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肖腾
到2020年,解放碑步行街将完成升级。
12月20日,界面重庆从重庆市渝中区政府获悉,作为重庆唯一入选的全国首批步行街改造提升试点项目,解放碑步行街改造提升工作方案近日正式“官宣”,将围绕“一个目标、七大任务”,推进改造提升试点工作。预计到2020年,解放碑纯步行街区长度将延伸至1500米,年客流量突破2亿人次,建成环境优美、商业繁荣、文化浓厚、管理规范的国家级步行街,建成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核心承载街区。
业态“转”
一年内6个商场转型
12月20日,尽管下着小雨,解放碑步行街仍然是游人如织,在大都会东方广场外,不少游客被门口造型奇特的雕塑吸引,纷纷上前合影。
这些被吸引的人中,除了外地游客,也有“老重庆”张先生。作为在渝中度过童年和少年的重庆崽儿,他看着改造升级后的大都会,感叹道:“几年没来,都不认识了。”
大都会广场1997年开业,是重庆第一个购物中心,“现在的重百、新世纪,都是跟大都会学的。”张先生说,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大都会是重庆人气最旺的商场,买什么都得排队,随着解放碑众多商场的崛起,大都会也逐渐失去了当初的光芒。
伴着解放碑改造提升工作的开展,大都会也迎来了转型的契机,历经4年革新转型后,现在的大都会东方广场,以“寓娱乐体验于零售”为理念,囊括时装潮玩、商务科技、都市休闲等多种新零售业态,已经成为体验性商业业态的代表性商场。
同样的改变也发生在八一广场、国泰广场等解放碑步行街的标志性商场中。重庆解放碑中央商务区管委会副主任李杨介绍,在传统消费下行的大背景下,解放碑商业业态的转型升级,是此次改造提升的重要工作之一,“今年以来,步行街区域先后有6个商场开展改造提升,其中八一广场、1089艺术美丽中心等商场率先完成改造,重百大楼、新世纪百货等正在开展内外改造提升。”
消费“升”
明年逾200国际品牌落地
传统商业向新零售业态转化,而解放碑知名的高端消费也在进行升级。
随着渝中区政府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大力发展首店、首牌、首秀、首发“四首”经济,解放碑对品牌的吸引力正持续增强,adidas全球第五家、中国第三家品牌中心入驻八一广场,Air Jordan L1重庆首店入驻环球金融中心,Line Friends重庆首店入驻国泰广场,刚刚开业的重庆来福士购物中心品牌的各类首进、旗舰、概念店的数量超100个,占其品牌总量的四成。
“今年八一广场等商场先后引进阿迪达斯品牌中心等首店、旗舰店20多个,销售额同比增长超过30%。”渝中区人民政府副区长邓光怀介绍,“同时,我们利用‘十字金街’得天独厚的空间展示资源,积极策划举办各类名品首发、首秀活动,有效提升了街区商气人气财气。”
据初步统计,2019年全年,解放碑步行街改造提升共推进重点项目50多个,完成政府投资约10亿元,带动社会投资约20多亿元,调改商业面积7万多平方米,新增知名品牌200多个。预计街区总营业额突破200亿元,同比增长约15%,人流量超过1.6亿人次,同比增长 35%。
根据《解放碑步行街改造提升工作方案》,接下来,解放碑还将加快重庆塔等重点项目建设,吸引更多国际品牌开设首店、旗舰店、全品类店,巩固扩大知名品牌集聚优势。到2020年,解放碑步行街要力争实现国际知名品牌数量超过200个,商业营业额突破230亿元,年客流量突破2亿人次。
空间“扩”
商圈扩容至1.2平方公里
在解放碑的“蝶变”中,升级的不仅是商业业态,更是承载商业的空间。
界面重庆获悉,按照规划,解放碑步行街街区规划体系将遵循“一核四区”空间布局,聚焦“商务商贸核”,将解放碑步行街范围由 0.92平方公里拓展为1.2平方公里,联动打造“品质金融区”、“艺术创意区”、“休闲娱乐区”、“人文宜居区”四大功能区。“一核”纯步行街是改造提升重点,“四区”对“一核”发挥支撑作用。
据悉,渝中区在解放碑“十字金街”周边辅街,通过道路铺装和交通组织,打造慢行交通系统,串联起品质金融区、艺术创意区、休闲娱乐区和人文宜居区等四个功能板块。据邓光怀介绍,目前在民生路、青年路、五一路等步行街周边路段,1600米的辅街慢行系统道路铺装正加紧推进,年内即将部分完工;而八一路、五四路、青年路等部分路段将改造为纯步行街,完工后纯步行街区将由1000米延伸至1500米。
空间的升级不仅是面积扩展,也是空间内涵的丰富。界面重庆获悉,今年以来,渝中区在解放碑步行街升级改造树池花台680平方米,摆放鲜花绿植12万株(盆),新增景观花钵300个、休闲座椅55个,确保主街有变化、有特色、有亮点。接下来,还将按照“绿色畅通、规范有序”的原则,建设绿色品质街区,完善内部车行交通网络,积极推进解放碑地下环道三期工程建设,完善交通标识系统,优化提升路面、绿化、灯饰景观,让消费者“进得来、停得下、留得住、出得去”。
解放碑商圈扩展的,不仅是物理意义上的空间,更是信息交流的空间。据悉,解放碑步行街已实现5G信号和5G WIFI全覆盖,正在开发建设步行街3D可视化大数据平台,率先将解放碑步行街建成5G示范街区。
文化“融”
打造文商旅融合精品
渝中是重庆“母城”,而解放碑周边又是重庆最早的商业中心,从清末民初到抗战时期,在小什字至打铜街一带,已经形成了重庆最早、最成熟的商贸、金融聚集地。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解放碑商圈”早在近百年前就已经有了雏形。
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商贸传承,这是解放碑相比其他商圈最大的特色与优势。在解放碑步行街改造提升工作中,利用解放碑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打造文商旅融合、多元化发展的街区,是打造差异化发展、提升文化内涵、营造比较优势的重要因素之一。
据邓光怀介绍,2019年,渝中区着力激活文化资源的产业基因,已完成韩国光复军司令部旧址、中英联络处旧址等文物保护修缮,正加快鲁祖庙、戴家巷等一批重点风貌区、老街区建设,年内即将取得阶段性成效。
“改造后的鲁祖庙、戴家巷街区,将主要呈现重庆本土特色文化,如非遗传统、巴渝工匠技艺等,还将与城墙公园结合,打造具有重庆味道的传统文化街区。”李杨说,未来还将加快建设解放碑至朝天门、解放碑至十八梯步行大道,积极串联历史遗迹、山水景观、网红景点,形成代表重庆母城特色的“半岛文旅通廊”。
传统风貌与现代商业在解放碑交融,中西文化同样也在解放碑交汇。
“重庆打造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中西部国际交往中心、历史文化名城等,解放碑都是重点承载区域,这是解放碑承载的战略任务。”邓光怀说,解放碑步行街的改造提升,是渝中区的“一号工程”,经过一年的努力,改造提升试点红利正逐步显现。作为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核心承载区,解放碑步行街还将大力提升国际化水平,在步行街区域试点建设城市候机厅,增加离境退税商店布点,引导鼓励步行街商家提供双语服务,营造良好的国际交流环境。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