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编剧帮 CC
责编 |Nellie
近日,电影《绝命毒师:续命之徒》在Netflix新鲜上映。N年来,粉丝心心念念的老白(沃尔特)和小粉(杰西)又回来了!原班人马的集结,使影片承载了满满的回忆杀。
作为殿堂级的经典美剧《绝命毒师》,此前几乎横扫了艾美、金球等各大电视剧奖项。在权威评分网站Metacritic上,以99 分的历史最高分,创下了2014 年吉尼斯“世界上最高评分电视剧集”的记录。
故事讲述了一位普通的高中化学老师沃尔特(老白)在得知自己身患绝症后,以为家人留下赡养费为初衷,利用超凡的化学知识制造冰毒,最终成为传奇毒王走向毁灭的故事。故事的时间跨度不到两年,因为电视剧的口碑爆棚,共花了六年时间热拍了五季。
最新上线的Netflix电影版《绝命毒师》,从剧版的大结局续写起,彼时老白为连襟汉克复仇,已经在黑帮混战中丧命,唯小粉独活。电影便以小粉(杰西)的单一视角,穿插“逃亡进行时与前史回忆”两条时间线,讲述其作为被绑架者的逃亡和对自由的追求。
从创作角度来说,与电视剧相比,影片逊色不少,节奏温吞,缺乏新意和亮点,关键转折点的情节设置尴尬,更像是《绝命毒师》的番外篇,小粉心路历程的个人秀。而作为一部粉丝电影,影片还是回馈了不少燃点。片尾处,当老白打开房门,与小粉双双一起面向镜头走来的时候……N年的等待,或许只为重温这一刻。
电视剧,仍是电影版无法超越的经典
《绝命毒师》作为一部电视剧,却更偏爱电影化的镜头语言,是极少数仍然全部采用35毫米胶片摄制的剧集。因为胶片的昂贵,所以每一个镜头的处理更需考量到位。
在美学风格上,摄影指导迈克尔·斯劳维斯和首席编剧文斯·吉里根,结合了导演莱奥内的西部片和意大利新现实主义风格(如《美国往事》、《黄金三镖客》),同时还借鉴了黑帮片圣经《教父》的元素。黑暗、高反差、高强度的画面,让这个绝命故事更显质感。
在最新的2019电影版中,导演兼编剧文斯延用了莱奥内西部片“以牛仔快枪对决等仪式化决斗来解决暴力”的惯用手法,但影片整体风格和质感与剧版之间仍存在不小的差距。
电视剧版是至少6名好莱坞编剧团队化创作、头脑风暴之下的产物,每个人都有自己擅长的版块,可谓是精华的集成,死嗑完美结局,最后8集磨了一年时间,非电影编剧文斯·吉里根一人所能完成。
另外,故事的戏核是绝命毒师“海森伯格”,也就是W W先生(沃尔特 怀特)老白这个人物。没有了老白挑大梁,电影必然失去魅力。
绝命的小人物,知天命的毒师
《绝命毒师》这个故事无疑是相当成功的。
然而,在2005年这个故事并不被看好。Showtime、FX、TNT、HBO等多家电视台不约而同地把这个剧本扔进了垃圾筒。高层的理由很简单:“没有人愿意看一个中年大叔在新墨西哥州贩毒的故事,而且他还是个大反派!”
而后来,这个故事不仅成功了,还成为了称雄十多年的美剧爆款,各大奖项加持。那么,这个经典故事又是如何续命并长盛不衰的呢?
《绝命毒师》确实另辟蹊径,是犯罪剧和行业剧的混搭。犯罪剧一般会牵扯到四条线:犯罪者、执法者、受害者、旁观者。以谁为主人公、为第一视角,将决定不同的故事走向。以受害者为主角,观众的期待在于如何逃避迫害,有可能是一个追与逃的永恒命题;以执法者为主角,那么如何保护无辜、查明真相,必然是观众希望看到的。
但如果以犯罪者为主角,高智商犯罪、鼠猫博弈的同时,博取观众同情,让人物变得有血有肉,就显得至关重要。《绝命毒师》以犯罪者为第一视角,正如剧中汉克所说的“禁果才是最甜的”,极大地满足了观众猎奇的窥探心理,但同时也决定了它的幻灭情节(结局)。
传统的美国黑帮片,结尾主人公的死亡一般具有仪式感,这种仪式感可能是个人英雄主义的壮烈,也可能预示着下一个后继者的出现。但剧中老白却死得十分悲凉。因为每一位涉毒者终将踏上一条不归路,这是必然的警醒意义。
《绝命毒师》的故事聚焦在美国新墨西哥州的一座小城和老白这个小人物身上,绝非偶然。在2008年第一季播出时,恰逢美国金融危机,以男主老白为代表的众多美国中产陷入了前所未有的经济困窘之中。压力和变故碾压着他们的生活,带来了越来越多的不确定性因素。而我们的老白更悲催,老婆刚怀上二胎,一只脚却已经踏进了坟墓。
在美国,甲基苯丙胺(冰毒成分)一度可以被合法购买,例如以鼻用吸入剂的形式治疗感冒。二战时,更是作为提神剂和抗疲劳剂被广泛用于美军中。后来,美国街头的冰毒逐步走入地下非法制造。
上世纪90年代,冰毒因其制作设备简单,成本相对可控,以家庭作坊的形式在美国盛行。所以,《绝命毒师》展现高智商犯罪、黑帮龙虎斗的背后,其实是美国当下社会的一种顽疾。在这个背景下,化学天赋异禀的老白,到了知天命之年,却不信命,偏要改写自己的人生轨迹。在他看来,于疾病和贫困中痛苦地死去,不是他应有的人生。
《绝命毒师》的成功,其实是人物的成功
显然,这个故事在国内是不适宜的,过多的细节呈现甚至带有教唆犯罪的嫌疑。所以,探讨如何写好一部犯罪剧或黑帮剧毫无意义,我们的目的只在于找到这个故事创作当中的高明之处。
《绝命毒师》并不完全按照线性叙事,编剧偏爱回溯和倒叙,尤爱电影化的开场,通过一些带有主观意象色彩的画面,营造一种浓烈的特定氛围,赋予人物特定的性格特征。
例如,第二季开场出现的一段黑白影像,画面中被炸飞一半的粉色公仔小熊十分惹眼,其指向的是一起两机相撞事故。在第三季中不断出现的这只熊眼,时刻反复地提醒老白这一起空难。老白嘴上说,这起空难不算大,历史上还有50起比之更惨烈的。而实际上,却悄悄收起了这只熊眼。作为贯穿一整季的空难事件,空难背后折射的是老白处于正邪之间苦苦挣扎的良心。
第四季,开场出现的“被鲜血渐染的游泳池”,呼应的是剧中大毒枭古斯(炸鸡叔)与墨西哥老黑帮赫克托(轮椅叔)的一段前史血仇。而炸鸡叔的复仇、毒圈秩序的混乱和重建、老白的绝地反击,让这一整季充满了血腥味。
《绝命毒师》的成功,更主要的是人物的成功。故事看似不紧不慢,却写得很稳当,尤其是老白小粉这对毒师师生CP,是十分难得的圆满型人物,既不那么坏,也不那么好,一个内心脆弱(小粉),一个内心强大(老白)。“相爱相杀”的人物关系,始终纠葛着,变化着。
在人物塑造方面,人物动机的设定帮了大忙。人性的特点,体现在行为动机。我们试想一下,如果老白没有了制毒的动机,那整个故事就根本不成立了。
前两季,老白得了绝症,为了给妻儿留下73万7的赡养费,不得已从一位普通人走上了制毒犯罪的道路;
第三季,老白病情好转,却发现弥足深陷,无法脱身,只有成为唯一的制毒师才能保命;
第四季,老白挣够了资本,却被裹胁在进退两难的境地继续制毒,恐惧和压力层层紧逼,唯有除掉炸鸡叔的控制,才能活命;
第五季,这一阶段的老白变得极端自信,危险复杂且不稳定,动机多变。原先为了把妻子斯凯勒给前情夫泰德的62万赚回来,而后为了支付炸鸡叔余党9人的封口费,最后为了建立一个商业帝国,以弥补当年为付房租贱卖创业公司股份的遗憾。
而最后这点,才是老白真正的动机。成为商业巨子自我实现,在老白的字典里,这才是他应得的人生。而长久以来,他一直掩盖了他最真实的想法,为犯罪寻找各种理由,为自己的不道德松绑,认为做任何事情,只要始终拥有一个美好的目的便无可厚非了。通过这五季人物动机的盘点,我们不难发现老白的人物弧光,也让我们看到了这部经典剧作热播五季的创作生命力。
走进人物的内心,展现人物的心理动作,一直是困扰剧作者的难题。在体现人物心理活动的外化方面,《绝命毒师》处理得得心应手。剧中,汉克看向车窗外,这里用汽车川流不息、晃动的主观镜头,表现他此刻发现老白就是海森伯格,躁动不安的内心。当然,这是最常见的手法。
第一季,老白第一次杀人,作为误入歧途的良民,他内心纠结挣扎。观众要从何体会呢?我们看到,剧中作为化学老师的老白在一张纸上做了一个“杀与不杀”的思维导图,列明两种选择之间的利弊。之后通过反复拼凑碎盘子,内心裂出了一道鸿沟,尽管不愿意相信,但缺失的碎片就在疯狂小八手里,这是小八想加害他的信号,于是下定决心,迈出了杀人第一步。
第四季,小粉杀了化学师盖尔以后,内心很不平静,得了创伤后应激障碍。他害怕安静,害怕一人独处,剧中通过一连串动作来体现:买了一个超震撼音响全天候播放,任由一只扫地机器人在屋里晃来晃去,连开数天派对,留兄弟过夜不让人回家,钱被偷了也无动于衷。
第五季,老白找到小粉送回500万,为体现不明究理的小粉内心的恐惧,剧中仅用了一个外部动作来处理:老白离开后,小粉瘫坐在地上,最后如释重负地从口袋里甩出一支枪,以为老白除掉麦克以后,下一个目标就是他。试想一下,有哪种恐惧比面对死亡,更让人害怕的么?
所以,正是因为编剧真正走进了剧中人物的内心,才成就了我们念念不忘的经典剧作《绝命毒师》。
我们还记得,在剧中,老白一直极力向小粉说道,他是一个好人,本质并不坏,他的目的和初衷都是好的。而小粉则始终纠结于他到底是一个好人,还是一个坏人。而在最新的电影当中,这个问题,小粉怕是不会再纠结了。
影片交待了小粉最后的人物命运——去往阿拉斯拉,开始重生之旅。小粉的人生导师老麦克曾经说过,阿拉斯加是个重新开始的地方。在剧中一直深受炸鸡叔(古斯)、老白、托德一伙各种控制的小粉,在电影里终于可以追随自己的决定,真正做出一次选择了。这对于剧迷来说,也算是心中的一份快慰和圆满了。
E N D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