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港爆炸事故救援进入第四天,就在今天中午官方突然通知爆炸核心区方圆3公里范围内的人员紧急撤离。至于撤离原因有媒体称发现了此前一直担心的氰化钠。而有城管部门搜寻人员今天对界面新闻证实,现场发现大量氰化物。
人员撤离的消息最早由《新京报》发出,随后多方媒体证实。但是天津官方并没有进行说明。据《环球时报》的消息称,“方圆三公里”要求撤离原因:准备开始用双氧水处理氰化钠,双氧水是易燃易爆品,与氰化钠反应会产生刺激的氨气,也防止有任何化学反应造成不良的后果。
下午2点,界面新闻记者发现仍有大量城管执法人员在开发区二小外就地用餐。一位城管人员告诉界面新闻,他们刚从爆炸现场回来,任务是去搜寻爆炸现场的氰化物。
“发现很多氰化物,这儿一桶,这儿又一桶。”城管人员向界面新闻记者展示了现场搜寻氰化物的视频。他说,各小组对所发现的氰化物作了标记,但他对事发现场氰化物的具体数目并不了解。
据《南方都市报》此前报道,14日下午3时许,河北一家化工企业的老板带着一群技术人员急匆匆地赶到天津港,并且找到了公安部“812”特别重大火灾爆炸事故现场指挥部。他们告诉指挥部工作人员,自己公司还有700吨的氰化钠在发生爆炸的瑞海国际物流有限公司的仓库里。
而根据瑞海国际有限公司于2013年准备进行跃进路堆场改造工程时报批的材料,他们要建设的这个危险品仓库,只算是一个小型的仓库。根据其环评报告全本,氰化钠的最大暂存量只有10吨,而且应该放在2号危险品库里而不是露天堆场。另外一种可能产生氰化氢的危险化学品甲苯二异氰酸酯(TDI)的最大暂存量是5吨。
在今天上午举行的发布会上,发言人确认,港区运抵区储存的危险化学品中包含氰化钠,但是数量不明。环保局监测,各点位空气中未检出氰化氢,污水中氰化物超标降为2.1倍。对“企业存放了700吨氰化物”报道,发言人称目前不了解,不能确定。
在撤离方面,最初的消息也比较混乱,这也导致各方的反应不一。在开发区二小,有的工作人员称没接到任何通知要撤离,对于现场很多志愿者以及灾民陆续离开,他表示,志愿者人太多,有的也累了所以就离开了,外地打工的灾民有的在这里待不下去了,就回老家了。
界面记者发现有两辆载满乘客的大巴车从二小驶出。但是门口的警卫人员否定“撤离”一说。二小门口的马路车流量较往日小很多,时不时有救援车辆驶过。到下午两点半左右,二小的人数已经比13日明显少了很多,帐篷也撤掉不少。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