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变形计:当老北京胡同遇上文创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变形计:当老北京胡同遇上文创

随着经济的发展,如今北京的许多胡同改造越来越多的进入了人们的视野,在给北京胡同带来了诸多新意的同时,也对北京城区的改造有着显著的参考意义。

文|文化产业评论  康治尧

编辑|王岩

汪曾祺在《胡同文化》中写道,“北京城像一块大豆腐,四方四正。城里有大街,有胡同。大街、胡同都是正南正北,正东正西……大街、胡同,把北京切成一个又一个方块。这种方正不但影响了北京人的生活,也影响了北京人的思想。”

长久以来,胡同,一直是北京传统建筑的重要象征。胡同的弄堂里,传承着的是萧乾笔下的吆喝声,也是郁达夫笔下的故都气息。然而,随着经济的发展,老旧的胡同设施和交通已无法适应现代人起居和生活,给胡同居民带来了诸多不便。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北京许多胡同、四合院所在的历史街区,开始了不同程度和方式的旧城改造。近年来,北京的许多胡同改造越来越多的进入了人们的视野,当木板钢筋和玻璃走进红岩青瓦的胡同,艺术气息与市井生活的结合,在给北京胡同带来了诸多新意的同时,也对北京城区的改造有着显著的参考意义。

菊儿胡同——胡同里的徽派江南民居

从南锣鼓巷出来,临近就是菊儿胡同,这里是充满了历史文化气息,这条不大的胡同曾经有过清直隶总督大学士荣禄府邸的住宅和花园、阿富汗大使馆以及寺庙。现在,胡同北侧大部分已拆建成楼房四合院。

菊儿胡同进行了大致四个方面的改造,《北京菊儿胡同改造案例分析》对这四个方面进行了清晰的概括:成片整治、成片建设,保持这一片的完整性;严格限制住宅建筑的高度(三层为主);住宅建筑采用淡雅灰白色调;保持原有棋盘式道路网架和街道胡同体系,继承和发展合院住宅。

菊儿胡同改造前,这里是一座破旧拥挤的大杂院,有44户138人,人均住房面积仅5.3平方米。如今,这里不仅有设计典雅的四合院楼房,还有一流的社区服务。据悉,如今已有万余人次的各国友人来此参观访问,并有20多户外国人干脆租下房子,成为这里的新居民。

△改造后的菊儿胡同建筑

在菊儿胡同的改造中,菊儿小区的例子最为典型——菊儿小区在菊儿胡同北侧,17号至49号几处院落。从外面看去,二至三层的小楼,青瓦白墙,看上去有些徽派建筑风格,恍如到了江南。但那青色小瓦砌成的房脊屋檐,又与两旁的老房子连成了一体,恰到好处地勾勒出北京胡同的“天际线”,以至于从远处眺望时,丝毫觉察不出这片建筑比周边明显高出一截。

△改造后的菊儿胡同全景

在改造之中,菊儿胡同更是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模式——“菊儿胡同模式”,文章对此介绍到,“菊儿胡同模式”是一种以人文本、布局紧凑、功能混合的开放性街区住宅模式,从根本上反对这种“反城市”的住区理念,提倡住区作为城市的有机构成,必须与城市共享社会资源与人流资源,这是对现代主义居住区规划理念的一场革新,无疑给北京胡同改造提供了良多借鉴价值。

如今这里诞生了许多精致的餐馆吸引人们前往“打卡”。

茶儿胡同——弄堂里的现代文艺

从前门大街顺着煤市街往南不远,就是茶儿胡同,这里有着废旧厂房和院落改建的后工业风建筑和花草庭院。《一对跨国夫妻,8年北京胡同改造记》对此介绍到,大栅栏这个片区,曾经是个“街道破破烂烂、电线里出外进、严重私搭乱建”的地方。2011年,西城区政府决定对这进行改造更新。原住民自愿腾退,政府再邀请众多年轻的建筑师、设计师、艺术家、店家,参与改造设计,再入驻。

△改造前的茶儿胡同

相较于前门大街彻底变成商业街的大拆大建,南锣鼓巷从自发产生小商铺到后来遭遇过度商业化的破坏,大栅栏片区的更新采用了更为温和及有耐心的方式。

一些原住户腾退出的零星院落儿,甚至是一些院落中的个别房间,招来年轻人开起一个小酒吧、书店;又或者在老住户选择居住下的院落中进行一些绿化和配套设施的修补、增建——整个胡同片区,新旧共存。

2015年,建筑师陈忱和两个意大利合伙人,也受到了邀请。当时,他们正逢前一个办公室租约到期,便决定租下茶儿胡同3号院,进行设计改造。在这之前,3号院是一个灰暗脏乱、不起眼的小四合院,改造后,就成了如今的后现代工业风办公区。

3号院不远处,是茶儿胡同8号,建筑师张轲设计、改造的“微杂院”。这里过去曾是个住着12户人家的典型大杂院,清退之后仍住着三户人家。2012年,张轲带领的建筑师团队,在保留了原有大杂院里“违章建筑”的基础上,进行了修复和重新设计。与8号院隔一个院的12号院,是北京林业大学师生花两年改造的。他们利用胡同合院的特点,“见缝插针”地在四合院的旧墙、屋顶、窗口、街道种上花花草草、蔬菜瓜果,一个普通小院被改成了胡同里的“秘密花园”。

△改造前的“微杂院”

△改造后的“微杂院”

到了傍晚四五点,下班、放学的人流从四处渐渐汇集进胡同里来,自行车铃声、街坊邻居聊天夹杂着小商铺里的吆喝,让安静一日的胡同充满市井风情和生活趣味。

大院胡同——建筑民居的创新尝试

创新改造后的胡同里,不只有文艺小店和花草庭院,也不只有中式传统的青瓦白砖,还有新社区的住房群和欧式建筑。临近西单的大院胡同就是将欧式现代建筑引入胡同改造,解决胡同内社区住房设施问题的典型范例,大院胡同也凭借精美的建筑风格走红网络,吸引了一众网友前往打卡。

△大院胡同28号改造项目

《大院胡同改造》一文对大院胡同的改造项目介绍到,“微缩北京”——大院胡同28号是一次结合了旧城更新、院落改造、理想居所研究的设计实践。以研究传统北京的复合性城市结构为基础,认识并运用其结构可延伸、加密的特征,通过分形加密,将大杂院转变为“小合院群”;“宅园”与“公共单元”的设置适应了现代社会结构,将院落转变成“微缩社区”;居所层面极限尺度的技术性设计服务于“宅园合一”的精神性营造,通过空间叙事,将日常诗意与都市胜景的体验带入“理想居所”。实践以个案回应了北京旧城更新的“三道难题”,并探讨向更广泛的社区、城市扩展,恢复北京旧城“自生机会”的可能性。

大院胡同更新改造也面临着很多困难,文章对胡同改造所面临的“三道难题”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大院胡同邻近繁华喧攘的北京西四、西单区域,由于历史性的多方原因,北京旧城的“更新”“改造”长期存在并聚焦于三道棘手难题:旧城人口结构的适应性调整问题,居民生活空间和环境质量改善问题,旧城风貌保持和传承问题。大院胡同28号虽不大,却可称得上北京旧城各种症结并存的缩影。

△改造后的大院胡同房间

大院胡同还进行了公共空间的设立,完善了已建立的“街巷+居住单元”的模式,使得院落转变为一个“微缩社区”。这一公共空间既可为所有“宅园”单元居民日常使用、交往、共享,也可向胡同开放,对外营业服务于附近胡同居民乃至外来游客,进而成为更大范围邻里共享的公共服务空间,更增强其“社区”的特征。

△改造后的公共服务空间

方家胡同——胡同改造的深刻反思

近些年声势浩大的胡同改造,对改善北京旧城貌起到了较大的积极意义。但是,胡同在改造当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其中,方家胡同的改造就在当时引发了争议——为了还原胡同的历史样貌,方家胡同的街道、建筑和商业形态都进行了较大整改,但是,在力图还原“历史原貌”时,其基础设施的改善和胡同整体的协同发展却被忽视。《关于方家胡同更新改造的城市实验的反思》一文就对此案例进行了详细阐述。

从2017年夏天的“开墙打洞”的整改工作开始,相关部门对方家胡同的改造投入了很大力度,邀请了著名设计院团队和古建专家来牵头设计,并投入了庞大的施工力量实施,这一点在这篇文章中得到了证实。可以看出,这的确不是一个普通的工程,而是一个样板工程,城市复兴改造的一场实验。

但是,如果你穿越胡同两侧粉饰过的表皮,进入到后面真实生活中,就会看到,大杂院里一切曾经的杂乱依然没有改变。那才是胡同里百姓生活的真实场所,外面新贴的面砖和他们在后面的真实生活没有半点关系。胡同里的居民们依旧过着拎着手纸披着大衣,出了院子上公厕解手的生活日常,那是一种没有尊严的生活。直到胡同居民(棚户区的一种代表)可以在自己家里,至少在大杂院内能够有尊严地解决个人卫生问题之前,我们为“城市复兴”唱赞歌都为时过早。这是城市文明的基础问题。

此外,方家胡同在改造的时候,在胡同居民的要求下,也对众多沿街商铺进行了调整和关停,对此,文章继续指出,居民对胡同内酒吧的抱怨,的确暴露出了城市的复杂性。酒吧被强行拆除后,这些被噪音困扰的居民满意了如今的安静,但他们同时也失去了胡同的生命力、安全与便利。城市和大自然一样,也在不断发展演变,并且保持着一种复杂的平衡。城市规划作为一种外界干预,可以起到好的推动作用,也可以起到破坏作用。

从方家胡同的改造案例可以看出,城市的管理则是一门科学,设计者应当因地制宜,虚心学习和不断改进来适应复杂变化的城市生活,切不可忽略事情的复杂性与民情,简单地采用一刀切的政策。

结语

北京胡同的改造,在带动老城区经济的同时,也显著改善了城市形象,对北京的人文气息、旅游发展和城市规划都有着显著的积极意义。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在商业化改造的同时,也应关注到更多现实问题。胡同的合理改造,需要对世界范围内有参考价值的其他宜居城市的经验教训进行借鉴,广泛听取代表胡同内居住的市民和持有不同观点的城市与建筑以及文化学者的态度,对社区进行更合理的规划,才能让胡同在现代化城市化的进程中焕发生机。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变形计:当老北京胡同遇上文创

随着经济的发展,如今北京的许多胡同改造越来越多的进入了人们的视野,在给北京胡同带来了诸多新意的同时,也对北京城区的改造有着显著的参考意义。

文|文化产业评论  康治尧

编辑|王岩

汪曾祺在《胡同文化》中写道,“北京城像一块大豆腐,四方四正。城里有大街,有胡同。大街、胡同都是正南正北,正东正西……大街、胡同,把北京切成一个又一个方块。这种方正不但影响了北京人的生活,也影响了北京人的思想。”

长久以来,胡同,一直是北京传统建筑的重要象征。胡同的弄堂里,传承着的是萧乾笔下的吆喝声,也是郁达夫笔下的故都气息。然而,随着经济的发展,老旧的胡同设施和交通已无法适应现代人起居和生活,给胡同居民带来了诸多不便。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北京许多胡同、四合院所在的历史街区,开始了不同程度和方式的旧城改造。近年来,北京的许多胡同改造越来越多的进入了人们的视野,当木板钢筋和玻璃走进红岩青瓦的胡同,艺术气息与市井生活的结合,在给北京胡同带来了诸多新意的同时,也对北京城区的改造有着显著的参考意义。

菊儿胡同——胡同里的徽派江南民居

从南锣鼓巷出来,临近就是菊儿胡同,这里是充满了历史文化气息,这条不大的胡同曾经有过清直隶总督大学士荣禄府邸的住宅和花园、阿富汗大使馆以及寺庙。现在,胡同北侧大部分已拆建成楼房四合院。

菊儿胡同进行了大致四个方面的改造,《北京菊儿胡同改造案例分析》对这四个方面进行了清晰的概括:成片整治、成片建设,保持这一片的完整性;严格限制住宅建筑的高度(三层为主);住宅建筑采用淡雅灰白色调;保持原有棋盘式道路网架和街道胡同体系,继承和发展合院住宅。

菊儿胡同改造前,这里是一座破旧拥挤的大杂院,有44户138人,人均住房面积仅5.3平方米。如今,这里不仅有设计典雅的四合院楼房,还有一流的社区服务。据悉,如今已有万余人次的各国友人来此参观访问,并有20多户外国人干脆租下房子,成为这里的新居民。

△改造后的菊儿胡同建筑

在菊儿胡同的改造中,菊儿小区的例子最为典型——菊儿小区在菊儿胡同北侧,17号至49号几处院落。从外面看去,二至三层的小楼,青瓦白墙,看上去有些徽派建筑风格,恍如到了江南。但那青色小瓦砌成的房脊屋檐,又与两旁的老房子连成了一体,恰到好处地勾勒出北京胡同的“天际线”,以至于从远处眺望时,丝毫觉察不出这片建筑比周边明显高出一截。

△改造后的菊儿胡同全景

在改造之中,菊儿胡同更是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模式——“菊儿胡同模式”,文章对此介绍到,“菊儿胡同模式”是一种以人文本、布局紧凑、功能混合的开放性街区住宅模式,从根本上反对这种“反城市”的住区理念,提倡住区作为城市的有机构成,必须与城市共享社会资源与人流资源,这是对现代主义居住区规划理念的一场革新,无疑给北京胡同改造提供了良多借鉴价值。

如今这里诞生了许多精致的餐馆吸引人们前往“打卡”。

茶儿胡同——弄堂里的现代文艺

从前门大街顺着煤市街往南不远,就是茶儿胡同,这里有着废旧厂房和院落改建的后工业风建筑和花草庭院。《一对跨国夫妻,8年北京胡同改造记》对此介绍到,大栅栏这个片区,曾经是个“街道破破烂烂、电线里出外进、严重私搭乱建”的地方。2011年,西城区政府决定对这进行改造更新。原住民自愿腾退,政府再邀请众多年轻的建筑师、设计师、艺术家、店家,参与改造设计,再入驻。

△改造前的茶儿胡同

相较于前门大街彻底变成商业街的大拆大建,南锣鼓巷从自发产生小商铺到后来遭遇过度商业化的破坏,大栅栏片区的更新采用了更为温和及有耐心的方式。

一些原住户腾退出的零星院落儿,甚至是一些院落中的个别房间,招来年轻人开起一个小酒吧、书店;又或者在老住户选择居住下的院落中进行一些绿化和配套设施的修补、增建——整个胡同片区,新旧共存。

2015年,建筑师陈忱和两个意大利合伙人,也受到了邀请。当时,他们正逢前一个办公室租约到期,便决定租下茶儿胡同3号院,进行设计改造。在这之前,3号院是一个灰暗脏乱、不起眼的小四合院,改造后,就成了如今的后现代工业风办公区。

3号院不远处,是茶儿胡同8号,建筑师张轲设计、改造的“微杂院”。这里过去曾是个住着12户人家的典型大杂院,清退之后仍住着三户人家。2012年,张轲带领的建筑师团队,在保留了原有大杂院里“违章建筑”的基础上,进行了修复和重新设计。与8号院隔一个院的12号院,是北京林业大学师生花两年改造的。他们利用胡同合院的特点,“见缝插针”地在四合院的旧墙、屋顶、窗口、街道种上花花草草、蔬菜瓜果,一个普通小院被改成了胡同里的“秘密花园”。

△改造前的“微杂院”

△改造后的“微杂院”

到了傍晚四五点,下班、放学的人流从四处渐渐汇集进胡同里来,自行车铃声、街坊邻居聊天夹杂着小商铺里的吆喝,让安静一日的胡同充满市井风情和生活趣味。

大院胡同——建筑民居的创新尝试

创新改造后的胡同里,不只有文艺小店和花草庭院,也不只有中式传统的青瓦白砖,还有新社区的住房群和欧式建筑。临近西单的大院胡同就是将欧式现代建筑引入胡同改造,解决胡同内社区住房设施问题的典型范例,大院胡同也凭借精美的建筑风格走红网络,吸引了一众网友前往打卡。

△大院胡同28号改造项目

《大院胡同改造》一文对大院胡同的改造项目介绍到,“微缩北京”——大院胡同28号是一次结合了旧城更新、院落改造、理想居所研究的设计实践。以研究传统北京的复合性城市结构为基础,认识并运用其结构可延伸、加密的特征,通过分形加密,将大杂院转变为“小合院群”;“宅园”与“公共单元”的设置适应了现代社会结构,将院落转变成“微缩社区”;居所层面极限尺度的技术性设计服务于“宅园合一”的精神性营造,通过空间叙事,将日常诗意与都市胜景的体验带入“理想居所”。实践以个案回应了北京旧城更新的“三道难题”,并探讨向更广泛的社区、城市扩展,恢复北京旧城“自生机会”的可能性。

大院胡同更新改造也面临着很多困难,文章对胡同改造所面临的“三道难题”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大院胡同邻近繁华喧攘的北京西四、西单区域,由于历史性的多方原因,北京旧城的“更新”“改造”长期存在并聚焦于三道棘手难题:旧城人口结构的适应性调整问题,居民生活空间和环境质量改善问题,旧城风貌保持和传承问题。大院胡同28号虽不大,却可称得上北京旧城各种症结并存的缩影。

△改造后的大院胡同房间

大院胡同还进行了公共空间的设立,完善了已建立的“街巷+居住单元”的模式,使得院落转变为一个“微缩社区”。这一公共空间既可为所有“宅园”单元居民日常使用、交往、共享,也可向胡同开放,对外营业服务于附近胡同居民乃至外来游客,进而成为更大范围邻里共享的公共服务空间,更增强其“社区”的特征。

△改造后的公共服务空间

方家胡同——胡同改造的深刻反思

近些年声势浩大的胡同改造,对改善北京旧城貌起到了较大的积极意义。但是,胡同在改造当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其中,方家胡同的改造就在当时引发了争议——为了还原胡同的历史样貌,方家胡同的街道、建筑和商业形态都进行了较大整改,但是,在力图还原“历史原貌”时,其基础设施的改善和胡同整体的协同发展却被忽视。《关于方家胡同更新改造的城市实验的反思》一文就对此案例进行了详细阐述。

从2017年夏天的“开墙打洞”的整改工作开始,相关部门对方家胡同的改造投入了很大力度,邀请了著名设计院团队和古建专家来牵头设计,并投入了庞大的施工力量实施,这一点在这篇文章中得到了证实。可以看出,这的确不是一个普通的工程,而是一个样板工程,城市复兴改造的一场实验。

但是,如果你穿越胡同两侧粉饰过的表皮,进入到后面真实生活中,就会看到,大杂院里一切曾经的杂乱依然没有改变。那才是胡同里百姓生活的真实场所,外面新贴的面砖和他们在后面的真实生活没有半点关系。胡同里的居民们依旧过着拎着手纸披着大衣,出了院子上公厕解手的生活日常,那是一种没有尊严的生活。直到胡同居民(棚户区的一种代表)可以在自己家里,至少在大杂院内能够有尊严地解决个人卫生问题之前,我们为“城市复兴”唱赞歌都为时过早。这是城市文明的基础问题。

此外,方家胡同在改造的时候,在胡同居民的要求下,也对众多沿街商铺进行了调整和关停,对此,文章继续指出,居民对胡同内酒吧的抱怨,的确暴露出了城市的复杂性。酒吧被强行拆除后,这些被噪音困扰的居民满意了如今的安静,但他们同时也失去了胡同的生命力、安全与便利。城市和大自然一样,也在不断发展演变,并且保持着一种复杂的平衡。城市规划作为一种外界干预,可以起到好的推动作用,也可以起到破坏作用。

从方家胡同的改造案例可以看出,城市的管理则是一门科学,设计者应当因地制宜,虚心学习和不断改进来适应复杂变化的城市生活,切不可忽略事情的复杂性与民情,简单地采用一刀切的政策。

结语

北京胡同的改造,在带动老城区经济的同时,也显著改善了城市形象,对北京的人文气息、旅游发展和城市规划都有着显著的积极意义。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在商业化改造的同时,也应关注到更多现实问题。胡同的合理改造,需要对世界范围内有参考价值的其他宜居城市的经验教训进行借鉴,广泛听取代表胡同内居住的市民和持有不同观点的城市与建筑以及文化学者的态度,对社区进行更合理的规划,才能让胡同在现代化城市化的进程中焕发生机。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