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九号机器人发布智能电动车,消费者会为“智能”买单吗?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九号机器人发布智能电动车,消费者会为“智能”买单吗?

功能手机到智能手机的转变无疑改变了我们的生活,而如今越来越多的传统产品被打上了“智能”的名号。

记者 | 王公逸

12月17日,九号机器人在北京召开发布会,推出了九号电动摩托车E系列以及电动自行车C系列。

九号机器人的产品方向主要为智能短交通以及服务类机器人,其过去所推出的平衡车系列可以说是它的明星产品,使用场景也较为广泛。

我在十二月初来到北京郊外的一处卡丁车馆,提前体验了电动摩托车E系列以及电动车C系列,和大家分享一下实际骑行后的体验感受。

首先是电动摩托车E系列。性能上,E系列配备悬浮式全面屏仪表,提供三档变速。基础版E80C最高时速可达51km/h,续航达到90km,售价为4799元。顶配版E200P最高时速100km/h,续航为200km。当然,后者面向的并不是普通消费者,价格也直接上跳到了16999元。

我在卡丁车馆骑行了几圈后,E系列的避震、刹车、变速把手等体验都较为良好。但仅就骑行而言,其实与传统电动车并无区别,可是在传统电动车的价格区间内,九号电动车的售价较高,原因应该是增加了一些除了骑行之外的、智能化功能。

首先,相比于传统电动车使用钥匙开启的方式,当用户带上手机靠近E系列电摩时,车辆会自动开启,下车时会自动上锁,我实际体验了一下,使用体验还是比较流畅的。但这个功能又给手机再添加上一个车钥匙的作用,若出现忘带手机或者手机没电的情况,用户还是得需要通过钥匙开启电动车。

安全和防盗也是九号电动车希望用智能化的方式解决的痛点之一。电动摩托车E系列采用了GPS+北斗+基站的定位方式,而车辆如果发生意外移动会开启实时定位以及进行App端的消息推送,该功能被九号电动车称为“姿态感应防盗”。

同时,对于如今的智能交通工具而言,软件升级是提升用户体验的重要手段之一,特斯拉就是其中的代表。对于电动摩托车E系列而言,用户可通过OTA升级的方式改进骑行体验,也可以在官方论坛提出新的需求,但具体更新的频率以及更新后是否会变得更好骑,还要等待用户后续的进一步反馈。

值得注意的是,用户也可使用配套App设置电池充电上限,从而延长电池的使用时间。软硬件的相互结合是电动摩托E系列相较于传统电摩较为显著的区别之一。

在现场,我还体验了电动自行车C系列。

该系列采用了撞色设计,免喷涂PP材质,而车身的撞色设计提升了C系列的辨识度,同时,车身颜色提供在购买前进行不同的定制化颜色搭配,给予了用户自主DIY的设计空间。

根据新国标对于电动自行车的规定,C系列的最高时速上线为25km/h,而当车速到达15km/h时,车辆会发出提示音。

我在实际骑行以后,首先是因为不到55公斤的重量,总体感觉比较轻便,但也还是与传统骑行体验相比并无区别。那么对于C系列而言,它的“智能”又体现在哪里呢?九号电动车的负责人表示,希望为用户带来更加简化的操作设置。

那么什么是更为简化的操作?第一,传统仪表盘被简化为了车前的小块屏幕,以显示当前车速以及电量。

仪表盘的部分功能被把手两边的光圈所替代,黄色代表“待机”,绿色代表“正在骑行”,蓝色代表“定速巡航”,红色代表“车辆故障”。车头保留了两个实体按钮,左边是喇叭,右边的按键具有开启车辆、定速巡航以及停车时开启座桶的功能。

而例如E系列上三重定位、姿态感应防盗、感应解锁等智能功能也被下放到了C系列上。除此之外,C系列还可以通过卡片进行NFC方式的解锁。

C系列目前还在众筹阶段,起售价为3999元,而E系列会在12月25日开始线上发售。

功能手机到智能手机的转变无疑改变了我们的生活,而如今越来越多的传统产品被打上了“智能”的名号。

我在一下午的体验之后,仅就骑行体验而言,电动车E、C系列与传统电动车没有多大区别,它的“智能”更多体现在骑行之外,例如固件升级、感应解锁等功能。但是消费者究竟愿不愿意花费更多为这些智能功能买单,还是只需要一台功能普通的传统电动车,这一切还需要等待市场的反馈。

同时,智能功能的增加也意味着用户学习成本的递增,更为重要的是,既然软件功能开始在出行工具上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那么功能的稳定性以及安全性的重要等级都会被大大提高,毕竟特斯拉之前已经出现过软件升级后的bug问题。

所以九号机器人所推出的智能电动车系列能不能得到良好的市场反馈,做好软硬件结合的后续工作,这一点将会变得尤为关键。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九号机器人发布智能电动车,消费者会为“智能”买单吗?

功能手机到智能手机的转变无疑改变了我们的生活,而如今越来越多的传统产品被打上了“智能”的名号。

记者 | 王公逸

12月17日,九号机器人在北京召开发布会,推出了九号电动摩托车E系列以及电动自行车C系列。

九号机器人的产品方向主要为智能短交通以及服务类机器人,其过去所推出的平衡车系列可以说是它的明星产品,使用场景也较为广泛。

我在十二月初来到北京郊外的一处卡丁车馆,提前体验了电动摩托车E系列以及电动车C系列,和大家分享一下实际骑行后的体验感受。

首先是电动摩托车E系列。性能上,E系列配备悬浮式全面屏仪表,提供三档变速。基础版E80C最高时速可达51km/h,续航达到90km,售价为4799元。顶配版E200P最高时速100km/h,续航为200km。当然,后者面向的并不是普通消费者,价格也直接上跳到了16999元。

我在卡丁车馆骑行了几圈后,E系列的避震、刹车、变速把手等体验都较为良好。但仅就骑行而言,其实与传统电动车并无区别,可是在传统电动车的价格区间内,九号电动车的售价较高,原因应该是增加了一些除了骑行之外的、智能化功能。

首先,相比于传统电动车使用钥匙开启的方式,当用户带上手机靠近E系列电摩时,车辆会自动开启,下车时会自动上锁,我实际体验了一下,使用体验还是比较流畅的。但这个功能又给手机再添加上一个车钥匙的作用,若出现忘带手机或者手机没电的情况,用户还是得需要通过钥匙开启电动车。

安全和防盗也是九号电动车希望用智能化的方式解决的痛点之一。电动摩托车E系列采用了GPS+北斗+基站的定位方式,而车辆如果发生意外移动会开启实时定位以及进行App端的消息推送,该功能被九号电动车称为“姿态感应防盗”。

同时,对于如今的智能交通工具而言,软件升级是提升用户体验的重要手段之一,特斯拉就是其中的代表。对于电动摩托车E系列而言,用户可通过OTA升级的方式改进骑行体验,也可以在官方论坛提出新的需求,但具体更新的频率以及更新后是否会变得更好骑,还要等待用户后续的进一步反馈。

值得注意的是,用户也可使用配套App设置电池充电上限,从而延长电池的使用时间。软硬件的相互结合是电动摩托E系列相较于传统电摩较为显著的区别之一。

在现场,我还体验了电动自行车C系列。

该系列采用了撞色设计,免喷涂PP材质,而车身的撞色设计提升了C系列的辨识度,同时,车身颜色提供在购买前进行不同的定制化颜色搭配,给予了用户自主DIY的设计空间。

根据新国标对于电动自行车的规定,C系列的最高时速上线为25km/h,而当车速到达15km/h时,车辆会发出提示音。

我在实际骑行以后,首先是因为不到55公斤的重量,总体感觉比较轻便,但也还是与传统骑行体验相比并无区别。那么对于C系列而言,它的“智能”又体现在哪里呢?九号电动车的负责人表示,希望为用户带来更加简化的操作设置。

那么什么是更为简化的操作?第一,传统仪表盘被简化为了车前的小块屏幕,以显示当前车速以及电量。

仪表盘的部分功能被把手两边的光圈所替代,黄色代表“待机”,绿色代表“正在骑行”,蓝色代表“定速巡航”,红色代表“车辆故障”。车头保留了两个实体按钮,左边是喇叭,右边的按键具有开启车辆、定速巡航以及停车时开启座桶的功能。

而例如E系列上三重定位、姿态感应防盗、感应解锁等智能功能也被下放到了C系列上。除此之外,C系列还可以通过卡片进行NFC方式的解锁。

C系列目前还在众筹阶段,起售价为3999元,而E系列会在12月25日开始线上发售。

功能手机到智能手机的转变无疑改变了我们的生活,而如今越来越多的传统产品被打上了“智能”的名号。

我在一下午的体验之后,仅就骑行体验而言,电动车E、C系列与传统电动车没有多大区别,它的“智能”更多体现在骑行之外,例如固件升级、感应解锁等功能。但是消费者究竟愿不愿意花费更多为这些智能功能买单,还是只需要一台功能普通的传统电动车,这一切还需要等待市场的反馈。

同时,智能功能的增加也意味着用户学习成本的递增,更为重要的是,既然软件功能开始在出行工具上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那么功能的稳定性以及安全性的重要等级都会被大大提高,毕竟特斯拉之前已经出现过软件升级后的bug问题。

所以九号机器人所推出的智能电动车系列能不能得到良好的市场反馈,做好软硬件结合的后续工作,这一点将会变得尤为关键。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