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国产剧“出海”靠“颜值”,《陈情令》“良心”又“体面”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国产剧“出海”靠“颜值”,《陈情令》“良心”又“体面”

文化差异是国产剧“出海”中无法回避的问题。

文|麻辣娱投

前段时间,新湃传媒与日本版权方Solasia Entertainment Inc共同宣布,将于明年在日本播出日版《陈情令》。今年7月,《陈情令》曾在腾讯视频海外站WeTV(泰国,印尼等国家和地区)同步播出,话题登顶泰国推特热搜第一。随后,该剧登陆北美视频平台Viki、ODC以及Youtube,并在Youtube的评论区也引发了大量的讨论。

《陈情令》能取得这样的成绩,一定要说这部剧的“颜值”是真的在线,从服饰妆容到道具场景,可以说剧组用心这回算是用到点上了;一众演员的颜值颇高外,人气偶像王一博、肖战都是时下流量追逐的个人大IP,在被大量垃圾剧辣过一遍眼睛烂剧毒过一遍脑子后,《陈情令》对观众来说算的上是一部赏心悦目不媚主流的清新佳作。但要说十全十美其实也还尚未达到,除了被“真爱”蒙蔽了双眼的狂热粉们,大众难免要拿真人版《陈情令》与动漫版《魔道祖师》做个比较,这么看来年轻演员们的演技还是稍显稚嫩,而真人剧《陈情令》整体剧情也略显拖沓。

国产剧“出海”前情

  • 初出海

从80年代开始,国产影视业有了长足的发展,到目前为止,在国产剧的“出海”史上,还要数86版杨洁导演的《西游记》各项评分均最高,这部电视剧先后出口到缅甸、越南、泰国、加纳、坦桑尼亚以及尼泊尔等国家,成为中国第一批出口到世界的口碑电视剧作品之一。

同批次出口到海外的电视剧作品还有之后94版王扶林导演的《三国演义》,但考虑到文化差异,该剧的海外版本经过了重新精编,将原本的84集压缩至19集,当时曾出口至日本、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周边国家。

从中国国产剧“出海”简史不难发现,国产剧“出海”传统文化作依托,以西游记为例带有明显宗教信仰的内容较易在其信仰国产生共鸣,以此为开端,以 “四大名著”的深厚文化底蕴为内容逐步打开海外市场。

90年代,随着港台知名剧作家金庸、琼瑶等武侠、言情小说的影视IP化,《还珠格格》、《神雕侠侣》等古装剧集开始出海,但由于当时中国电视剧的海外营销仅涉及东南亚和日韩等10余个国家和地区,因此也只在亚洲内周边几国引起一些反映和交流。

  • 再出海

在“第一批”影视剧完成亚洲文化圈内容出海的使命后,国产电视剧欲出海欧美、中东甚至更广的全球市场,却无奈频繁 “触礁”,除了内容涉及大量中国传统文化的禁忌、礼仪难以理解外,欧美国家盛行的数据权威体系在中国影视行业遭到数据造假染指导致点击率和数据不具备权威性,也是国产电视剧出海途中不幸的“暗礁”。

《琅琊榜》在大陆地区热播时就已收到来自美、韩、新等国家的订单,但上线Netflix后,IMDB上的评分人数,包括海外的中国观众在内只有仅1000人左右。《琅琊榜》的触礁一度被认为是中西文化差异导致,因此没人对数据的极度不匹配产生异议,但其实同一时期的现代剧集在北美市场也并不乐观,2017年底, Netflix首次买下中国内地网剧《白夜追凶》版权,这款国内的爆款网剧在IMDb只有443人给出了评分,同评分、同类型的本土悬疑剧评分人数则多达十几万人次。

虽然国产剧在欧美市场未能斩棘,但“西边不亮东边亮”,在亚洲地区尤其东南亚等国,有着同根同源也共情共鸣的日、韩、马、泰等国都能够获得一些成绩,《何以笙萧默》作为当时首部登上韩国主流媒体MBC的国产偶像剧播出,虽然国内口碑褒贬不一,但在韩国仍受到热捧。

根据《步步惊心》翻拍的韩剧《月之恋人-步步惊心:丽》在韩国SBS电视台播出,《三生三世十里桃花》在韩国Naver TV获得超万次点击,在YouTube的韩国版块上播放量达十万次;2018年《小别离》在蒙古国收视率最高的电视剧频道亚洲影视频道播出,登顶同时段收视率排行榜;网络热剧《延禧攻略》在越南视频网站Zing TV同步播放。

近几年国产剧“出海”明显“西冷东热”。

埃及广播电视台曾播放过阿语版的《父母爱情》、《北京青年》、《媳妇的美好时代》等国产剧制,戳中了现代社会中当地家庭生活关系中的现实问题引发收视潮。

2018年《如懿传》成为马来西亚中国电视剧收视冠军;《放弃我抓紧我》在哈萨克斯坦所有的引进剧中收视排名第三;《凉生,我们可不可以不忧伤》在越南主流电视台与国内同步播出;6月底上线的网剧《长安十二时辰》除了在日本、新加坡等亚洲国家播放外,还会在Viki、Amazon和YouTube上以“付费内容”形式在北美地区上线。

《西游记》和《三国演义》成为中国影视剧成功出海的首批阵营,自此,国产影视剧出口一直是以大陆古装剧为主。国内影视剧题材对于古装剧、清宫剧有着偏爱,一些大女主戏、宫斗戏的盛行。但《甄嬛传》、《琅琊榜》等国内观影看剧爆款出海时却频繁触礁,国内口碑一流的《甄嬛传》在海外发行时76集被重新剪辑为6集,每集90分钟,Netflix美国站打出2.5星,加拿大站只有1星(满分为5星)。

文化差异是国产剧“出海”中无法回避的问题,对于东方历史其中的所包含的深刻人文关系、礼仪意蕴、眉目深意,西方观众较难理解无法共鸣,也就无法进入剧情更别提喜欢和欣赏。

国产剧“出海”后续

  • 内容与制作

虽然方方面面的出海通道都在建立,但中国影视业自身出海的欲望似乎并没有那么强烈,除了中国本土文化在全球范围内不占主导优势外,主要原因还是目前国内市场火热,成交额高利润空间大,形成了舒适的生长环境;另外中国影视长期以来并未深度参与国际竞争,大部分影视产品是否真的具备国际审视能力仍存疑。近些年来产出的一些较有口碑的作品,也尚未达到影视文化产业化,尤其是稳定对外输出的产业能力非常欠缺。

国内大部分影视剧的发行模式大多数都是按照播出集数计算费用,因此许多出品方为了能够多赚取利润,牺牲故事节奏,故意拉长时间使得剧情拖沓导致质量下降,在“出海”时这个问题体现的更加明显,这方面影视人才尤其是出品方还是应该多追求内容质量,增加职业道德修养的建设,多出精品以质取胜。

这几年在海外影视节展上,欧美国家机构和其他地区机构对现实题材的询问逐年增多,相对于古装题材,非亚洲区观众对于现代题材更容易理解接受也容易实现共通,除了专业的拍摄水准、精良的后期制作以外,文化认同、共通共鸣也是促进传播的关键因素,未来国产剧制“出海” 发力现代剧制和能够引起共鸣的题材或将大有可为。

  • 定价与发行

从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最新数据来看,我国电视剧的进出口存在严重的逆差,最明显特点就是波动大,不规律且无规律可寻,国产电视剧出口目前仍未形成稳定的商业形态和全面的影响力,受政策影响依然较大。

目前国内影视剧很多都是在海外播出但并未进入主流渠道,海外购买影视剧的费用也较低,事实上,只有少数头部剧的大部分剧集可以卖到几千美元、几百美元一集,甚至有些剧集到真正发行时还会遇到“有价无市”的境地。在这方面国产剧连韩国、日本都比不了,浪费了许多有价值的题材和文化。国内大部分出口到韩国的国产影视剧,被“中华TV”购入,虽然该频道是专门播出中国剧的付费频道。但播出时广告比例占比较小,总体来说没有太大的海外市场竞争力。

2018年之前可以说政策对于国产影视剧的倾斜力度非常大,在出口海外市场上也给予了很大帮扶。

从2014年开始中国国际电视总公司以商业合作方式在海外建立中国电视节目海外本土化频道和时段,为国产影视剧获取海外播出渠道;2017年底发起成立了“影视文化进出口企业协作体”;在国际上举办中外电视剧交流论坛;国家广电总局每年也会甄选出部分国产优秀影片进行对外推介。

各大视频网站也先后建立海外频道,以便于在输出内容发力的同时吸纳会员。视频网站的兴起打破了传统依赖电视台播出的唯一方式,视频网站的海外频道也拓宽了影视剧“出海”的渠道。

可以说现在的国产影视“出海”已经拓宽了发行渠道,打通出海通道,企业自主合作,形成合力,抱团出海。根据不同地区的需求推荐不同的影片,提升海外发行能力,建立专业化渠道和营销模式,让好内容顺畅“出海”不设限,下一步该如何提升国产剧自身的水平和形成国产剧海外规模效应就得看国内影视人的真本事了。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国产剧“出海”靠“颜值”,《陈情令》“良心”又“体面”

文化差异是国产剧“出海”中无法回避的问题。

文|麻辣娱投

前段时间,新湃传媒与日本版权方Solasia Entertainment Inc共同宣布,将于明年在日本播出日版《陈情令》。今年7月,《陈情令》曾在腾讯视频海外站WeTV(泰国,印尼等国家和地区)同步播出,话题登顶泰国推特热搜第一。随后,该剧登陆北美视频平台Viki、ODC以及Youtube,并在Youtube的评论区也引发了大量的讨论。

《陈情令》能取得这样的成绩,一定要说这部剧的“颜值”是真的在线,从服饰妆容到道具场景,可以说剧组用心这回算是用到点上了;一众演员的颜值颇高外,人气偶像王一博、肖战都是时下流量追逐的个人大IP,在被大量垃圾剧辣过一遍眼睛烂剧毒过一遍脑子后,《陈情令》对观众来说算的上是一部赏心悦目不媚主流的清新佳作。但要说十全十美其实也还尚未达到,除了被“真爱”蒙蔽了双眼的狂热粉们,大众难免要拿真人版《陈情令》与动漫版《魔道祖师》做个比较,这么看来年轻演员们的演技还是稍显稚嫩,而真人剧《陈情令》整体剧情也略显拖沓。

国产剧“出海”前情

  • 初出海

从80年代开始,国产影视业有了长足的发展,到目前为止,在国产剧的“出海”史上,还要数86版杨洁导演的《西游记》各项评分均最高,这部电视剧先后出口到缅甸、越南、泰国、加纳、坦桑尼亚以及尼泊尔等国家,成为中国第一批出口到世界的口碑电视剧作品之一。

同批次出口到海外的电视剧作品还有之后94版王扶林导演的《三国演义》,但考虑到文化差异,该剧的海外版本经过了重新精编,将原本的84集压缩至19集,当时曾出口至日本、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周边国家。

从中国国产剧“出海”简史不难发现,国产剧“出海”传统文化作依托,以西游记为例带有明显宗教信仰的内容较易在其信仰国产生共鸣,以此为开端,以 “四大名著”的深厚文化底蕴为内容逐步打开海外市场。

90年代,随着港台知名剧作家金庸、琼瑶等武侠、言情小说的影视IP化,《还珠格格》、《神雕侠侣》等古装剧集开始出海,但由于当时中国电视剧的海外营销仅涉及东南亚和日韩等10余个国家和地区,因此也只在亚洲内周边几国引起一些反映和交流。

  • 再出海

在“第一批”影视剧完成亚洲文化圈内容出海的使命后,国产电视剧欲出海欧美、中东甚至更广的全球市场,却无奈频繁 “触礁”,除了内容涉及大量中国传统文化的禁忌、礼仪难以理解外,欧美国家盛行的数据权威体系在中国影视行业遭到数据造假染指导致点击率和数据不具备权威性,也是国产电视剧出海途中不幸的“暗礁”。

《琅琊榜》在大陆地区热播时就已收到来自美、韩、新等国家的订单,但上线Netflix后,IMDB上的评分人数,包括海外的中国观众在内只有仅1000人左右。《琅琊榜》的触礁一度被认为是中西文化差异导致,因此没人对数据的极度不匹配产生异议,但其实同一时期的现代剧集在北美市场也并不乐观,2017年底, Netflix首次买下中国内地网剧《白夜追凶》版权,这款国内的爆款网剧在IMDb只有443人给出了评分,同评分、同类型的本土悬疑剧评分人数则多达十几万人次。

虽然国产剧在欧美市场未能斩棘,但“西边不亮东边亮”,在亚洲地区尤其东南亚等国,有着同根同源也共情共鸣的日、韩、马、泰等国都能够获得一些成绩,《何以笙萧默》作为当时首部登上韩国主流媒体MBC的国产偶像剧播出,虽然国内口碑褒贬不一,但在韩国仍受到热捧。

根据《步步惊心》翻拍的韩剧《月之恋人-步步惊心:丽》在韩国SBS电视台播出,《三生三世十里桃花》在韩国Naver TV获得超万次点击,在YouTube的韩国版块上播放量达十万次;2018年《小别离》在蒙古国收视率最高的电视剧频道亚洲影视频道播出,登顶同时段收视率排行榜;网络热剧《延禧攻略》在越南视频网站Zing TV同步播放。

近几年国产剧“出海”明显“西冷东热”。

埃及广播电视台曾播放过阿语版的《父母爱情》、《北京青年》、《媳妇的美好时代》等国产剧制,戳中了现代社会中当地家庭生活关系中的现实问题引发收视潮。

2018年《如懿传》成为马来西亚中国电视剧收视冠军;《放弃我抓紧我》在哈萨克斯坦所有的引进剧中收视排名第三;《凉生,我们可不可以不忧伤》在越南主流电视台与国内同步播出;6月底上线的网剧《长安十二时辰》除了在日本、新加坡等亚洲国家播放外,还会在Viki、Amazon和YouTube上以“付费内容”形式在北美地区上线。

《西游记》和《三国演义》成为中国影视剧成功出海的首批阵营,自此,国产影视剧出口一直是以大陆古装剧为主。国内影视剧题材对于古装剧、清宫剧有着偏爱,一些大女主戏、宫斗戏的盛行。但《甄嬛传》、《琅琊榜》等国内观影看剧爆款出海时却频繁触礁,国内口碑一流的《甄嬛传》在海外发行时76集被重新剪辑为6集,每集90分钟,Netflix美国站打出2.5星,加拿大站只有1星(满分为5星)。

文化差异是国产剧“出海”中无法回避的问题,对于东方历史其中的所包含的深刻人文关系、礼仪意蕴、眉目深意,西方观众较难理解无法共鸣,也就无法进入剧情更别提喜欢和欣赏。

国产剧“出海”后续

  • 内容与制作

虽然方方面面的出海通道都在建立,但中国影视业自身出海的欲望似乎并没有那么强烈,除了中国本土文化在全球范围内不占主导优势外,主要原因还是目前国内市场火热,成交额高利润空间大,形成了舒适的生长环境;另外中国影视长期以来并未深度参与国际竞争,大部分影视产品是否真的具备国际审视能力仍存疑。近些年来产出的一些较有口碑的作品,也尚未达到影视文化产业化,尤其是稳定对外输出的产业能力非常欠缺。

国内大部分影视剧的发行模式大多数都是按照播出集数计算费用,因此许多出品方为了能够多赚取利润,牺牲故事节奏,故意拉长时间使得剧情拖沓导致质量下降,在“出海”时这个问题体现的更加明显,这方面影视人才尤其是出品方还是应该多追求内容质量,增加职业道德修养的建设,多出精品以质取胜。

这几年在海外影视节展上,欧美国家机构和其他地区机构对现实题材的询问逐年增多,相对于古装题材,非亚洲区观众对于现代题材更容易理解接受也容易实现共通,除了专业的拍摄水准、精良的后期制作以外,文化认同、共通共鸣也是促进传播的关键因素,未来国产剧制“出海” 发力现代剧制和能够引起共鸣的题材或将大有可为。

  • 定价与发行

从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最新数据来看,我国电视剧的进出口存在严重的逆差,最明显特点就是波动大,不规律且无规律可寻,国产电视剧出口目前仍未形成稳定的商业形态和全面的影响力,受政策影响依然较大。

目前国内影视剧很多都是在海外播出但并未进入主流渠道,海外购买影视剧的费用也较低,事实上,只有少数头部剧的大部分剧集可以卖到几千美元、几百美元一集,甚至有些剧集到真正发行时还会遇到“有价无市”的境地。在这方面国产剧连韩国、日本都比不了,浪费了许多有价值的题材和文化。国内大部分出口到韩国的国产影视剧,被“中华TV”购入,虽然该频道是专门播出中国剧的付费频道。但播出时广告比例占比较小,总体来说没有太大的海外市场竞争力。

2018年之前可以说政策对于国产影视剧的倾斜力度非常大,在出口海外市场上也给予了很大帮扶。

从2014年开始中国国际电视总公司以商业合作方式在海外建立中国电视节目海外本土化频道和时段,为国产影视剧获取海外播出渠道;2017年底发起成立了“影视文化进出口企业协作体”;在国际上举办中外电视剧交流论坛;国家广电总局每年也会甄选出部分国产优秀影片进行对外推介。

各大视频网站也先后建立海外频道,以便于在输出内容发力的同时吸纳会员。视频网站的兴起打破了传统依赖电视台播出的唯一方式,视频网站的海外频道也拓宽了影视剧“出海”的渠道。

可以说现在的国产影视“出海”已经拓宽了发行渠道,打通出海通道,企业自主合作,形成合力,抱团出海。根据不同地区的需求推荐不同的影片,提升海外发行能力,建立专业化渠道和营销模式,让好内容顺畅“出海”不设限,下一步该如何提升国产剧自身的水平和形成国产剧海外规模效应就得看国内影视人的真本事了。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