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店铺遇恶意差评要退款?小心是诈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店铺遇恶意差评要退款?小心是诈

近年来,恶意差评勒索、食品卫生问题退换货款行为多次发生,商家除了警惕外,更应该做好防护准备,及时处理问题订单,留存证据。

文|外卖头条

前几天的一则“男子点外卖恶意差评被判刑9个月的事件发酵”据浙江乐清市法院发布,多次谎称外卖食品有头发,送错餐而获得退款的22岁被告人沈某,因犯寻衅滋事罪被判处有期徒刑9个月,随案移送的犯罪所用手机一部予以没收。

沈某在某外卖软件中下单点餐,用餐后恶意差评,并前后13次讹诈商家、成功申请外卖退款,总计金额251.5元。

11月6日,温州乐清法院公开审理此案,并当庭判决沈某犯寻衅滋事罪,判处有期徒刑九个月。

不少商家听到消息:大快人心!但问题的背后,是时隔一年的结果!

一、1个月内,以食品内有头发为由,骗取多个商家退款!(同一个理由)

1、横跨周期1年,恶意给差评并退款

事件回到2018年的11月4日,沈某下单点了一份鸡腿排饭,之后,商家便收到一条评价:“有头发怎么吃,吃死了怎么办“。商家随后与之沟通,沈某要求退款,基于评价,店家同意退款16元。

据浙江消息,2018年10月至11月期间,沈某以上述方式成功申请外卖退款13元获利251.5元,其中包含被商家认出系恶意退款,拒绝退款,和沈某自己出于害怕心里取消退款申请的订单。

调查之后,沈某的作案动机也很明确:“没有钱”。

11月6日,浙江乐清法院对此公开开庭审理被告人沈某寻衅滋事罪一案。公诉指控,被告人多次以不花钱吃到外卖为目的,多次以外卖商品中有头发或者送错餐为由要求商家退款,在商家拒绝退款时以给差评或者投诉等方式胁迫商家退款。

沈某的作案手法也很简单,使用2个手机号,多次更换外卖配送信息以防止商家认出。

2、恶意索赔屡次得手为那般?

不难发现,多次作案中,沈某都以相同的理由——食品里有头发。

①谎称餐品有头发

1 .2018年10月6日,沈某订了午星便当外卖的奥尔良鸡腿排,在外卖平台留言食物里有头发申请退款,午星便当店第二日自动退款14.8元。

2.2018年10月7日,沈某订了华莱士外卖的饱食餐(香辣鸡腿堡+辣味鸡肉卷+鸡米花+黑椒鸡块),通过拨打商家电话,以谎称食品内有头发为由申请退款,成功退款26.9元。

3.2018年10月12日,沈某订了徐慧三鲜面外卖的三鲜炒粉干,通过电话联系卖家,称食品内有头发,成功退款28元。

……

1个月内,累计13次以“食品内有头发为由,发起退款申请,均得到退款。

②餐品有异物

一位商家这样介绍:自家经营的奶茶店里,有一次遇到敲诈勒索与恶意诽谤,中午12:00接到的订单,下午15:00用户表示,喝出螺丝钉,把餐取回来后,确定螺丝钉不是店里的,并表示店内可以随时接受检查。

出于服务行业特性,没有立即否认而是态度诚恳的道歉,但该顾客还是不依不饶,后来选择走法律程序,对方发信息要报警,但却一直未报警,不停打电话称“要让你们花钱买个教训“,当天下午5点左右,卫生局接入调查未发现卫生问题。

③违规经营

8月底,远在重庆的男子恶意举报上海30多家外卖店铺,其中有商户向其汇款2000元。事后,以涉嫌敲诈勒索罪名被捕。

而他借鉴职业打假人的手法,举报商户违规经营。以此勒索“协商会“。到案后的陆某某称,这些店铺是随机选的。以超出经营范围为由,入网商品未按许可类别范围经营食品。

④商家心理

业内商家张先生表示,订单金额不大,80%的商户遇到反映餐品问题的都会主动解决,退款或者换产品。

“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毕竟一天上百单,也不会注意个别的单子。而且,这种问题,一两次不容易被发现,除非,那个顾客经常多次要求退款,换餐,商家才会怀疑。”

3、应该怎么办?商家应对的困难

“为了预防菜品差评,现在工作间里,都要求穿戴服装,戴口罩、头帽,避免食品卫生问题。“一位商家表示。

号码虚拟、差评匿名、用户信息保护,联系顾客变得更加困难,反而顾客无论是点单还是收货后只需打开店铺就可找到商家电话。

同时,商家还面临着维权周期长的困境,以奶茶店老板的表述,10月出现的问题,现在双方处于诉讼阶段,还要进一步审理,结案事件预计到明年。

而本文开头提及的案例中,当沈某再次以食品内有头发,申请退款,但商家要求拿回外卖,沈某取消退款申请;

同一家店铺,第一次,有商家怀疑是恶意退款用户,主动取消了订单;再次下单时,称食品内有头发,商家认出是恶意退款用户,不予退款。

结语:

近年来,恶意差评勒索、食品卫生问题退换货款行为多次发生,商家除了警惕外,更应该做好防护准备,及时处理问题订单,留存证据,必要时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店铺遇恶意差评要退款?小心是诈

近年来,恶意差评勒索、食品卫生问题退换货款行为多次发生,商家除了警惕外,更应该做好防护准备,及时处理问题订单,留存证据。

文|外卖头条

前几天的一则“男子点外卖恶意差评被判刑9个月的事件发酵”据浙江乐清市法院发布,多次谎称外卖食品有头发,送错餐而获得退款的22岁被告人沈某,因犯寻衅滋事罪被判处有期徒刑9个月,随案移送的犯罪所用手机一部予以没收。

沈某在某外卖软件中下单点餐,用餐后恶意差评,并前后13次讹诈商家、成功申请外卖退款,总计金额251.5元。

11月6日,温州乐清法院公开审理此案,并当庭判决沈某犯寻衅滋事罪,判处有期徒刑九个月。

不少商家听到消息:大快人心!但问题的背后,是时隔一年的结果!

一、1个月内,以食品内有头发为由,骗取多个商家退款!(同一个理由)

1、横跨周期1年,恶意给差评并退款

事件回到2018年的11月4日,沈某下单点了一份鸡腿排饭,之后,商家便收到一条评价:“有头发怎么吃,吃死了怎么办“。商家随后与之沟通,沈某要求退款,基于评价,店家同意退款16元。

据浙江消息,2018年10月至11月期间,沈某以上述方式成功申请外卖退款13元获利251.5元,其中包含被商家认出系恶意退款,拒绝退款,和沈某自己出于害怕心里取消退款申请的订单。

调查之后,沈某的作案动机也很明确:“没有钱”。

11月6日,浙江乐清法院对此公开开庭审理被告人沈某寻衅滋事罪一案。公诉指控,被告人多次以不花钱吃到外卖为目的,多次以外卖商品中有头发或者送错餐为由要求商家退款,在商家拒绝退款时以给差评或者投诉等方式胁迫商家退款。

沈某的作案手法也很简单,使用2个手机号,多次更换外卖配送信息以防止商家认出。

2、恶意索赔屡次得手为那般?

不难发现,多次作案中,沈某都以相同的理由——食品里有头发。

①谎称餐品有头发

1 .2018年10月6日,沈某订了午星便当外卖的奥尔良鸡腿排,在外卖平台留言食物里有头发申请退款,午星便当店第二日自动退款14.8元。

2.2018年10月7日,沈某订了华莱士外卖的饱食餐(香辣鸡腿堡+辣味鸡肉卷+鸡米花+黑椒鸡块),通过拨打商家电话,以谎称食品内有头发为由申请退款,成功退款26.9元。

3.2018年10月12日,沈某订了徐慧三鲜面外卖的三鲜炒粉干,通过电话联系卖家,称食品内有头发,成功退款28元。

……

1个月内,累计13次以“食品内有头发为由,发起退款申请,均得到退款。

②餐品有异物

一位商家这样介绍:自家经营的奶茶店里,有一次遇到敲诈勒索与恶意诽谤,中午12:00接到的订单,下午15:00用户表示,喝出螺丝钉,把餐取回来后,确定螺丝钉不是店里的,并表示店内可以随时接受检查。

出于服务行业特性,没有立即否认而是态度诚恳的道歉,但该顾客还是不依不饶,后来选择走法律程序,对方发信息要报警,但却一直未报警,不停打电话称“要让你们花钱买个教训“,当天下午5点左右,卫生局接入调查未发现卫生问题。

③违规经营

8月底,远在重庆的男子恶意举报上海30多家外卖店铺,其中有商户向其汇款2000元。事后,以涉嫌敲诈勒索罪名被捕。

而他借鉴职业打假人的手法,举报商户违规经营。以此勒索“协商会“。到案后的陆某某称,这些店铺是随机选的。以超出经营范围为由,入网商品未按许可类别范围经营食品。

④商家心理

业内商家张先生表示,订单金额不大,80%的商户遇到反映餐品问题的都会主动解决,退款或者换产品。

“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毕竟一天上百单,也不会注意个别的单子。而且,这种问题,一两次不容易被发现,除非,那个顾客经常多次要求退款,换餐,商家才会怀疑。”

3、应该怎么办?商家应对的困难

“为了预防菜品差评,现在工作间里,都要求穿戴服装,戴口罩、头帽,避免食品卫生问题。“一位商家表示。

号码虚拟、差评匿名、用户信息保护,联系顾客变得更加困难,反而顾客无论是点单还是收货后只需打开店铺就可找到商家电话。

同时,商家还面临着维权周期长的困境,以奶茶店老板的表述,10月出现的问题,现在双方处于诉讼阶段,还要进一步审理,结案事件预计到明年。

而本文开头提及的案例中,当沈某再次以食品内有头发,申请退款,但商家要求拿回外卖,沈某取消退款申请;

同一家店铺,第一次,有商家怀疑是恶意退款用户,主动取消了订单;再次下单时,称食品内有头发,商家认出是恶意退款用户,不予退款。

结语:

近年来,恶意差评勒索、食品卫生问题退换货款行为多次发生,商家除了警惕外,更应该做好防护准备,及时处理问题订单,留存证据,必要时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