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胡说有理
9月11日-12日,由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主办的第十九届中国方便食品大会在北京召开。学会理事长孟素荷教授在大会上以“坚定地走健康转型与价值提升之路”为题,对2018—2019年中国方便食品行业进行了透彻的分析报告。
作为行业顶级权威专家,对于近年来跌宕起伏的方便面市场,孟素荷指出:健康、变革、向上是2018-2019年方便面行业主题词。
与此同时,孟素荷更是在大会上公开抨击目前社会上一个观点,这就是,有些人认为,方便面市场恢复性上扬,是中国“消费降级”的“指数级现象”。
1、去年方便食品制造业收入2940亿元
孟素荷介绍,我国的方便食品产业,是由方便面、米面制品、速冻食品和其它方便食品四个大的板块构成。
2018年方便食品制造业主营业务收入2940亿元,在食品制造业中占比16%,较上年增长5.2%,比较全国食品制造业7.26%的增速低出2.06个百分点。2018年方便食品制造业利润总额214亿元,在食品制造业中占比14%,利润增速14.4%,比较全国食品制造业6.07%的增速高出8.33个百分点。
“2018年这种产值增速的‘低’与利润增速的‘高’,清晰地勾勒出方便食品在转型与价值提升之路上的阶段性成果及某种程度的行业共识。”孟素荷指出。
不过孟素荷也指出,进入2019年1-6月,中国方便食品制造业产值1435.46亿元,增长了7.75%,比食品制造业的5.5%高出2.25个百分点;利润82.85亿元,增速4.33%,比食品制造业13.5%的增速低出9.17个百分点。2019年上半年,方便食品制造业利润增速低于产值增速,出现反转。
孟素荷认为,方便食品产值和利润率的波动,除了外部原因,亦缘于部分行业市场竞争的更加激化。孟素荷还以五芳斋就以粽子一个单品做大为例指出,能否专注地做精产品,坚定地提升价值,2018-2019年是企业对未来长久发展中竞争模式与发展路径的探索与“试错”期。“谋划和培育一个更适合自身发展的可持续的未来,各企业将在2020年有相对清晰的选择。”孟素荷表示。
2、方便面行业健康转型首战告捷
大会披露的数据显示,作为方便食品中的主力军,方便面制造业2018年产值为810.7亿,占比27.6%,而利润额则达到86.4亿元,占比达到40.4%。
孟素荷表示,根据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对22家主要方便面企业的统计显示,2018年,方便面销售额515亿元,同比增长3.3%;产量344.4亿份,同比增长0.73%。2017-2018年,又有5家中型企业退出市场,减少生产线38条。全行业处于剧烈而深刻的内部整合中。
其中,大企业差异化的产品创新,从高、中两个价位向产品的健康与营养发力,高端面因竞争而丰富多彩,性价比提升,市场反应良好。以中型企业为主的产品创新趋于活跃,对地域传统风味产品的工业化逐渐推开,重点向中端面冲击。
孟素荷认为,全行业的健康转型提速,创新进入活跃期。但市场竞争的模式显现分化,已推进两年的全行业“价值提升”节奏放缓,并以三种竞争模式,展示出各企业对未来发展路径的定位与探索。
孟素荷指出,方便面市场的三种竞争模式已“泾渭分明”:第一,统一加大对研发的投入,避开市场的价格竞争,建立属于本集团的销售规则,精心维护其产品的品牌;第二,为了在满足基础量需求的大盘中占领市场主体,康师傅、今麦郎、白象形成在高、中低价位区“双线作战”的竞争模式。这种模式尽管有“让利于消费者”的效果,亦显示出行业对价值提升战略的犹疑和徘徊;第三,以河南方便面企业为代表,依创新拼市场。
孟素荷在报告中还特别指出,目前方便面行业价格战的主战场在2.2元到3元之间的中低价面,比如今麦郎的“1桶半”、康师傅的“大食桶”、白象的“多半袋”等。而这些每箱“一袋半”类产品的利润等于一份“开小灶”的利润。
为此,孟素荷提出疑问:“创新不是从马车到更好的马车,而是从马车到汽车的颠覆性创新,差异化竞争是减少恶性竞争的良药。企业是做产品价值的‘创造者’还是当‘搬运工’?值得业内深思。”
就整体而言,孟素荷指出:方便面行业在“健康转型”上,已达成全行业共识并首战告捷;在“价值提升”上,则出现差别和徘徊。不同企业间战略布局和市场竞争战术的分化日渐鲜明。而不同的定位与取舍,正使原有僵化、沉闷的方便面市场板块出现重大内部调整的机遇和裂变。
在充满变数中,各种竞争要素被激活,中小企业的活力得到释放。全行业处于剧烈而深刻的内部整合中,“变革、健康、向上成为2018-2019年中国方便面日益成熟的主旋律。”
3、公开反击“消费降级”说
胡说有理注意到,两大方便面巨头前不久刚刚发布的2019年半年报显示,康师傅营收304.95亿元,其中方便面营收115.44亿元,同比增长3.68%,但净利润同比则大涨31.24%至8.75亿元。统一方便面今年上半年营收也获得了2.8%的增长,同样,净利润则从上年同期的2.23亿元大涨至3.488亿元。
很显然,这背后都是企业积极进行产品创新向中高端市场发力的结果,如康师傅的“速达面馆”、统一的“汤达人”都获得了高速增长。
另一家民营方便面企业今麦郎虽然没有上市,但是其董事长范现国今天在大会现场也表示,高端面将引领未来,今麦郎推出的高端面“面馆面”已成功进入韩国市场,并带动今麦郎产品价值不断提升,2010年,今麦郎中高端面在其集团整体占比为33%,而到了2019年已近达到了70%。
随着方便面行业的转型升级,价值提升,整个行业明显是获得恢复性上扬。然而市场上此时却传出另一种声音:吃方便面是消费降级了。
对此,作为行业内权威专家,孟素荷教授今天在大会直接公开反击称:有人说,方便面市场的恢复性上扬,是中国“消费降级”的“指数级现象”,我则认为,中国方便面企业家在持续创新不断的精进与提升中,使方便面适应了消费升级的多元化需求,更具市场价值和价格的亲和力,因而“不管你走到哪里,都能从方便食品中找到家乡的美味”,方便面行业在压力下的艰难成长,显示了中国食品工业的活力和韧性,是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成果,是对应市场消费升级的成功范例。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孟素荷今天在报告中还指出,在历经多年努力后,中国方便面的产业链安全已具有较高水平,2019年上半年国家抽检合格率为99.08%。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