田野、火灾现场还是在其他艰难的路况中,我们总是能看到乌尼莫克的身影。

2011年6月4日,戴姆勒奔驰为了庆祝乌尼莫克诞生60周年,在第一台乌尼莫克诞生的Gaggenau工厂举行盛大了庆祝活动。戴姆勒公司邀请了众多乌尼莫克的忠实发烧友、部分车主及收藏家到场,共同见证这个越野之王的60周岁生日。在庆典现场,奔驰发布了一款乌尼莫克概念车。这款概念车采用了乌尼莫克U5000的底盘,越野性能卓越,超大的轮胎与底盘充分暴露的未来发展的趋势。

2.捷克:太脱拉(TATRA)

了解二战史的可能都知道,捷克向来是一个军备特别发达的国家。二战初期,德国武器之所以能独霸天下,其吞并的捷克军工厂功不可没。虽然在战后,捷克一直作为一个低调的和平国家静静地发展着,但其军事上的强大仍让人不敢忽略。譬如来自捷克的太脱拉(TATRA)军卡,就是军卡界的一员猛将。其庞大的身躯、惊人的牵引能力、独一无二的传动系统、身姿矫健的悬架系统、所向披靡的通过能力,堪称卡车中的越野之王!

太脱拉卡车公司,初为1898年建于奥地利内塞尔多夫的Nesseldorfer Wagenbau-Fabriks-Gesellschaft工厂,生产货车和奔驰汽车配件。1935年起,太脱拉开始在重卡行业崭露头角。1942年太脱拉开发了第一款风冷发动机系列,从此一发不可收拾,将之后几乎所有车辆都配备了风冷发动机,这成为太脱拉的一大特色。由于风冷发动机不需要加水也不必考虑冻结,故而在低温环境下优势明显再加之其良好的动力总成,牢固的车身,较调适合的悬挂使其具有极佳的越野性能,使其成为军用卡车的优秀选择。中国早在50年代就进口过大量太脱拉以作军用,而在当今中国也不少见太脱拉的踪影。

3.瑞典:斯堪尼亚(SCANIA)

有人说:“世界上只有两种卡车司机:一种是正在开斯堪尼亚的,一种是想开斯堪尼亚的。”由此可以看出号称“公路之王”的斯堪尼亚在卡车界的地位。

斯堪尼亚是瑞典的卡车、巴士制造商,于1900年在瑞典南部的马尔默成立。1911年,斯堪尼亚与VABIS合并,组成AB Scania-Vabis。1969年,Scania-Vabis与萨博(SAAB)合并,组成Saab-Scania AB。该集团于1995年分拆,SAAB生产汽车,而Scania则生产货车、巴士及客车等重型车辆。

制造精良的斯堪尼亚卡车一经问世就备受欢迎,在20世纪初的汽车发展大浪潮中,斯堪尼亚一路高歌猛进。然而,一战的爆发却让斯堪尼亚的出口大大受挫,除北欧国家之外的出口基本陷于停顿。就在此时,瑞典军方却出乎意料的下发了大量订单,这不仅让斯堪尼亚度过了这样一段艰难的时期,更让它在军卡中占据了一席之地。

斯堪尼亚不仅功能强大,而且外观靓丽。斯堪尼亚卡车已经完全摆脱了传统卡车方方正正、灰头土脸的形象,处处散发着时代的气息。由于采用了标准化和模块化的设计思想,使得斯堪尼亚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合理装配,整个过程就像搭乐高积木一样简单。

作为一辆卡车,还能有如此颜值,也是够了

4.奥地利:平茨高尔(Pinzgauer)

平茨高尔(Pinzgauer),名字听起来很奇怪,但却是实力直逼奔驰乌尼莫克的越野神车。平茨高尔原由奥地利斯太尔·戴姆勒·普赫公司生产,现由英国车辆技术(Automotive Technik,ALT)公司在英国进行生产。

1965年,斯太尔·戴姆勒·普赫公司在Haflinger越野车的基础上开发出载重量为1吨的新型越野车,于1971年正式投产, 并改名平茨高尔。1971年,平茨高尔越野车正式投产。40多年来,斯太尔公司只是不断地改进其发动机和变速箱,而其它设计,如中央管状车架及悬挂系统都基本不变。

与Haflinger越野车一样,平茨高尔越野车也采用了全合金的中央管状车架,传动系统内藏于管状车架内。有了全防水密封驱动系统保护后,使平茨高尔越野车在沼泽地或海边行走时,传动轴不会直接碰到水,在山地越野时传动轴也不会碰到岩石而损坏,减少了故障率及增加车辆性能的可靠性。平茨高尔4X4越野车采用四轮独立悬挂系统,前轮配弹簧圈和油压避震筒,后轮配双弹簧圈和油压避震筒。6X6越野车前轮与4X4越野车一样,后轮除了油压避震筒外还用叶片将第二组、第三组车轮连接。为进一步加强越野性能,平茨高尔越野车的前后桥都有机械式差速器,差速器由双减速齿轮传动,并附有机械锁死功能。另外,平茨高尔越野车还有多个中央差速器。平茨高尔越野车具有接近角大、动力强劲、动力分配好、抓地能力强、悬挂强大、离地间隙大、车身密封性好、涉水性能强等特点。整个设计完全为了真正的越野,没有一样中看不中用的设计。在这一点上能跟平茨高尔一较高下的,只有奔驰的乌尼莫克了。

5.俄罗斯:乌拉尔(Ural)

作为一个汽车工厂,乌拉尔车辆厂可能不是最会造车的,然而他一定是最会造坦克的。二战中,让轴心国闻风丧胆的T-34钢铁洪流,就是出自乌拉尔之手。二战之后,乌拉尔又分别生产出了T-54/55、T-72、T-90及T-95,每一辆都是在世界上赫赫有名的战车。

乌拉尔车辆厂是当今世界上研制和生产军用、民用机械产品的最大工业企业之一,也是俄罗斯武装力量坦克装甲车辆的主要供货企业,是俄罗斯最大的工业联合体之一。该厂具有雄厚的技术基础、人力资源和先进的生产设备,能够完成从生产铸造和冲压部件到组装和全面试验的所有生产过程。乌拉尔车辆厂以先进的设计、高水平的生产能力、组装技术和试验基地以及有效的管理而著称。

乌拉尔-375是一种多用途4.5吨级6x6卡车,由苏联乌拉尔汽车厂自1961年起生产。1979年,乌拉尔-375D成为苏军标准卡车,代替了此前的吉尔-157。苏联发现该型卡车是BM-21“冰雹”火箭的极好载体。乌拉尔-375D的其他型号包括运兵卡车、补给卡车等等。

乌拉尔-375

乌拉尔-4320系列投产于1978年,是乌拉尔375D系列的进一步发展。初期的4320系列生产型车装配卡马汽车制造厂的YaMZ-740.10-20型柴油发动机。4320系列不断发展,目前已有约150种变型车,包括提供4x4底盘,其许多车型为商业应用型。

乌拉尔-4320

乌拉尔汽车制造厂还生产乌拉尔-5320系列8×8卡车,装配由伊维柯·乌拉尔阿斯合资企业生产的,平头手动液压前翻驾驶室。配用300马力的YaMZ 238B V-8型柴油发动机,配装8速率手动变速器和双速分动器。

乌拉尔-5320系列

由乌拉尔改装的装甲车

结语:虽然这些钢铁怪兽孕育在无情的战争中,但在战争结束后,它们却一改狰狞的面貌,出现在每一个环境艰苦的地方,为我们的福祉而奋斗。这世上有很多东西也像它们一样,是一把双刃剑,本无好坏之分,只看你怎么去使用。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