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1989年11月9日,柏林墙轰然倒下。它不仅开启了两德统一的进程,也象征着冷战时期的结束。但历史并未像福山所言“自此终结”——三十年过去,民粹在各国迅速崛起,新冷战似乎一触即发。
在柏林墙倒塌三十周年之际,界面新闻重新走访了铁幕的东边。从纪念活动的柏林现场到民粹泛滥的东德小镇,从政策亲历者的口述到异见艺术家的表演,从经济转型的奇迹到社会融合的挣扎,我们站在现场去还原历史,我们拆解历史来反思当下。下一个十年,国际秩序将走向何方?
记者 | 王磬 发自柏林
1989年11月柏林墙的倒塌,不仅直接促成了两德统一,也对欧洲产生了深远影响。
今年73岁的艾尔马尔·布罗克(Elmar Brok)是现今欧洲政坛里最有名望的德国政治家之一。作为基民盟(CDU)的资深党员、默克尔的亲密盟友,布罗克已经担任了近三十年的欧洲议会议员。作为欧洲人民党(EPP)最资深的议员,布罗克在欧盟的影响力非同小可。他深度参与了欧盟宪法的起草,是《里斯本条约》的主要谈判人。他曾官至欧洲议会外交委员会主席,对欧盟的外交政策、包括涉华政策影响深远。他是“欧洲联邦主义”(Federal Europe)运动的领导者,主张深化欧洲一体化,近期以对英国脱欧的强硬态度而闻名。
1990年,当两德统一特别委员会(Special Committee on German Unification)成立之时,布罗克作为欧洲议会最大党团欧洲人民党的主席,深度参与了统一的决策过程、向主导统一过程的德国总理科尔提供咨询建议。
日前,布罗克接受了界面新闻的专访,谈起两德统一的选择、柏林墙倒塌的欧洲意义和德国未来的发展方向。
界面新闻:在1989年11月得知柏林墙倒下的消息时,你当时是什么感受?你如何评价柏林墙倒塌对德国的意义?
布罗克:直到今天想起来仍然感到激动。自从1949年以来,我们一直在等待德国统一。我们国家分裂了四十年,柏林墙的倒下是德国重新统一的开端。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它都是德国近代史的一个高光时刻。
对我本人来说,那时我已经在欧洲议会里为西德担任了十年的议员。柏林墙的倒下不只是场对德国意义深远的事件,对欧洲也是。
界面新闻:布鲁塞尔当时对此有何反应?
布罗克:欧盟,也就是当时的“欧共体”,对此很积极。因为两德统一也意味着欧盟在扩大:虽然成员国数量没有增加,但延展了欧盟的范围。
东德也是前社会主义阵营中第一个加入欧盟的地区。从2004年到2007年期间,又有数个中东欧国家加入了欧盟,是东德开了先河。这些国家的加入彻底改变了布鲁塞尔的运作方式和决策流程。
从柏林墙倒塌、到两德真正统一,中间隔了11个月。当时苏联的其他地区也在发生变化,所以那是德国唯一的机会窗口期,很多事情需要在这期间完成。
其中一项是,有三到四成的统一条约需要符合欧盟的立法。在布鲁塞尔,欧盟对此给予了很多的支持,邻国也给予了很多协助。因此,德国最终实现了在历史上第一次以一种和平的、自由的、有建设性的方式,迅速实现了统一,避免了战争。
界面新闻:这11个月的时间中,德国政府将哪些议程放在了首位?
布罗克:一方面,主要是通过立法的形式,让东西德在货币、经济、社会、制度等各方面都能够重新接轨。它们还需符合欧盟的要求。
另一方面,考虑到东德当时相对落后的情况,需要从战略性的角度去思考,怎样才能促进东德的发展。东德当时的经济体量只有西德的不到四分之一,市场竞争力远远落后于西德。东德公司生产的许多商品,只能在苏东地区销售,因为不符合西方市场的标准。那时候东德经济可以说是百废待兴。
界面新闻:当时有过关于统一方式的争论:一种是东西德以平等的方式进行合并,产生一个新德国并重写宪法;另一种是将西德基本法的权力扩展到东德,也就是以西德吸收东德的方式进行统一。科尔总理最后选择了后者,但也带来了一些问题,例如到今天仍有不少东德民众感到自己是国家里的“二等公民”。你如何评价当时德国政府的这种选择?
布罗克:争论总是有的。但我认为,德国政府做了在那个时候需要做出的选择。
那时的情况是,我们必须在民主和法治的方向上对两个政治系统都进行改革,涉及方方面面。我们必须彻底改变中央集权经济的模式。为了迅速实现这个过程,我们选择了非常昂贵的方法,对不少东德人来说这很困难,但他们仍然想要进行这个改变。现在回过头去看,东德取得了令人难以置信的进步。它虽然不是完整意义上的完全统一,但已经很接近了。
界面新闻:你如何看待近年来民粹主义政党在前东德地区的崛起以及掀起的反欧盟浪潮?
布罗克:民粹的问题不只是东德存在,全世界都有。欧洲其他国家也有,美国也有。
值得指出的是,即使是在东德,民粹政党也从没拿到过超过四分之一的选票。大多数的东德人还是投给了提倡民主、支持欧元、拥抱欧洲的政党。一些党派在东德地区的表现确实要好于西德,但它们并没有大到可以影响真正的决策。
东德地区可能仍有冷战影响的遗迹。两德统一以来,很多变化在短时间发生了,人们没有来得及很好地适应新环境。一些人变成了赢家,另一些人成了输家。不过大多数的其实是情绪问题,不一定反映客观事实。有时情绪比事实更重要。东德民众仍然感到自己是“二等公民”,没有发言权、没有代表,但这是不符合实际的。且不说德国政府和议会里有多少东德人了,看看默克尔本人吧,总理也来自东德。
界面新闻:柏林墙已经倒下了三十年,但心理上的“墙”是否还存在德国人的心中?你如何看待德国在统一、融合问题上仍然面临的挑战?
布罗克:不能说是“墙”——我不认为很多人会希望把那座墙建回来。这大概是一场关于自我定位、自我认同的战役。但我并不认为它有什么实际的影响。东德地区只有1700万人,而西德地区有6000万人。
德国当前社会的挑战主要不在于东西德的差距。在东德和西德,都能为各种立场找到其支持者和反对者。对现在的年轻一代来说,即使出生在前东德地区,也已经几乎看不到什么影响了。他们面对的是一个统一的德国,而不是东德——只有一个执政党的社会。
界面新闻:在1990年时,德国的不同政党对于两德统一有什么样的反应?近年来崛起的新政党如绿党、AfD在过去几年间分走了传统左右两大党的不少票仓,你认为德国未来的政治版图会有颠覆性变化吗?
布罗克:除了社民党那时的领袖拉方丹(Oskar Lafontaine)对此稍有异议之外,当时的政党基本都还是支持的。包括拉方丹所在的社民党也是支持的。那时候民意高涨,几乎是一场革命,在东德和西德,都洋溢着节庆的氛围。
德国政坛的席次近年来确实出现了一些变化,但我认为这是某种全球趋势的体现,德国的程度并不比别的国家更高。在法国,在意大利,在英国,都有类似的讨论。
界面新闻:在欧盟,你是欧洲联邦主义(Federal Europe)最活跃的倡导者之一,号召欧盟应该以更大力度加强一体化。在欧盟已经面临如此多内忧外患的今天,你通常会如何回应那些关于“欧盟应该松绑”的批评?
布罗克:在半年前的欧洲议会选举中,支持欧洲一体化的政党赢得了75%的选票。对一个民主政体来说,这是很稳定的大多数。我们是面临不少问题,但我们必须看到欧洲国家的局限性:在贸易、移民、国际恐怖主义、外部安全、气候变化等问题上,我们各自都太小了,只有联合才能共同强大,有能有主权实力在世界舞台上发挥影响。别忘了,欧盟是这个世界上最强大的经济体之一,全球贸易中有25%是欧盟贸易。
界面新闻:德国是欧盟的领头羊。在你看来,是德国更需要欧盟,还是欧盟更需要德国?
布罗克:欧盟委员会主席容克是卢森堡人,他曾说过:“你知道,卢森堡在欧洲并不是一个小国家,但从北京或华盛顿看,所有国家都很小,因此我们必须团结一致。”
德国跟欧盟是互相依存的关系。德国需要跟欧盟里别的国家一起合作,找到共识。比如,我们跟法国有时会有不同的看法,但已经建立了很完整的调整机制。领导人之间有时会用不同的方式来沟通和表达看法,但法德关系其实非常好,这也是民主国家的正常做法。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