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心里一直有一个百货大厦梦,就想做百货大厦。”1992年,36岁的徐恭藻面临人生中一个重要的选择,是继续留在机关,还是去基层。“我和别人不一样,我本来就是从基层上来的,我还是想回到基层。”
徐恭藻选择了利群百货股份有限公司,而这个选择,也让他和利群的未来紧紧绑在了一起。从1933年利群的前身“德源泰百货店”创建开始,再过4年,利群就将迈入90年企业的大门。
“我们的梦想就是利群做成百年企业,一百年,二百年,三百年,依然保持现在的活力。”徐恭藻说。
一张蓝图承载一个百年梦想
1992年夏天的一个夜晚,青岛威海路的一家小饭店,昏暗的灯光下,有两个人拿着一张图纸,正在热烈地讨论着什么。
那是36岁的徐恭藻,在图纸上一笔一笔画出梦想。两年后,那张图纸变成一座百货大厦,在台东步行街拔地而起。
在利群八十多年的历史中,1994年建成营业的台东利群商厦是一个标志,它不仅仅标志着利群集团筑基、成立、重新出发,对利群集团董事局主席徐恭藻来说,这更是他和利群的梦想起飞的地方。
回忆起刚到利群的日子,徐恭藻感慨良多。作为山东省第一家股份制改革试点企业,利群的担子不可谓不重。建立职工代表大会、董事会、监事会,一系列改革,让利群看到了一个铁腕形象的徐恭藻,也让徐恭藻对利群的未来有了信心。1992年底,利群的销售额实现了增幅超20%以上,但这一成绩对渴望重回青岛百货龙头的利群来说还远远不够。
1992年冬天,徐恭藻开始在青岛市内跑网点,找项目。“想盖一座百货大厦。”这是徐恭藻选择利群时就有的梦想,也是承载利群突破再发展的基石。寻梦之路注定不会一帆风顺,虽然利群在徐恭藻的大力改革下收益回暖,但“盖一座百货大厦”绝非易事,徐恭藻东奔西跑,选定了台东一个待建的商业项目。
一边谈项目,一边跑贷款。徐恭藻回忆说,当时他跑遍了青岛市所有的银行,却没有银行敢贷款给他。“毕竟这个项目资金需求量很大,这也就意味着风险很大。”徐恭藻不愿轻易放弃,利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股份制知识和对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敏锐的洞察力,徐恭藻提出了一个“大胆”的想法:向社会发行1000万元三年期高利率建设债。
1992年12月2日,青岛市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批准了利群增资扩股、向社会定期募集股份的申请,利群也因此成为青岛市第一家向社会发行股票的企业。
有了资金,台东利群项目正式开工建设,但由于建筑原材料价格上涨,承建方要求追加4000万的款项。“但利群没同意追加,我们只能自己干。”徐恭藻回忆说。
自己盖一座百货大厦,对于售货员起家的徐恭藻来说,难度可想而知。他不得不一边恶补建筑知识,一边从利群内部抽调20多位业务骨干,找了几个建筑行业的专家,组建起商厦筹建处。利群商厦未来的蓝图,也在徐恭藻的手中一点点清晰起来。
那段时间,徐恭藻吃住在工地上,每天与工人一起干十几个小时。直到1994年11月5日,这座承载着徐恭藻和利群人梦想的大厦正式开业,利群集团正式成立,标志着青岛商业圈扩张的一次历史性跨越。
就像利群商厦为台东商圈的繁华立魂,它所代表的百货零售业也成为了利群跨越百年的生命根基。
“台东利群商厦建成之前虽然遇到了很多的困难,但与后来的收获相比,困难都不算什么了。”很快,台东利群商厦在两年内实现了盈利,也为后续利群展开连锁事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每次挑战都是一张跳板
百货零售企业大多低调。他们满足着人们的日常生活需求,却如同身边的空气一般不易察觉。直到今年3月25日,青岛台东步行街的沃尔玛超市闭店,这是继华润万家之后退出青岛市场的第二家零售巨头。人们才惊奇地发现,就在10米之隔,重装一新的台东利群大厦却依然热度不减。
对于青岛人来说,台东利群商厦是有历史的,同时也是很神秘的存在——实体百货在电商的冲击下陷入困境早已不是秘密,利群却能逆流而上。
利群是怎么做的?
徐恭藻不止一次被问到这个问题。其实利群在成长的路上,遇到过许多强劲的对手,有国内的强手,也有国际巨头。
1997年,利群连锁起步,在青岛开发区、胶南先后建成利群大厦。而与此同时,以家乐福为代表的国际零售巨头纷纷进入青岛市场。一边是新店需要消耗的人力物力财力,一边是强大对手的冲击,利群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
压力背后,徐恭藻却从未想过放弃。“有人说利群没法打赢国际对手,我说不可能,一定行。”为了做到“知己知彼”,徐恭藻翻阅了大量的资料。“利群是本土企业,在供应链方面一定会占优势。”徐恭藻开始思考搭建利群自己的供应链物流系统,而这在当时的国内来说,仍是先例。
先例,就意味着无经验可循。就像当初对建筑一窍不通,徐恭藻对供应链物流系统也并不了解。“不了解就要学。”徐恭藻说,“做供应链是很难的,我头上的白头发,10根里面至少有7根是在做物流时累出来的。”
但对手就在身边,紧迫感倒逼徐恭藻和利群改变。上世纪90年代初,利群率先在全国零售企业中发展了“买断式”经营模式,提出“零售+批发”两条腿走路的发展思路。
1997年,利群开始围绕供应链自建物流系统,设立了第一家物流配送企业——青岛福兴祥商品配送有限公司;2008年,利群开始涉足电商领域;2016年,利群上线O2O新模式平台“利群网商”;2017年,利群采购平台正式上线。
越来越强大的供应链物流系统,不仅代表了利群在上世纪90年代初开创的零售企业“买断式”经营新模式,更成为了利群健康扩张的坚实后盾。
2017年4月,利群股份在上交所主板正式挂牌上市,公司主体为青岛利群百货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与此同时,利群加快了走出山东的脚步,2017年9月,利群首家省外大型购物中心在江苏省连云港市开业,青岛利群开始走向全国。
突破背后抓住每次机会
2018年,上市公司利群股份“以16.65亿元的‘白菜价’,收购韩国乐天集团在中国最具重要影响的华东区域门店”的消息传来,震惊四座。
徐恭藻回忆说,这次被视为商业收购优秀范本的大动作,从开始谈判到成功只用了100天。这样的速度在商业收购中是惊人的,而这背后也折射出徐恭藻与利群对收购的志在必得。
“从一开始我们就决定,不要全部收购,只要乐天在华东区域的72家门店。”这样的决定,是出于利群健康扩张的需要。正是徐恭藻清晰的思路,为这场收购奠定了良好的开端。
这场收购也让一向低调行事的利群和徐恭藻出现在了公众视野。如今利群旗下拥有在上交所主板上市的利群商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和在新三板挂牌上市的山东瑞朗医药股份有限公司,拥有已开业万米以上商场100余座,星级酒店10余家,大型物流中心7处,经营范围涵盖山东、江苏、上海、安徽等区域。连续多年位列中国连锁百强企业前30强,中国民营企业500强。
而利群所覆盖的诸多领域,正是利群多年来不断革新的代表。跨界医药、酒店、地产,利群的每一次革新背后,都是对机遇的把握。
徐恭藻回忆说:“当我们把供应链物流系统搭建起来,就遇到了可以承接医药物流的机会。当我们向外扩张建设新店的时候,地产、酒店的机遇也随之而来。”
守住老本行百货零售的利群,在强大的供应链物流能力的推动下,一环扣一环,不断尝试新的领域。“我们每开拓一个领域之前,都必须静下心来,先把这个领域研究透了,学彻底了,再开始正常的工作。”徐恭藻说,“利群虽然是做百货零售起家,但我们每一次进入新领域,都会培养出这个领域的‘专家’,由他们来继续拓展这些新的领域。所以利群能走到今天,与我们有一只优秀的员工队伍是分不开的。”
回首来路,徐恭藻坦言“困难很多,数也数不过来”,但利群一路走来,却能在披荆斩棘度过难关的同时实现飞跃式的发展和革新。
复旦大学管理学院教授、EMBA项目学术主任包季鸣曾提出,企业基业要常青,企业首先要学会顺势而为,然后是持续创新。而这正是利群保持活力的核心所在。
未来,利群还会进入新的领域深耕,“无论是青岛,山东,还是整个中国,我们都能感受到营商环境在一天天变好,这对企业的发展来说是巨大的利好。”徐恭藻说,“利群即将跨入90年企业的大门,接下来就是百年企业,我们会继续在把百货零售作为主业的同时,在发展的路上抓住机遇,不断自我革新和突破。”
百年企业,正是徐恭藻与利群不断为之奋斗的梦想。而一个百年企业的诞生,需要在时代更替中把握机遇、实现突破,更需要企业的管理者以长远目光迎接时代的考验。
无论是股份制改革,还是零售业巨变,徐恭藻与利群曾在一次次时代考验中激流勇进。如今,在经济全球化浪潮席卷之下,不断前进的利群亦将承担起青岛企业、山东企业、中国企业的责任与担当,经受时代考验,去完成一个百年企业的梦想。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