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秋染层林,四川毕棚沟迎来最佳旅游时节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秋染层林,四川毕棚沟迎来最佳旅游时节

毕棚沟的红叶有几个特点,“染红”的时间早、规模大、持续时间长、海拔落差大。

图片来源:摄影/ 廖浩宇 

文 | 界面四川 廖浩宇

国庆期间,四川旅游市场依旧火热,省内的多个知名景区游客人数再创新高,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前往青山城、都江堰等地打卡。但对于毕棚沟来讲,进入十月中旬的秋,才是毕棚沟最佳观赏季节。

秋染层林,红叶彩林持续时间长

毕棚沟位于四川省阿坝理县境内,海拔高度2000至5000米,是米亚罗红叶观赏核心区。毕棚沟的红叶有几个特点,“染红”的时间早、规模大、持续时间长、海拔落差大。从9月中旬开始一直持续到十月下旬,以红枫、鹅掌等组成的红叶彩林铺满整个山林。从最低点到最高点有1000米左右的海拔落差,出现低海拔看红叶,高海拔赏黄叶的自然景观。

春看花,夏戏水,秋观叶,冬赏雪。自古以来,从不缺少才子佳人对红叶的赞叹。明朝的绘画大师唐寅写下“我画蓝江水悠悠,爱晚亭上枫叶愁。”句末一个愁字,寄托诗人绵绵思绪,火红树叶对先贤的启迪和冲击激发出吟唱千年的不朽诗句。唐朝大诗人杜牧《山行》中,“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经霜的枫叶竟比春天的鲜花还火红,这是一个怎样绚烂的世界呀。

当毕棚沟的山林中落下第一片黄叶,斑斓的秋天迈着轻快的步伐行经此地。比起姹紫嫣红、漫天绚烂的深秋山林,此时的毕棚沟青黄交接,如同犹抱琵琶半遮面的女子,是喷薄绚丽色彩之前的恬静,有种含蓄典雅的美。山谷纵深,绿色中透露出金黄,让人期待中带点遐想。

入秋以后,迎来首场降雪

除了红叶,毕棚沟景区内还有高山湖泊,雪山冰瀑等自然景观。前不久,这里迎来了入秋之后的首次降雪,最大积雪深度约6厘米,据悉,今年的降雪比以往提前了10天左右。细雪飘落在草甸、山石、花木、湖泊上,形成一层白绒绒的纱衣。在海拔最高处的雪山之巅,永久的积雪终年不化,名副其实的“美丽冻人”,但如若想欣赏“大地银装素裹,天地间洁白如镜”的景色,还需在等候些时日。

 人与风景“狭路相逢”

如果说红叶彩林是自然的馈赠,那么毕棚沟山地马拉松就是让这份馈赠具体分配到每个参与者的手中。金秋时节,来自各地的315位马拉松爱好者在红绿交替的景色中完成了比赛。“跑步+旅游”成景区流量新入口,在旅游景区跑步,逐渐成为很多跑者的新选项,在周末起个大早,前往另一个城市跑马拉松或许吸引力不那么强。但是旅游一旦成为目的,跑步也就成为旅游行程中的一道“观光景点”,还是属于参与性和互动性极强的那种。“跑步+旅游”的概念在前几年出现之后逐渐成熟,推动旅游市场有积极作用,让人与风景“狭路相逢”。

不过相比拥有3万跑友,用赛道将都江堰水利工程和熊猫谷景区联在一起的成都双遗马拉松,毕棚沟山地马拉松的规模小了不少。作为山地跑道,先天性地理因素也决定了容纳不下上万跑友,如何结合自身特色打造体育赛事,是一道绕不过的坎儿。

笔者曾造访过毕棚沟,这条可观赏到四姑娘山背影的线路一年四季各具特色,秋季尤为动人。龙王海、红石坪、磐羊湖、月亮湾、燕子岩窝、飞龙瀑布,就像一颗颗珍珠布置在大地上。自驾路线推荐从成都出发,成灌高速-S9都汶高速-汶马高速(理县)-317国道-毕棚沟。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秋染层林,四川毕棚沟迎来最佳旅游时节

毕棚沟的红叶有几个特点,“染红”的时间早、规模大、持续时间长、海拔落差大。

图片来源:摄影/ 廖浩宇 

文 | 界面四川 廖浩宇

国庆期间,四川旅游市场依旧火热,省内的多个知名景区游客人数再创新高,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前往青山城、都江堰等地打卡。但对于毕棚沟来讲,进入十月中旬的秋,才是毕棚沟最佳观赏季节。

秋染层林,红叶彩林持续时间长

毕棚沟位于四川省阿坝理县境内,海拔高度2000至5000米,是米亚罗红叶观赏核心区。毕棚沟的红叶有几个特点,“染红”的时间早、规模大、持续时间长、海拔落差大。从9月中旬开始一直持续到十月下旬,以红枫、鹅掌等组成的红叶彩林铺满整个山林。从最低点到最高点有1000米左右的海拔落差,出现低海拔看红叶,高海拔赏黄叶的自然景观。

春看花,夏戏水,秋观叶,冬赏雪。自古以来,从不缺少才子佳人对红叶的赞叹。明朝的绘画大师唐寅写下“我画蓝江水悠悠,爱晚亭上枫叶愁。”句末一个愁字,寄托诗人绵绵思绪,火红树叶对先贤的启迪和冲击激发出吟唱千年的不朽诗句。唐朝大诗人杜牧《山行》中,“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经霜的枫叶竟比春天的鲜花还火红,这是一个怎样绚烂的世界呀。

当毕棚沟的山林中落下第一片黄叶,斑斓的秋天迈着轻快的步伐行经此地。比起姹紫嫣红、漫天绚烂的深秋山林,此时的毕棚沟青黄交接,如同犹抱琵琶半遮面的女子,是喷薄绚丽色彩之前的恬静,有种含蓄典雅的美。山谷纵深,绿色中透露出金黄,让人期待中带点遐想。

入秋以后,迎来首场降雪

除了红叶,毕棚沟景区内还有高山湖泊,雪山冰瀑等自然景观。前不久,这里迎来了入秋之后的首次降雪,最大积雪深度约6厘米,据悉,今年的降雪比以往提前了10天左右。细雪飘落在草甸、山石、花木、湖泊上,形成一层白绒绒的纱衣。在海拔最高处的雪山之巅,永久的积雪终年不化,名副其实的“美丽冻人”,但如若想欣赏“大地银装素裹,天地间洁白如镜”的景色,还需在等候些时日。

 人与风景“狭路相逢”

如果说红叶彩林是自然的馈赠,那么毕棚沟山地马拉松就是让这份馈赠具体分配到每个参与者的手中。金秋时节,来自各地的315位马拉松爱好者在红绿交替的景色中完成了比赛。“跑步+旅游”成景区流量新入口,在旅游景区跑步,逐渐成为很多跑者的新选项,在周末起个大早,前往另一个城市跑马拉松或许吸引力不那么强。但是旅游一旦成为目的,跑步也就成为旅游行程中的一道“观光景点”,还是属于参与性和互动性极强的那种。“跑步+旅游”的概念在前几年出现之后逐渐成熟,推动旅游市场有积极作用,让人与风景“狭路相逢”。

不过相比拥有3万跑友,用赛道将都江堰水利工程和熊猫谷景区联在一起的成都双遗马拉松,毕棚沟山地马拉松的规模小了不少。作为山地跑道,先天性地理因素也决定了容纳不下上万跑友,如何结合自身特色打造体育赛事,是一道绕不过的坎儿。

笔者曾造访过毕棚沟,这条可观赏到四姑娘山背影的线路一年四季各具特色,秋季尤为动人。龙王海、红石坪、磐羊湖、月亮湾、燕子岩窝、飞龙瀑布,就像一颗颗珍珠布置在大地上。自驾路线推荐从成都出发,成灌高速-S9都汶高速-汶马高速(理县)-317国道-毕棚沟。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