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山东城市观察 | 青岛:建设人工智能应用“国际客厅”的实力是什么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山东城市观察 | 青岛:建设人工智能应用“国际客厅”的实力是什么

青岛建设上合示范区,旨在打造“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新平台,目的是要推动形成“东西双向互济、陆海内外联动”的开放新格局,而这个开放新格局,是立足青岛,面向山东乃至全国的开放新格局。

文|王丹青

回顾即将过去的2019年,青岛从未掩饰过对人工智能产业“势在必得”的决心。

今年2月,青岛强势发起十五个攻势,其中重要一环就是发起“高端制造业+人工智能”攻势,提出为青岛的优势高端制造业插上人工智能的翅膀。

3月至4月,山东省委常委、青岛市委书记王清宪先后到深圳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和北京启迪控股股份有限公司考察;7月9日,启迪三螺旋董事长彭顷砡率队与青岛签署了8个落户即墨和青岛蓝谷的重点项目战略框架合作协议;9月10日,青岛市人民政府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高技术重点领域框架协议正式签约。 

9月21日,继北京、杭州、深圳后,2019第五届中国人工智能大会在青岛胶州市开幕;11月30日,2019人工智能产业共同体青岛会议在青岛开幕。

从发起十五个攻势之一,到主政者顶格推进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再到承办多项人工智能领域重大活动,青岛不断向世界展现出这座现代化都市对发展人工智能产业的底气、规划与目标——青岛要为中国的人工智能应用共同努力开除一条路子来,让人工智能应用与服务产业高地建设吸引全球目光,为中国人工智能应用贡献力量,成为引领新时代人工智能应用新技术、新模式、新思想的全球策源地。

制造业高地转型人工智能高地

2018年10月3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体学习时强调,人工智能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量,是引领这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战略性技术。

在这其中,人工智能最核心的力量,正来自于它对产业的赋能。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在中高端消费、创新引领、绿色低碳、共享经济、现代供应链、人力资本服务等领域培育新增长点、形成新动能”。

如果说前三次工业革命相继释放了人、机器和互联网的新动能,那么以人工智能为核心的新一轮科技产业革命,也将充分释放人工智能与产业结合后的新动能。

而这对处在转向高质量发展、新旧动能转换关键时期的制造业大市青岛来说,无疑有着巨大的吸引力。

11月30日,以“海尔智家 AI上未来家”为主题的海尔智家青岛001号店正式开业。作为“青岛制造”的代表企业之一,海尔以人工智能赋能传统制造业,再次成为青岛“智能制造”的代表。海尔集团总裁周云杰曾表示,海尔在工业互联网平台的打造上,已经有了在世界上具有标准的话语权,也已经形成了跨行业、跨领域复制的模式,而借力从消费互联网向工业互联网的转型,而有着制造业基础和品牌优势的青岛,完全有机会做成全球最大、最好的工业互联网平台。

据统计,青岛的工业体系涵盖了41个行业大类中的36个,拥有海尔、海信、青岛啤酒、中车四方等一批世界知名的制造企业,1200多家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和企业技术中心。这不仅是青岛作为制造业大市多年来积攒下的产业基础,更为青岛打造世界级人工智能产业高地奠定了强有力的产业基础。

王清宪曾表示,中国是世界上产业体系最完备的国家,人工智能应用产业有必要、也完全有可能走在世界前列。而青岛正主动承担起实现这一目标的重大历史使命,以“人工智能产业共同体”的建造,在全国乃至全球人工智能应用发展中,做一次引领性、创造性的探索。

勇闯“无人区”的青岛规划

10月14日,工业和信息化部批复支持山东创建济南-青岛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这也是继上海(浦东)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之后,中国建立的第二个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

“先导区”,意味着青岛肩负起冲破技术创新“无人区”的国之重任。而于近日举行的2019人工智能产业共同体青岛会议,正式启动了这一国之重任,将通过深化改革、制度创新和融通发展,加快推动人工智能技术突破,加速新技术、新产品的应用推广和产业化。

如何承担起这一国之重任,勇闯人工智能技术创新“无人区”的青岛不仅有勇,更有“谋”。在全国范围内首次提出的“人工智能共同体”,将作为“青岛规划”的载体,由青岛市政府推动华为、科大讯飞、商汤科技等人工智能领军企业,海尔、海信、歌尔等本土先行先试企业共同发起。这也是在全国乃至全球人工智能应用发展中,一次引领性、创造性的探索。

此次发布的《人工智能产业共同体青岛宣言》,也成为青岛发力人工智能应用高地的一部“规划”。

《宣言》提出,将全面推动人工智能与制造业深度融合,积极参与青岛“高端制造业+人工智能”攻势,在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高端智能家电、轨道交通装备、智能制造装备、船舶海工装备等7个重点领域,以及纺织服装、食品饮料、高端化工等传统支柱产业,推动人工智能赋能制造业;以平台思维发展人工智能应用,加快百户重点企业和百项应用场景赋能,沿循“以示范促应用、以应用促集成、以集成促产业发展”的路径,加速产业崛起、迭代赶超,创建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青岛模式”。

王清宪也在2019人工智能产业共同体青岛会议开幕式上宣布,青岛将全面开放产业应用场景,支持鼓励全市的企业融接人工智能技术,提高企业效率,增强企业竞争力,使青岛快速成为中国人工智能应用场景最集中、最齐全的城市;同时,青岛正在联合华为、商汤科技、科大讯飞等人工智能领域头部企业和产业链,起草制定人工智能应用产业扶持政策,助力青岛培养出一批又一批提供人工智能应用科技服务企业,从青岛出发,为全国的企业赋能,推动人工智能与一二三产业广泛深度融合,使青岛真正成为中国的人工智能科技服务产业高地。

这也意味着,青岛向人工智能产业应用高地发起攻势,是青岛面向全国乃至世界,主动深化“对外开放”内涵,拓展“对外开放新高地”外延的一次尝试,而这次尝试背后,是新时代国家赋予青岛的新定位。

建设人工智能应用的“国际客厅”

自去年成功举办上合组织青岛峰会后,机遇不断青睐这座有准备的城市。上合示范区、山东自贸试验区青岛片区等国家开放平台和政策优势,为青岛的高质量发展创造便利条件的同时,也为新时代的青岛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

青岛建设上合示范区,旨在打造“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新平台,目的是要推动形成“东西双向互济、陆海内外联动”的开放新格局,而这个开放新格局,是立足青岛,面向山东乃至全国的开放新格局。

从这一角度来说,青岛要打造山东面向全国乃至全球的“国际客厅”,为有意进入中国市场的各国企业以及有意对接国际的中国企业打造集展示、推介、路演、接洽、交易等功能为一体的平台。而在青岛这个“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新平台打造人工智能应用生态系统,也将会成为中国面向世界人工智能应用的国际合作新平台。

以此次举办的2019人工智能产业共同体青岛会议为契机,青岛正在建设一个人工智能应用的“国际客厅”,打造一个集成果展示、技术推广、合作洽谈、投资交易等功能为一体的全球化平台,让有应用需求的企业、地方政府等在青岛就能找到世界上最先进的技术、最成熟的方案,让人工智能企业通过青岛就能对接各行各业、各类要素、世界各地,真正整合全球优质资源,推动人工智能快速发展。

青岛还计划于明年春天举办世界人工智能应用大会,每年举办一届,打造一个人工智能应用领域最具国际影响力、吸引力、带动力的高端会议,让人工智能应用与服务产业高地建设吸引全球目光,为中国人工智能应用贡献力量,成为引领新时代人工智能应用新技术、新模式、新思想的全球策源地。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回望过去,青岛曾遗憾错过电脑产业与互联网产业的开端,如今,青岛已抢抓人工智能产业创新应用的新风口,正式搭上了第四轮科技产业革命的“早班车”。

此次青岛在国内首次提出建设“人工智能产业共同体”,背后自然有青岛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底气与决心,但更重要的是,这一“共同体”展现出青岛这座海滨城市对外开放的新内涵——以更加开放的姿态,建设人工智能创新应用生态,搭建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平台,成为山东面向全国、中国面向世界的“国际客厅”。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山东城市观察 | 青岛:建设人工智能应用“国际客厅”的实力是什么

青岛建设上合示范区,旨在打造“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新平台,目的是要推动形成“东西双向互济、陆海内外联动”的开放新格局,而这个开放新格局,是立足青岛,面向山东乃至全国的开放新格局。

文|王丹青

回顾即将过去的2019年,青岛从未掩饰过对人工智能产业“势在必得”的决心。

今年2月,青岛强势发起十五个攻势,其中重要一环就是发起“高端制造业+人工智能”攻势,提出为青岛的优势高端制造业插上人工智能的翅膀。

3月至4月,山东省委常委、青岛市委书记王清宪先后到深圳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和北京启迪控股股份有限公司考察;7月9日,启迪三螺旋董事长彭顷砡率队与青岛签署了8个落户即墨和青岛蓝谷的重点项目战略框架合作协议;9月10日,青岛市人民政府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高技术重点领域框架协议正式签约。 

9月21日,继北京、杭州、深圳后,2019第五届中国人工智能大会在青岛胶州市开幕;11月30日,2019人工智能产业共同体青岛会议在青岛开幕。

从发起十五个攻势之一,到主政者顶格推进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再到承办多项人工智能领域重大活动,青岛不断向世界展现出这座现代化都市对发展人工智能产业的底气、规划与目标——青岛要为中国的人工智能应用共同努力开除一条路子来,让人工智能应用与服务产业高地建设吸引全球目光,为中国人工智能应用贡献力量,成为引领新时代人工智能应用新技术、新模式、新思想的全球策源地。

制造业高地转型人工智能高地

2018年10月3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体学习时强调,人工智能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量,是引领这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战略性技术。

在这其中,人工智能最核心的力量,正来自于它对产业的赋能。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在中高端消费、创新引领、绿色低碳、共享经济、现代供应链、人力资本服务等领域培育新增长点、形成新动能”。

如果说前三次工业革命相继释放了人、机器和互联网的新动能,那么以人工智能为核心的新一轮科技产业革命,也将充分释放人工智能与产业结合后的新动能。

而这对处在转向高质量发展、新旧动能转换关键时期的制造业大市青岛来说,无疑有着巨大的吸引力。

11月30日,以“海尔智家 AI上未来家”为主题的海尔智家青岛001号店正式开业。作为“青岛制造”的代表企业之一,海尔以人工智能赋能传统制造业,再次成为青岛“智能制造”的代表。海尔集团总裁周云杰曾表示,海尔在工业互联网平台的打造上,已经有了在世界上具有标准的话语权,也已经形成了跨行业、跨领域复制的模式,而借力从消费互联网向工业互联网的转型,而有着制造业基础和品牌优势的青岛,完全有机会做成全球最大、最好的工业互联网平台。

据统计,青岛的工业体系涵盖了41个行业大类中的36个,拥有海尔、海信、青岛啤酒、中车四方等一批世界知名的制造企业,1200多家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和企业技术中心。这不仅是青岛作为制造业大市多年来积攒下的产业基础,更为青岛打造世界级人工智能产业高地奠定了强有力的产业基础。

王清宪曾表示,中国是世界上产业体系最完备的国家,人工智能应用产业有必要、也完全有可能走在世界前列。而青岛正主动承担起实现这一目标的重大历史使命,以“人工智能产业共同体”的建造,在全国乃至全球人工智能应用发展中,做一次引领性、创造性的探索。

勇闯“无人区”的青岛规划

10月14日,工业和信息化部批复支持山东创建济南-青岛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这也是继上海(浦东)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之后,中国建立的第二个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

“先导区”,意味着青岛肩负起冲破技术创新“无人区”的国之重任。而于近日举行的2019人工智能产业共同体青岛会议,正式启动了这一国之重任,将通过深化改革、制度创新和融通发展,加快推动人工智能技术突破,加速新技术、新产品的应用推广和产业化。

如何承担起这一国之重任,勇闯人工智能技术创新“无人区”的青岛不仅有勇,更有“谋”。在全国范围内首次提出的“人工智能共同体”,将作为“青岛规划”的载体,由青岛市政府推动华为、科大讯飞、商汤科技等人工智能领军企业,海尔、海信、歌尔等本土先行先试企业共同发起。这也是在全国乃至全球人工智能应用发展中,一次引领性、创造性的探索。

此次发布的《人工智能产业共同体青岛宣言》,也成为青岛发力人工智能应用高地的一部“规划”。

《宣言》提出,将全面推动人工智能与制造业深度融合,积极参与青岛“高端制造业+人工智能”攻势,在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高端智能家电、轨道交通装备、智能制造装备、船舶海工装备等7个重点领域,以及纺织服装、食品饮料、高端化工等传统支柱产业,推动人工智能赋能制造业;以平台思维发展人工智能应用,加快百户重点企业和百项应用场景赋能,沿循“以示范促应用、以应用促集成、以集成促产业发展”的路径,加速产业崛起、迭代赶超,创建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青岛模式”。

王清宪也在2019人工智能产业共同体青岛会议开幕式上宣布,青岛将全面开放产业应用场景,支持鼓励全市的企业融接人工智能技术,提高企业效率,增强企业竞争力,使青岛快速成为中国人工智能应用场景最集中、最齐全的城市;同时,青岛正在联合华为、商汤科技、科大讯飞等人工智能领域头部企业和产业链,起草制定人工智能应用产业扶持政策,助力青岛培养出一批又一批提供人工智能应用科技服务企业,从青岛出发,为全国的企业赋能,推动人工智能与一二三产业广泛深度融合,使青岛真正成为中国的人工智能科技服务产业高地。

这也意味着,青岛向人工智能产业应用高地发起攻势,是青岛面向全国乃至世界,主动深化“对外开放”内涵,拓展“对外开放新高地”外延的一次尝试,而这次尝试背后,是新时代国家赋予青岛的新定位。

建设人工智能应用的“国际客厅”

自去年成功举办上合组织青岛峰会后,机遇不断青睐这座有准备的城市。上合示范区、山东自贸试验区青岛片区等国家开放平台和政策优势,为青岛的高质量发展创造便利条件的同时,也为新时代的青岛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

青岛建设上合示范区,旨在打造“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新平台,目的是要推动形成“东西双向互济、陆海内外联动”的开放新格局,而这个开放新格局,是立足青岛,面向山东乃至全国的开放新格局。

从这一角度来说,青岛要打造山东面向全国乃至全球的“国际客厅”,为有意进入中国市场的各国企业以及有意对接国际的中国企业打造集展示、推介、路演、接洽、交易等功能为一体的平台。而在青岛这个“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新平台打造人工智能应用生态系统,也将会成为中国面向世界人工智能应用的国际合作新平台。

以此次举办的2019人工智能产业共同体青岛会议为契机,青岛正在建设一个人工智能应用的“国际客厅”,打造一个集成果展示、技术推广、合作洽谈、投资交易等功能为一体的全球化平台,让有应用需求的企业、地方政府等在青岛就能找到世界上最先进的技术、最成熟的方案,让人工智能企业通过青岛就能对接各行各业、各类要素、世界各地,真正整合全球优质资源,推动人工智能快速发展。

青岛还计划于明年春天举办世界人工智能应用大会,每年举办一届,打造一个人工智能应用领域最具国际影响力、吸引力、带动力的高端会议,让人工智能应用与服务产业高地建设吸引全球目光,为中国人工智能应用贡献力量,成为引领新时代人工智能应用新技术、新模式、新思想的全球策源地。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回望过去,青岛曾遗憾错过电脑产业与互联网产业的开端,如今,青岛已抢抓人工智能产业创新应用的新风口,正式搭上了第四轮科技产业革命的“早班车”。

此次青岛在国内首次提出建设“人工智能产业共同体”,背后自然有青岛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底气与决心,但更重要的是,这一“共同体”展现出青岛这座海滨城市对外开放的新内涵——以更加开放的姿态,建设人工智能创新应用生态,搭建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平台,成为山东面向全国、中国面向世界的“国际客厅”。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