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华商韬略|华商名人堂 李京淑
广州荔湾区花海街20号,一片清代粮仓改制而成的时尚办公群落,是唯品会总部所在地。
沈亚常和团队里的人说,尽管窗外青砖绿瓦、鸟语花香,但唯品会生存的电商圈,是一个“今天很残酷,明天更残酷,后天美好,但很多人已经死在明天晚上”的世界。想活到“后天”,必须拿出点真本事。
电商圈的闯入者
1990年,土生土长的温州人沈亚,在拿到大学毕业证书后,投身商海。他继承了祖辈仿佛与生俱来的经商头脑,没经历什么大起大落,就把当时颇为时髦的电池代理业务,做得有声有色。一段时间后,他逐渐向上游发展,自建电池厂,涉足电池出口业务。
1998年,沈亚结识了另一位精明的温州人,同时也是他日后最重要的生意伙伴——洪晓波。两人开始搭档做手机配件生意,沈亚负责在国内协调通讯器材厂商、组织货源,洪晓波负责在欧洲卖货,接洽渠道商和代理商。
这种配合十分默契,当时国内一个售价5元的手机配件,在欧洲可以卖到5美元,他们很快就赚到了合伙生意的第一桶金。
图注:沈亚和洪晓波是最默契的搭档
2007年,为探索更具价值的商业模式,沈亚进入长江商学院学习,不久把洪晓波也拉了进去。学院内高规格的资源、人脉平台,让两人从视野到思维方式,彻底脱胎换骨。就读期间,他们决定第二次创业,目标是电子商务。
但初时,一切只是个朦胧的概念。直到有一天,指引方向的灵感,从法国远道来“敲门”。
某天清晨,洪晓波发现妻子对着电脑,正在如火如荼地抢购名牌打折包。她登录的网站,是法国著名的VP(Vente privee)名品折扣网,上面几乎囊括了所有世界一线名牌,并且均有折扣,但需要消费者在规定时间内抢购,过时不候。
这种模式让洪晓波眼前一亮,他立刻找到沈亚,沈亚直觉认定,这个可以有!
看准了就干的两人着手复制。经过三个月的调研,2008年12月,主打“名牌折扣+限时抢购+正品保险”的唯品会在广州正式成立。五个联合创始人中,除了沈亚和洪晓波,还有他们在长江商学院结识的法派集团总裁彭星、欧时力大中华区总经理徐宇,以及另外一名来自杭州的同学。大家共同出资3000万元人民币作为资本金,沈亚担任董事长,洪晓波是副董事长。
与马云创立阿里巴巴时“蜗居”的民房不同,沈亚的起点很高,他力主在广州首个LOFT综合体项目——信义会馆租下了1200平方米的办公室,并辅以极具现代化气息的时尚装修,“高调”出发。他的理由很充分:“我们要和知名品牌打交道,太寒酸了,没人愿意和你做生意。”
图注:唯品会广州总部
但即便披上了令人不敢小觑的外衣,对于电商圈的同行来说,沈亚与洪晓波,依然像两个不明所以的“闯入者”,他们不是技术出身,之前从没人听说过他们,他们也不了解这个圈子。
在别人的诧异与观望中,唯品会迈出了第一步。网站全面模仿法国VP的奢侈品折扣模式,定时定量推出打折精品,售罄后不再补货。同时,为赢得中国高端消费者的信赖,唯品会提供正品保险,如果消费者买到假名牌,可以获得全额退款。
可“拿来主义”迅速遭遇到水土不服。沈亚与洪晓波频繁前往巴黎扫货,掷重金购买各大一线奢侈品的打折商品,遇上性价比高的东西,直接整单买断。然而,唯品会的大货仓库被堆得满满当当,线上的订单却少得可怜,每月十几单的成交量,令沈亚与管理团队苦不堪言。
三个月后,他们决定转型——舍弃一线顶级品牌,瞄准阿迪达斯、耐克、卡西欧等中国消费者熟悉的时尚精品类品牌。
“测试证明,消费者对网购1000元以上的商品是极度审慎的,无论你的折扣力度有多大,他们绝不轻易出手。如果唯品会坚持做奢侈品,恐怕很快就会关门了。”沈亚说,另一个促使他转型的原因在于,2009年开始,全球各大顶级奢侈品品牌,为打击假货,都严控了对网络渠道的供货与授权,电商能够拿到的精品越来越少,转向时尚品牌是势在必行。
重新整理后再次出发的唯品会,将自身定义为“一家专门做特卖的网站”,一方面联通大量二三线时尚精品,帮他们清理库存及过季商品,另一方面,也针对当季商品进行限时折扣。
作为消费者,购买任何一件商品的机会都是有限的。网站特色的“闪购”(flash sales)模式,即每日在首页推送各类深度折扣的时尚精品,但设置相应的购买时间限制,以及购买数量限制,如每人限量2件同类商品、同一购物车单次限量20件商品等。
为全面“刺激”女性消费群体的冲动购物欲望,沈亚特意在唯品会网站取消了“搜索栏”。这意味着,你无法通过输入品牌名称或其它关键词,直接找到想要的商品,从而也无法借此与其它电商网站比价。
这会让用户更关注被推荐的商品,也因此成就了唯品会清库存的高效率。据统计,唯品会基本3天就可以完成一次库存清理,各个品牌的售卖率稳定在50%~80%,明显高于线下渠道。
这之后,唯品会一路狂奔,交易额不断翻番,团队也从最早的25人,增加到后来的3000多人,并在华南、华东、华北、西南、华中布局了面积总计超过100万平方米的仓储物流中心。
图注:唯品会团队活动照
天下武功 唯快不破
在唯品会的特卖世界,除了网站前台撩拨消费欲望的品牌折扣,沈亚在打通供应链的过程中,更吸取了一些“先烈”同行的惨痛教训,夯实了后台的匹配服务能力。一个“快”字,是他日日念诵的心经。
首先,在采购环节,一支1000余人的买手团队,被拆分为女装、男装、男鞋、箱包等十余个专业工作组,从目标品牌商的货源中搜索猎物。其中的大部分成员,都是唯品会从传统渠道挖掘来的资深买手,或是出身《瑞丽》、《昕薇》等主流大刊的专题编辑,时尚敏感度极高,他们可以迅速从库存商品中,挖掘出拥有当季流行元素的宝藏。
品牌商也乐于接受这些买手的光顾,不仅因为他们带来了订单,更因为他们身后的唯品会,承诺了别人所不能的到款周期。
一位要求匿名的品牌商曾经对媒体表示,当时唯品会的人找到他,说了四个理由,一是可以帮着处理尾货及过季产品;二是能帮忙在网站首页做一些专题类推介的免费广告;三是唯品会特有的“闪购”模式,确保商品下架后,不影响品牌商的线下价格体系;第四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唯品会不压供货商的货款,至今都保持着1个月左右的账期。而其它电商平台的到账周期约为3个月。
接下来,在与品牌商达成价格协定后,完成采购的唯品会,会操作商品上架。一个必须保证的前提是,商品只有在进入唯品会自持的仓库后,才会在页面被显示出来。而特卖期结束后,余下的货品将例行退货给品牌商。
“物流是电商的核心竞争力之一。前台收单后,如果商品还堆在供货商的库房,就谈不上速度,没有速度,消费者就会抛弃你。”因此2010年之前,沈亚几乎每天下班后,都要开车到仓库去看看,总能在捡货、出货等环节发现问题。
2010年下半年,为革新物流体系,他找来了新任的仓储物流主管、同时也是唯品会现任副总裁的唐倚智。此人曾在华润、当当网及第三方物流公司任职,兼具传统零售、电商及物流经验。沈亚将仓储物流全权交给唐倚智后,自己就不再频繁现身仓库了。
唐倚智不负所望,上任后主导唯品会进入“干线物流”模式,即同一地区的订单,先打包交由自家物流公司配送至中心城市,而后再由当地物流公司进行二次配送,交到消费者手中。
这样做的好处有两个:一,加载“中枢神经”的物流配送,确保订单先汇总,再分散,最大限度避免分拣错漏,提升效率;二,相较于完全依赖第三方的传统物流,费用大大降低。以每位顾客平均消费200元计算,传统模式下,每单商品的配送成本,几乎要吞掉整个毛利,而干线物流的成本只相当于之前的1/3。
如今,参与唯品会“干线物流”的合作物流公司,已达90多家。唐倚智还专门前往美国亚马逊旗下的Zappos和韩国最大的自动化管理企业考察学习仓储物流,并计划在唯品会仓库中实施半自动化管理,且加速自建物流体系,建成后,唯品会的九成订单将实现自主配送。
除此之外,为顺应互联网体系下不断个性化、不断贴合移动终端的消费模式,唯品会于2009年抢先发力,推出APP,后又成为第一个登陆微信朋友圈的电商,并锁定“晚购族”与“床购族”,开设晚8点档的移动特卖专场。
一切,只为快,更快。
图注:唯品会主打女性消费群体
世上本无“妖股”
凭借精准高效的运营模式,2012年3月23日,唯品会成功登陆美国纽交所。
上市前8天,沈亚带队一众高管飞抵美国。他怀着平常心,说自己就是一个向投资者推销公司的销售员。然而唯品会作为中国概念股,并不被当时沉浸在低迷氛围中的投资者看好,最终发行价从8.5美元~10.5美元/股下调至6.5美元/股,并在开盘后一度跌至4美元/股,被业界称为“流血上市”。
虽然在媒体前坦承“投资者的接受程度没有想象的那么好”,但这件事情看起来并没有冲击沈亚的状态。敲钟当天,他从纽交所出来吃了个饭,拜访了一些客户就回国了,“该干什么就干什么,不会受此影响。”
低迷持续了近半年时间,之后,逆袭开始了。上市后的第四季度,唯品会发布财报称,按照非美国通用会计准则,公司第三季度实现净利润64万美元,为公司首次实现盈利。这则消息让股价垂直升空,截至2014年3月,即唯品会上市两年,公司股价约170美元/股,暴涨26倍。
这并不是顶点。唯品会在2014财年继续给出利好数据,公司营收、净利润分别为37.7亿美元和1.37亿美元,增长122.4%与162.4%。在这种势头下,股价一度冲高至229美元/股,被市场称为“第一妖股”。
但个人身家随之破百亿元人民币的沈亚,却并不喜欢这个说法。他从不认可“妖股”之说,在他看来,如今市值约110亿美金的唯品会,赢在顺势。
在合适的时间,做合适的事,就是顺势。首先从生意时机来说,中国分布严重不均的零售环境,使得二三四线城市的消费者,很难就近购买到诸如耐克、阿迪达斯等时尚精品,这种现实,在很大程度上造就了唯品会的起飞。其跨越地域的网络平台,以及深度折扣的特卖模式,都生逢其时。
其次,尽管唯品会专注特卖,被一些人定位为“垂直电商”,但其提供的线上商品品类,却绝不单一,绝不“垂直”。理由很简单,这群由女性主导的消费人群,不仅会给自己添置新衣服、新包包,也会给孩子买奶粉,给老公买领带,给公婆买休闲鞋。
沈亚贴合这群人的消费习惯,最终确立起唯品会如今的商品架构,累计过万个合作品牌覆盖服饰、美妆、母婴、居家等多个品类,独家合作品牌超过1600个。
在唯品会的特卖世界,平均每分钟,有600件商品被买走,每天尽50万单成交量。截至2015年,网站的注册用户超过一个亿。这意味着,在中国每13个人中,可能有一个就是唯品会的用户。且这群人的复购率高达82.1%。
“世界上最好的生意,是向一群人做所有的生意,而不是向所有人做一种生意。”沈亚用出色的商业模式,验证了这句箴言。
图注:唯品会“联姻”乐蜂网
“联姻”乐蜂
无论是面对“流血上市”时的压力,还是后来百亿美金市值带来的光环,沈亚都很淡定。他极少出现在媒体的镜头前,也几乎不参加业内论坛。
“股价和业绩是紧密相关的,别的都是空谈,上中央电视台都没用。”少说,多做,他相信,商业世界从来不缺乏对于实干家的激赏。
2014年2月14日情人节,唯品会宣布与乐蜂网“联姻”:以1.125亿美元现金,战略入股乐蜂网75%股份。这也是唯品会上市以来首次大规模并购投资。
乐蜂网由明星企业家李静创立,是以提供“静佳”自有品牌及其它品牌美妆为主的垂直电商平台。沈亚表示,此次“联姻”,正是看中乐蜂网强势的美妆产品渠道及客户资源,以期充实唯品会的特卖品类。
在他写给团队成员的内部邮件中,有如下清晰的阐述:“此次唯品会与乐蜂的战略合作,实现了服装与美妆产业优势互补的战略,不仅将巩固双方在上述两大领域的领先地位,实现最大限度的客户共享,提升用户网购体验,还将进一步将正品优势转化为竞争壁垒,从而让网购消费者远离假货困扰、安心享受美丽。乐蜂独特的达人模式和众多成功的达人品牌,与唯品会的买手模式和正品特卖将形成很好的互补。”
除此之外,为拓展唯品会的生存空间,沈亚带领团队正式涉足互联网金融领域。目前,其申请的小贷公司牌照已获得广东省金融办审批。未来,唯品会计划打造出类似于支付宝的第三方支付平台,希望通过对个人的消费信用评级,发放消费类贷款,用于分期付款购买高额价值的在线商品。
为把前面的路继续走好,沈亚不敢有一分钟懈怠。至今,他都与洪晓波共用一间办公室,隔壁就是员工的大办公区。他自己担任唯品会的董事长兼CEO,负责主持全局工作;洪晓波任COO,掌管日常运营。
每天晚上8点,他下班从公司回到家后,都会和家人一起吃晚饭,聊聊天,之后从晚上10点到次日凌晨1点,他则会坐在电脑跟前,盯着美国股市的风吹草动。
“美国投行派杰在一份研究报告中称,中国的服装尾货市场,空间约为4000亿元人民币,而唯品会目前所占的份额不到5%。所以我们离这个行业的天花板还远,但离真正的成功也远。”沈亚说,自己没有更多的言辞描绘未来,唯有一直奔跑,一直向前。
-END-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