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一诗一会】里尔克:要去爱这些“问题的本身”,像是爱一间锁闭了的房屋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一诗一会】里尔克:要去爱这些“问题的本身”,像是爱一间锁闭了的房屋

尽管在信中里尔克写下了无数珍贵的箴言,但他同时强调,生活必须由自己去体验,除此之外,没有人能够给出真正的解答。

莱内·马利亚·里尔克(Rainer Maria Rilke,1875-1926),奥地利作家,20世纪最伟大的德语诗人之一

1902年,青年卡卜斯就读于维也纳新城陆军学校,还未满二十岁,他已经感受到了职业带来的压力。像任何一个处在人生转折时期的年轻人一样,卡卜斯对于未来的人生充满疑虑,而眼下更要紧的,是如何处理职业道路与个人意趣之间的矛盾。在私人生活中,他爱好读书,也尝试写作,一次偶然的机会,他了解到自己所喜爱的诗人里尔克年轻时也有过一段和自己相似的遭遇——在陆军学校读书,喜欢寂寞,忍受着宿舍生活的压抑……而如今,他已经是一名成熟的诗人,这让卡布斯倍感宽慰。他立即决定把自己的诗寄给里尔克看,同时附上一封信,向前辈坦言自己内心的动荡。

很快,卡卜斯收到了回信。此后的五年间,二人持续保持着通讯,在一来一往的信件中,里尔克不仅对创作和诗艺提出了深度的见解,对于文学领域之外一切与人生有关的话题,他也毫无保留地向这位身处困顿中的青年人告知自身的经验,希望他能够更加耐心地对待成长中的苦闷,追求生活的真意。里尔克或许未曾想过,这些信件会在日后集结成册,传递给一代又一代的青年人。如今,《给青年诗人的十封信》已是世界范围内的经典之作,它所面对的受众远不只是渴望成为诗人的青年,而是所有徘徊在审美、信仰、寂寞、爱与真理的边缘,尚未将深度和意义赋予生活的人们。

正如美国桂冠诗人比利·柯林斯所说,“在这个过度喧哗的时代,聆听这位沉思者的耐心忠告将令人豁然开朗,他是寂寞的捍卫者。”尽管在信中里尔克写下了无数珍贵的箴言,但他同时强调,生活必须由自己去体验,除此之外,没有人能够给出真正的解答。值得一提的是,里尔克写下这些信件时,正是他在法国巴黎与罗丹接触后思想发生变化、创作旺盛的时期。因此,这些信件也可看作是了解一位伟大诗人在成熟阶段的重要窗口。日前,《给青年诗人的十封信》由世纪文景再版,经授权,界面文化(ID:BooksAndFun)从书中节选相关内容,以飨读者。

《给青年诗人的信》(第四封)

文 | 莱内·马利亚·里尔克  译 | 冯至

十天前我又苦恼又疲倦地离开了巴黎,到了一处广大的北方的平原,它的旷远、寂静与天空本应使我恢复健康。可是我却走入一个雨的季节,直到今天在风势不定的田野上才闪透出光来;于是我就用这第一瞬间的光明来问候你,亲爱的先生。

亲爱的卡卜斯先生,我很久没有答复你的信,我并没有忘记它—反而它是常常使我从许多信中拣出来再读一遍的,并且在你的信里我认出来,仿佛你就在我身旁。那是你5月2日的信,你一定记得起这封信。我现在在这远方无边寂静中重读你的信,你那对于生活的美好的忧虑感动我,比我在巴黎时已经感到的还深;在巴黎因为过分的喧嚣,一切都发出异样的声音,使万物战栗。这里周围是伟大的田野,从海上吹来阵阵的风,这里我觉得,那些问题与情感在它们的深处自有它们本来的生命,没有人能够给你解答;因为就是最好的字句也要失去真意,如果它们要解释那最轻妙、几乎不可言说的事物。虽然如此,我却相信你不会永远得不到解决,若是你依托那同现在使我的眼目为之一新的相类似的事物。若是你依托自然,依托自然中的单纯,依托于那几乎没人注意到的渺小,这渺小会不知不觉地变得庞大而不能测度;若是你对于微小都怀有这样的爱,作为一个侍奉者质朴地去赢得一些好像贫穷的事物的信赖:那么,一切对于你就较为轻易、较为一致、较为容易和解了,也许不是在那惊讶着退却的理智中,而是在你最深的意识、觉醒与悟解中得到和解。你是这样年轻,一切都在开始,亲爱的先生,我要尽我的所能请求你,对于你心里一切的疑难要多多忍耐,要去爱这些“问题的本身”,像是爱一间锁闭了的房屋,或是一本用别种文字写成的书。

佩雷勒(Gabriel Perelle)的铜版画《新卡比托利欧广场》

现在你不要去追求那些你还不能得到的答案,因为你还不能在生活里体验到它们。一切都要亲身生活。现在你就在这些问题里“生活”吧。或许,渐渐会有那遥远的一天,在你几乎没有注意到时,你生活到了能解答这些问题的境地。也许你自身内就负有可能性:去组织、去形成一种特别幸福与纯洁的生活方式;你要向那方面修养—但是,无论什么来到,你都要以广大的信任领受;如果它是从你的意志里、从任何一种内身的窘困里产生的,那么你要好好地负担着它,什么也不要憎恶。——“性”,是很难的。可是我们分内的事都很难;其实一切严肃的事都是艰难的,而一切又是严肃的。如果你认识了这一层,并且肯这样从你自身、从你的禀性、从你的经验、你的童年、你的生命力出发,得到一种完全自己的(不是被因袭和习俗所影响的)对于“性”的关系:那么你就不要怕你有所迷惑,或是玷污了你最好的所有。

身体的快感是一种官感的体验,与净洁的观赏或是一个甜美的果实放在我们舌上的净洁的感觉没有什么不同,它是我们所应得的丰富而无穷的经验,是一种对于世界的领悟,是一切领悟的丰富与光华。我们感受身体的快感并不是坏事;所不好的是:几乎一切人都错用了、浪费了这种经验,把它放在生命疲倦的地方当作刺激,当作疏散,而不当作向着顶点的聚精会神。就是饮食,也有许多人使之失去了本意:一方面是“不足”,另一方面是“过度”,都搅混了这个需要的明朗;同样搅混的,是那些生命借以自新的一切深的、单纯的需要。但是一个“个人”能够把它认清,很清晰地生活(如果因为“个人”是要有条件的,那么我们就说是“寂寞的人”),他能够想起,动物和植物中一切的美就是一种爱与渴望的、静静延续着的形式;他能够同看植物一样去看动物,它们忍耐而驯顺地结合、增殖、生长,不是由于生理的享乐也不是由于生理的痛苦,只是顺从需要,这个需要是要比享乐与痛苦伟大,比意志与抵抗还有力。啊,人们要更谦虚地去接受、更严肃地负担这充满大地一直到极小的物体的神秘,并且去承受和感觉,它是怎样极度地沉重,不要把它看得过于容易!对于那只有“一个”的果实,不管它是身体的或是精神的,要有敬畏的心;因为精神的创造也是源于生理的创造,同属于一个本质,并且只像是一种身体快感的更轻妙、更兴奋、更有永久性的再现。

里尔克

至于你所说的“那个思想,去当创造者,去生产、去制作”,绝不能缺少他在世界中得到不断的伟大的证明和实现,也不能缺少从物与动物那里得来的千应万诺,——他的享受也只是因此才这样难以形容地美丽而丰富,因为他具有从数百万制作与生产中遗传下来的回忆。在一个创造者思想里会有千百个被人忘记的爱情的良宵又重新苏醒,它们以崇高的情绪填实这个思想。并且那夜间幽会、结合在狂欢中的爱人们,是在做一种严肃的工作,聚集起无数的温存,为任何一个将来后起的诗人的诗歌预备下深厚的力量,去说那难于言说的欢乐。他们把“将来”唤来;纵使他们迷惑,盲目地拥抱,“将来”终于是要到的,一个新人在生长,这里完成一个偶然,在偶然的根处有永恒的规律醒来,一颗富于抵抗的种子就以这个规律闯入那对面迎来的卵球。你不要为表面所误;在深处一切都成为规律。那些把这个神秘虚伪而错误地去生活的人们(这样的人本来很多),只是自己失掉了它,而把它往下传递,像是密封的信件,并不知它的内容。你也不要被名称的繁多和事物的复杂所迷惑。也许一个伟大的“母性”作为共同的渴望已超越一切。那少女的、一种“还无所作为”(你这样说很好)的本性的美是,它预感着、准备着、悚惧着、渴望着的母性。母亲的美是正在尽职的母性;一个丰富的回忆则存在于老妇的身内。但我以为在男人身内也有母性,无论是身体的或是精神的;他的创造也是一种生产,只要是从最内在的丰满中创造出来的便是生产。大半两性间的关系比人们平素所想的更密切,也许这世界伟大的革新就在于这一点:男人同女人从一切错误的感觉与嫌忌里解放出来,不作为对立面互相寻找,而彼此是兄妹或邻居一般,共同以“人”的立场去工作,以便简捷地、严肃而忍耐地负担那放在他们肩上的艰难的“性”。

梵·高《开花的梨树》

凡是将来有一天许多人或能实现的事,现在寂寞的人已经可以起始准备了,用他比较确切的双手来建造。亲爱的先生,所以你要爱你的寂寞,负担那它以悠扬的怨诉给你引来的痛苦。你说,你身边的都同你疏远了,其实这就是你周围扩大的开始。如果你的亲近都离远了,那么你的旷远已经在星空下开展得很广大;你要为你的成长欢喜,可是向那里你不能带进来一个人,要好好对待那些落在后边的人们,在他们面前你要稳定自若,不要用你的怀疑苦恼他们,也不要用你的信心或欢悦惊吓他们,这是他们所不能了解的。同他们寻找出一种简单而诚挚的和谐,这种和谐,任凭你自己将来怎么转变,都无须更改;要爱惜他们那种生疏方式的生活,要谅解那些进入老境的人们;他们对于你所信任的孤独是畏惧的。要避免去给那在父母与子女间常演出的戏剧增加材料;这要费去许多子女的力,销蚀许多父母的爱,纵使他们的爱不了解我们;究竟是在爱着、温暖着我们。不要向他们问计,也不要计较了解;但要相信那种为你保存下来像是一份遗产似的爱,你要信任在这爱中自有力量存在,自有一种幸福,无须脱离这个幸福才能扩大你的世界。

那很好,你先进入一个职业,它使你成为独立的人,事事完全由你自己料理。你耐心地等着吧,看你内心的生活是不是由于这职业的形式而受到限制。我认为这职业是很艰难很不容易对付的,因为它被广大的习俗所累,并且不容人对于它的问题有个人的意见存在。但是你的寂寞将在这些很生疏的关系中间成为你的立足点和家乡,从这里出来你将寻得你一切的道路。

我一切的祝愿都在陪伴着你,我信任你。

你的:莱内·马利亚·里尔克
1903年7月16日
布莱门  渥尔卜斯威德

《给青年诗人的十封信》
莱内·马利亚·里尔克 著  冯至 译
世纪文景 |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9-08

本文书摘部分节选自《给青年诗人的十封信》一书,经出版社授权发布。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一诗一会】里尔克:要去爱这些“问题的本身”,像是爱一间锁闭了的房屋

尽管在信中里尔克写下了无数珍贵的箴言,但他同时强调,生活必须由自己去体验,除此之外,没有人能够给出真正的解答。

莱内·马利亚·里尔克(Rainer Maria Rilke,1875-1926),奥地利作家,20世纪最伟大的德语诗人之一

1902年,青年卡卜斯就读于维也纳新城陆军学校,还未满二十岁,他已经感受到了职业带来的压力。像任何一个处在人生转折时期的年轻人一样,卡卜斯对于未来的人生充满疑虑,而眼下更要紧的,是如何处理职业道路与个人意趣之间的矛盾。在私人生活中,他爱好读书,也尝试写作,一次偶然的机会,他了解到自己所喜爱的诗人里尔克年轻时也有过一段和自己相似的遭遇——在陆军学校读书,喜欢寂寞,忍受着宿舍生活的压抑……而如今,他已经是一名成熟的诗人,这让卡布斯倍感宽慰。他立即决定把自己的诗寄给里尔克看,同时附上一封信,向前辈坦言自己内心的动荡。

很快,卡卜斯收到了回信。此后的五年间,二人持续保持着通讯,在一来一往的信件中,里尔克不仅对创作和诗艺提出了深度的见解,对于文学领域之外一切与人生有关的话题,他也毫无保留地向这位身处困顿中的青年人告知自身的经验,希望他能够更加耐心地对待成长中的苦闷,追求生活的真意。里尔克或许未曾想过,这些信件会在日后集结成册,传递给一代又一代的青年人。如今,《给青年诗人的十封信》已是世界范围内的经典之作,它所面对的受众远不只是渴望成为诗人的青年,而是所有徘徊在审美、信仰、寂寞、爱与真理的边缘,尚未将深度和意义赋予生活的人们。

正如美国桂冠诗人比利·柯林斯所说,“在这个过度喧哗的时代,聆听这位沉思者的耐心忠告将令人豁然开朗,他是寂寞的捍卫者。”尽管在信中里尔克写下了无数珍贵的箴言,但他同时强调,生活必须由自己去体验,除此之外,没有人能够给出真正的解答。值得一提的是,里尔克写下这些信件时,正是他在法国巴黎与罗丹接触后思想发生变化、创作旺盛的时期。因此,这些信件也可看作是了解一位伟大诗人在成熟阶段的重要窗口。日前,《给青年诗人的十封信》由世纪文景再版,经授权,界面文化(ID:BooksAndFun)从书中节选相关内容,以飨读者。

《给青年诗人的信》(第四封)

文 | 莱内·马利亚·里尔克  译 | 冯至

十天前我又苦恼又疲倦地离开了巴黎,到了一处广大的北方的平原,它的旷远、寂静与天空本应使我恢复健康。可是我却走入一个雨的季节,直到今天在风势不定的田野上才闪透出光来;于是我就用这第一瞬间的光明来问候你,亲爱的先生。

亲爱的卡卜斯先生,我很久没有答复你的信,我并没有忘记它—反而它是常常使我从许多信中拣出来再读一遍的,并且在你的信里我认出来,仿佛你就在我身旁。那是你5月2日的信,你一定记得起这封信。我现在在这远方无边寂静中重读你的信,你那对于生活的美好的忧虑感动我,比我在巴黎时已经感到的还深;在巴黎因为过分的喧嚣,一切都发出异样的声音,使万物战栗。这里周围是伟大的田野,从海上吹来阵阵的风,这里我觉得,那些问题与情感在它们的深处自有它们本来的生命,没有人能够给你解答;因为就是最好的字句也要失去真意,如果它们要解释那最轻妙、几乎不可言说的事物。虽然如此,我却相信你不会永远得不到解决,若是你依托那同现在使我的眼目为之一新的相类似的事物。若是你依托自然,依托自然中的单纯,依托于那几乎没人注意到的渺小,这渺小会不知不觉地变得庞大而不能测度;若是你对于微小都怀有这样的爱,作为一个侍奉者质朴地去赢得一些好像贫穷的事物的信赖:那么,一切对于你就较为轻易、较为一致、较为容易和解了,也许不是在那惊讶着退却的理智中,而是在你最深的意识、觉醒与悟解中得到和解。你是这样年轻,一切都在开始,亲爱的先生,我要尽我的所能请求你,对于你心里一切的疑难要多多忍耐,要去爱这些“问题的本身”,像是爱一间锁闭了的房屋,或是一本用别种文字写成的书。

佩雷勒(Gabriel Perelle)的铜版画《新卡比托利欧广场》

现在你不要去追求那些你还不能得到的答案,因为你还不能在生活里体验到它们。一切都要亲身生活。现在你就在这些问题里“生活”吧。或许,渐渐会有那遥远的一天,在你几乎没有注意到时,你生活到了能解答这些问题的境地。也许你自身内就负有可能性:去组织、去形成一种特别幸福与纯洁的生活方式;你要向那方面修养—但是,无论什么来到,你都要以广大的信任领受;如果它是从你的意志里、从任何一种内身的窘困里产生的,那么你要好好地负担着它,什么也不要憎恶。——“性”,是很难的。可是我们分内的事都很难;其实一切严肃的事都是艰难的,而一切又是严肃的。如果你认识了这一层,并且肯这样从你自身、从你的禀性、从你的经验、你的童年、你的生命力出发,得到一种完全自己的(不是被因袭和习俗所影响的)对于“性”的关系:那么你就不要怕你有所迷惑,或是玷污了你最好的所有。

身体的快感是一种官感的体验,与净洁的观赏或是一个甜美的果实放在我们舌上的净洁的感觉没有什么不同,它是我们所应得的丰富而无穷的经验,是一种对于世界的领悟,是一切领悟的丰富与光华。我们感受身体的快感并不是坏事;所不好的是:几乎一切人都错用了、浪费了这种经验,把它放在生命疲倦的地方当作刺激,当作疏散,而不当作向着顶点的聚精会神。就是饮食,也有许多人使之失去了本意:一方面是“不足”,另一方面是“过度”,都搅混了这个需要的明朗;同样搅混的,是那些生命借以自新的一切深的、单纯的需要。但是一个“个人”能够把它认清,很清晰地生活(如果因为“个人”是要有条件的,那么我们就说是“寂寞的人”),他能够想起,动物和植物中一切的美就是一种爱与渴望的、静静延续着的形式;他能够同看植物一样去看动物,它们忍耐而驯顺地结合、增殖、生长,不是由于生理的享乐也不是由于生理的痛苦,只是顺从需要,这个需要是要比享乐与痛苦伟大,比意志与抵抗还有力。啊,人们要更谦虚地去接受、更严肃地负担这充满大地一直到极小的物体的神秘,并且去承受和感觉,它是怎样极度地沉重,不要把它看得过于容易!对于那只有“一个”的果实,不管它是身体的或是精神的,要有敬畏的心;因为精神的创造也是源于生理的创造,同属于一个本质,并且只像是一种身体快感的更轻妙、更兴奋、更有永久性的再现。

里尔克

至于你所说的“那个思想,去当创造者,去生产、去制作”,绝不能缺少他在世界中得到不断的伟大的证明和实现,也不能缺少从物与动物那里得来的千应万诺,——他的享受也只是因此才这样难以形容地美丽而丰富,因为他具有从数百万制作与生产中遗传下来的回忆。在一个创造者思想里会有千百个被人忘记的爱情的良宵又重新苏醒,它们以崇高的情绪填实这个思想。并且那夜间幽会、结合在狂欢中的爱人们,是在做一种严肃的工作,聚集起无数的温存,为任何一个将来后起的诗人的诗歌预备下深厚的力量,去说那难于言说的欢乐。他们把“将来”唤来;纵使他们迷惑,盲目地拥抱,“将来”终于是要到的,一个新人在生长,这里完成一个偶然,在偶然的根处有永恒的规律醒来,一颗富于抵抗的种子就以这个规律闯入那对面迎来的卵球。你不要为表面所误;在深处一切都成为规律。那些把这个神秘虚伪而错误地去生活的人们(这样的人本来很多),只是自己失掉了它,而把它往下传递,像是密封的信件,并不知它的内容。你也不要被名称的繁多和事物的复杂所迷惑。也许一个伟大的“母性”作为共同的渴望已超越一切。那少女的、一种“还无所作为”(你这样说很好)的本性的美是,它预感着、准备着、悚惧着、渴望着的母性。母亲的美是正在尽职的母性;一个丰富的回忆则存在于老妇的身内。但我以为在男人身内也有母性,无论是身体的或是精神的;他的创造也是一种生产,只要是从最内在的丰满中创造出来的便是生产。大半两性间的关系比人们平素所想的更密切,也许这世界伟大的革新就在于这一点:男人同女人从一切错误的感觉与嫌忌里解放出来,不作为对立面互相寻找,而彼此是兄妹或邻居一般,共同以“人”的立场去工作,以便简捷地、严肃而忍耐地负担那放在他们肩上的艰难的“性”。

梵·高《开花的梨树》

凡是将来有一天许多人或能实现的事,现在寂寞的人已经可以起始准备了,用他比较确切的双手来建造。亲爱的先生,所以你要爱你的寂寞,负担那它以悠扬的怨诉给你引来的痛苦。你说,你身边的都同你疏远了,其实这就是你周围扩大的开始。如果你的亲近都离远了,那么你的旷远已经在星空下开展得很广大;你要为你的成长欢喜,可是向那里你不能带进来一个人,要好好对待那些落在后边的人们,在他们面前你要稳定自若,不要用你的怀疑苦恼他们,也不要用你的信心或欢悦惊吓他们,这是他们所不能了解的。同他们寻找出一种简单而诚挚的和谐,这种和谐,任凭你自己将来怎么转变,都无须更改;要爱惜他们那种生疏方式的生活,要谅解那些进入老境的人们;他们对于你所信任的孤独是畏惧的。要避免去给那在父母与子女间常演出的戏剧增加材料;这要费去许多子女的力,销蚀许多父母的爱,纵使他们的爱不了解我们;究竟是在爱着、温暖着我们。不要向他们问计,也不要计较了解;但要相信那种为你保存下来像是一份遗产似的爱,你要信任在这爱中自有力量存在,自有一种幸福,无须脱离这个幸福才能扩大你的世界。

那很好,你先进入一个职业,它使你成为独立的人,事事完全由你自己料理。你耐心地等着吧,看你内心的生活是不是由于这职业的形式而受到限制。我认为这职业是很艰难很不容易对付的,因为它被广大的习俗所累,并且不容人对于它的问题有个人的意见存在。但是你的寂寞将在这些很生疏的关系中间成为你的立足点和家乡,从这里出来你将寻得你一切的道路。

我一切的祝愿都在陪伴着你,我信任你。

你的:莱内·马利亚·里尔克
1903年7月16日
布莱门  渥尔卜斯威德

《给青年诗人的十封信》
莱内·马利亚·里尔克 著  冯至 译
世纪文景 |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9-08

本文书摘部分节选自《给青年诗人的十封信》一书,经出版社授权发布。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