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双子杀手》:李安的再发明技术执念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双子杀手》:李安的再发明技术执念

“改变人们的习惯、改变文化是非常难的。” 他承认。“但是我有一点过盛的好奇心,” 他说,“我已经不再年轻了,我不愿再等。”

文|极地漫游  W同学 + 钤

时隔三年,李安导演又带着 120 帧 / 4K / 3D 版的《双子杀手》来了!

带着期待、午夜零点第一时间走进影院。《双子杀手》在国内共发行了 18 个版本,其中 120 帧+ 4K + 3D 的版本有 3 个,为了体会李安原版(120 帧 CINITY ATMOS 4K/3D 版本),W 同学特意赶往其国内首场点映的朝阳大悦城影院。

记得 2016 年时,为看李安的 120 帧版《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去了当时北京唯一、全国唯二拥有 4k/3D/120 帧影厅的悠唐博纳。一直非常喜欢《比利·林恩》,对该片在美国被评烂片只能无语。《比利·林恩》是人类第一部 4k/3D/120 帧电影。

《双子杀手》、《比利·林恩》120 帧/秒,普通电影 24 帧/秒。《双子杀手》画面每秒 120 张,捕捉到的运动细节为普通电影5倍,接近人类视觉极限。影片中,威尔·史密斯飞车驶过街道,与年轻版的自己同屏对决,枪战、爆破,120 帧/秒的流畅的画面,让人血脉喷张,无比惊艳。

个人观感是,视觉上可以用革命性概括。除了更清晰、更明亮,还更细腻。尤其对高速运动中细节的还原,令人震撼,耳目一新。

电影探讨的内容在 1996 年绵羊多莉横空出世时已经被热议过,这次虽然包装在一部好莱坞标准的商业间谍片中,也未能显出特别的新意。

据说北京地区只有两个影厅有此 CINITY 120 帧/4k/3D 放映系统,故票价不便宜,235 元/张。感觉票价稍贵但也能理解,无论如何,都很值得走进电影院去观看。

年青版的威尔·史密斯的制作,个人感觉除了片尾的一小段外,几乎全片都做到了以假乱真,好莱坞这一技术已经接近彻底 100% 的成熟,相信不久的将来,我们可能就能看到玛丽莲·梦露或奥黛丽·赫本 “主演” 的全新电影了,曾经某部科幻片中看到的故事看来即将变成现实。

其实《双子杀手》电影的精彩度弱于《比利·林恩》,感觉动作片不是李安最擅长的电影类型,但这是一部值得进影院观影,特别是 120 帧的版本,更是绝对值得进影院观影,你会发现完不同以往的观影体验。

在《双子杀手》的北京提前点映会上,记者与李安曾有一段问答,李安说:其实电影真正的魅力,不是在讲故事,人们记住的往往只是一个镜头、一句台词、一个瞬间,那是笔墨难以形容、只有画面能够传达的,是一种很神秘的心理沟通和启发。我觉得电影最大的魅力是 “看”,说穿了就是声光效果,不是戏剧,也不是哲学。

我常常挑战自己做不到的事情,就是想回到刚刚拍电影时候的初心。

而我想聊聊,李安连续两次在电影上追求极致技术的内在动因。一家之言,不一定对,期待交流探讨。

是什么不断驱动李安导演不断挑战人类新的电影技术?

手机是一种发明,而智能手机就是一种再发明,汽车是一种发明,SUV 就是一种再发明。电影是一种发明,3D 电影就是一种再发明,120 帧/4K 电影也是一种再发明。

我们可以看出,从《比利·林恩》开始,李安似乎对技术及再发明有了执念。

近年来,中国各处特别爱提创新,而不怎么提发明了。其实,W 同学有些开始 “讨厌” 创新这个词了,他掩盖了我们在发明上的无能,如同一种 “安慰剂”,麻痹了很多人,使他们过早放弃了更高的追求,让他们有点微创新就沾沾自喜。记得以前,小朋友在回答长大想作什么人时,说想长大当发明家的比例不小,而近些年发明越来越少被提及,可能与继古代四大发明之后中国近现代发明实在太少有关,近现代之后,中国以约占人类 20% 的人口,发明却只占人类近现代发明总量的不到 1%,可能因为不能哪壶不开提哪壶,为免尴尬,故而发明越来越少被提及,大家开始口闭口只提创新。

显然,发明、再发明与创新之间有根金线,这根线叫 “起名线”,W 同学习惯称之为 SUV 线,冲过了 SUV 线(起名线)的创新,才说明该创新程度足够大,才够资格为该创新取个新的名字。某种意义上,从 0 到 1,是发明,从 1 到 N 是创新。下文中我们基本不太提及创新、微创新、中等程度的创新,我们不是歧视微创新和中等程度的创新,而是,创新不是我们主要想要讨论的论题。当代中国如果有了强大的发明力,自然就拥有了强大的创新力,因为创新力不过是发明力的低端版本、入门版本。有发明力的人自然便有创新力,而有创新力的人却不一定有发明力。因为只有足够巨大、足够颠覆的创新(过了SUV线)才能被称为发明或再发明。发明是创新的最高级版本。创新较容易,而发明要难得多,我们认为未来的最高级别的强国、大国之争将可能彻底是最高级的国家发明力之争。

说到《双子杀手》,不得不说 3D/4K/120 帧技术。这一电影技术的再发明李安在《比利·林恩》中首次尝试。当时世界上能放映这种格式的影院非常少,中国只有北京、上海两块银幕可以放。这次《双子杀手》,华夏电影公司联合设备制造商为之特别开发了一款名叫 Cinity 的放映系统,可原格式呈现这部电影。W 同学去看的就是这一系统。

玩技术(再发明)是《比利林恩》之后大家对李安的印象。

在 13 日中国首场点映的映后见面会上,主持人其中一题的言下之意就是:以前大家公认戏剧结构见长的李安为什么走上了技术的道路?李安的回答是:我从没放弃戏剧这块,这是我相对熟悉和顺手的地方,但电影和戏剧有区别,声画体验是其优势。这几年的技术尝试更多的是因为新技术开拓了一令他着迷的 “美丽新世界”,仿佛 “开了第三只眼”,李安也一再感叹其中有些画面有多么地美。

《双子杀手》女主角玛丽·伊丽莎白·温斯特德

据笔者分析,李安的这一明显的转变,可能来自他拍摄《少年派》的经历,《少年派》是李安第一次使用不同于以往的全新电影制作技术制作的电影,初次上手,李安就很好的把握了这些新技术,电影最终在内容层面和技术层面两方面都取得了很高成就,李安因该片第二次获得了奥斯卡最佳导演奖,而且个人认为,这次获奖比上一次因《卧虎藏龙》获奖更实至名归、更具含金量。

在《比利·林恩》之前,李安并没有表现出对新技术发明的执念。那么是什么影响了李安而导致这种转变呢?

W同学认为主要原因如下:

美国渐渐形成的 “对发明、再发明 ‘变态级’ 推崇” 的发明力崇拜文化观念,在 “环境威力法则” 的作用下,对李安的影响。

李安在美国完成电影的大学学习,目前与妻子长期、主要的居住、生活、工作地是美国纽约。深受美国发明力崇拜文化和观念的影响。

观念改变一切。发明力崇拜这一观念彻底改变了人类社会的进程,它诞生后的 400 年间是人类社会千万年发展历程中最重要的分水岭,史称 “人类文明转折期”。

正是因为,发明力崇拜是导致西方文明进入工业革命与去君权化,最终反超东方文明的关键,故而当今西方发达国家对这一观念普遍拥有超强大的执念!!

一叶知秋,通过两个例子,我们来看看,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他们对 “发明力崇拜” 的执念到了何种程度。

例1. 乔布斯,因推出了人类第一个商用级别的、带鼠标的、图形界面的电脑 —— 苹果电脑,25 岁时他就成为行业领头人物,成为了亿万富翁。如果他只是位金钱崇拜者,他已到达,大可好好享受生活。但他并没有停止对发明力执念,在被苹果公司开除之后,1995 年,他投资并带领皮克斯公司成功推出了人类第一部全 CG 动画电影长片《玩具总动员》,这才会有 20 年后中国的《大圣回来》及再4年后的《哪吒之魔童降世》。乔布斯重新被请回苹果公司后,他带领苹果于 2001 年成功推出人类第一个硬盘式音乐随身听 iPod。2007 年,他带领苹果公司成功推出人类第一个智能手机 iPhone;2010 年,他带领苹果公司成功推出人类第一个商用化的平板电脑 iPad。

电脑是种发明,图形界面的电脑、平板电脑就是种再发明;电影是种发明,全 CG 动画长片就是种再发明;录放音机是种发明,随声听、硬盘式随身听就是种再发明;手机是种发明,智能手机就是种再发明。乔布斯一次次带领公司冲过了 SUV 线(起名线),为人类带来了一个个再发明。乔布斯内心的 “发明力崇拜” 执念如此明显,有一种说法甚至认为,乔布斯因发明力崇拜而丢了性命。许多人认为,如乔布斯如果发财后就环游世界享受生活,而不是一次次挑战 SUV 线,为人类带来一个个再发明,他就不会因过于忙碌、过度劳累而犯癌症。乔布斯于 2011 年 56 岁便去世(美国男性的平均寿命 75.15 岁,女性: 80.97 岁)。许多人认为,乔布斯因 “发明力崇拜” 执念而少活了至少 20 年。

例2. 马斯克,他完成了私人公司发射火箭的壮举,他造出了全世界最好的电动汽车。他打造出世界上最大的网络支付平台。埃隆·马斯克是 SpaceX、特斯拉汽车及 PayPal 三家公司的创始人。其中 PayPal 是全球最大的电子支付公司,创建于 1998 年(马云的支付宝于之后 6 年 2004 年开始建立)。特斯拉汽车发布于 2008 年,是人类第一个成熟商用的四轮电动车。

2012 年,马斯克旗下公司 SpaceX 的太空舱成功与国际空间站对接后返回地球,人类第一次开启了太空运载的私人运营时代。2015 年,马斯克旗下公司 SpaceX 成功发射并回收人类第一个可回收火箭。2018 年,SpaceX有成功发射有人类第一大载重量的“重型猎鹰” 运载火箭,并成功完成两枚一级助推火箭的完整回收。

目前,世界上掌握了航天器发射回收技术的组织或个人只有四个:美国政府、俄罗斯政府、中国政府,还有埃隆·马斯克。

而世界目前掌握了成熟的可回收火箭技术的组织或个人只有一个:埃隆·马斯克。不包括美国、俄罗斯、中国等在内的任何地球国家政府。

对比国内,马云所做的网络电子商务、网络电子支付都是一种再发明,马云只是跟进模仿者,而不是发明者。也许这还不能证明马云骨子里没有 “发明力崇拜”。“近乎铁证” 出现在 2019 年 8 月,上海举行的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的一场 “双马对话” 彻底地、近乎铁证的反映出马云骨子里没有 “发明力崇拜”。在马云和马斯克的这场 40 多分钟的对话中,马云全场的坐姿都表现出对马斯克的不以为意,不仅是不时翘起的二郎腿,吃瓜群众都能看出马云对马斯克火星计划的冷嘲热讽。在一位人类 “发明力大神级人物” 面前,马云这种从未有真正够级别发明的人不仅没有表现出崇拜,甚至表现出了轻蔑和傲慢的态度!也许有钱给了马云底气?

就这次 “双马对话“”,网络上有人如此评价:

“马斯克的讲话极具启发性、前瞻性。相比之下,商人马云的本色无所遁形。

马斯克所做的事情,总让人感到超前于时代。马斯克的公司:电动汽车公司 Tesla、全美最大太阳能发电公司 SolarCity、太空探索技术公司 SpaceX —— 它们所涉及的科技都是探索性的。

美国有大量像马斯克这样的人,他们充满自由、创新的思想,永不止歇地探索这个世界,不断拓展人类想象力的边界。

这种差距,或许就是两个国家的差距。

面对马云不停的 ‘消解’ 主题,马斯克说,要尽可能多地多学一点,让自己能够更好地预测未来、创造未来,我们要评估一下自己在学的东西,是不是能够让自己预测未来,让自己减少错误?聪明人犯的最严重的错误就是自以为聪明。

这简直就是狠狠地上了一课,给马云,也是给所有的不可知论者、虚无主义者,所有自以为聪明、陈词滥调的因循守旧者。”

为什么,马云与马斯克表现出如此大的差距?”双马对话现象“ 到底说明了什么?

最大的因素就是马斯克从小在西方发达国家的 “发明力崇拜” 文化氛围中长大,根据 “环境威力法则”,大概率 “发明力崇拜” 已经内化成其重要的性格特征,长大要么会追求发明力,要么自己没发明力但会非常非常尊重发明力及有发明力的人。较大概率在其发财之后、不会停止对发明力的追求(甚至冒着破产的风险)。

而马云从小在没有浓厚 “发明力崇拜” 文化却有浓厚孝道文化氛围的环境中长大,根据 “环境威力法则”,大概率会成为一个孝顺父母的人、但大概率不会有 “发明力崇拜型性格” ,能追求创新就不错了。较大概率在发财之后也不会对发明力展开追求,更不会冒破产风险对发明力展开不计代价的追求,马云大概率不会彻底崇拜发明力,而会崇拜追求更现实的东西。

互联网是种发明,互联网电子支付就是种再发明;汽车是种发明,电动汽车就是种再发明;火箭是种发明,可回收火箭就是种再发明;马斯克一次次带领公司冲过了 SUV 线(起名线),为人类带来了一个个再发明。马斯克内心的 “发明力崇拜” 执念如此明显,为此他差点破产,一度到处借钱、公司命悬一线。但是马斯克赢得了更多的尊重,也创造了更大的价值。

而大神卡梅隆也曾评价过李安首创的 “3D/4K/120帧” 格式,称之为 “新白金标准”,超越了人类的视觉系统。卡梅隆为人类带来的 3D 的电影,有时人类的顶尖高手们,更在乎的是别的高手的评价和认可,而对凡人的认可和掌声其实并不那么在乎,最典型的是人类许多伟大的数学家们,许多都完全不在乎世俗荣誉。

李安近年来的技术流化,也许也有一定的这方面的原因,他已经有了更高的追求,他已经不怎么在乎大众给他的赞美,对政府大众可能已经没太大的愿望了,他的野心也许已是永留人类电影史,征服其它的电影大神。

野心其实是个中性词,根据美好终标原理,美好的野心,对人类地球宇宙无害的野心,大一点有什么不好呢?

再来看看李安的某次自述,“1973 年底,我 18 岁,那一天我永志难忘,可以说是我的觉醒日。回想起来,当时台湾只看得到一部伯格曼,70 年代初期,我和朋友在电影社,在放映室一起看那部片,我连续看了两次,看完我完全动弹不得,无法移动身体,仿佛被导演夺走了童贞,我看不懂,但大受震撼!

在台湾我没有看过这样的东西,我是个只会读书的好孩子,没有非分之想,只会念书做作业好上大学,但我却连这都失败了,我母亲是虔诚的基督教徒,每周日都带我上教会,14 岁前我每天祷告四次,然后我放弃了,这样做有何用?那是我成长的背景,然后我看了《处女之泉》,之前我从没看过艺术电影,那冲击之大你想象不到,我哑口无言,不知道自己是怎么啦,我从没有想过人可以质疑信仰。我还记得片尾那个镜头,直至今日依然深受影响,我要拍摄沉思的状态时,总是从人的背后来拍摄,就是从那样的镜头来拍摄,剧中父亲抬头仰望,质问上帝为什么,他考虑动手杀人时,便走到山丘上的小树旁,我不知道自己为何大受震撼,他就那样看着树,然后...." ——(摘自《打扰伯格曼》)

当导演李安回忆起自己第一次看艺术电影,是在台湾偶然看到伯格曼的《处女泉》。根据他本人的亲述,那次经验 “就像是被导演夺走了童贞”。那年他 18 岁。李安曾说,自己能走上电影道路,正是受了伯格曼的影响:“他的画面和主题,深深震撼了我,《处女泉》成了把我点醒的启示录。自那以后,我觉得自己彻底改变了,我暗暗下决心将来一定要做电影。”

2006 年,在伯格曼垂垂老矣之时,李安怀着儒慕谦卑之心前去大师居住的法罗岛拜访,两人的拥抱简直就像是信徒在拥抱上帝,令人动容。两人互相抓着对方,微笑,而后李安紧紧抱住了英格玛。

“年轻人看我的电影有一种触动,不是讲我的电影多好,伯格曼对我的触动是处子的震动,后来比他更厉害的人也不能唬到我。有时候人年轻时候的影响是一生的。伯格曼的电影教会我,用哲学观念去统御电影,对神的疑问,抽象的东西,要有很崇敬的心去体现。我永远不能跟他比,他是精神导师,永远是我的精神导师。”—— 李安

2007 年 7 月 30 日,瑞典国宝级电影大师英格玛·伯格曼逝世,终年 89 岁。伯格曼是 20 世纪影史的最重要电影导演之一,他以简约的影像风格、沉郁的理性精神和对生与死、灵与肉等一系列问题的探索,开创了新的艺术表现手法,在看似狭小的空间里展示了人内心无比广阔的时空变幻。在纪录片《打扰伯格曼》中,伍迪·艾伦、马丁·斯科塞斯、李安、科波拉、张艺谋、北野武等名导悉数出镜,倾诉伯格曼对自己创作生涯的巨大影响。李安曾说,“若是没有这些伟大的电影,我将只会满足于讲一个好故事,满足于让人们哭哭笑笑”。

“我们生活在一个以自我为中心的幻觉中。但是,在这个充实生活的中央,却有一个巨大的空洞和上帝的幻灭,想把这叫什么都随你们的便,无所谓,但需要一种精神上的安全来补偿所有物质和安全的匮乏。在我的电影中,刻画的正是这种空洞,以及人类通过不断的创造来填补这个空洞,我相信这是电影介入当代问题 —— 甚至是唯一基本的问题 —— 的一种方式:赋予物质享乐文明以精神或人类的意义。无论如何,这始终都是我关注的问题。不要要求我讲其它的东西,我做不到。” —— 英格玛·伯格曼

不知大家是否能感受到,1973 年,李安被英格玛·伯格曼创作的艺术电影《处女泉》非暴力征服的情景。一本伟大的长篇小说征服一个人可能要两三天、一部伟大电影征服一个人可能要一个半小时,一首好歌、一段伟大的乐曲征服一个人可能要一分钟或三分钟,而一幅伟大的绘画、一件伟大的雕塑征服一个人却往往有时只需一秒。宽泛的说,艺术包括绘画、雕塑、文学、音乐、舞蹈、建筑、电影等所谓八大艺术,英文叫 ART,但宽泛的艺术,英文叫 Fine Art 特指中央美院所教授的绘画、雕塑等纯艺术(又称美术)。

人类公认,纯艺术是人类文明文化皇冠上最亮的明珠。它是人类智慧、审美、文化、文明的最高度浓缩物,浓缩到一秒征服你。如果您去过梵蒂冈的西斯廷教堂,亲眼见过米开朗基罗用了四年零五个月的时间以超凡的智慧和毅力完成的世界上最大的壁画西斯廷教堂天顶壁画《创世纪》。你就会发现,几乎没有人不会被征服,进入西斯廷教堂而没有被征服的几乎只可能是瞎子、傻子或非人类动物和植物。

艺术不是讲道理,大多数人类常常会对别人给他讲大道理会本能的反感,如果你去对马云说,您应该有 “发明力崇拜” 的观念,应该对马斯克更尊重等等,他几乎一定会反感,不愿意接受,而艺术则不同,人类接受许多艺术几乎可以说是出自本能。

故而,从小就利用人类小朋友的本能与天性,让其多接触好的艺术、让他们爱上艺术、热爱艺术。你会发现,他们的深层潜意识就会慢慢被植入发明力崇拜的基因。因为对着他们对艺术因热爱而越来越了解,特别是逐步品味越来越高后,特别是他们越来越理解和接受好的现代艺术以后,他们将建立起坚定的发明力崇拜的观念,甚至内化成个人的基本性格。因为好的现代艺术、真正的艺术大师几乎都是人类在艺术上的新发明或再发明者,达芬奇发明了 “蒙娜丽莎画法”,他发明的艺术画法使得人类第一次能做到如此真实地在用绘画再现人与风景。

李安曾说他希望去电影院看电影能变成一个仪式,就像是去教堂或寺庙一样。“你不应该在你的 iPhone 上看(电影)。我觉得看电影就应该是在影院,但现在已经不是这样了。我想现在是时候做出一些改变,让去电影院变成一件让人兴奋的事儿。”

不论这个产业有没有对他的一揽子计划做好准备,李安都决定继续前行。当他准备好向世人展示整部电影的时候,他想要亲眼看一看他自己的能耐。

“那些(24fps 的)电影是我生命中最爱的东西。现在我们有能力看得更清晰。那我们这代电影人到底应该怎么做?我已经看到了更清晰的电影。而我一旦看过了它,就再也不能假装我从来没看见过。”

“改变人们的习惯、改变文化是非常难的。” 他承认。“但是我有一点过盛的好奇心,” 他说,“我已经不再年轻了,我不愿再等。”

李安在《色,戒》片场

人类的发明或再发明在诞生阶段时,有三种形式:一种是奔驰式的,奔驰先生为人类发明了第一台四轮驱动的汽车,当时其速度只有马车的三分之一,外观难看又有难闻的油味,几乎所有人都说奔驰先生发明的这种汽车毫无前途,都不喜欢它,所以奔驰式发明是指那些在诞生之处很不完善的发明,让人难以迅速接受。第二种,是 iphone 式的,即诞生之初就接近完美,人们立刻接受并爱上这个新发明,乔布斯的 iphone与《玩具总动员》,卡梅隆的 3D 电影《阿凡达》都是此种形式;第三种,就是介于奔驰式和 iphone 之间的,我们可以说是比利林恩式的,李安的《比利林恩》和《双子杀手》都属于此列。

虽然,我们希望所有发明最好都是 iphone 式的,但这根本不可能,作为一个发明力崇拜主义的信仰者或者普通大众。我们应该给人类中的那些奔驰先生和李安们以时间?

如果,我们不能支持李安们一张电影票,那我们就给他们一些免费的掌声和敬礼?

至少我们我不应该对他们冷嘲热讽?

如果我们不能买辆特斯拉以支持马斯克们,我们至少给他们一些免费的掌声和敬意?

至少我们不该像某些人一样对他们冷嘲热讽?

附:

《双子杀手》国内发行的 18 个版本:

24 帧 2D

24 帧 IMAX5.02D

24 帧 IMAX12.02D

24 激光 IMAX12 一代 2D

24 帧 CGS2D

24 帧 DTSX2D

24 帧 ATMOS2D

24 帧 CGSATMOS2D

24 帧 CGSDTSX2D

60 帧 3D

60 帧激光 IMAX5 二代 3D

60 帧激光 IMAX12 二代 3D(原版、译制)

60 帧 ATMOS3D

60 帧 CGS3D

60 帧 CGSATMOS3D

120 帧杜比视界 3D

120 帧 CINITY3D

120 帧 CINITYATMOS3D(原版)

(数据来自数字版影片发行通知)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李安

  • 李安Aaron Lee从先锋投资者到金融科技领军者的成长之路
  • 东融科技集团举办首期媒体交流日,共话金融科技未来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双子杀手》:李安的再发明技术执念

“改变人们的习惯、改变文化是非常难的。” 他承认。“但是我有一点过盛的好奇心,” 他说,“我已经不再年轻了,我不愿再等。”

文|极地漫游  W同学 + 钤

时隔三年,李安导演又带着 120 帧 / 4K / 3D 版的《双子杀手》来了!

带着期待、午夜零点第一时间走进影院。《双子杀手》在国内共发行了 18 个版本,其中 120 帧+ 4K + 3D 的版本有 3 个,为了体会李安原版(120 帧 CINITY ATMOS 4K/3D 版本),W 同学特意赶往其国内首场点映的朝阳大悦城影院。

记得 2016 年时,为看李安的 120 帧版《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去了当时北京唯一、全国唯二拥有 4k/3D/120 帧影厅的悠唐博纳。一直非常喜欢《比利·林恩》,对该片在美国被评烂片只能无语。《比利·林恩》是人类第一部 4k/3D/120 帧电影。

《双子杀手》、《比利·林恩》120 帧/秒,普通电影 24 帧/秒。《双子杀手》画面每秒 120 张,捕捉到的运动细节为普通电影5倍,接近人类视觉极限。影片中,威尔·史密斯飞车驶过街道,与年轻版的自己同屏对决,枪战、爆破,120 帧/秒的流畅的画面,让人血脉喷张,无比惊艳。

个人观感是,视觉上可以用革命性概括。除了更清晰、更明亮,还更细腻。尤其对高速运动中细节的还原,令人震撼,耳目一新。

电影探讨的内容在 1996 年绵羊多莉横空出世时已经被热议过,这次虽然包装在一部好莱坞标准的商业间谍片中,也未能显出特别的新意。

据说北京地区只有两个影厅有此 CINITY 120 帧/4k/3D 放映系统,故票价不便宜,235 元/张。感觉票价稍贵但也能理解,无论如何,都很值得走进电影院去观看。

年青版的威尔·史密斯的制作,个人感觉除了片尾的一小段外,几乎全片都做到了以假乱真,好莱坞这一技术已经接近彻底 100% 的成熟,相信不久的将来,我们可能就能看到玛丽莲·梦露或奥黛丽·赫本 “主演” 的全新电影了,曾经某部科幻片中看到的故事看来即将变成现实。

其实《双子杀手》电影的精彩度弱于《比利·林恩》,感觉动作片不是李安最擅长的电影类型,但这是一部值得进影院观影,特别是 120 帧的版本,更是绝对值得进影院观影,你会发现完不同以往的观影体验。

在《双子杀手》的北京提前点映会上,记者与李安曾有一段问答,李安说:其实电影真正的魅力,不是在讲故事,人们记住的往往只是一个镜头、一句台词、一个瞬间,那是笔墨难以形容、只有画面能够传达的,是一种很神秘的心理沟通和启发。我觉得电影最大的魅力是 “看”,说穿了就是声光效果,不是戏剧,也不是哲学。

我常常挑战自己做不到的事情,就是想回到刚刚拍电影时候的初心。

而我想聊聊,李安连续两次在电影上追求极致技术的内在动因。一家之言,不一定对,期待交流探讨。

是什么不断驱动李安导演不断挑战人类新的电影技术?

手机是一种发明,而智能手机就是一种再发明,汽车是一种发明,SUV 就是一种再发明。电影是一种发明,3D 电影就是一种再发明,120 帧/4K 电影也是一种再发明。

我们可以看出,从《比利·林恩》开始,李安似乎对技术及再发明有了执念。

近年来,中国各处特别爱提创新,而不怎么提发明了。其实,W 同学有些开始 “讨厌” 创新这个词了,他掩盖了我们在发明上的无能,如同一种 “安慰剂”,麻痹了很多人,使他们过早放弃了更高的追求,让他们有点微创新就沾沾自喜。记得以前,小朋友在回答长大想作什么人时,说想长大当发明家的比例不小,而近些年发明越来越少被提及,可能与继古代四大发明之后中国近现代发明实在太少有关,近现代之后,中国以约占人类 20% 的人口,发明却只占人类近现代发明总量的不到 1%,可能因为不能哪壶不开提哪壶,为免尴尬,故而发明越来越少被提及,大家开始口闭口只提创新。

显然,发明、再发明与创新之间有根金线,这根线叫 “起名线”,W 同学习惯称之为 SUV 线,冲过了 SUV 线(起名线)的创新,才说明该创新程度足够大,才够资格为该创新取个新的名字。某种意义上,从 0 到 1,是发明,从 1 到 N 是创新。下文中我们基本不太提及创新、微创新、中等程度的创新,我们不是歧视微创新和中等程度的创新,而是,创新不是我们主要想要讨论的论题。当代中国如果有了强大的发明力,自然就拥有了强大的创新力,因为创新力不过是发明力的低端版本、入门版本。有发明力的人自然便有创新力,而有创新力的人却不一定有发明力。因为只有足够巨大、足够颠覆的创新(过了SUV线)才能被称为发明或再发明。发明是创新的最高级版本。创新较容易,而发明要难得多,我们认为未来的最高级别的强国、大国之争将可能彻底是最高级的国家发明力之争。

说到《双子杀手》,不得不说 3D/4K/120 帧技术。这一电影技术的再发明李安在《比利·林恩》中首次尝试。当时世界上能放映这种格式的影院非常少,中国只有北京、上海两块银幕可以放。这次《双子杀手》,华夏电影公司联合设备制造商为之特别开发了一款名叫 Cinity 的放映系统,可原格式呈现这部电影。W 同学去看的就是这一系统。

玩技术(再发明)是《比利林恩》之后大家对李安的印象。

在 13 日中国首场点映的映后见面会上,主持人其中一题的言下之意就是:以前大家公认戏剧结构见长的李安为什么走上了技术的道路?李安的回答是:我从没放弃戏剧这块,这是我相对熟悉和顺手的地方,但电影和戏剧有区别,声画体验是其优势。这几年的技术尝试更多的是因为新技术开拓了一令他着迷的 “美丽新世界”,仿佛 “开了第三只眼”,李安也一再感叹其中有些画面有多么地美。

《双子杀手》女主角玛丽·伊丽莎白·温斯特德

据笔者分析,李安的这一明显的转变,可能来自他拍摄《少年派》的经历,《少年派》是李安第一次使用不同于以往的全新电影制作技术制作的电影,初次上手,李安就很好的把握了这些新技术,电影最终在内容层面和技术层面两方面都取得了很高成就,李安因该片第二次获得了奥斯卡最佳导演奖,而且个人认为,这次获奖比上一次因《卧虎藏龙》获奖更实至名归、更具含金量。

在《比利·林恩》之前,李安并没有表现出对新技术发明的执念。那么是什么影响了李安而导致这种转变呢?

W同学认为主要原因如下:

美国渐渐形成的 “对发明、再发明 ‘变态级’ 推崇” 的发明力崇拜文化观念,在 “环境威力法则” 的作用下,对李安的影响。

李安在美国完成电影的大学学习,目前与妻子长期、主要的居住、生活、工作地是美国纽约。深受美国发明力崇拜文化和观念的影响。

观念改变一切。发明力崇拜这一观念彻底改变了人类社会的进程,它诞生后的 400 年间是人类社会千万年发展历程中最重要的分水岭,史称 “人类文明转折期”。

正是因为,发明力崇拜是导致西方文明进入工业革命与去君权化,最终反超东方文明的关键,故而当今西方发达国家对这一观念普遍拥有超强大的执念!!

一叶知秋,通过两个例子,我们来看看,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他们对 “发明力崇拜” 的执念到了何种程度。

例1. 乔布斯,因推出了人类第一个商用级别的、带鼠标的、图形界面的电脑 —— 苹果电脑,25 岁时他就成为行业领头人物,成为了亿万富翁。如果他只是位金钱崇拜者,他已到达,大可好好享受生活。但他并没有停止对发明力执念,在被苹果公司开除之后,1995 年,他投资并带领皮克斯公司成功推出了人类第一部全 CG 动画电影长片《玩具总动员》,这才会有 20 年后中国的《大圣回来》及再4年后的《哪吒之魔童降世》。乔布斯重新被请回苹果公司后,他带领苹果于 2001 年成功推出人类第一个硬盘式音乐随身听 iPod。2007 年,他带领苹果公司成功推出人类第一个智能手机 iPhone;2010 年,他带领苹果公司成功推出人类第一个商用化的平板电脑 iPad。

电脑是种发明,图形界面的电脑、平板电脑就是种再发明;电影是种发明,全 CG 动画长片就是种再发明;录放音机是种发明,随声听、硬盘式随身听就是种再发明;手机是种发明,智能手机就是种再发明。乔布斯一次次带领公司冲过了 SUV 线(起名线),为人类带来了一个个再发明。乔布斯内心的 “发明力崇拜” 执念如此明显,有一种说法甚至认为,乔布斯因发明力崇拜而丢了性命。许多人认为,如乔布斯如果发财后就环游世界享受生活,而不是一次次挑战 SUV 线,为人类带来一个个再发明,他就不会因过于忙碌、过度劳累而犯癌症。乔布斯于 2011 年 56 岁便去世(美国男性的平均寿命 75.15 岁,女性: 80.97 岁)。许多人认为,乔布斯因 “发明力崇拜” 执念而少活了至少 20 年。

例2. 马斯克,他完成了私人公司发射火箭的壮举,他造出了全世界最好的电动汽车。他打造出世界上最大的网络支付平台。埃隆·马斯克是 SpaceX、特斯拉汽车及 PayPal 三家公司的创始人。其中 PayPal 是全球最大的电子支付公司,创建于 1998 年(马云的支付宝于之后 6 年 2004 年开始建立)。特斯拉汽车发布于 2008 年,是人类第一个成熟商用的四轮电动车。

2012 年,马斯克旗下公司 SpaceX 的太空舱成功与国际空间站对接后返回地球,人类第一次开启了太空运载的私人运营时代。2015 年,马斯克旗下公司 SpaceX 成功发射并回收人类第一个可回收火箭。2018 年,SpaceX有成功发射有人类第一大载重量的“重型猎鹰” 运载火箭,并成功完成两枚一级助推火箭的完整回收。

目前,世界上掌握了航天器发射回收技术的组织或个人只有四个:美国政府、俄罗斯政府、中国政府,还有埃隆·马斯克。

而世界目前掌握了成熟的可回收火箭技术的组织或个人只有一个:埃隆·马斯克。不包括美国、俄罗斯、中国等在内的任何地球国家政府。

对比国内,马云所做的网络电子商务、网络电子支付都是一种再发明,马云只是跟进模仿者,而不是发明者。也许这还不能证明马云骨子里没有 “发明力崇拜”。“近乎铁证” 出现在 2019 年 8 月,上海举行的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的一场 “双马对话” 彻底地、近乎铁证的反映出马云骨子里没有 “发明力崇拜”。在马云和马斯克的这场 40 多分钟的对话中,马云全场的坐姿都表现出对马斯克的不以为意,不仅是不时翘起的二郎腿,吃瓜群众都能看出马云对马斯克火星计划的冷嘲热讽。在一位人类 “发明力大神级人物” 面前,马云这种从未有真正够级别发明的人不仅没有表现出崇拜,甚至表现出了轻蔑和傲慢的态度!也许有钱给了马云底气?

就这次 “双马对话“”,网络上有人如此评价:

“马斯克的讲话极具启发性、前瞻性。相比之下,商人马云的本色无所遁形。

马斯克所做的事情,总让人感到超前于时代。马斯克的公司:电动汽车公司 Tesla、全美最大太阳能发电公司 SolarCity、太空探索技术公司 SpaceX —— 它们所涉及的科技都是探索性的。

美国有大量像马斯克这样的人,他们充满自由、创新的思想,永不止歇地探索这个世界,不断拓展人类想象力的边界。

这种差距,或许就是两个国家的差距。

面对马云不停的 ‘消解’ 主题,马斯克说,要尽可能多地多学一点,让自己能够更好地预测未来、创造未来,我们要评估一下自己在学的东西,是不是能够让自己预测未来,让自己减少错误?聪明人犯的最严重的错误就是自以为聪明。

这简直就是狠狠地上了一课,给马云,也是给所有的不可知论者、虚无主义者,所有自以为聪明、陈词滥调的因循守旧者。”

为什么,马云与马斯克表现出如此大的差距?”双马对话现象“ 到底说明了什么?

最大的因素就是马斯克从小在西方发达国家的 “发明力崇拜” 文化氛围中长大,根据 “环境威力法则”,大概率 “发明力崇拜” 已经内化成其重要的性格特征,长大要么会追求发明力,要么自己没发明力但会非常非常尊重发明力及有发明力的人。较大概率在其发财之后、不会停止对发明力的追求(甚至冒着破产的风险)。

而马云从小在没有浓厚 “发明力崇拜” 文化却有浓厚孝道文化氛围的环境中长大,根据 “环境威力法则”,大概率会成为一个孝顺父母的人、但大概率不会有 “发明力崇拜型性格” ,能追求创新就不错了。较大概率在发财之后也不会对发明力展开追求,更不会冒破产风险对发明力展开不计代价的追求,马云大概率不会彻底崇拜发明力,而会崇拜追求更现实的东西。

互联网是种发明,互联网电子支付就是种再发明;汽车是种发明,电动汽车就是种再发明;火箭是种发明,可回收火箭就是种再发明;马斯克一次次带领公司冲过了 SUV 线(起名线),为人类带来了一个个再发明。马斯克内心的 “发明力崇拜” 执念如此明显,为此他差点破产,一度到处借钱、公司命悬一线。但是马斯克赢得了更多的尊重,也创造了更大的价值。

而大神卡梅隆也曾评价过李安首创的 “3D/4K/120帧” 格式,称之为 “新白金标准”,超越了人类的视觉系统。卡梅隆为人类带来的 3D 的电影,有时人类的顶尖高手们,更在乎的是别的高手的评价和认可,而对凡人的认可和掌声其实并不那么在乎,最典型的是人类许多伟大的数学家们,许多都完全不在乎世俗荣誉。

李安近年来的技术流化,也许也有一定的这方面的原因,他已经有了更高的追求,他已经不怎么在乎大众给他的赞美,对政府大众可能已经没太大的愿望了,他的野心也许已是永留人类电影史,征服其它的电影大神。

野心其实是个中性词,根据美好终标原理,美好的野心,对人类地球宇宙无害的野心,大一点有什么不好呢?

再来看看李安的某次自述,“1973 年底,我 18 岁,那一天我永志难忘,可以说是我的觉醒日。回想起来,当时台湾只看得到一部伯格曼,70 年代初期,我和朋友在电影社,在放映室一起看那部片,我连续看了两次,看完我完全动弹不得,无法移动身体,仿佛被导演夺走了童贞,我看不懂,但大受震撼!

在台湾我没有看过这样的东西,我是个只会读书的好孩子,没有非分之想,只会念书做作业好上大学,但我却连这都失败了,我母亲是虔诚的基督教徒,每周日都带我上教会,14 岁前我每天祷告四次,然后我放弃了,这样做有何用?那是我成长的背景,然后我看了《处女之泉》,之前我从没看过艺术电影,那冲击之大你想象不到,我哑口无言,不知道自己是怎么啦,我从没有想过人可以质疑信仰。我还记得片尾那个镜头,直至今日依然深受影响,我要拍摄沉思的状态时,总是从人的背后来拍摄,就是从那样的镜头来拍摄,剧中父亲抬头仰望,质问上帝为什么,他考虑动手杀人时,便走到山丘上的小树旁,我不知道自己为何大受震撼,他就那样看着树,然后...." ——(摘自《打扰伯格曼》)

当导演李安回忆起自己第一次看艺术电影,是在台湾偶然看到伯格曼的《处女泉》。根据他本人的亲述,那次经验 “就像是被导演夺走了童贞”。那年他 18 岁。李安曾说,自己能走上电影道路,正是受了伯格曼的影响:“他的画面和主题,深深震撼了我,《处女泉》成了把我点醒的启示录。自那以后,我觉得自己彻底改变了,我暗暗下决心将来一定要做电影。”

2006 年,在伯格曼垂垂老矣之时,李安怀着儒慕谦卑之心前去大师居住的法罗岛拜访,两人的拥抱简直就像是信徒在拥抱上帝,令人动容。两人互相抓着对方,微笑,而后李安紧紧抱住了英格玛。

“年轻人看我的电影有一种触动,不是讲我的电影多好,伯格曼对我的触动是处子的震动,后来比他更厉害的人也不能唬到我。有时候人年轻时候的影响是一生的。伯格曼的电影教会我,用哲学观念去统御电影,对神的疑问,抽象的东西,要有很崇敬的心去体现。我永远不能跟他比,他是精神导师,永远是我的精神导师。”—— 李安

2007 年 7 月 30 日,瑞典国宝级电影大师英格玛·伯格曼逝世,终年 89 岁。伯格曼是 20 世纪影史的最重要电影导演之一,他以简约的影像风格、沉郁的理性精神和对生与死、灵与肉等一系列问题的探索,开创了新的艺术表现手法,在看似狭小的空间里展示了人内心无比广阔的时空变幻。在纪录片《打扰伯格曼》中,伍迪·艾伦、马丁·斯科塞斯、李安、科波拉、张艺谋、北野武等名导悉数出镜,倾诉伯格曼对自己创作生涯的巨大影响。李安曾说,“若是没有这些伟大的电影,我将只会满足于讲一个好故事,满足于让人们哭哭笑笑”。

“我们生活在一个以自我为中心的幻觉中。但是,在这个充实生活的中央,却有一个巨大的空洞和上帝的幻灭,想把这叫什么都随你们的便,无所谓,但需要一种精神上的安全来补偿所有物质和安全的匮乏。在我的电影中,刻画的正是这种空洞,以及人类通过不断的创造来填补这个空洞,我相信这是电影介入当代问题 —— 甚至是唯一基本的问题 —— 的一种方式:赋予物质享乐文明以精神或人类的意义。无论如何,这始终都是我关注的问题。不要要求我讲其它的东西,我做不到。” —— 英格玛·伯格曼

不知大家是否能感受到,1973 年,李安被英格玛·伯格曼创作的艺术电影《处女泉》非暴力征服的情景。一本伟大的长篇小说征服一个人可能要两三天、一部伟大电影征服一个人可能要一个半小时,一首好歌、一段伟大的乐曲征服一个人可能要一分钟或三分钟,而一幅伟大的绘画、一件伟大的雕塑征服一个人却往往有时只需一秒。宽泛的说,艺术包括绘画、雕塑、文学、音乐、舞蹈、建筑、电影等所谓八大艺术,英文叫 ART,但宽泛的艺术,英文叫 Fine Art 特指中央美院所教授的绘画、雕塑等纯艺术(又称美术)。

人类公认,纯艺术是人类文明文化皇冠上最亮的明珠。它是人类智慧、审美、文化、文明的最高度浓缩物,浓缩到一秒征服你。如果您去过梵蒂冈的西斯廷教堂,亲眼见过米开朗基罗用了四年零五个月的时间以超凡的智慧和毅力完成的世界上最大的壁画西斯廷教堂天顶壁画《创世纪》。你就会发现,几乎没有人不会被征服,进入西斯廷教堂而没有被征服的几乎只可能是瞎子、傻子或非人类动物和植物。

艺术不是讲道理,大多数人类常常会对别人给他讲大道理会本能的反感,如果你去对马云说,您应该有 “发明力崇拜” 的观念,应该对马斯克更尊重等等,他几乎一定会反感,不愿意接受,而艺术则不同,人类接受许多艺术几乎可以说是出自本能。

故而,从小就利用人类小朋友的本能与天性,让其多接触好的艺术、让他们爱上艺术、热爱艺术。你会发现,他们的深层潜意识就会慢慢被植入发明力崇拜的基因。因为对着他们对艺术因热爱而越来越了解,特别是逐步品味越来越高后,特别是他们越来越理解和接受好的现代艺术以后,他们将建立起坚定的发明力崇拜的观念,甚至内化成个人的基本性格。因为好的现代艺术、真正的艺术大师几乎都是人类在艺术上的新发明或再发明者,达芬奇发明了 “蒙娜丽莎画法”,他发明的艺术画法使得人类第一次能做到如此真实地在用绘画再现人与风景。

李安曾说他希望去电影院看电影能变成一个仪式,就像是去教堂或寺庙一样。“你不应该在你的 iPhone 上看(电影)。我觉得看电影就应该是在影院,但现在已经不是这样了。我想现在是时候做出一些改变,让去电影院变成一件让人兴奋的事儿。”

不论这个产业有没有对他的一揽子计划做好准备,李安都决定继续前行。当他准备好向世人展示整部电影的时候,他想要亲眼看一看他自己的能耐。

“那些(24fps 的)电影是我生命中最爱的东西。现在我们有能力看得更清晰。那我们这代电影人到底应该怎么做?我已经看到了更清晰的电影。而我一旦看过了它,就再也不能假装我从来没看见过。”

“改变人们的习惯、改变文化是非常难的。” 他承认。“但是我有一点过盛的好奇心,” 他说,“我已经不再年轻了,我不愿再等。”

李安在《色,戒》片场

人类的发明或再发明在诞生阶段时,有三种形式:一种是奔驰式的,奔驰先生为人类发明了第一台四轮驱动的汽车,当时其速度只有马车的三分之一,外观难看又有难闻的油味,几乎所有人都说奔驰先生发明的这种汽车毫无前途,都不喜欢它,所以奔驰式发明是指那些在诞生之处很不完善的发明,让人难以迅速接受。第二种,是 iphone 式的,即诞生之初就接近完美,人们立刻接受并爱上这个新发明,乔布斯的 iphone与《玩具总动员》,卡梅隆的 3D 电影《阿凡达》都是此种形式;第三种,就是介于奔驰式和 iphone 之间的,我们可以说是比利林恩式的,李安的《比利林恩》和《双子杀手》都属于此列。

虽然,我们希望所有发明最好都是 iphone 式的,但这根本不可能,作为一个发明力崇拜主义的信仰者或者普通大众。我们应该给人类中的那些奔驰先生和李安们以时间?

如果,我们不能支持李安们一张电影票,那我们就给他们一些免费的掌声和敬礼?

至少我们我不应该对他们冷嘲热讽?

如果我们不能买辆特斯拉以支持马斯克们,我们至少给他们一些免费的掌声和敬意?

至少我们不该像某些人一样对他们冷嘲热讽?

附:

《双子杀手》国内发行的 18 个版本:

24 帧 2D

24 帧 IMAX5.02D

24 帧 IMAX12.02D

24 激光 IMAX12 一代 2D

24 帧 CGS2D

24 帧 DTSX2D

24 帧 ATMOS2D

24 帧 CGSATMOS2D

24 帧 CGSDTSX2D

60 帧 3D

60 帧激光 IMAX5 二代 3D

60 帧激光 IMAX12 二代 3D(原版、译制)

60 帧 ATMOS3D

60 帧 CGS3D

60 帧 CGSATMOS3D

120 帧杜比视界 3D

120 帧 CINITY3D

120 帧 CINITYATMOS3D(原版)

(数据来自数字版影片发行通知)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