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教育APP沦为抄作业神器!阿凡题、作业大师等充斥动漫娱乐内容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教育APP沦为抄作业神器!阿凡题、作业大师等充斥动漫娱乐内容

各种打着学习名义的小游戏在学习类APP里极为常见,不仅如此,不少学习类APP中还有大量的笑话、动漫等。

文|桃李在线

9月5日,教育部等八部门重拳出击,专项整治学习类APP,已经查处了“互动作业”“同学帮”等10余个违法违规平台,下架了200余款严重危害青少年身心健康的应用。

近年来,各类学习类APP已成为中小学生辅助学习的重要手段。虽然这些学习类APP方便了老师教学、学生练习,但也暴露出诸多乱象。调查发现,不少打着学习名义的学习类APP,不仅成了“抄答案神器”,还充斥着大量的游戏、漫画、娱乐等内容。

小游戏跟学习绑定在一起

对于家有学生的家长来说,学习类APP都不陌生。在iOS系统的应用商店中可以发现,学习类APP的下载和使用率很高。“一起小学学生”APP的下载量有130万,小猿搜题的下载量有52.1万,其他一些比较知名的学习类APP下载量也都不少。此外,据有关方面预测,2019年在线教育市场将超过2600亿元,中小学生在线教育用户将达到8000万人,可谓方兴未艾、势头强劲。

“我手机上有六七个APP,有些是老师要求下载的,有些是自己觉得有用下载的,现在碰到不会的题拍照搜一下,确实也比较方便。”家长孙女士说,早在去年孩子上4年级的时候,老师就在家长群里通知下载一款学习类APP,老师在上面布置作业、下通知、批改作业,有一次期末考试的英语口语测试都是通过APP进行。

然而,开始比较好用,到后来这款APP广告越来越多、游戏类视频越来越多,老师就通知重新用另一款APP。现在老师已经不通过APP布置作业了,都是家长自助下载应用。

“上面有小游戏可以充值,之前班里有个孩子充值游戏币花了1000多块钱,从那之后老师就不再用APP了。”孙女士说,一些小游戏跟学习绑定在一起,比如通过游戏来学习一些英语绘本、速算,那就要先充值才能玩。“虽然打着‘玩中学’的名义,但是孩子对游戏的兴趣明显高于学习。越好玩的通关游戏,越需要充值才能解锁,钱也不多,一般一次几十到几百。”孙女士说,自己还保留着多款这类APP,主要是给孩子检查作业用,有些题目自己也不会,“扫一扫”就能出答案,觉得很方便。

不过,孙女士也坦言,学习类APP虽然方便了检查作业,但是也给自己制造了不少麻烦。最突出的一点就是,要时刻防着孩子拿手机“搜一搜”抄作业。“好几次了,说是拿着手机查资料,实际上就是打开手机抄作业。”

(作业大师APP截图)

学习类APP内容鱼目混珠

据生活日报报道,在下载了多款学习类APP产品之后,发现这类APP的质量良莠不齐,不少学习类APP中充斥着大量与学习无关的内容。

在一款名为“作业答案”的学习类APP上,在最上方的核心展示区写着“别在该放肆的年纪假装佛系”,点开后发现是一个公众号的推送广告,公众号的内容和学习并无关系。

(作业答案APP截图)

此外,各种打着学习名义的小游戏在学习类APP里极为常见,不仅如此,不少学习类APP中还有大量的笑话、动漫等。在一款名为“阿凡题搜题”的学习类APP中,里面的“ACG传送门”板块介绍是“宅男宅女聚集地,带你走进二次元”,里面的内容基本都是围绕着动漫及其周边,其中一篇名为“看动漫学动作,萌妹们都喜欢这么做”的帖子中,用动漫人物教“很中二或羞耻”的动作。帖子下方显示已经有691条跟帖评论。

(阿凡提搜题APP截图)

除此之外,另外一款名为“作业大师”的学习类APP,在开启通知中明示“作业本答案、漫画小说、精彩视频上架消息,一个不错过!”

(作业大师APP截图)

不仅如此,桃李在线(ID:taolionline)注意到,作业大师APP内还设置了看课程视频领红包的模式。学生在观看老师录制好的教学视频时,右侧进度条末尾会有领取红包图标的提示,每隔几分钟每次可领取0.1元,这样极容易造成学生注意力的分散。在学习之后还会设置练习题,而每答错一题,收益会被扣掉0.1元。另外,收益可通过微信、QQ钱包提取出来,非会员每天只能提现0.3元,会员可一次提取1元,但需要先充值10元。

(作业大师APP截图)

(作业大师APP截图)

学生坦言“抄一下”更便捷

为了验证学习类APP的功能,在下载了在学生群体中下载量比较大的“小猿搜题”和“作业帮”两款软件之后,测试上传了3道初中数学题,其中两道给出了答案。这些软件的题库涵盖了语文、数学、英语、历史、地理、政治、生物、化学等几乎所有学科。

“暑假作业用到的比较多。”一名今年读六年级的学生说,虽然在搜出答案的时候也给出了解题思路,但暑假作业量大,往往就忍不住直接“抄答案”。此外,暑假比较容易拿到父母的手机,因此几个同学聚在一起做暑假作业,用APP“拍一下,抄一抄”成了常事。

“我们班不少人都用了。开始大家还觉得有解题步骤挺好,但是后来觉得用这个根本管不住自己,越是难题越忍不住抄。”小飞说,“所以现在除非作业量特别大,尽量忍住不用。”

此外,此次八部门重拳出击点名的“互动作业”“同学帮”等10余个违法违规平台目前已经下架,记者在iOS系统的应用商店内无法找到。

(综合生活日报等内容)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教育APP沦为抄作业神器!阿凡题、作业大师等充斥动漫娱乐内容

各种打着学习名义的小游戏在学习类APP里极为常见,不仅如此,不少学习类APP中还有大量的笑话、动漫等。

文|桃李在线

9月5日,教育部等八部门重拳出击,专项整治学习类APP,已经查处了“互动作业”“同学帮”等10余个违法违规平台,下架了200余款严重危害青少年身心健康的应用。

近年来,各类学习类APP已成为中小学生辅助学习的重要手段。虽然这些学习类APP方便了老师教学、学生练习,但也暴露出诸多乱象。调查发现,不少打着学习名义的学习类APP,不仅成了“抄答案神器”,还充斥着大量的游戏、漫画、娱乐等内容。

小游戏跟学习绑定在一起

对于家有学生的家长来说,学习类APP都不陌生。在iOS系统的应用商店中可以发现,学习类APP的下载和使用率很高。“一起小学学生”APP的下载量有130万,小猿搜题的下载量有52.1万,其他一些比较知名的学习类APP下载量也都不少。此外,据有关方面预测,2019年在线教育市场将超过2600亿元,中小学生在线教育用户将达到8000万人,可谓方兴未艾、势头强劲。

“我手机上有六七个APP,有些是老师要求下载的,有些是自己觉得有用下载的,现在碰到不会的题拍照搜一下,确实也比较方便。”家长孙女士说,早在去年孩子上4年级的时候,老师就在家长群里通知下载一款学习类APP,老师在上面布置作业、下通知、批改作业,有一次期末考试的英语口语测试都是通过APP进行。

然而,开始比较好用,到后来这款APP广告越来越多、游戏类视频越来越多,老师就通知重新用另一款APP。现在老师已经不通过APP布置作业了,都是家长自助下载应用。

“上面有小游戏可以充值,之前班里有个孩子充值游戏币花了1000多块钱,从那之后老师就不再用APP了。”孙女士说,一些小游戏跟学习绑定在一起,比如通过游戏来学习一些英语绘本、速算,那就要先充值才能玩。“虽然打着‘玩中学’的名义,但是孩子对游戏的兴趣明显高于学习。越好玩的通关游戏,越需要充值才能解锁,钱也不多,一般一次几十到几百。”孙女士说,自己还保留着多款这类APP,主要是给孩子检查作业用,有些题目自己也不会,“扫一扫”就能出答案,觉得很方便。

不过,孙女士也坦言,学习类APP虽然方便了检查作业,但是也给自己制造了不少麻烦。最突出的一点就是,要时刻防着孩子拿手机“搜一搜”抄作业。“好几次了,说是拿着手机查资料,实际上就是打开手机抄作业。”

(作业大师APP截图)

学习类APP内容鱼目混珠

据生活日报报道,在下载了多款学习类APP产品之后,发现这类APP的质量良莠不齐,不少学习类APP中充斥着大量与学习无关的内容。

在一款名为“作业答案”的学习类APP上,在最上方的核心展示区写着“别在该放肆的年纪假装佛系”,点开后发现是一个公众号的推送广告,公众号的内容和学习并无关系。

(作业答案APP截图)

此外,各种打着学习名义的小游戏在学习类APP里极为常见,不仅如此,不少学习类APP中还有大量的笑话、动漫等。在一款名为“阿凡题搜题”的学习类APP中,里面的“ACG传送门”板块介绍是“宅男宅女聚集地,带你走进二次元”,里面的内容基本都是围绕着动漫及其周边,其中一篇名为“看动漫学动作,萌妹们都喜欢这么做”的帖子中,用动漫人物教“很中二或羞耻”的动作。帖子下方显示已经有691条跟帖评论。

(阿凡提搜题APP截图)

除此之外,另外一款名为“作业大师”的学习类APP,在开启通知中明示“作业本答案、漫画小说、精彩视频上架消息,一个不错过!”

(作业大师APP截图)

不仅如此,桃李在线(ID:taolionline)注意到,作业大师APP内还设置了看课程视频领红包的模式。学生在观看老师录制好的教学视频时,右侧进度条末尾会有领取红包图标的提示,每隔几分钟每次可领取0.1元,这样极容易造成学生注意力的分散。在学习之后还会设置练习题,而每答错一题,收益会被扣掉0.1元。另外,收益可通过微信、QQ钱包提取出来,非会员每天只能提现0.3元,会员可一次提取1元,但需要先充值10元。

(作业大师APP截图)

(作业大师APP截图)

学生坦言“抄一下”更便捷

为了验证学习类APP的功能,在下载了在学生群体中下载量比较大的“小猿搜题”和“作业帮”两款软件之后,测试上传了3道初中数学题,其中两道给出了答案。这些软件的题库涵盖了语文、数学、英语、历史、地理、政治、生物、化学等几乎所有学科。

“暑假作业用到的比较多。”一名今年读六年级的学生说,虽然在搜出答案的时候也给出了解题思路,但暑假作业量大,往往就忍不住直接“抄答案”。此外,暑假比较容易拿到父母的手机,因此几个同学聚在一起做暑假作业,用APP“拍一下,抄一抄”成了常事。

“我们班不少人都用了。开始大家还觉得有解题步骤挺好,但是后来觉得用这个根本管不住自己,越是难题越忍不住抄。”小飞说,“所以现在除非作业量特别大,尽量忍住不用。”

此外,此次八部门重拳出击点名的“互动作业”“同学帮”等10余个违法违规平台目前已经下架,记者在iOS系统的应用商店内无法找到。

(综合生活日报等内容)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