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那些皮克斯电影给我们上的建筑课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那些皮克斯电影给我们上的建筑课

原来所有的布景背后都有良苦用心。

图片来源:网络

在过去二十年里,皮克斯出品的电影在全球赢得了大批观众。它的第一部电影《玩具总动员》(1995)收获3.62亿美元的全球票房,紧接着《虫虫特工队》(1998)拿下3.63亿美元,《玩具总动员2》(1999)4.85亿美元,《怪兽公司》(2001)5.25亿美元,到了《海底总动员》(2003)则高达8.65亿美元。

皮克斯在电影、故事和数码绘制等领域的成就早已被人们熟知,不过,你仔细思考过它跟空间设计的关系吗?皮克斯能够创造出一个几可乱真的建筑世界,就像我们每天生活的世界一样,这或许能激励我们对自身的环境进行批判思考。

为何皮克斯是理想的学习工具

从许多方面来看,儿童电影就像寓言,通过讲故事来传授一些普世的道理。事实上,学者们长久以来都在研究迪士尼动画电影对儿童道德观念和社交能力的积极与消极影响。皮克斯电影提供了丰富的研究材料,让学者们能够研究儿童如何感受和理解虚构或真实的文化和环境。

许多新千年的孩子看着皮克斯的电影成长,长大后他们继续热爱着皮克斯的电影。举个例子,流行新闻聚合网站Buzzfeed虽然主要面向二十多岁、三十多岁的读者,但它已经发表了将近50篇聚焦皮克斯电影及其工作室文化的文章。这些电影大多面向儿童,却也为他们未来探索理想的居住环境奠定了基础,或许还能影响他们长大成人后的世界观。

今天的许多年轻建筑师都是看皮克斯的电影长大的,未来的建筑师也将看着今天的皮克斯电影成长起来。

皮克斯给我们上的建筑课

【1】无障碍环境

皮克斯创造的角色有着各种各样的大小、身高、形状和能力,暗示着个人与环境能够进行独特的互动。

如今乃至未来的建筑师都能从皮克斯的角色中学到很多,比如这些角色怎么与环境进行互动。皮克斯电影中的角色有着各种各样的大小、形状、能力,然而他们都成功地在自己身处的环境中立足。另一方面,观众也能看到,当环境无法满足需求时,角色们如何在其中挣扎。拿《怪兽公司》里的怪兽之都来说,那是一个假想的城市,里面的居民难以置信地多样:一些非常巨型,一些又很迷你,有的习惯滑行,有的跑来跑去,有的走路,但每个角色都能在城市里自由穿行。

其中一幕是几个主要角色走在街上,我们能看到每间房子都能反映了住客的不同性格,而不像在我们人类世界里那样,到处的房子都千篇一律。在同名的怪兽公司里,整座建筑里的门都安装了不同高度的两套门推手,以照顾不同使用者的身高,这表示设计者注意到了要设计一个无障碍的通用环境。怪兽之都照顾到了个体差异,允许居民在其中快乐、舒适地生活。

《怪兽公司》以其异常丰富的角色为荣。

而另一方面,我们能在《玩具总动员》中看到,当个体生活在一个不适合自己的环境中,他将如何处处碰壁。跟《怪兽公司》类似,《玩具总动员》引入了一批大小不同、动作各异的角色。但是跟前者不同的是,这些角色在一个并非为他们设计的世界中踉踉跄跄:因为他们比人类小得多,生活在人类世界里就给他们带来了各种不便。

举个例子,《玩具总动员》里的角色必须利用通风管道作为交通工具,正如需要坐轮椅的人们常常使用的隐匿又不方便的后台路线一样。楼梯和门道都给角色们带来很多障碍,因为走这些路需要一定的大小和灵活性。这些电影让观众与残疾人的困境感同身受,后者每天都面临各种不便,在设计不良的环境中出行也给他们带来身体和心理上的障碍。皮克斯做了一项非常让人钦佩的工作,同时展现出设计成功和不成功的环境,并通过这种对比来推动情节发展。

【2】可持续性和人与自然的关系

皮克斯电影常见的另一个叙事主线是人造环境和自然环境的关系。《怪兽公司》电影里的很多场景都源自怪兽之都对“尖叫”的需求。人类儿童害怕的尖叫是怪物王国发电的源泉,他们的尖叫由专业的“恐吓者”来收集。由于电力需求的增长,一些怪兽开始采用更为残忍的手段来收集尖叫。但是,主角苏利文发现,孩子们的笑声能够带来更加强大且减少伤害的能量。这可以类比为化石能源及其对环境带来的有害影响(比如石油钻井),与之相反的是侵略性更小的可再生能源收集方式,比如风能和太阳能。

《机器人总动员》里,由垃圾堆成的摩天大楼占据了地球,这个世界已经被破坏到无法维持人类生活的地步。

《机器人总动员》对消费模式体现了更为明确的立场,展现出一个严重破坏的世界,以至于人类不得不放弃它,因为它无法再维持人类生活,使全体人类不得不生活在技术的庇护下,而且行动也受到限制。作为未来环境的设计师,建筑师们需要考虑如何在设计中倡导和融入可持续技术,并考虑所用材料的生物降解能力,才能最大程度减少新建筑对环境的影响。

《海底总动员》则告诉我们,在当今社会,我们也需要关注自身对人类以外的地球居民的影响。主角尼莫从珊瑚礁里被赶了出来,被捉到一个牙医的鱼缸里。我们可以看到,鱼缸里的其他鱼只懂得宠物店般的圈养生活,虽然它们并没有错,但这多少有些不平衡。在设计中考虑动物时,建筑师需要考虑它们生理和心理上的状态,要尽可能满足它们的需求,而不是只从欣赏动物的人类需求角度考虑。《海底总动员》将鱼拟人化,观众因而可以感同身受,人类的设计选择如何对其他生物造成影响。

《海底总动员》从玻璃的另一边向我们展现一个牙医的普通鱼缸,以及鱼缸里的生物可能如何看待人类。

【3】自身的反省

除了在无障碍环境和能源消费方面体现伦理道德,皮克斯还展现了建筑如何反映居民的个性。《飞屋环游记》通过影片里标志性的飞屋证明了这一点。两位主人公艾丽和卡尔堕入爱河、结婚、然后买了一间破房子。在蒙太奇的剪辑手法中,我们看到他们如何把它设计成自己的房子,卡尔害羞的性格体现在他选择的更为朴素低调的家具中,而艾丽的外向活泼则体现在家里那些新奇古怪、五颜六色的小细节上。

除了体现个人性格的细节,他们还有一些代表两人的共同物件,比如他们为未来的探险之旅存钱的储蓄罐。正如法国哲学家Gaston Bachelard在他的经典著作《空间诗学》(The Poetics of Space)中提出的,“房子能保护有梦想的人。”他们共同填满的房子完美体现了他们的结合,观众也能理解为什么主角卡尔在整部影片中都那么努力地保护这间房子。除了作为栖身之所,房子本身就是卡尔的自我和人生的重要组成部分。

艾丽和卡尔是可爱的一对夫妻,他们在房子上留下了自己的手印,这反映了他们和而不同的互补性格。

《玩具总动员》也表现出个人空间体现个性的重要性。虽然不常在影片中出现,玩具的拥有者安迪却对影片的场景和其他角色有着重要的影响。他的卧室是电影的主要背景。主角胡迪是玩具中的警长,也曾是安迪长久以来的最爱,然而他的受宠却被新玩具、太空战警巴斯光年超越。随着安迪的兴趣从胡迪转向巴斯,我们能够从影片的剪辑中看到,安迪房间的装饰物从西部的海报、床单和其他小玩意儿,逐渐转变成太空主题。随着变化的发生,胡迪失去了自信,因为他的居住空间不再能证明他在安迪生命中的重要地位,而巴斯的自信程度则随着安迪房间中太空主题标志物的增加而增强。这就形成了一种张力,虽然周围环境依然能反映安迪的兴趣,里面关于胡迪的元素却越来越少。

《玩具总动员》中,随着安迪的兴趣从胡迪转向巴斯,他的房间也在变化。

皮克斯向我们证明,当建筑或空间能够反映个性时,它能够带给人们多大的愉悦,人们也将会多么努力地保护其生活空间。在一些案例中,建筑师和住客对设计的定义可能会不同。这些电影能作为提醒,建筑师应该谨慎设计空间,使其反映顾客的价值观,由此创造出住客喜爱的建筑。

【4】 快乐

最后,皮克斯还提醒建筑师应该想得更远,设计出能够带来快乐和惊奇的环境。虽然皮克斯展现出来的世界往往与人类世界相一致,它也鼓励观众大胆梦想, 享受“合理的不可能性”(plausible impossible)——这是迪士尼公司创造的一个术语,指动画电影通过独特的方式让本不可能的事情看起来非常真实。在《飞屋环游记》里,我们看到整座房子被氢气球带到空中。在《怪兽公司》里,我们能够看到一个神奇的国度,只需一扇衣柜门就能环游世界。

《飞屋环游记》里的屋子只需用氢气球就飞到空中,还环游了半个地球。

皮克斯刻画出的世界总是有无尽的空间以供探索发现,并鼓励观众创造性地进行思考。皮克斯也小心地警告我们,当人们在环境中失去“快乐”时,将会带来什么样的后果。在《机器人总动员》中,全体人类居住在一艘巨大的飞船中。飞船内部充斥着数字广告,居民们住在相互孤立的房间上,按照预设的路线在太空船里生活,所有可能的需求都得到满足,简直就像拟真的智能手机。

《机器人总动员》在太空船的内部展示出一个设计过度的环境。当所有事情都安排妥当,哪里还有创造的空间?

虽然那是一个技术上非常先进的环境,它却几乎没有留下探索或与他人联系的空间,只剩下无聊的日常生活,和失去生命力的社会。建筑师可以以此为鉴,创造出独特而难以忘却的设计。

皮克斯是一个以创新、高质量和受欢迎而广为知名的工作室。皮克斯电影里的幻想世界能引领年幼而敏感的孩子们、他们的父母、以及未来的建筑师们创造性地思考身处的环境。这些电影强调了建筑伦理功能的重要性:多元化的环境能够满足无障碍、可持续环境的多种需求,同时保持奇妙、舒适和快乐。简而言之,这些电影能够给所有年龄段的设计师带来灵感,告诉我们,只要加上一点想象力,我们的世界也能变成那样。

 

翻译:陈倩敏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想要获取更多有意思的内容,请移步界面网站首页(http://www.jiemian.com/),并在微博上和我们互动,调戏萌萌哒歪楼菌→【歪楼-Viral】(请猛戳这里)。

你也可以关注乐趣频道的微信公众号【歪楼】:esay1414

 

 

来源:Archdaily

原标题:4 Lessons Pixar Films Can Teach Us About Architecture

最新更新时间:08/21 16:48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皮克斯

619
  • 皮克斯动画工作室据悉裁员14%
  • 华特迪士尼旗下皮克斯动画工作室将于今年晚些时候裁员

发布评论

您至少需输入5个字

评论

  • 皮克斯大爱

  • 哇哦哇哦~~~看来我还是个孩子😊

  • 比很多学校的说教更有教育意义!

那些皮克斯电影给我们上的建筑课

原来所有的布景背后都有良苦用心。

图片来源:网络

在过去二十年里,皮克斯出品的电影在全球赢得了大批观众。它的第一部电影《玩具总动员》(1995)收获3.62亿美元的全球票房,紧接着《虫虫特工队》(1998)拿下3.63亿美元,《玩具总动员2》(1999)4.85亿美元,《怪兽公司》(2001)5.25亿美元,到了《海底总动员》(2003)则高达8.65亿美元。

皮克斯在电影、故事和数码绘制等领域的成就早已被人们熟知,不过,你仔细思考过它跟空间设计的关系吗?皮克斯能够创造出一个几可乱真的建筑世界,就像我们每天生活的世界一样,这或许能激励我们对自身的环境进行批判思考。

为何皮克斯是理想的学习工具

从许多方面来看,儿童电影就像寓言,通过讲故事来传授一些普世的道理。事实上,学者们长久以来都在研究迪士尼动画电影对儿童道德观念和社交能力的积极与消极影响。皮克斯电影提供了丰富的研究材料,让学者们能够研究儿童如何感受和理解虚构或真实的文化和环境。

许多新千年的孩子看着皮克斯的电影成长,长大后他们继续热爱着皮克斯的电影。举个例子,流行新闻聚合网站Buzzfeed虽然主要面向二十多岁、三十多岁的读者,但它已经发表了将近50篇聚焦皮克斯电影及其工作室文化的文章。这些电影大多面向儿童,却也为他们未来探索理想的居住环境奠定了基础,或许还能影响他们长大成人后的世界观。

今天的许多年轻建筑师都是看皮克斯的电影长大的,未来的建筑师也将看着今天的皮克斯电影成长起来。

皮克斯给我们上的建筑课

【1】无障碍环境

皮克斯创造的角色有着各种各样的大小、身高、形状和能力,暗示着个人与环境能够进行独特的互动。

如今乃至未来的建筑师都能从皮克斯的角色中学到很多,比如这些角色怎么与环境进行互动。皮克斯电影中的角色有着各种各样的大小、形状、能力,然而他们都成功地在自己身处的环境中立足。另一方面,观众也能看到,当环境无法满足需求时,角色们如何在其中挣扎。拿《怪兽公司》里的怪兽之都来说,那是一个假想的城市,里面的居民难以置信地多样:一些非常巨型,一些又很迷你,有的习惯滑行,有的跑来跑去,有的走路,但每个角色都能在城市里自由穿行。

其中一幕是几个主要角色走在街上,我们能看到每间房子都能反映了住客的不同性格,而不像在我们人类世界里那样,到处的房子都千篇一律。在同名的怪兽公司里,整座建筑里的门都安装了不同高度的两套门推手,以照顾不同使用者的身高,这表示设计者注意到了要设计一个无障碍的通用环境。怪兽之都照顾到了个体差异,允许居民在其中快乐、舒适地生活。

《怪兽公司》以其异常丰富的角色为荣。

而另一方面,我们能在《玩具总动员》中看到,当个体生活在一个不适合自己的环境中,他将如何处处碰壁。跟《怪兽公司》类似,《玩具总动员》引入了一批大小不同、动作各异的角色。但是跟前者不同的是,这些角色在一个并非为他们设计的世界中踉踉跄跄:因为他们比人类小得多,生活在人类世界里就给他们带来了各种不便。

举个例子,《玩具总动员》里的角色必须利用通风管道作为交通工具,正如需要坐轮椅的人们常常使用的隐匿又不方便的后台路线一样。楼梯和门道都给角色们带来很多障碍,因为走这些路需要一定的大小和灵活性。这些电影让观众与残疾人的困境感同身受,后者每天都面临各种不便,在设计不良的环境中出行也给他们带来身体和心理上的障碍。皮克斯做了一项非常让人钦佩的工作,同时展现出设计成功和不成功的环境,并通过这种对比来推动情节发展。

【2】可持续性和人与自然的关系

皮克斯电影常见的另一个叙事主线是人造环境和自然环境的关系。《怪兽公司》电影里的很多场景都源自怪兽之都对“尖叫”的需求。人类儿童害怕的尖叫是怪物王国发电的源泉,他们的尖叫由专业的“恐吓者”来收集。由于电力需求的增长,一些怪兽开始采用更为残忍的手段来收集尖叫。但是,主角苏利文发现,孩子们的笑声能够带来更加强大且减少伤害的能量。这可以类比为化石能源及其对环境带来的有害影响(比如石油钻井),与之相反的是侵略性更小的可再生能源收集方式,比如风能和太阳能。

《机器人总动员》里,由垃圾堆成的摩天大楼占据了地球,这个世界已经被破坏到无法维持人类生活的地步。

《机器人总动员》对消费模式体现了更为明确的立场,展现出一个严重破坏的世界,以至于人类不得不放弃它,因为它无法再维持人类生活,使全体人类不得不生活在技术的庇护下,而且行动也受到限制。作为未来环境的设计师,建筑师们需要考虑如何在设计中倡导和融入可持续技术,并考虑所用材料的生物降解能力,才能最大程度减少新建筑对环境的影响。

《海底总动员》则告诉我们,在当今社会,我们也需要关注自身对人类以外的地球居民的影响。主角尼莫从珊瑚礁里被赶了出来,被捉到一个牙医的鱼缸里。我们可以看到,鱼缸里的其他鱼只懂得宠物店般的圈养生活,虽然它们并没有错,但这多少有些不平衡。在设计中考虑动物时,建筑师需要考虑它们生理和心理上的状态,要尽可能满足它们的需求,而不是只从欣赏动物的人类需求角度考虑。《海底总动员》将鱼拟人化,观众因而可以感同身受,人类的设计选择如何对其他生物造成影响。

《海底总动员》从玻璃的另一边向我们展现一个牙医的普通鱼缸,以及鱼缸里的生物可能如何看待人类。

【3】自身的反省

除了在无障碍环境和能源消费方面体现伦理道德,皮克斯还展现了建筑如何反映居民的个性。《飞屋环游记》通过影片里标志性的飞屋证明了这一点。两位主人公艾丽和卡尔堕入爱河、结婚、然后买了一间破房子。在蒙太奇的剪辑手法中,我们看到他们如何把它设计成自己的房子,卡尔害羞的性格体现在他选择的更为朴素低调的家具中,而艾丽的外向活泼则体现在家里那些新奇古怪、五颜六色的小细节上。

除了体现个人性格的细节,他们还有一些代表两人的共同物件,比如他们为未来的探险之旅存钱的储蓄罐。正如法国哲学家Gaston Bachelard在他的经典著作《空间诗学》(The Poetics of Space)中提出的,“房子能保护有梦想的人。”他们共同填满的房子完美体现了他们的结合,观众也能理解为什么主角卡尔在整部影片中都那么努力地保护这间房子。除了作为栖身之所,房子本身就是卡尔的自我和人生的重要组成部分。

艾丽和卡尔是可爱的一对夫妻,他们在房子上留下了自己的手印,这反映了他们和而不同的互补性格。

《玩具总动员》也表现出个人空间体现个性的重要性。虽然不常在影片中出现,玩具的拥有者安迪却对影片的场景和其他角色有着重要的影响。他的卧室是电影的主要背景。主角胡迪是玩具中的警长,也曾是安迪长久以来的最爱,然而他的受宠却被新玩具、太空战警巴斯光年超越。随着安迪的兴趣从胡迪转向巴斯,我们能够从影片的剪辑中看到,安迪房间的装饰物从西部的海报、床单和其他小玩意儿,逐渐转变成太空主题。随着变化的发生,胡迪失去了自信,因为他的居住空间不再能证明他在安迪生命中的重要地位,而巴斯的自信程度则随着安迪房间中太空主题标志物的增加而增强。这就形成了一种张力,虽然周围环境依然能反映安迪的兴趣,里面关于胡迪的元素却越来越少。

《玩具总动员》中,随着安迪的兴趣从胡迪转向巴斯,他的房间也在变化。

皮克斯向我们证明,当建筑或空间能够反映个性时,它能够带给人们多大的愉悦,人们也将会多么努力地保护其生活空间。在一些案例中,建筑师和住客对设计的定义可能会不同。这些电影能作为提醒,建筑师应该谨慎设计空间,使其反映顾客的价值观,由此创造出住客喜爱的建筑。

【4】 快乐

最后,皮克斯还提醒建筑师应该想得更远,设计出能够带来快乐和惊奇的环境。虽然皮克斯展现出来的世界往往与人类世界相一致,它也鼓励观众大胆梦想, 享受“合理的不可能性”(plausible impossible)——这是迪士尼公司创造的一个术语,指动画电影通过独特的方式让本不可能的事情看起来非常真实。在《飞屋环游记》里,我们看到整座房子被氢气球带到空中。在《怪兽公司》里,我们能够看到一个神奇的国度,只需一扇衣柜门就能环游世界。

《飞屋环游记》里的屋子只需用氢气球就飞到空中,还环游了半个地球。

皮克斯刻画出的世界总是有无尽的空间以供探索发现,并鼓励观众创造性地进行思考。皮克斯也小心地警告我们,当人们在环境中失去“快乐”时,将会带来什么样的后果。在《机器人总动员》中,全体人类居住在一艘巨大的飞船中。飞船内部充斥着数字广告,居民们住在相互孤立的房间上,按照预设的路线在太空船里生活,所有可能的需求都得到满足,简直就像拟真的智能手机。

《机器人总动员》在太空船的内部展示出一个设计过度的环境。当所有事情都安排妥当,哪里还有创造的空间?

虽然那是一个技术上非常先进的环境,它却几乎没有留下探索或与他人联系的空间,只剩下无聊的日常生活,和失去生命力的社会。建筑师可以以此为鉴,创造出独特而难以忘却的设计。

皮克斯是一个以创新、高质量和受欢迎而广为知名的工作室。皮克斯电影里的幻想世界能引领年幼而敏感的孩子们、他们的父母、以及未来的建筑师们创造性地思考身处的环境。这些电影强调了建筑伦理功能的重要性:多元化的环境能够满足无障碍、可持续环境的多种需求,同时保持奇妙、舒适和快乐。简而言之,这些电影能够给所有年龄段的设计师带来灵感,告诉我们,只要加上一点想象力,我们的世界也能变成那样。

 

翻译:陈倩敏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想要获取更多有意思的内容,请移步界面网站首页(http://www.jiemian.com/),并在微博上和我们互动,调戏萌萌哒歪楼菌→【歪楼-Viral】(请猛戳这里)。

你也可以关注乐趣频道的微信公众号【歪楼】:esay1414

 

 

来源:Archdaily

原标题:4 Lessons Pixar Films Can Teach Us About Architecture

最新更新时间:08/21 16:48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