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建筑师Peter Brannan:创建一个真正鼓舞人心之地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建筑师Peter Brannan:创建一个真正鼓舞人心之地

“我的设计原则根植于20世纪的现代主义运动,灵感来自古典和文艺复兴时期。”

在现代化进程中,城市经历着更新的考验。城市更新不仅仅是对物理空间的改造,更是对城市产业的唤醒激活,是对城市文脉的挖掘延续,是对百姓美好生活意愿的满足。

2019北京国际设计周于9月12日—9月16日在北京农展馆举行。界面新闻以“C20中国城市更新力”为主题,基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7条可持续发展原则,以“绿色发展、新科技、可持续”等指导方向,衍发出20条城市更新关切准则,将目光集中于城市发展当中人与城市的关系发展与重构,重新发现城市之美。

粤海地产旗下粤海广场凭借卓越的设计实力及对商业可持续发展的创新实践,获得“C20中国城市更新力·21世纪当代建筑设计奖”。在这样的背景下,粤海是如何坚持初心?如何重构城市?如何坚持可持续发展理念?2019年C20城市洞察者系列访问,界面新闻采访了粤海地产首席建筑设计顾问、国际知名建筑师Peter S. Brannan。

设计师简介:

Peter S.Brannan 建筑师,毕业于西苏格兰大学(University of WesternScotland),并在苏格兰格拉斯哥卡里多尼亚大学(Glasgow CaledonianUniversity)获得建筑设计与技术HNC证书,英国建筑技术协会(British Institute of Architectural Technology )会员,原美国知名建筑事务所Arquitectonica亚洲与中东地区总经理,现粤海地产首席建筑设计顾问。其从业超过三十五年,具有丰富的城市综合体、高端住宅项目的设计与管理经验。由其负责设计的广州太古汇、香港又一城、香港东荟城酒店、香港友邦九龙大厦、香港何文田山畔、香港西湾台一号、澳门新濠天地、澳门南湾湖住宅项目、韩国首尔国际金融中心、菲律宾亚洲购物中心等项目,品质优良,在行业内声誉极高。

一栋可以称之为城市地标的建筑,背后必然凝聚着一群“建筑狂人”的付出,正如国际知名建筑师,前ARQ亚洲与中东区总经理Peter Brannan和粤海地产的强强联合,国际创新理念携手本土极致匠心,缔造出诸如粤海广场、珠江新城B1-1项目等城市地标建筑。眼光独到的选址、前瞻的设计规划、精益求精的施工过程,建筑设计师和开发商团队的激情碰撞与智慧融合,让建筑拥有历久弥新、改变城市面貌、缔造崭新生活方式的力量,成为一个真正的鼓舞人心之地。

以下为采访实录:

界面楼市:粤海广场、珠江新城B1-1项目都是您的作品,在合作过的众多房地产开发商中,您为何对粤海地产情有独钟?

Peter Brannan是在一次对广州太古汇的考察旅行中认识粤海的,当时粤海的同事们也是考察团队的成员,他们表现出对建筑设计的极大热情,并提出了许多专业的问题。后来,他们邀请我参与讨论天津天河城项目设计事宜,我们遇到一系列复杂的问题,但粤海团队以一种完全开放的心态对待设计方案,确保商业目标和社会发展和谐共存。该项目于2017年开业并大获成功,事实证明,粤海团队赢得了挑战。近年来,粤海地产以前瞻的规划、清晰的视野、开放的态度和大胆尝试的勇气持续推进粤海广场、珠江新城B1-1等项目,并且他们的努力也得到了粤海集团领导的支持。

我很难找到一个比粤海地产更敬业、专业的客户,他们从上到下在设计和建筑施工过程中精益求精的卓越追求令人印象深刻。我想,这就是粤海地产取得成功的关键以及我们互相吸引的地方,我喜欢这样的伙伴。

界面楼市:您的设计原则或理念是什么?

Peter Brannan我的设计原则根植于20世纪的现代主义运动,灵感来自古典和文艺复兴时期。我希望借助科学知识和技术的帮助与应用,以一种社会进步的方式来设计和生活,这是人类通过创造、改善和重塑环境来进步的力量。这些原则使得设计过程聚焦环境友好、社会友好和商业上可行的可持续设计。同时,我认为保留一个地方的个性是非常重要的,通过融合进步探索解决方案,达到美学与商业的平衡,自然属性和人的属性整体组合,促进和保持历史文化。在我看来,并没有什么先入为主的“风格”,美学要从设计过程中演变而来,传达一种清晰、大胆、令人难忘的建筑意向,以此去标识场所,提升客户的核心价值。

界面楼市:粤海广场、珠江新城B1-1项目作为城市中轴上的地标性综合体,您觉得这两个项目各自的特点是什么?

Peter Brannan粤海广场位于番禺万博CBD,由两栋塔楼及一个可以连接到邻近地铁站的商业中心组成。这个地块是大的正方形,缺乏外在城市联系,不是理想有效的商业布局。解决方案是在场地中心创造一个中央下沉露天广场,提供一个连接地面商业与地下地铁流线的交汇点,塔楼分别放置在地块对角线两端,解决了商业进深,也使得灵活性和规划得到最大化。办公塔楼设置在场地正面,以提高在主要交通干道的可视性,另一方面尽可能地拉近与地铁的距离。小塔楼位于场地后侧,有利于增加地下商业的人流。商业裙房自塔楼起沿场地延伸,围合出中央的庭院的同时没有对之进行完全封闭,而空中连廊连接着各商业裙房,为之提供了方便的室内环线。项目最大的亮点就是中央下沉露天广场,它为文化表演和娱乐活动提供了场地,吸进游客和居住者在下班时间或者周末来访,这种社区活动和社会互动适应未来的商业发展以及年轻人的生活需求。

珠江新城B1-1项目由两座办公大楼和一个与地铁相连的商业综合体组成,地块呈“L”形,最窄处受到一个四分之一圆的公共空间挤压,我们将塔楼放置在地块的两端,中间用于零售及连接地铁系统,效果简洁而优雅。商业是部分露天的,用一个空中城市花园连接两栋塔楼,空中步道两端连接着商业区和办公大楼。与传统内向型购物中心不同,这个项目的商业部分被设计为全天候的步行出行目的地,游客可以在星空下享受户外餐饮以及娱乐。两个塔楼的组成像一对兄妹,高塔楼位于中轴线一侧,塔楼的一个角楼做了一个大的,竖直方向的切角处理,提高了整个塔楼的垂直纵向感,也为位于塔楼角落的办公室提供了无与伦比的城市视野。塔楼的切角与立面上角度逐渐增大的竖向线条形成一个整体,因此,人们的视线自然而然地就从地面被吸引向了空中。两栋塔楼之间由八个独栋商业组成的建筑群,以色彩温暖的天然石灰石幕墙为主,辅以条形透明玻璃窗,打造温和、休闲的活动空间。

界面楼市:您认为像粤海广场、珠江新城项目这样的综合体,会给城市以及人们的生活带来什么变化?

Peter Brannan粤海广场和珠江新城B1-1项目都是目前最先进的城市综合体。它们居于城市中的重要位置,构建了强烈的城市识别性以及独具魅力的吸引力,并通过延伸、扩展地标建筑的形象,向游客和世界展示了一个积极、现代化的城市与国家形象。

这些项目无疑将为人们的生活和广州的商业发展带来惊喜,同时,它们也将辐射粤港澳大湾区,具体如下:

•最新的技术创新将一流的商业办公和零售设施整合成一个景观独特、如花园般的城市综合体

•优美的公共空间和城市广场,连接着城里、城际甚至乎贯通粤港澳大湾区的交通网络。

•从城市环境,社会和商业的可持续性来说,是可持续建筑以及房地产开发的真正榜样。

这些特质犹如明亮的灯塔,下自成蹊地吸引世界一流的人才、企业到广州来工作、发展。

界面楼市:纵观近年来的城市发展变化,您觉得广州的商业建筑与其他一线城市甚至国际都市有何差别?广州的商业建筑会向什么趋势发展?

Peter Brannan2000年,我第一次来到广州,广州当时现有的建筑质量、建筑环境和基础设施难以匹配其他国际一线城市。大多的建筑设计都是割裂的,没有预留充足的公共开放空间,在交通连接上的缺乏考虑,加重了城市的交通堵塞。而现在,一切都在发生迅速变化,广州现在的建筑可以与国际领先城市相媲美,但要跻身世界一流宜居城市,前面还有许多挑战。建筑要形成紧密相连的社会单元,解决开发、绿色、健康、通达性、生态响应、社会责任和鼓励共享等问题。居住、工作以及商业需要有机结合,集室内外购物、餐饮、娱乐为一体,结合博物馆、剧院、展览、运动和开发的城市综合体将让所有到访此地的人,都能从中感受健康、幸福和快乐。像粤海广场、珠江新城B1-1等新项目正在成长,未来将引领整个潮流。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建筑师Peter Brannan:创建一个真正鼓舞人心之地

“我的设计原则根植于20世纪的现代主义运动,灵感来自古典和文艺复兴时期。”

在现代化进程中,城市经历着更新的考验。城市更新不仅仅是对物理空间的改造,更是对城市产业的唤醒激活,是对城市文脉的挖掘延续,是对百姓美好生活意愿的满足。

2019北京国际设计周于9月12日—9月16日在北京农展馆举行。界面新闻以“C20中国城市更新力”为主题,基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7条可持续发展原则,以“绿色发展、新科技、可持续”等指导方向,衍发出20条城市更新关切准则,将目光集中于城市发展当中人与城市的关系发展与重构,重新发现城市之美。

粤海地产旗下粤海广场凭借卓越的设计实力及对商业可持续发展的创新实践,获得“C20中国城市更新力·21世纪当代建筑设计奖”。在这样的背景下,粤海是如何坚持初心?如何重构城市?如何坚持可持续发展理念?2019年C20城市洞察者系列访问,界面新闻采访了粤海地产首席建筑设计顾问、国际知名建筑师Peter S. Brannan。

设计师简介:

Peter S.Brannan 建筑师,毕业于西苏格兰大学(University of WesternScotland),并在苏格兰格拉斯哥卡里多尼亚大学(Glasgow CaledonianUniversity)获得建筑设计与技术HNC证书,英国建筑技术协会(British Institute of Architectural Technology )会员,原美国知名建筑事务所Arquitectonica亚洲与中东地区总经理,现粤海地产首席建筑设计顾问。其从业超过三十五年,具有丰富的城市综合体、高端住宅项目的设计与管理经验。由其负责设计的广州太古汇、香港又一城、香港东荟城酒店、香港友邦九龙大厦、香港何文田山畔、香港西湾台一号、澳门新濠天地、澳门南湾湖住宅项目、韩国首尔国际金融中心、菲律宾亚洲购物中心等项目,品质优良,在行业内声誉极高。

一栋可以称之为城市地标的建筑,背后必然凝聚着一群“建筑狂人”的付出,正如国际知名建筑师,前ARQ亚洲与中东区总经理Peter Brannan和粤海地产的强强联合,国际创新理念携手本土极致匠心,缔造出诸如粤海广场、珠江新城B1-1项目等城市地标建筑。眼光独到的选址、前瞻的设计规划、精益求精的施工过程,建筑设计师和开发商团队的激情碰撞与智慧融合,让建筑拥有历久弥新、改变城市面貌、缔造崭新生活方式的力量,成为一个真正的鼓舞人心之地。

以下为采访实录:

界面楼市:粤海广场、珠江新城B1-1项目都是您的作品,在合作过的众多房地产开发商中,您为何对粤海地产情有独钟?

Peter Brannan是在一次对广州太古汇的考察旅行中认识粤海的,当时粤海的同事们也是考察团队的成员,他们表现出对建筑设计的极大热情,并提出了许多专业的问题。后来,他们邀请我参与讨论天津天河城项目设计事宜,我们遇到一系列复杂的问题,但粤海团队以一种完全开放的心态对待设计方案,确保商业目标和社会发展和谐共存。该项目于2017年开业并大获成功,事实证明,粤海团队赢得了挑战。近年来,粤海地产以前瞻的规划、清晰的视野、开放的态度和大胆尝试的勇气持续推进粤海广场、珠江新城B1-1等项目,并且他们的努力也得到了粤海集团领导的支持。

我很难找到一个比粤海地产更敬业、专业的客户,他们从上到下在设计和建筑施工过程中精益求精的卓越追求令人印象深刻。我想,这就是粤海地产取得成功的关键以及我们互相吸引的地方,我喜欢这样的伙伴。

界面楼市:您的设计原则或理念是什么?

Peter Brannan我的设计原则根植于20世纪的现代主义运动,灵感来自古典和文艺复兴时期。我希望借助科学知识和技术的帮助与应用,以一种社会进步的方式来设计和生活,这是人类通过创造、改善和重塑环境来进步的力量。这些原则使得设计过程聚焦环境友好、社会友好和商业上可行的可持续设计。同时,我认为保留一个地方的个性是非常重要的,通过融合进步探索解决方案,达到美学与商业的平衡,自然属性和人的属性整体组合,促进和保持历史文化。在我看来,并没有什么先入为主的“风格”,美学要从设计过程中演变而来,传达一种清晰、大胆、令人难忘的建筑意向,以此去标识场所,提升客户的核心价值。

界面楼市:粤海广场、珠江新城B1-1项目作为城市中轴上的地标性综合体,您觉得这两个项目各自的特点是什么?

Peter Brannan粤海广场位于番禺万博CBD,由两栋塔楼及一个可以连接到邻近地铁站的商业中心组成。这个地块是大的正方形,缺乏外在城市联系,不是理想有效的商业布局。解决方案是在场地中心创造一个中央下沉露天广场,提供一个连接地面商业与地下地铁流线的交汇点,塔楼分别放置在地块对角线两端,解决了商业进深,也使得灵活性和规划得到最大化。办公塔楼设置在场地正面,以提高在主要交通干道的可视性,另一方面尽可能地拉近与地铁的距离。小塔楼位于场地后侧,有利于增加地下商业的人流。商业裙房自塔楼起沿场地延伸,围合出中央的庭院的同时没有对之进行完全封闭,而空中连廊连接着各商业裙房,为之提供了方便的室内环线。项目最大的亮点就是中央下沉露天广场,它为文化表演和娱乐活动提供了场地,吸进游客和居住者在下班时间或者周末来访,这种社区活动和社会互动适应未来的商业发展以及年轻人的生活需求。

珠江新城B1-1项目由两座办公大楼和一个与地铁相连的商业综合体组成,地块呈“L”形,最窄处受到一个四分之一圆的公共空间挤压,我们将塔楼放置在地块的两端,中间用于零售及连接地铁系统,效果简洁而优雅。商业是部分露天的,用一个空中城市花园连接两栋塔楼,空中步道两端连接着商业区和办公大楼。与传统内向型购物中心不同,这个项目的商业部分被设计为全天候的步行出行目的地,游客可以在星空下享受户外餐饮以及娱乐。两个塔楼的组成像一对兄妹,高塔楼位于中轴线一侧,塔楼的一个角楼做了一个大的,竖直方向的切角处理,提高了整个塔楼的垂直纵向感,也为位于塔楼角落的办公室提供了无与伦比的城市视野。塔楼的切角与立面上角度逐渐增大的竖向线条形成一个整体,因此,人们的视线自然而然地就从地面被吸引向了空中。两栋塔楼之间由八个独栋商业组成的建筑群,以色彩温暖的天然石灰石幕墙为主,辅以条形透明玻璃窗,打造温和、休闲的活动空间。

界面楼市:您认为像粤海广场、珠江新城项目这样的综合体,会给城市以及人们的生活带来什么变化?

Peter Brannan粤海广场和珠江新城B1-1项目都是目前最先进的城市综合体。它们居于城市中的重要位置,构建了强烈的城市识别性以及独具魅力的吸引力,并通过延伸、扩展地标建筑的形象,向游客和世界展示了一个积极、现代化的城市与国家形象。

这些项目无疑将为人们的生活和广州的商业发展带来惊喜,同时,它们也将辐射粤港澳大湾区,具体如下:

•最新的技术创新将一流的商业办公和零售设施整合成一个景观独特、如花园般的城市综合体

•优美的公共空间和城市广场,连接着城里、城际甚至乎贯通粤港澳大湾区的交通网络。

•从城市环境,社会和商业的可持续性来说,是可持续建筑以及房地产开发的真正榜样。

这些特质犹如明亮的灯塔,下自成蹊地吸引世界一流的人才、企业到广州来工作、发展。

界面楼市:纵观近年来的城市发展变化,您觉得广州的商业建筑与其他一线城市甚至国际都市有何差别?广州的商业建筑会向什么趋势发展?

Peter Brannan2000年,我第一次来到广州,广州当时现有的建筑质量、建筑环境和基础设施难以匹配其他国际一线城市。大多的建筑设计都是割裂的,没有预留充足的公共开放空间,在交通连接上的缺乏考虑,加重了城市的交通堵塞。而现在,一切都在发生迅速变化,广州现在的建筑可以与国际领先城市相媲美,但要跻身世界一流宜居城市,前面还有许多挑战。建筑要形成紧密相连的社会单元,解决开发、绿色、健康、通达性、生态响应、社会责任和鼓励共享等问题。居住、工作以及商业需要有机结合,集室内外购物、餐饮、娱乐为一体,结合博物馆、剧院、展览、运动和开发的城市综合体将让所有到访此地的人,都能从中感受健康、幸福和快乐。像粤海广场、珠江新城B1-1等新项目正在成长,未来将引领整个潮流。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