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更多的人回到厨房、回到餐桌,重拾和所爱的人一起吃饭和分享的好时光。”这是刘一帆写这本书最大的心愿,在本书中,他将自己的人生故事与美食哲学娓娓道来,同时给出了不同人生阶段的创新菜谱详解。
《刘一帆:我的菜》这本书记录了27道刘一帆的看家菜品,从各类酱汁到家常基础菜,从宴会菜到独家功夫菜应有尽有。每一道菜品均配有详细的解说步骤与高质量的实拍照片,更有不藏私又冷幽默的“不凡一点诀”介绍独家秘方。
“书中的每一道菜都可以在家里被复制,所用的食材都买得到。我没有把这本书变得很复杂,它非常简单,只要用心就一定可以把我的菜复制出来。”刘一帆坦言,除了他的“菜”,他还想通过这本书、书里关于他的故事,传递一些有关人生、有关生活态度的感悟给到读者。
近期,由中信出版社24小时工作室主办的《刘一帆:我的菜》新书分享会在上海之禾空间举行,地狱厨神刘一帆接受本期《艺·无界》的采访。
把“一帆”活成“不凡”
2012年,由于一场因缘巧合跨界演艺圈,刘一帆在《顶级厨师》《星厨驾到》《厨王争霸》等美食真人秀节目中担任美食评委。因其言语犀利、要求严苛、厨艺高超,被誉为中国“地狱厨神”。
从16岁开始学习烹饪,在国际西厨领域闯荡近30年,刘一帆的足迹遍布世界各个城市,他用脚丈量世界、用感官体验生活、用手艺征服味蕾。
从一个每天在后厨切菜的学徒,到成为被国际认可的星厨,刘一帆也经历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辛。26岁那年,他放下一切赴英求学,每天工作超过16个小时,一开始只是做着端盘子、洗碗、为顾客点单的事情,期间没少受过外国人的冷眼相看。
回忆曾经赴英求学的经历,刘一帆感慨万千:“当时我在的酒店只有我一个中国人,我经常工作到凌晨两点才离开,因为餐厅十二点打烊,还要整理库房。夜深人静的时候就是魔鬼来找你的时候,你的心里会有很多纠结和分歧,我也曾质疑自己,但当时心中有一个声音告诉我‘坚持,世界就会看见你’,鼓励着我在别人的国土上也要干出一番事业。”
凭着“要做到最好”的信念,他以最高的标准要求自己,在语言尖锐、竞争激烈的外国厨房中生存了下来,并且获得了与国外地狱厨神戈登·拉姆齐共事的机会,一步步实现了自己的梦想。从“一帆”一步步走到“不凡”,最终成为在国际西餐厨艺领域中闯出一番天地的华人总厨。
从酒店后厨到荧幕之前,不论在哪个位置,遇到什么挑战,他都从不畏惧。“在我的烹饪人生之旅中,我选择全情投入和不断创新。”这是他的美食态度,也是他的人生态度。
无论是当厨师,还是做节目,刘一帆都选择全情投入,靠着坚持和不服输获得了回报。他创作《刘一帆:我的菜》这本书时,同样延续了自己全情投入的做事风格,在每一道菜品中倾尽对烹饪的热爱。
是美食哲学 也是人生哲学
“在我们制作食物的过程当中什么时候要加什么料,它也是你人生当中所遇到的喜怒哀乐,可以说是人生当中的一份调味料,只要出来的时候你能在社会当中找到自己的立足点,那你就是一盘好菜。”
在刘一帆眼中,人生当中每一件事情都和做菜有关。因为我们总会面对选择,你在谋职的过程中可能会思考出了社会要选择什么行业,你在念书的时候要选择念什么样的学校,念什么科系和专业,这跟他们做菜选料也是一样的。
提到刘一帆和他的第一部作品,华语音乐教父李宗盛这样说:“初见一帆时,我不太相信他是个厨子,我第一次见到把自己随时都收拾得干净利索的厨子。他友善、腼腆、骨子里浪漫,却也足够聪明,是在行业里稳步向前的人。这是一帆的心血书,大家看书吧!”
“一辈子做好一件事就足够了”,这是刘一帆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毫无疑问他做到了。他将多年来的心血凝聚在这本《刘一帆:我的菜》中,将自己对烹饪的专情和用心倾入字里行间。
仔细阅读,可以读到刘一帆对料理的专情和用心。在每道菜搭配的小故事里,都有他一路走来的汗水、血泪、感动与喜悦。喜欢做菜的读者,可能会发现这本书很“唠叨”。他用了大量文字,反复叮咛要点和秘诀。
“目的就是希望你既然花钱买了书,就要用双手把菜做出来!”刘一帆笑着讲到。
谈及对于这本书的看法,刘一帆表示,这本书串联起他生命中的酸甜苦辣,是他记录人生点滴的创作,更是他倾尽热情之所在。他希望无论是他的铁粉、美食爱好者还是追求生活品质的人,都可以从这本书中有所收获。
料理,是最简单的表达情感的方式,重要的不是结果,而是过程。为爱而准备的美食,是平凡生活中最质朴的感动。美食,不受年龄限制,它更像一种情感的寄托,是对爱的表达。
“在平凡的食材中发挥创意、寻求独特性,是我的料理哲学,而我想通过料理或是这本书传递给你的,正是我对人生、对美食的热爱。”
本期策划/编辑:荣灿/冯兰兰
——————————————
《艺·无界》栏目是界面新闻楼市频道首档艺术文化类栏目。艺,可以说是艺术文化的匠人匠心之作;无界,指的是艺术的形式、艺术的传递方式、艺术的手法均是无界的,可以是具体的一幅画一件雕塑,也可以是建筑、是一个空间,艺术无处不在,无时无地。
《艺·无界》栏目每期会探寻一个艺术灵感,专访其艺术家,希望给到观众一个不一样的艺术体验与感知。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