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界面山东 王丹青
驱车从乳山市区出发,一路向北上山,途经田家村、胶东育儿所旧址、马石山红色教育基地、下石硼村、东尚山村等村落后再返回市区。这是由乳山市打造的一条长达100多公里的红色环形旅游路线。
在今年1月份举行的乳山市经济工作会议上,确定了乳山市以“精致城市建设”为统领、以旅游产业引领其他产业的发展路线。
以红色文化为内核,乳山串联起的不只46个村落,还有一座美好而精致的旅游城市。据乳山市委宣传部官方数据,截至今年6月,乳山市接待游客数量增长8%,旅游总收入增长10%。
红色精神滋养一座城
姜菊生第一次看舞剧《乳娘》时曾数次落泪,这场对历史高度还原的舞剧,让姜菊生回忆起在乳山度过的日子。
作为革命老区,乳山不仅有马石山突围战、双山突围战这样震撼人心的英雄故事,还有兵工研发制造工厂、被服厂、后方医院、制药厂等诸多红色遗址,还诞生了一个特殊而伟大的群体——乳娘。乳娘所蕴含的母爱精神,也成为滋养乳山的红色文化内核。
抗日战争时期,乳山妇女不顾安危冒险哺育了1223个前线子弟兵和烈士遗孤。1942年7月,中共胶东区党委在牟海县(今乳山市)建起胶东育儿所,经乳娘喂养断奶后的孩子都集中在胶东育儿所生活。在那个新生儿死亡率高达24%的特殊年代,在胶东育儿所生活过的孩子们却无一伤亡。出于保密要求,直到上世纪80年代,乳娘这一群体的事迹才被世人知晓。
“红色乳娘的中国抗战史是一个很有代表性的群体,她们视乳儿为己出,宁可牺牲自己的孩子也要保护革命后代,并创造了乳儿无一伤亡的奇迹,关键是这还是一个自发形成的群体,实在是罕见。”山东省委党史研究院院长赵国卿曾公开表示。
为保护、铭记这段历史,传承、弘扬乳娘精神,乳山市挖掘提炼出了“忠心向党 大爱无疆”的乳娘精神,全力打造了“母爱胜地 美好乳山”的城市品牌,并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就对胶东育儿所进行了抢救性保护。利用胶东育儿所的原址民房,乳山市修缮了胶东育儿所基地,并以文物陈列、展室复原等方式讲述那段历史。
乳山中心地带寸土寸金,却不似其他的城市筑起商业建筑,而是建起了一座建筑面积达1500余平方米的冯德英文学馆,作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馆内陈列和收藏冯德英文学创作生涯中的图片、作品以及胶东抗战史料、文物等2000多件,每年吸引数万名游客。
据乳山市委宣传部提供数据,每年超过10万人次来到乳山的胶东育儿所、马石山等红色基地和红色遗址接受爱国主义教育、深入了解乳山的红色历史与文化,这也为乳山市打造以红色文化为内核的旅游产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红色旅游振兴一片山
乳山市,得名于其境内的大乳山,目前共有14个镇。由于乡村多,且多为山村,乡村振兴被乳山市列入了最具乳山特色的亮点工程进行打造。而所谓的乳山特色,离不开这里的红色文化。
马石山脚下,下石硼村如今已经变了模样。过去破旧的房屋被修缮一新,更添几分古香古色;狭窄难走的山路硬化平整,溪水潺潺如世外桃源……下石硼村村民乔翠花开了一家农家乐,用两间平房和一个院子,接待着一年里来自全国各地的3000多游客。“山里的蜂蜜板栗、樱桃、小米都是村里统一包装、销售,日子越过越红火。”
马石山红色教育基地始建于1971年,如今形成了以马石山十勇士纪念馆、乳山革命纪念馆和宣传教育中心“两馆一中心”的教育载体,被列为第一批国家级抗战纪念设施、遗址以及国家级3A景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省重点烈士纪念建筑保护单位。
每年到这里来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游客络绎不绝,也让乳山看到了这条红色旅游沿线的潜力。
以红色旅游为引擎,以乡村振兴为目标,乳山启动了红色沿线振兴工程,先后投资5000万元对马石山烈士陵园进行陈列布展,投资3400多万元打造了胶东育儿所教育基地,并规划建设布展了许世友战时指挥所、胶东特委遗址等40余个红色历史文化展馆,公布了17处红色文化遗址名录。田家村是胶东育儿所基地所在的村落。自2016年乳山市开始修缮胶东育儿所教育基地起,也对田家村进行了路面管网、自来水改造及绿化等工作。如今的田家村,村民在种田之余还做起了“兼职”——在胶东育儿所旧址前的便民服务摊点售卖自家种的瓜果蔬菜。此外,田家村东北建起了写生基地,村东南建起了游客接待中心和20多间民宿。从前贫穷落后的小山村真正“大变样”。
像田家村这样的红色沿线村庄一共有46个,与乳山的红色旅游产业同步,红色旅游沿线的46个村也步入了振兴道路。在开展道路铺装、给排水、绿化亮化、河道清淤及景观提升等工程的同时,还配套建设起了乡村记忆馆、游客接待中心,鼓励农户开办农家乐,大力发展樱桃、桃子等特色农业种植,发展红色文化游、休闲采摘游、乡村体验游等项目,规划了一条长达百余公里的环形红色旅游路线。
红色文化激活新乳山
去年8月22日,山水圣人红色旅游推介会暨山东红色旅游推广联盟成立大会在临沂举行,会上发布了23条红色研学旅游线路,在威海相关线路中,乳山都成为了重要一环。如威海包括(定远纪念舰、甲午战争陈列馆、东泓炮台、北洋海军提督署、历史选择展馆、天福山起义纪念馆、红色胶东馆、马石山十勇士纪念馆、胶东育儿所纪念馆、郭永怀事迹陈列馆、沈秀芹纪念馆、威高集团、金猴集团、迪尚集团、幸福威海展馆等);胶东红色旅游专线:威海(定远纪念舰、甲午战争陈列馆、东泓炮台、北洋海军提督署、历史选择展馆、天福山起义纪念馆、红色胶东馆、马石山十勇士纪念馆、胶东育儿所纪念馆、郭永怀事迹陈列馆、沈秀芹纪念馆、威高集团、金猴集团、迪尚集团、幸福威海展馆);“探寻马石山十勇士、乳娘革命精神”一日游:以“探寻马石山十勇士、乳娘革命精神”为主题,串联胶东育儿所纪念馆、威海马石山红色教育基地、红色密营下石硼、桃源古村东尚山等景区(点);“威海红色文化研学”之旅:威海市串联定远纪念舰、甲午战争陈列馆、东泓炮台、北洋海军提督署、历史选择展馆、天福山起义纪念馆、红色胶东馆、马石山十勇士纪念馆、胶东育儿所纪念馆、郭永怀事迹陈列馆、沈秀芹纪念馆、威高集团、金猴集团、迪尚集团、幸福威海展馆等景区(点)。
这也标志着,乳山的红色旅游正式步入新阶段——“红色旅游+”阶段。以红色旅游+研学为开端,乳山这片饱含红色历史与“乳娘精神”的土地,正在探索更多的红色旅游产业形式。
据介绍,乳山在对红色文化进行修缮保护的基础上,还依托红色文化资源,推进文化精品创作。根据乳娘事迹拍摄的专题片《红色的爱之革命摇篮》获中组部纪实片一等奖,《马石山十勇士》被解放军八一制片厂拍摄成电影,以胶东育儿所为题材编导的红色现代吕剧《乳娘》荣膺山东省第七届泰山文学奖、山东省精神文明建设文艺精品工程奖。
讲述乳娘历史的舞剧《乳娘》更是在今年开启了全国巡演之路,“乳娘精神”从乳山市出发,走遍山东,走出山东,让“乳娘精神”在新时代迸发出新的生命力。以红色文化为主导,将红色文化建设与旅游发展紧密结合,乳山正在进一步整合红色游、乡村游、民俗游、休闲度假游等资源,增强红色旅游的参与性、体验性,增强红色旅游中的“可玩”“可视”“可参与”,形成一个地域特色鲜明的红色文化旅游品牌。让文旅产业在红色引擎的拉动下,成为乳山实现腾飞的新动能。
如今,一座精致的美好之城正在崛起,丰富威海市旅游资源的同时,更为山东这片红色沃土的发展再添新动力。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