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端产品放量成亮点 迈瑞医疗解禁股价表现坚挺

创业板“一哥”迈瑞医疗(300760.SZ)上周迎来了首批首发限售股解禁,流通股本大增3倍有余。不过,股价正居高位的迈瑞医疗并未因限售股的大规模解禁而受冲击,10月16日解禁当日大跌超4%后,第二个交易日便收复失地。限售股解禁至今四个交易日,在大盘整体呈现下行的趋势下,公司股价累计跌幅不到3%。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良好的业绩是支撑公司股价坚挺的动力。机构人士认为,迈瑞医疗前三个季度业绩增长符合预期,且高端产品的突破和放量成为公司今年业绩表现的最大亮点。

业绩支撑公司拿下创业板“一哥”宝座

医疗器械龙头迈瑞医疗主营医疗设备研发制造,主要包括生命信息与支持、体外诊断、医学影像三大类别产品。2016年3月,迈瑞医疗完成私有化退市,并于同年12月开始了回归A股的进程。

2018年10月,迈瑞医疗登陆创业板。彼时,在深交所敲钟现场,迈瑞医疗董事长李西廷对界面新闻表达了作为创业板IPO募资规模最大的上市公司的心情,表示上市以后“会关注(股价),但股价不是衡量公司价值唯一的标准,更重要的是经营好公司”。

当时,公司发行价为48.80元,一年来公司股价节节攀升,在近一个月内,公司股价屡创新高,最高时盘中逼近200元。截至2019年10月18日收盘,迈瑞医疗总市值2150.56亿元,已超越温氏股份(300498.SZ)成为唯一一家总市值超过2000亿元的公司,荣登创业板“一哥”宝座。

10月16日,迈瑞医疗有3.78亿股首发限售股解除限售,占公司总股本的31.06%,是此前流通股本的3.1倍,解禁市值超近650亿元。

迈瑞医疗此次解禁的股东名单共有40位,均为法人及机构投资者。对于此次解禁的股东来说,迈瑞医疗最新股价179.85元(10月15日收盘)已较发行价有2.7倍的盈利,更何况原始股东持股成本均远低于发行价,因而收益也更为丰厚。

回归A股以来,迈瑞医疗业绩方面表现优秀。公司2018年及2019年上半年营业收入增长均超过2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增长43.65%和26.57%。

迈瑞医疗10月13日晚发布的业绩预告显示,预计前三季度盈利34.76亿元-37.66亿元,增幅20%-30%。同时公司预计2019年全年营业收入为158亿元-172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5%-25%;预计全年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45亿元-48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0%-30%。

净利润增速超过营收增速,这一业绩表现基本符合市场预期。由此可算得,迈瑞医疗第三季度净利润区间在12.30亿元 -13.32亿元之间,而下半年净利润也与上半年23.69亿元的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基本相当。

器械下沉进口替代,产品市占率提升

对于业绩增长的原因,迈瑞医疗表示,在于核心产品市场占有率稳步提升,新兴业务持续发力高速增长。

中国医疗器械市场成长空间大。首先,迈瑞医疗受益于器械下沉浪潮。光大证券认为,随着分级诊疗政策的推进,医疗器械正逐步下沉到基层医院。迈瑞的血球分析器、生化仪、超声、麻醉剂、呼吸机、化学发光仪等主力产品均受益于此政策。

其次,高端产品突破的同时,迈瑞医疗受益于进口替代趋势。

公司产品在不断升级。2019年迈瑞医疗推出了HYPERVISOR X亚重症中央站、腹腔镜气腹机、中高端台式彩超等多项产品和升级版本。

国金证券分析师袁维认为,就2019年全年来看,公司最大的发展亮点在于高端产品的突破和放量,预计中高端产品如N系列监护、R系列彩超、化学发光免疫分析系统、麻醉A系列等产品线均有良好放量表现。

世纪证券分析师梁希民预计,随着N系列监护仪、化学发光、R系列高端彩超等高端产品逐步替代进口并快速增长,公司有望保持20%的收入增速。

中信建投分析师贺菊颖预计,公司R系列彩超国内市场增速为50%左右,化学发光国内市场增速超过80%。国外市场来看,公司高端产品正在进行高端客户群突破。

高端客户群突破方面。医学影像领域,公司在北美、欧洲等多家医院实现了高端彩超的装机,在国内医院则逐步抢占了国际巨头的市场份额。

具体来看,公司北美子公司首次获得MDSAP证书,南京迈瑞子公司通过了TÜ V南德意志集团的腹腔镜气腹机CE扩证。公司在全球顶尖的心胸外科医院“英国皇家帕普沃斯医院”(Royal Papworth Hospital)实现了全院监护解决方案的覆盖。

高研发挖深公司护城河壁垒

医疗器械行业,研发和生产壁垒向来较高。从迈瑞医疗自身来看,研发的高投入,是迈瑞产品竞争力提升的关键。

从过往数据来看,迈瑞医疗研发支出多年维持在营业收入的10%左右。2019年上半年研发支出7.78亿元,占收入比为9.48%。这一研发支出比例在A股市场处于较高水平,在医疗器械行业也存在优势。

“从全球来看,器械行业集中度更高,全球TOP50器械公司多集中在欧美日发达国家,而鲜有第三世界的全球化品牌,”天风证券分析师郑薇认为,器械跨学科、跨领域,团队协作性产品,对工业制造水平及配套产业链发达水平要求很高,绝非简单的原材料、核心电子元件的堆叠和组装,而是对于整个器械系统的理解,叠加对临床需求的认识,而制造出更符合临床需求的,能稳定、安全用于诊断、治疗的高端科技产品。

同时,郑薇认为,医疗器械估值相对较高,原因在于专利悬崖、仿制壁垒、研发成功概率、研发投入效率等是核心因素。器械无专利悬崖,生命周期更久;器械研发投入效率约为医药更高;器械研发成功概率高于药品;器械发展逻辑是螺旋式上升,市占率提升是关键。

对于迈瑞医疗来说,郑薇认为,其核心优势是不断挖深拓宽护城河的能力。产品与营销,是现阶段医疗行业的重要两个核心能力。“迈瑞在早期发展中就以国际一线品牌为对标,多年美国市场的严苛历练,使得公司具有了与全球巨头分庭抗礼的实力。”

世纪证券梁希民认为迈瑞医疗估值明显低于市值相近的恒瑞医药(81倍)、药明康德(71倍)等创新性医药龙头,考虑到公司的行业地位及未来增长前景,维持“增持”评级。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迈瑞医疗

2.5k
  • 迈瑞医疗:集中化采购项目对利润率的影响均在可控范围之内
  • 迈瑞医疗“萝卜标”事件迎结局:实验室流水线产品继续中标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高端产品放量成亮点 迈瑞医疗解禁股价表现坚挺

创业板“一哥”迈瑞医疗(300760.SZ)上周迎来了首批首发限售股解禁,流通股本大增3倍有余。不过,股价正居高位的迈瑞医疗并未因限售股的大规模解禁而受冲击,10月16日解禁当日大跌超4%后,第二个交易日便收复失地。限售股解禁至今四个交易日,在大盘整体呈现下行的趋势下,公司股价累计跌幅不到3%。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良好的业绩是支撑公司股价坚挺的动力。机构人士认为,迈瑞医疗前三个季度业绩增长符合预期,且高端产品的突破和放量成为公司今年业绩表现的最大亮点。

业绩支撑公司拿下创业板“一哥”宝座

医疗器械龙头迈瑞医疗主营医疗设备研发制造,主要包括生命信息与支持、体外诊断、医学影像三大类别产品。2016年3月,迈瑞医疗完成私有化退市,并于同年12月开始了回归A股的进程。

2018年10月,迈瑞医疗登陆创业板。彼时,在深交所敲钟现场,迈瑞医疗董事长李西廷对界面新闻表达了作为创业板IPO募资规模最大的上市公司的心情,表示上市以后“会关注(股价),但股价不是衡量公司价值唯一的标准,更重要的是经营好公司”。

当时,公司发行价为48.80元,一年来公司股价节节攀升,在近一个月内,公司股价屡创新高,最高时盘中逼近200元。截至2019年10月18日收盘,迈瑞医疗总市值2150.56亿元,已超越温氏股份(300498.SZ)成为唯一一家总市值超过2000亿元的公司,荣登创业板“一哥”宝座。

10月16日,迈瑞医疗有3.78亿股首发限售股解除限售,占公司总股本的31.06%,是此前流通股本的3.1倍,解禁市值超近650亿元。

迈瑞医疗此次解禁的股东名单共有40位,均为法人及机构投资者。对于此次解禁的股东来说,迈瑞医疗最新股价179.85元(10月15日收盘)已较发行价有2.7倍的盈利,更何况原始股东持股成本均远低于发行价,因而收益也更为丰厚。

回归A股以来,迈瑞医疗业绩方面表现优秀。公司2018年及2019年上半年营业收入增长均超过2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增长43.65%和26.57%。

迈瑞医疗10月13日晚发布的业绩预告显示,预计前三季度盈利34.76亿元-37.66亿元,增幅20%-30%。同时公司预计2019年全年营业收入为158亿元-172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5%-25%;预计全年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45亿元-48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0%-30%。

净利润增速超过营收增速,这一业绩表现基本符合市场预期。由此可算得,迈瑞医疗第三季度净利润区间在12.30亿元 -13.32亿元之间,而下半年净利润也与上半年23.69亿元的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基本相当。

器械下沉进口替代,产品市占率提升

对于业绩增长的原因,迈瑞医疗表示,在于核心产品市场占有率稳步提升,新兴业务持续发力高速增长。

中国医疗器械市场成长空间大。首先,迈瑞医疗受益于器械下沉浪潮。光大证券认为,随着分级诊疗政策的推进,医疗器械正逐步下沉到基层医院。迈瑞的血球分析器、生化仪、超声、麻醉剂、呼吸机、化学发光仪等主力产品均受益于此政策。

其次,高端产品突破的同时,迈瑞医疗受益于进口替代趋势。

公司产品在不断升级。2019年迈瑞医疗推出了HYPERVISOR X亚重症中央站、腹腔镜气腹机、中高端台式彩超等多项产品和升级版本。

国金证券分析师袁维认为,就2019年全年来看,公司最大的发展亮点在于高端产品的突破和放量,预计中高端产品如N系列监护、R系列彩超、化学发光免疫分析系统、麻醉A系列等产品线均有良好放量表现。

世纪证券分析师梁希民预计,随着N系列监护仪、化学发光、R系列高端彩超等高端产品逐步替代进口并快速增长,公司有望保持20%的收入增速。

中信建投分析师贺菊颖预计,公司R系列彩超国内市场增速为50%左右,化学发光国内市场增速超过80%。国外市场来看,公司高端产品正在进行高端客户群突破。

高端客户群突破方面。医学影像领域,公司在北美、欧洲等多家医院实现了高端彩超的装机,在国内医院则逐步抢占了国际巨头的市场份额。

具体来看,公司北美子公司首次获得MDSAP证书,南京迈瑞子公司通过了TÜ V南德意志集团的腹腔镜气腹机CE扩证。公司在全球顶尖的心胸外科医院“英国皇家帕普沃斯医院”(Royal Papworth Hospital)实现了全院监护解决方案的覆盖。

高研发挖深公司护城河壁垒

医疗器械行业,研发和生产壁垒向来较高。从迈瑞医疗自身来看,研发的高投入,是迈瑞产品竞争力提升的关键。

从过往数据来看,迈瑞医疗研发支出多年维持在营业收入的10%左右。2019年上半年研发支出7.78亿元,占收入比为9.48%。这一研发支出比例在A股市场处于较高水平,在医疗器械行业也存在优势。

“从全球来看,器械行业集中度更高,全球TOP50器械公司多集中在欧美日发达国家,而鲜有第三世界的全球化品牌,”天风证券分析师郑薇认为,器械跨学科、跨领域,团队协作性产品,对工业制造水平及配套产业链发达水平要求很高,绝非简单的原材料、核心电子元件的堆叠和组装,而是对于整个器械系统的理解,叠加对临床需求的认识,而制造出更符合临床需求的,能稳定、安全用于诊断、治疗的高端科技产品。

同时,郑薇认为,医疗器械估值相对较高,原因在于专利悬崖、仿制壁垒、研发成功概率、研发投入效率等是核心因素。器械无专利悬崖,生命周期更久;器械研发投入效率约为医药更高;器械研发成功概率高于药品;器械发展逻辑是螺旋式上升,市占率提升是关键。

对于迈瑞医疗来说,郑薇认为,其核心优势是不断挖深拓宽护城河的能力。产品与营销,是现阶段医疗行业的重要两个核心能力。“迈瑞在早期发展中就以国际一线品牌为对标,多年美国市场的严苛历练,使得公司具有了与全球巨头分庭抗礼的实力。”

世纪证券梁希民认为迈瑞医疗估值明显低于市值相近的恒瑞医药(81倍)、药明康德(71倍)等创新性医药龙头,考虑到公司的行业地位及未来增长前景,维持“增持”评级。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