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在后期主要锁定了15位全新面孔。当时,科学团队预测八人会成为受欢迎的超模,目前的结果是已经有6位确认预测准确了,她们是Sofia Tesmenitskaya, Aarina Levchenko,Renata Scheffer, Sasha Antonowskaia, Melanie Culley and Phillipa Hemphrey。而评判“受欢迎”的标准其实有点太简单,就是他们在2015年3月秋冬新品发布的大秀中参与的场数。
当然,这份报告最后还是总结出了一些所谓模特界走红的”金科玉律“,比如大号裙子、大屁股和大脚都只会给走秀的职业生涯带来负面影响,而身高超过平均水平以英尺,就能比别人多出一倍的走秀机会,这说明业界追求骨感模特的标准还是在,虽然纽约时装周已经对大码女孩、唐氏综合症患者们敞开大门,但想要冲破顶尖模特的桎梏还是很难,这基于现存的主流审美标准。
不过还是有一个超乎寻常的点,那就是腰围对一个模特的成功来说既帮不上忙也没什么坏处。
除了常规的身体条件,Instagram的数据也呈现出了有趣的结果:点赞数和评论数越多的人的确也更有成名潜质,同时这群人也常常频繁地更新状态。一个高于平均水平的状态发布数量能够提高走秀几率15%,但令人惊讶的是,更多的点赞数却会使走秀机会降低10%。
“社交媒体正在剧烈的改变游戏规则。”调研员 Giovanni Luca Ciampaglia说道,“按照传统,模特不会和消费者互动,但是现在网络技术让互动成为了提高知名度的关键,更有利于功成名就。”
调研结果表明Instagram已经变得和模特代理公司一样重要了,这其实很容易理解,Instagram是一个公开的展示平台,可以供消费者在秀场意外筛选,这时候要走高冷风还是亲民风就是自己选定的事。
社交媒体正在取代传统的代理公司的职能,比如诞生于欧洲的APP“Feels”就已经能够完成从造星到安排行程等一系列工作,它已经进入了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市场,发展潜力不小。

总之,这个研究还是能教我们看出一些明日之星的端倪的,但仔细追究下来,整个研究对于“受欢迎”的定义太过于简单,一个“受欢迎”的模特并不意味着他就是一个顶级超模,亲和力并不代表着对时装拥有超凡的驾驭能力。
走秀场数多也并不意味着成功,相反,像吉赛尔邦辰、Kate Moss这样的顶级超模恰恰走秀场数很少,她们只为几个少量的品牌走秀,但只要出场就是焦点。这些因素在研究中都可能会导致一些变量被忽略,比如这些新面孔是否有有力的社会资源和背景,抑或是特别受到某位设计师的青睐,而且也很难排除偶然因素,比如忽然和某个明星传出一些绯闻什么的。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