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是人类最忠实的伙伴。尤其在紧张的城市生活中,家中的爱犬能给我们带来莫大的快乐。不过,令人遗憾的是,它们往往无法与我们相伴终身。
世界上有记录的最长寿的狗是一只名叫Bluey的澳洲牧牛犬。它1910年出生,1939年离开这个世界,保持了最长寿命犬类的吉尼斯纪录。要知道,澳洲牧牛犬的19岁就已经差不多相当于人类的123岁了,29岁高龄Bluey真是名副其实的“长寿翁”。
是什么让家犬的寿命如此之短呢?你或许会好奇Bluey的食谱(据说是袋鼠和鸸鹋)和它因为看护家畜而保持运动的好习惯。
不过,犬类的寿命由许多因素决定,包括基因遗传、体型体重,甚至心理状态等等。
进化生物学家苏珊娜·萨德丁(Suzanne Sadedin)指出,家犬的祖先狼可以活15-20岁,差不多是同等体型狗的两倍。狼不会在两岁之前开始繁育,而大部分的犬类能够从6个月到12个月大的时候开始繁殖。狼直到生命尽头都可以繁育后代,而老去的雌性犬类通常无法再承担繁殖工作。与祖先相比,犬类的生命历程更像是“生得快活却英年早逝”。
最重要的原因是,人工选育和近亲繁殖给家犬造成了巨大的生理问题。人们在培育“理想类型”时往往忽略了动物基本的生理机制。以英国斗牛犬为例,人工选育改变了它们的生理结构,导致它们如果不喷鼻息就无法呼吸;而雌性斗牛犬被迫丧失了顺产能力,幼崽只能通过剖腹产降生。
过去的差不多一个世纪里,人们为了追求“纯粹品种”将杂交配种妖魔化,同时只允许“优胜者”繁殖。这样做的后果是犬类不断丧失着基因多样性,从而引发更多健康问题。
从家犬自身来看,一个被生物学家证实的现象是:大型犬类明显比小型犬衰老更快。比如,一只体重70公斤的大丹狗平均寿命大约为七年,而体重四公斤的玩具贵宾犬最多可以活14年。
华盛顿州立大学生物学家凯利·卡西迪(Kelly M. Cassidy)2007年的数据研究发现,世界上寿命最长(平均14年)的犬类品种有:凯安梗、帕尔森·罗塞尔梗、拉萨犬、迷你腊肠犬、小型贵宾犬等——差不多都是小型犬。
为了找到体型与寿命之间的关系,德国哥廷根大学的进化生物学家科妮莉亚·克劳斯(Cornelia Kraus)分析了74个犬种的最大年龄,以及超过5.6万只家犬的相关数据。研究发现,大型犬类的衰老速度明显更快。随着年龄增加,大型犬死亡的风险也比小型犬要高。对犬类来说,体重每增加两公斤将导致预期寿命缩短大约一个月。
科学家们目前还无法具体解释其中的因果联系。不过,从此前大量研究中汇集起来的一条线索发现,小型犬血液中生长激素“IGF-1”(类胰岛素生长激素1)的水平比大型犬要低。
在其他多种生物体身上,“IGF-1”都展现出与年龄相关疾病的关联性,包括癌症和心脏病。相反,降低许多动物的“IGF-1”水平确实可以减缓衰老的速度。
此外,心理压力也会对家犬的寿命造成影响。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生物心理学家南希·德雷克泽尔(Nancy Dreschel)最近的一项研究发现,“有证据表明,恐惧和焦虑造成的心理紊乱会对家犬健康和寿命产生负面影响。”她的研究基于对721位离世家犬主人的调查。
不难看出,影响犬类寿命的许多因素是主人们可以身体力行改变的。专注宠物狗的网站barkpost给出了一些让爱犬更长寿的方法,其中包括:
保持清洁——每天刷一次牙、勤洗澡、保持舒适、及时接种疫苗;
运动——每天至少散步20分钟、远离肥胖、尤其远离含糖食物;
保持心理健康——不要给它压力,多与同类交往;
最后,也最重要的是——用心爱护你朝夕相处的小伙伴们。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更多天下事,请戳天下首页(tianxia.jiemian.com)。动动手指,长按二维码,关注【最天下】微信公众号:theveryworld (如果长按不行,就麻烦看官扫下呗)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