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60岁再战互联网,还能拿到37亿投资,他是谁?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60岁再战互联网,还能拿到37亿投资,他是谁?

在这个同代人纷纷退休,颐养天年的年纪,刘积仁却反其道而行之,率领东软杀进被认为只有年轻人才能玩得转的互联网领域,并一举刷新了国内互联网医疗最大单笔融资记录。按他的话说,创业与年龄无关。

“投资你最大的风险就是年纪太大。”给东软投资37亿后,投资人和刘积仁开玩笑。

“我这么大岁数你们还投我,又是搞互联网,恰好说明咱这事儿挺靠谱。”刘积仁回答。

作者:蒋玮

被称作“中国比尔•盖茨”的刘积仁是中国计算机行业发展的缔造者与见证者之一,也是中国第一家软件上市公司的创办者。向来低调的他如今却高调融资37亿再战互联网医疗领域,面对质疑他回应创业与年龄无关。

【被迫弃教从商】

1955年出生的刘积仁,今年整六十。

在这个同代人纷纷退休,颐养天年的年纪,他却反其道而行之,率领东软杀进被认为只有年轻人才能玩得转的互联网领域,并一举刷新了国内互联网医疗最大单笔融资记录。

刘积仁是中国计算机行业发展的缔造者与见证者之一,也是中国第一家软件上市公司的创办者,被媒体誉为“中国比尔•盖茨”。

他创办东软纯粹是个意外,按他的话说,“原本没想做企业,要‘生’下来了,不得不‘养’而已。”

1988年,从美国留学归来的刘积仁,成了中国第一个计算机应用博士。到东北大学任教后,33岁即成为全国最年轻的教授之一。

彼时,东北大学计算机系软件与网络工程研究室刚刚成立,刘积仁满怀雄心加入,迎接他的却是两间半实验室,三台破电脑和捉襟见肘的3万元研究经费。

一个偶然的机会,日本汽车电子生产企业阿尔派株式会社来中国考察,希望找到一个研究团体承接汽车内部的软件系统,而刘积仁的发言促成了双方的合作。

1991年,他与阿尔派株式会社合资成立沈阳东工阿尔派音软件研究所,由于内心对商业的排斥,他未将其称为公司,直到在工商局注册时,才很不情愿地在研究所后面加了一个括号及“有限公司”四个字,这便是东软的前身。

那个年代,教授做企业会让人不齿,甚至被看作不务正业。但后来他想明白了:你是为你自己的梦想而活着,还是为别人?

在一片质疑声中,刘积仁毅然带领有共同志向的3名教师,踏上了创业之路。

【东软的“5条命“】

“非常庆幸我们还在与大家见面,因为我们还活着。”这是刘积仁面对媒体时常用的开场白。

因为“怕死”,他这些年来一直居安思危,主动求变,每隔三五年要为下一个活法重新创造生命。

猫有9条命,而东软在20多年里也经历了5次重生。

创业初期,东软主营软件开发和测试,但由于国内缺乏尊重软件知识产权的市场环境,做出的第一款产品就被别人拷贝了。

此路不通,刘积仁果断调整方向,将业务转向应用软件和系统集成,开始了第二次重生。他提出了将软件与产品工程相结合的概念,将东软的软件植入全球各大品牌的汽车音响、手机乃至医院的CT机中。

后来,软件行业逐渐兴起,东软借机从系统集成转型成为解决方案提供商,业务覆盖政府、电信、金融、医疗卫生等各行各业。

我国加入WTO后,“走出去”和“引进来”成为经济发展的主流,东软顺势而为,开启了国际化模式,开始从解决方案转向外包。这次转变不仅让东软有了充分的现金流,也让它一跃成为国内排名前十的软件公司。

四五年前,刘积仁的思路再次转变,认为外包不可持续,转而开始努力创造东软的第五次生命——构建生态系统,向别人学习,以更加开放的心态与别人跨界合作。

【进军互联网医疗】

如今,东软又到了需要再次转型、“换个活法”的时候了。

新常态下,原有的投资和低成本人力资源驱动的增长方式难以为继,而另一边,互联网正以摧枯拉朽之势冲击着各个行业。

这次,刘积仁瞄准了“大健康”。

一是因为医疗资源分布不均导致看病难;二是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老龄化问题日益严重,人们对健康愈加重视。

刘积仁向来很有前瞻性,前几次转型,他都敏锐地察觉到了市场的风向。此次转型,他也很早就开始未雨绸缪。

1998年创办的东软医疗,如今已经走到民族医疗器械产业的前列,其生产医疗设备在全世界有9000多家医院客户。

此外,东软还为大型医院、社保机构等提供解决方案和服务,是中国社会保险软件最大的提供商。

2009年,刘积仁提出了“大健康”概念,希望把东软在医疗领域的积累整合成一个更大的平台型商业模式。

于是,专注互联网医疗和健康管理的东软熙康应运而生。它是一个线上与线下结合的O2O平台,通过健康云、移动应用、健康智能设备的数据采集和分析,为用户提供个性化的健康管理服务。

刘积仁眼中的互联网医疗核心是放大医疗资源,让好医生变得更多。他希望让所有人都能享受到一个公平的医疗服务,而东软正在为此努力。

【互联网创业年龄不是问题】

刘积仁当初做医疗设备时,就被视为冒险之举。这次做熙康,东软内部很多人更认为是瞎扯,跨度太大,但企业家的决断力让他坚定地做下去。

在他看来,健康医疗具有无限周期,可以边投入边收入,是一个永远的朝阳产业。

事实证明了他的判断,虽然目前东软熙康仍处于投入期,尚未盈利,但资本仍趋之若鹜。

2014年12月,弘毅投资联合其他投资机构,将37亿巨资砸向东软医疗与东软熙康。

“投资你最大的风险就是年纪太大。”投资人和刘积仁开玩笑。

“我这么大岁数你们还投我,又是搞互联网,恰好说明咱这事儿挺靠谱。”刘积仁回答。

“在医疗设备和健康管理业务引进投资者,这是因为我们过去的积累。我把这种创新叫做增量式创新。东软还不够聪明,还不那么幸运。我们从来没有想颠覆什么。我们只相信一点:成功一定要建立在过去的基础上,过去每一个积累都给未来面向风险的时候带来机会。”刘积仁说。

很多80后对刘积仁进入互联网行业也持质疑态度,连马化腾也曾下过如此结论:有时你什么错都没有,就错在太老了。

图注:“刘老师”和他的团队

刘积仁坦言自己并不同意马化腾这样的说法,他认为互联网创业和物理年龄没有关系,内心年轻最重要。虽然东软是“老人”,但它的生命力在持续创新。

事实上,刘积仁不仅心态年轻,体力也相当充沛。60岁的他依然每天早上听着音乐慢跑10公里。他还曾在一档节目录制中与在场年轻人PK举哑铃,无人能敌,并以独家花式哑铃惊呆现场观众,让许多年轻人自叹不如。

【“刘老师”的艺术情结】

在东软,刘积仁被称作“刘老师”,其儒雅的气质也为人所津津乐道。但若就此认为他是一个理工男,或是严肃正统的老师,那就大错特错了。

很少有人能想到,他的座驾是一辆老板们很少开的“陆地巡洋舰”越野车,在他眼中,这比那些没有个性的商务轿车好看得多。

他认为自己特立独行的做法,来自于与生俱来的“艺术情结”。

和大多数出生在50年代的中国人一样,刘积仁的青少年时期充满了坎坷,但这始终不能阻挡他对音乐和美术的热爱:小提琴、笛子,带响的都能来几下;能将各种英雄人物画得惟妙惟肖;喜欢木刻的他,还曾刻了100多个毛泽东头像……

高中毕业之后,刘积仁被分配到钢铁厂工作,期间他办过艺术板报,当过电影放映员,也在工会搞过美术摄影。

直到25岁,命运之神才垂青这个年轻人,作为工厂最后一届工农兵大学生,进入东北大学电子系计算机软件专业学习。

图注:“城堡”一般的东软大连软件园

尽管后来他走上了创业与商业的道路,但工作之余,仍是一个很风雅的人,喜欢听波切利的歌剧,还收集了大量的意大利歌剧碟片。

刘积仁甚至亲自设计了个性十足,极具美感的大连软件园。这个软件园坐落在两座小山上,中间由一座桥梁连接,灰褐色的石头外墙和圆圆的屋顶,让这些建筑看起来像一座座城堡。

谈到退休以后的计划,他的愿望也相当文艺:到法国南部去旅旅游,写写书。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60岁再战互联网,还能拿到37亿投资,他是谁?

在这个同代人纷纷退休,颐养天年的年纪,刘积仁却反其道而行之,率领东软杀进被认为只有年轻人才能玩得转的互联网领域,并一举刷新了国内互联网医疗最大单笔融资记录。按他的话说,创业与年龄无关。

“投资你最大的风险就是年纪太大。”给东软投资37亿后,投资人和刘积仁开玩笑。

“我这么大岁数你们还投我,又是搞互联网,恰好说明咱这事儿挺靠谱。”刘积仁回答。

作者:蒋玮

被称作“中国比尔•盖茨”的刘积仁是中国计算机行业发展的缔造者与见证者之一,也是中国第一家软件上市公司的创办者。向来低调的他如今却高调融资37亿再战互联网医疗领域,面对质疑他回应创业与年龄无关。

【被迫弃教从商】

1955年出生的刘积仁,今年整六十。

在这个同代人纷纷退休,颐养天年的年纪,他却反其道而行之,率领东软杀进被认为只有年轻人才能玩得转的互联网领域,并一举刷新了国内互联网医疗最大单笔融资记录。

刘积仁是中国计算机行业发展的缔造者与见证者之一,也是中国第一家软件上市公司的创办者,被媒体誉为“中国比尔•盖茨”。

他创办东软纯粹是个意外,按他的话说,“原本没想做企业,要‘生’下来了,不得不‘养’而已。”

1988年,从美国留学归来的刘积仁,成了中国第一个计算机应用博士。到东北大学任教后,33岁即成为全国最年轻的教授之一。

彼时,东北大学计算机系软件与网络工程研究室刚刚成立,刘积仁满怀雄心加入,迎接他的却是两间半实验室,三台破电脑和捉襟见肘的3万元研究经费。

一个偶然的机会,日本汽车电子生产企业阿尔派株式会社来中国考察,希望找到一个研究团体承接汽车内部的软件系统,而刘积仁的发言促成了双方的合作。

1991年,他与阿尔派株式会社合资成立沈阳东工阿尔派音软件研究所,由于内心对商业的排斥,他未将其称为公司,直到在工商局注册时,才很不情愿地在研究所后面加了一个括号及“有限公司”四个字,这便是东软的前身。

那个年代,教授做企业会让人不齿,甚至被看作不务正业。但后来他想明白了:你是为你自己的梦想而活着,还是为别人?

在一片质疑声中,刘积仁毅然带领有共同志向的3名教师,踏上了创业之路。

【东软的“5条命“】

“非常庆幸我们还在与大家见面,因为我们还活着。”这是刘积仁面对媒体时常用的开场白。

因为“怕死”,他这些年来一直居安思危,主动求变,每隔三五年要为下一个活法重新创造生命。

猫有9条命,而东软在20多年里也经历了5次重生。

创业初期,东软主营软件开发和测试,但由于国内缺乏尊重软件知识产权的市场环境,做出的第一款产品就被别人拷贝了。

此路不通,刘积仁果断调整方向,将业务转向应用软件和系统集成,开始了第二次重生。他提出了将软件与产品工程相结合的概念,将东软的软件植入全球各大品牌的汽车音响、手机乃至医院的CT机中。

后来,软件行业逐渐兴起,东软借机从系统集成转型成为解决方案提供商,业务覆盖政府、电信、金融、医疗卫生等各行各业。

我国加入WTO后,“走出去”和“引进来”成为经济发展的主流,东软顺势而为,开启了国际化模式,开始从解决方案转向外包。这次转变不仅让东软有了充分的现金流,也让它一跃成为国内排名前十的软件公司。

四五年前,刘积仁的思路再次转变,认为外包不可持续,转而开始努力创造东软的第五次生命——构建生态系统,向别人学习,以更加开放的心态与别人跨界合作。

【进军互联网医疗】

如今,东软又到了需要再次转型、“换个活法”的时候了。

新常态下,原有的投资和低成本人力资源驱动的增长方式难以为继,而另一边,互联网正以摧枯拉朽之势冲击着各个行业。

这次,刘积仁瞄准了“大健康”。

一是因为医疗资源分布不均导致看病难;二是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老龄化问题日益严重,人们对健康愈加重视。

刘积仁向来很有前瞻性,前几次转型,他都敏锐地察觉到了市场的风向。此次转型,他也很早就开始未雨绸缪。

1998年创办的东软医疗,如今已经走到民族医疗器械产业的前列,其生产医疗设备在全世界有9000多家医院客户。

此外,东软还为大型医院、社保机构等提供解决方案和服务,是中国社会保险软件最大的提供商。

2009年,刘积仁提出了“大健康”概念,希望把东软在医疗领域的积累整合成一个更大的平台型商业模式。

于是,专注互联网医疗和健康管理的东软熙康应运而生。它是一个线上与线下结合的O2O平台,通过健康云、移动应用、健康智能设备的数据采集和分析,为用户提供个性化的健康管理服务。

刘积仁眼中的互联网医疗核心是放大医疗资源,让好医生变得更多。他希望让所有人都能享受到一个公平的医疗服务,而东软正在为此努力。

【互联网创业年龄不是问题】

刘积仁当初做医疗设备时,就被视为冒险之举。这次做熙康,东软内部很多人更认为是瞎扯,跨度太大,但企业家的决断力让他坚定地做下去。

在他看来,健康医疗具有无限周期,可以边投入边收入,是一个永远的朝阳产业。

事实证明了他的判断,虽然目前东软熙康仍处于投入期,尚未盈利,但资本仍趋之若鹜。

2014年12月,弘毅投资联合其他投资机构,将37亿巨资砸向东软医疗与东软熙康。

“投资你最大的风险就是年纪太大。”投资人和刘积仁开玩笑。

“我这么大岁数你们还投我,又是搞互联网,恰好说明咱这事儿挺靠谱。”刘积仁回答。

“在医疗设备和健康管理业务引进投资者,这是因为我们过去的积累。我把这种创新叫做增量式创新。东软还不够聪明,还不那么幸运。我们从来没有想颠覆什么。我们只相信一点:成功一定要建立在过去的基础上,过去每一个积累都给未来面向风险的时候带来机会。”刘积仁说。

很多80后对刘积仁进入互联网行业也持质疑态度,连马化腾也曾下过如此结论:有时你什么错都没有,就错在太老了。

图注:“刘老师”和他的团队

刘积仁坦言自己并不同意马化腾这样的说法,他认为互联网创业和物理年龄没有关系,内心年轻最重要。虽然东软是“老人”,但它的生命力在持续创新。

事实上,刘积仁不仅心态年轻,体力也相当充沛。60岁的他依然每天早上听着音乐慢跑10公里。他还曾在一档节目录制中与在场年轻人PK举哑铃,无人能敌,并以独家花式哑铃惊呆现场观众,让许多年轻人自叹不如。

【“刘老师”的艺术情结】

在东软,刘积仁被称作“刘老师”,其儒雅的气质也为人所津津乐道。但若就此认为他是一个理工男,或是严肃正统的老师,那就大错特错了。

很少有人能想到,他的座驾是一辆老板们很少开的“陆地巡洋舰”越野车,在他眼中,这比那些没有个性的商务轿车好看得多。

他认为自己特立独行的做法,来自于与生俱来的“艺术情结”。

和大多数出生在50年代的中国人一样,刘积仁的青少年时期充满了坎坷,但这始终不能阻挡他对音乐和美术的热爱:小提琴、笛子,带响的都能来几下;能将各种英雄人物画得惟妙惟肖;喜欢木刻的他,还曾刻了100多个毛泽东头像……

高中毕业之后,刘积仁被分配到钢铁厂工作,期间他办过艺术板报,当过电影放映员,也在工会搞过美术摄影。

直到25岁,命运之神才垂青这个年轻人,作为工厂最后一届工农兵大学生,进入东北大学电子系计算机软件专业学习。

图注:“城堡”一般的东软大连软件园

尽管后来他走上了创业与商业的道路,但工作之余,仍是一个很风雅的人,喜欢听波切利的歌剧,还收集了大量的意大利歌剧碟片。

刘积仁甚至亲自设计了个性十足,极具美感的大连软件园。这个软件园坐落在两座小山上,中间由一座桥梁连接,灰褐色的石头外墙和圆圆的屋顶,让这些建筑看起来像一座座城堡。

谈到退休以后的计划,他的愿望也相当文艺:到法国南部去旅旅游,写写书。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