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这十场时装秀,标记了2010s的时尚风云 | 拜拜2019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这十场时装秀,标记了2010s的时尚风云 | 拜拜2019

我们可以从中观察到这些变化如何反映到整个行业中,并改变了我们对时尚的定义。

图片来源:fashionista

记者 | 陈奇锐

编辑 | 楼婍沁

 

时装秀承载了这个行业太多的功能,它是展示、造梦、探索与思考的载体,是设计师创造力变现和蔓延的舞台。正是通过模特摇曳步伐中摆动的裙摆,时尚才能在切实表达中展现它的动人之处。

在这里,我们用多元的标准来诠释何为“重要”,它可能是设计师灵光闪现的精妙裁剪;可能是料想不到的人事变动;也可能是某个影响甚广的新潮流......通过一场又一场的时装秀,我们可以从中观察到这些变化如何反映到整个行业中,并改变了我们对时尚的定义。

CHRISTIAN DIOR FALL 2011

在2月19日,Karl Lagerfeld过世了。有人说他的离去宣告了一个时代的落幕,因为当下可能再没有设计师能够将自己放置于只充满了灵感与工艺的象牙塔中,他们必须同时担任社交媒体话题制造者、社会议题发声者和品牌运营参与者等多个职位。单纯强调想象力与创造力的时代已经结束,但在我看来,Karl Lagerfeld的逝去更多的时候是一个象征性的终止符,如果从现在这一刻向过去十年回望,John Galliano离开Dior一事早已预告了这种变化。

John Galliano之于Dior,不异于如今Alessandro Michele之于Gucci,可以说是继Christian Dior以及Yves Saint Laurent后对品牌最为重要的设计师。但John Galliano在Dior的设计生涯真的如此完满吗?事实上,当我把他从1996年到2011年的作品一口气浏览完毕时,发现这位设计师呈现在衣服上的想象力正在衰竭逐渐。

时装评论人Cathy Horyn在评论John Galliano被辞退一事时便指出,Dior对成衣系列越来越强烈的商业化要求正在有害地压制这位设计师的想象力,并认为John Galliano承受的巨大心理压力间接导致了辱骂事件的爆发。

的确,在John Galliano担任Dior创意总监的最后几年里,你能看到越来越多复古的、做工精细的以及致敬经典New Look的设计,既美丽又沉闷,从前高级定制秀场上的血染婚纱似乎是出自另一个人之手。

而2011年的这场告别秀,便是这一类设计的大集合,63个造型将皮草、丝绸、天鹅绒和蕾丝全都用了一遍,但看客们却无法从中找出个所以然,将用于形容2011春夏和2011秋冬系列的形容词再拿出来完全没有问题;但这些衣服又是讨巧的,美丽且合穿,随时可以摆上货架销售,与如今Dior之间只有风格的差别。诚然,我们无法对成衣系列附加太多脱离实穿意义的需求,但这种模版是式的设计也应该同样被警惕。

因此,Dior的“未来”,或者时尚行业在这个十年里的“未来”在这里已经隐约呈现。一个过去最擅长制造话题的设计师在社交媒体时代的前夜开始感到分身乏术,传统时尚传播模式效力衰弱;身份政治议题在时尚行业变得越发敏感,并逐渐成为日后纷争的焦点;任职时间在设计师和品牌关系之间扮演的角色越来越轻,行业运转速度越来越快。Alexander McQueen和John Galliano曾经的那种狂野而张扬的个性如今甚少再掀起波澜,对传统的挑战进入了新的纪元。

唯一可惜的是,作为告别秀的Dior 2011秋冬系列,实在是显得有些简约,尤其是与John Galliano以往作品对比的时候。

COMME DES GARÇONS FALL 2012

大概在Instagram和Facebook最初流行的那几年,时装周和时装秀的存在意义一度成为多个时尚媒体的关注焦点。电子技术进步带来的即时图片和视频分享功能,让人们不再需要通过数个小时或数天,才能在时尚媒体上看到设计师创作的真容。

事实上,对于时装秀存废的讨论,属于这个十年里有关社交媒体对时尚行业冲击的最早一批话题,但相较于当下“积极合作”的态度,彼时的设计师更愿意用自己的态度和作品来证明时装的本质并非在于瞬时的分享,而做的最好的当属COMME DES GARÇONS 2012秋冬系列。

川久保了在这一系列中带来了一部关于智能科技和现实生活的启示录,这个从正面观看呈现扁平姿态的系列,反映了当代人们通过扁平屏幕观看世界的生活方式:看似丰富多彩的事物,实际上只是一幅二维的平面图像,你无法知晓在屏幕背后的种种细节与真实性;但即便又着种种弊端,人们依旧沉浸于这个虚幻而绚丽的世界中,就像设计师在衣服上展现出的艳丽色彩和图案一般。

同时,快速阅读习惯让人们在还未分清事物本质时就已将其略过,毕竟,当人们已经欣赏了服饰正面的丰富元素后,谁又会花费额外时间去关注侧面的复杂裁剪和拼接手法呢?

但讽刺的是,曾经被唱衰的时装秀如今依然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是大品牌们树立自身形象和向消费者宣传核心价值的重要途径;同时,越来越铺张的时装秀在人们内心停留的时间在不断缩短,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变成了室内装饰设计的展示平台,但这样做却能够让品牌更佳迅速地在社交媒体上吸引受众的注意力。

没有人能说得清楚到底是消费者促使时尚品牌做出这样的改变,还是时尚品牌本身就在助长受众的二维化认知习惯,但可以确定的是,COMME DES GARÇONS很不幸地一语中的,如今时装秀存在的意义,跟当初讨论时所强调的意义已经是两回事

GUCCI FALL 2015

在二十一世纪的第二个十年,Gucci无疑是整个奢侈品行业最耀眼的明星品牌,虽然它一直到十年中的后半程才开始发力。

这是Alessandro Michele上任创意总监后的第一次女装发布会,尽管此前Gucci已经在男装周上用一个简短的系列预告了这位设计师的风格,但当时看客们依然为品牌如此之大的转变而感到吃惊。

我还记得很清楚,当时秀后微博上时尚博们主更多的感受是“Seriously?”、“Alessandro Michele到底是谁?”以及“Gucci怎么了?”,既没有如今动辄上万的转发量,也没有可以分析三天三夜并养活一众时尚媒体和博主的灵感来源。

就是这样的一个品牌,在一年之后迅速改写了当代奢侈品行业的运行法则,它的设计、营销与销量环环相扣,通过创造出一个整合了“独家获得感”和“普世价值感”的共识社区,并通过一系列具有辨识度的基础款式来让品牌接触最大范围的受众。

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时尚评论家们对千禧一代的讨论几乎约等于对Gucci营销策略的讨论,它已成为当下奢侈行业向年轻化和互联网化转型的成功代表,并启发了多个品牌的变革策略。

而这都开始于这一场既没有埋下大量中世纪文化梗、也没有华丽秀场并且质疑多过赞扬的时装秀。

MARINE SERRE RADICAL FOR LOVE

“Radical For Love”法国设计师Marine Serre的第二个时装系列,也是她在比利时设计院校La Cambre的毕业系列,但其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并非设计师出其不意的裁剪和多元面料的使用,而是一组简单重叠呈现的新月标志。

在接受媒体采访时,Marine Serre表示这一系列的灵感直接受到巴黎和布鲁塞尔恐袭事件的影响,但却指出在创作时并没有为新月符号赋予特定的政治意图,看客们可以根据自己的观念,分别将它看成伊斯兰教的标志或《美少女战士》中水冰月的化身。
 

这种看似虚无的回应,实际上解释了为何Marine Serre能够当下的一众新兴独立设计师中突出重围,并成为社交媒体上的宠儿。

首先,Marine Serre回应了社会与文化议题,并且是曾带给欧洲社会震惊与伤痛的那一个,新月符号为人们强烈的各式政治表达欲提供了载体。其次,Marine Serre非常熟练地构建了一套属于自己的完整符号体系,它牢牢地把握住当代年轻世代消费者对身份认同的追求,或者说,对“站队”的追求。此外,简单重叠的星月符号本身就具有极强的视觉冲击效果,它既能够便捷地在多个不同媒介上传播,也能够迅速地给消费者留下印象。

在奢侈品集团并购风潮加剧,并且强者恒强的时代,许多新兴设计师往往因为缺乏足够的关注和资金而不得不关闭自己的品牌,通过对Marine Serre在“Radical For Love”系列中获得成功的分析,我们或许能够为当下独立设计师的发展归纳出一套新的模式。

同时,星月符号的流行也揭示了当前年轻一代消费群体的另一面:他们对社会议题的关注远比我们想象的要多。虽然包容和多元化成为了这一群体的倡导的主流价值,但隐藏其中的激进内核依然强大。

CALVIN KLEIN 205W39NYC FALL 2018

一个追求艺术的创意总监与一个只顾利益的品牌高层,Raf Simons和Calvin Klein的故事在时尚行业里经久不衰,但在当下的时尚行业里,这则故事却从烂俗的惋惜变成了一出寓言。

Raf Simons为Calvin Klein设计的2018秋冬系列便成为了对这样一场狼狈结束的“艺术之约”的讽刺。在上任Calvin Klein创意总监后,Raf Simons用一年半的时间创作了以美国为主题的三部曲系列,2018秋冬作为终曲却将姿态扭转,以批判的姿态看待美国文化。他用五万加仑爆米花铺满纽约证券交易所,以此来代表好莱坞电影工业中说所展现的美国快“消费”流行文化,但秀场上那些穿着烟熏痕迹消防服的模特却这被用于展现美国社会中撕裂状态。

Raf Simons没有明确指出具体的撕裂状态是什么 ,看客们可以根据需要自行解读为财富、阶级、文化或教育 ,但现在我们可以知道,艺术和利润的冲突肯定存在其中,跟人们诉说对纯粹设计力量的推崇在当下面临的种种困难。

同时,这场秀有着Raf Simons就职Calvin Klein期间最为铺张的秀场,也有着最复杂和晦涩的概念,甚至连边角处的装饰都被融入到整体议题的表法范围。在一定程度上来说,这是Raf Simons在Calvin Klein所掌握的广阔权力的体现,但也为二者分道扬镳埋下伏笔。

在如今的时尚行业中,很难再有品牌能够像Calvin Klein这样把高端成衣、内衣、牛仔、店铺装潢以及拍摄广告的创意权都打包交由一个人来负责,但Calvin Klein却认为这将会是为品牌建立更广泛声誉的捷径。

这条捷径只走对了一半。一个品牌转型的成功从来都不会只靠设计师,人们往往只看到Alessandro Michele用强烈的个人美学颠覆了Gucci的传统,却忽视它背后Marco Bizzarri和Jacopo Venturini针对新一代消费者制定的营销策略。但在Raf Simons入主Calvin Klein的短短,品牌并没有针对设计师营造的高端形象来生产一系列能够吸引更多消费者的入门级产品,对于一个在中端价格市场已深耕多年的品牌,这无疑在一开始就将转型成功的几率挫败。

同时,Marco Bizzarri和Jacopo Venturini这样的人在整个行业中并非唾手可得,对于大部分品牌来说,转型的过程本质仍然是不断尝试,但在当下高速运行的时尚行业中,能够让品牌试错的机会却越来越少,即使是小小的曲折都有可能造成在把握趋势上的整体落后。

因此这类“及时止损”式的人事变动做法在近年被越来越多的品牌使用,但这却导致了设计师在品牌内部议事权越来越弱,因为他们作为品牌的门面,业绩下滑时往往成为第一个被追究的对象,随后才是那台超速运作的商业机器。

MONCLER GENIUS DEBUT 

Moncler Genius系列对于当下时尚行业发展来说,无疑有着重要的参考意义,它证明了一个奢侈品牌并非要任命一位既在创意领域上才华横溢,又能够在营销方面颇有见识的设计师,才能帮助实现经营收入的增长。

虽然Moncler Genius系列只在品牌营收中占据的比例并不大,但它于2018年在米兰时装周期间首次展出时,便用与多位设计师的独特合作模式与先锋造型打破了人们对“Moncler = 羽绒服”的刻板印象。这意味着,品牌内涵的多元化特征实际上被又一次拓展,来自不同背景和持有不同处世观点的消费者能够从多个作品中寻找到对应自己身份的一件,而这也是增强他们对品牌认同感的重要一步。

Moncler Genius分别与Simone Rocha和Carig Green合作

同时,这一系列的诞生强迫Moncler去改变传统奢侈品的季度式生产传统,它要求工厂按月来制定生产计划。值得注意的是,这并非 街头潮流品牌中的“drop”模式 ,Moncler的生产量级要更大,涉及的面料供应商、货运承担商也更为多元。

能够在如此短时间内将奢侈品进行设计、规模生产并对店铺形象进行同步更新,需要的是一个极为紧密的而精确的整体安排计划。相较于单一地关注如何 将街头元素注入到品牌设计中,这种生产模式和品牌形象塑造思路的转变,其实对当下在超速运转下承受巨大压力的时尚品牌更有借鉴意义。

CELINE SPRING 2019

毫无疑问,这场Hedi Slimane在CELINE的首秀肯定会引发争议,毕竟在他的任命状宣告之初,人们的惊喜、好奇和不满就已经在互联网上蔓延开来。但令人没有想到的是,过了几个月后,不满的情绪非但没有消除,并且还在大秀举办后进一步升级。

相较于Raf Simons和Calvin Klein的故事,Hedi Slimane治下的CELINE所引发的这些争议,其实跟我们讲述了时尚行业中另一个经久不衰的故事:设计师个人风格和品牌文化内核的冲突。

在讲述Hedi Slimane前,Phoebe Philo是不得不提及的一个人。作为CELINE换角故事中的另一位主人公,Phoebe Philo在整场争议中因为离职的关系,似乎一直以对照者的角色出现在种种新闻分析中。

但她真的就只是一个旁观者吗?如果她担任的是Dior或Louis Vuitton的创意总监,这样的说法或许还有些道理,但在CELINE这里,她亦是亲自参与并发起了这场争论。

为Hedi Slimane辩护的人常声称,CELINE是一个没有固定风格的品牌,在文化内涵上传承下来的只有一个虚无的巴黎美学概念。正是借着这种“先例空缺”的优势,当Phoebe Philo的设计获得成功并成为文化现象时,她就成为了CELINE的标志。

Hedi Slimane和Phoebe Philo为Céline创作的包袋,后者的笑脸包至今依然流行

除去创始人,奢侈品牌的内核从来都是由影响力最大,为品牌文化遗产贡献最多的那位设计师书写。就像Dior和John Galliano已经分道扬镳,但人们早已将那种癫狂式的设计认为是品牌的内核之一;而在Phoebe Philo这里,她中立语境中的女性主义设计为飘渺的巴黎优雅赋予了与时俱进的血肉之躯,并且在当下来看依然没有过时。由此对比,Hedi Slimane重回上世纪的摇滚风格碰壁就是不难解释了。

而在品牌内核纷争的故事之外,Hedi Slimane的遇冷也给当下时尚行业的“换人”潮流破了一盆冷水。在当下的奢侈品营销策略中,启用明星设计师有时也意味着能够直接将他们在社交媒体上数十万的点赞量直接转化为销售数据。可事实证明,消费者依旧是有记忆的,互联网上的声量对他们来说或许有着左右购买欲的强大力量,但契合的风格和适时的设计依然重要。

LOUIS VUITTON MENSWEAR SPRING 2019

当Kim Jones携手Louis Vuitton与Supreme合作推出联名系列时,许多时尚评论人认为这将会是老牌时装屋向能给予街头文化最大的“妥协”,但这跟Virgil Abloh上任品牌男装创意总监比起来,不过只是一次浅显的试水。

对于拥有像Louis Vuitton这种体量和影响力的奢侈品牌来说,选择一位出身街头潮流的设计师担任要职无疑足以影响整个行业,而这也恰好反映了街头潮流在过去十年中展现出的强大文化和商业力量。

虽然许多街头潮流品牌的运营模式和作品原创性一直被许多时尚评论人诟病,但在这社交媒体渗透到生活方方面面的扁平时代里,它已经成为年轻消费者进行身份定义和获取仪式感的重要途径。

相较于传统奢侈品牌,这股诞生于街头的潮流带给消费者的身份标签并非区别于他人的高高在上,而是普世价值中最常见的“做自己”,即表现自我的方式可以千差万别,但所有不同身份的人都处于一个共同的包容文化社区。

这种独特的文化态度也展现在街头潮流对高级时装品牌的改造上。在Virgil Abloh上任Louis Vuitton男装创意总监后发布的第一场发布会,即2019春夏男装系列中,曾经街头潮流热衷使用的标语T恤被转换为裁剪精良的白衬衫;宽松的卫衣依然存在,它们已经被昂贵的皮革和绚丽的印花所覆盖,但与松垮的长裤搭配却依然能显现出九十年代嘻哈风潮的模样。

通过这一系列,Virgil Abloh打消了此前人们对Louis Vuitton是否会变得廉价的担忧,并且也喻示着街头文化向更上端发展的新趋势。

DOLCE&GABBANA "THE GREAT SHOW"

这场本应于2018年11月21日在上海举办的大秀,是整个榜单中唯一一个最终没有与观众见面的秀,它因为Stefano Gabbana在Instagram上的歧视言论而受到大批在中国消费者抵制,在以狼狈方式结束的同时,也以惨重的代价给整个时尚行业上了重要的一课。

根据贝恩咨询发布的全球奢侈品市场报告,中国已经是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奢侈品消费市场,并且在经济局势不稳定的当下依然以高增长率成为带动整个行业发展的引擎。与之伴随而来的,是西方奢侈品牌对中国市场依赖性的增加,他们通过增加门店数量和任命地区代言人来拉近与中国消费者的距离。

但无论是Dolce&Gabbana被取消的大秀,还是八月的集体“道歉日”,事实都证明西方时尚品牌对中国的市场、文化以及民情都缺乏必要的了解。东方已经不在是往日西方世界想象的那个神秘、保守却拥有广大挖掘潜力并能轻易掌控的土地,在社交媒体兴盛的扁平化时代,世界各国的消费者实际上都在参与到了身份政治的浪潮中,对本土文化的认同和强调又一次成为主流。

Gucci的黑脸T恤在社交媒体上引发强烈的抵制
Coach在一件T恤上错误地将香港和台湾标记为国家

这也解释了在过去一年里为何会有如此之多的时尚品牌陷入种族歧视或不当文化挪用的纷争中。这些品牌的设计师们往往是时尚行业中最强调包容性的人群之一,他们的表现恰好证明了这个行业中的某些不良规则依然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一如Stefano Gabbana搅起舆论狂潮的辱华言论,其透露出的是西方设计师的无知与傲慢,也代表了西方时尚界对第三世界国家文化长久的刻板印象。

说到底,种族刻板印象和不恰当文化挪用议题的核心还是在于话语权不平等,由此也可以预见,在未来的十年里,伴随着全球政治和经济局势的不稳,这样的事件将会在时尚行业中发生得越来越频繁。但我们或许可以持一种更乐观的姿态来看待,毕竟有些品牌和设计师真的需要被“教做人”。

SAVAGE x FENTY FALL 2019

在2020春夏纽约时装周期间,一则未经证实的传闻在Instagram等社交媒体上被不断转发。这条流言很简单,它带着戏谑语气说,9月12日晚大部分品牌的秀场无法坐满,因为人们都去看Rihanna的Savage X Fenty大秀了。

在这场备受瞩目的大秀中,身形各异的模特穿着尺寸不一的内衣,伴随Rihanna和Halsey的表演在舞台上摇摆身躯,并摆出自信的姿势展示自己的身体。严格来说,除了没有布置延展台,这场秀的表现思路与维秘的年度大秀并没有什么区别,二者都展示了内衣、歌舞以及挑逗的姿势

但Savage X Fenty却有着维秘近年最渴望的关注度,原因就在于它将“真实”直接表现在产品设计上。伴随着新一波女性主义运动的发展,以展示性感作为宣传手段的维秘、Wolford以及La Perla等内衣品牌都或多或少地陷入经营困局,人们指责这种审美迎合了保守的男性至上观念,并有可能导致厌食症、过度身体塑形整容等不良风气的发展。

在内衣行业发生的这种转变,实际上是当下时尚行业包容多元化潮流最好的体现。对于消费者来说,内衣虽然常以隐蔽私密的角色存在,但作为最贴近身体的服饰,选择什么款式的内衣往往也意味着选择什么样的态度对待自己的身体,并进一步影响处世态度,而这也解释了当下为何越来越多的内衣品牌走到台前,成为抵制身形羞辱的代言人。

Savage X Fenty的成功不会是个例,它的发展理念和轨迹也不会只限于内衣行业,借助Rihanna数亿粉丝的强大影响力,它已经成为当下声势渐高的平权运动中的众多代言人之一。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这十场时装秀,标记了2010s的时尚风云 | 拜拜2019

我们可以从中观察到这些变化如何反映到整个行业中,并改变了我们对时尚的定义。

图片来源:fashionista

记者 | 陈奇锐

编辑 | 楼婍沁

 

时装秀承载了这个行业太多的功能,它是展示、造梦、探索与思考的载体,是设计师创造力变现和蔓延的舞台。正是通过模特摇曳步伐中摆动的裙摆,时尚才能在切实表达中展现它的动人之处。

在这里,我们用多元的标准来诠释何为“重要”,它可能是设计师灵光闪现的精妙裁剪;可能是料想不到的人事变动;也可能是某个影响甚广的新潮流......通过一场又一场的时装秀,我们可以从中观察到这些变化如何反映到整个行业中,并改变了我们对时尚的定义。

CHRISTIAN DIOR FALL 2011

在2月19日,Karl Lagerfeld过世了。有人说他的离去宣告了一个时代的落幕,因为当下可能再没有设计师能够将自己放置于只充满了灵感与工艺的象牙塔中,他们必须同时担任社交媒体话题制造者、社会议题发声者和品牌运营参与者等多个职位。单纯强调想象力与创造力的时代已经结束,但在我看来,Karl Lagerfeld的逝去更多的时候是一个象征性的终止符,如果从现在这一刻向过去十年回望,John Galliano离开Dior一事早已预告了这种变化。

John Galliano之于Dior,不异于如今Alessandro Michele之于Gucci,可以说是继Christian Dior以及Yves Saint Laurent后对品牌最为重要的设计师。但John Galliano在Dior的设计生涯真的如此完满吗?事实上,当我把他从1996年到2011年的作品一口气浏览完毕时,发现这位设计师呈现在衣服上的想象力正在衰竭逐渐。

时装评论人Cathy Horyn在评论John Galliano被辞退一事时便指出,Dior对成衣系列越来越强烈的商业化要求正在有害地压制这位设计师的想象力,并认为John Galliano承受的巨大心理压力间接导致了辱骂事件的爆发。

的确,在John Galliano担任Dior创意总监的最后几年里,你能看到越来越多复古的、做工精细的以及致敬经典New Look的设计,既美丽又沉闷,从前高级定制秀场上的血染婚纱似乎是出自另一个人之手。

而2011年的这场告别秀,便是这一类设计的大集合,63个造型将皮草、丝绸、天鹅绒和蕾丝全都用了一遍,但看客们却无法从中找出个所以然,将用于形容2011春夏和2011秋冬系列的形容词再拿出来完全没有问题;但这些衣服又是讨巧的,美丽且合穿,随时可以摆上货架销售,与如今Dior之间只有风格的差别。诚然,我们无法对成衣系列附加太多脱离实穿意义的需求,但这种模版是式的设计也应该同样被警惕。

因此,Dior的“未来”,或者时尚行业在这个十年里的“未来”在这里已经隐约呈现。一个过去最擅长制造话题的设计师在社交媒体时代的前夜开始感到分身乏术,传统时尚传播模式效力衰弱;身份政治议题在时尚行业变得越发敏感,并逐渐成为日后纷争的焦点;任职时间在设计师和品牌关系之间扮演的角色越来越轻,行业运转速度越来越快。Alexander McQueen和John Galliano曾经的那种狂野而张扬的个性如今甚少再掀起波澜,对传统的挑战进入了新的纪元。

唯一可惜的是,作为告别秀的Dior 2011秋冬系列,实在是显得有些简约,尤其是与John Galliano以往作品对比的时候。

COMME DES GARÇONS FALL 2012

大概在Instagram和Facebook最初流行的那几年,时装周和时装秀的存在意义一度成为多个时尚媒体的关注焦点。电子技术进步带来的即时图片和视频分享功能,让人们不再需要通过数个小时或数天,才能在时尚媒体上看到设计师创作的真容。

事实上,对于时装秀存废的讨论,属于这个十年里有关社交媒体对时尚行业冲击的最早一批话题,但相较于当下“积极合作”的态度,彼时的设计师更愿意用自己的态度和作品来证明时装的本质并非在于瞬时的分享,而做的最好的当属COMME DES GARÇONS 2012秋冬系列。

川久保了在这一系列中带来了一部关于智能科技和现实生活的启示录,这个从正面观看呈现扁平姿态的系列,反映了当代人们通过扁平屏幕观看世界的生活方式:看似丰富多彩的事物,实际上只是一幅二维的平面图像,你无法知晓在屏幕背后的种种细节与真实性;但即便又着种种弊端,人们依旧沉浸于这个虚幻而绚丽的世界中,就像设计师在衣服上展现出的艳丽色彩和图案一般。

同时,快速阅读习惯让人们在还未分清事物本质时就已将其略过,毕竟,当人们已经欣赏了服饰正面的丰富元素后,谁又会花费额外时间去关注侧面的复杂裁剪和拼接手法呢?

但讽刺的是,曾经被唱衰的时装秀如今依然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是大品牌们树立自身形象和向消费者宣传核心价值的重要途径;同时,越来越铺张的时装秀在人们内心停留的时间在不断缩短,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变成了室内装饰设计的展示平台,但这样做却能够让品牌更佳迅速地在社交媒体上吸引受众的注意力。

没有人能说得清楚到底是消费者促使时尚品牌做出这样的改变,还是时尚品牌本身就在助长受众的二维化认知习惯,但可以确定的是,COMME DES GARÇONS很不幸地一语中的,如今时装秀存在的意义,跟当初讨论时所强调的意义已经是两回事

GUCCI FALL 2015

在二十一世纪的第二个十年,Gucci无疑是整个奢侈品行业最耀眼的明星品牌,虽然它一直到十年中的后半程才开始发力。

这是Alessandro Michele上任创意总监后的第一次女装发布会,尽管此前Gucci已经在男装周上用一个简短的系列预告了这位设计师的风格,但当时看客们依然为品牌如此之大的转变而感到吃惊。

我还记得很清楚,当时秀后微博上时尚博们主更多的感受是“Seriously?”、“Alessandro Michele到底是谁?”以及“Gucci怎么了?”,既没有如今动辄上万的转发量,也没有可以分析三天三夜并养活一众时尚媒体和博主的灵感来源。

就是这样的一个品牌,在一年之后迅速改写了当代奢侈品行业的运行法则,它的设计、营销与销量环环相扣,通过创造出一个整合了“独家获得感”和“普世价值感”的共识社区,并通过一系列具有辨识度的基础款式来让品牌接触最大范围的受众。

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时尚评论家们对千禧一代的讨论几乎约等于对Gucci营销策略的讨论,它已成为当下奢侈行业向年轻化和互联网化转型的成功代表,并启发了多个品牌的变革策略。

而这都开始于这一场既没有埋下大量中世纪文化梗、也没有华丽秀场并且质疑多过赞扬的时装秀。

MARINE SERRE RADICAL FOR LOVE

“Radical For Love”法国设计师Marine Serre的第二个时装系列,也是她在比利时设计院校La Cambre的毕业系列,但其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并非设计师出其不意的裁剪和多元面料的使用,而是一组简单重叠呈现的新月标志。

在接受媒体采访时,Marine Serre表示这一系列的灵感直接受到巴黎和布鲁塞尔恐袭事件的影响,但却指出在创作时并没有为新月符号赋予特定的政治意图,看客们可以根据自己的观念,分别将它看成伊斯兰教的标志或《美少女战士》中水冰月的化身。
 

这种看似虚无的回应,实际上解释了为何Marine Serre能够当下的一众新兴独立设计师中突出重围,并成为社交媒体上的宠儿。

首先,Marine Serre回应了社会与文化议题,并且是曾带给欧洲社会震惊与伤痛的那一个,新月符号为人们强烈的各式政治表达欲提供了载体。其次,Marine Serre非常熟练地构建了一套属于自己的完整符号体系,它牢牢地把握住当代年轻世代消费者对身份认同的追求,或者说,对“站队”的追求。此外,简单重叠的星月符号本身就具有极强的视觉冲击效果,它既能够便捷地在多个不同媒介上传播,也能够迅速地给消费者留下印象。

在奢侈品集团并购风潮加剧,并且强者恒强的时代,许多新兴设计师往往因为缺乏足够的关注和资金而不得不关闭自己的品牌,通过对Marine Serre在“Radical For Love”系列中获得成功的分析,我们或许能够为当下独立设计师的发展归纳出一套新的模式。

同时,星月符号的流行也揭示了当前年轻一代消费群体的另一面:他们对社会议题的关注远比我们想象的要多。虽然包容和多元化成为了这一群体的倡导的主流价值,但隐藏其中的激进内核依然强大。

CALVIN KLEIN 205W39NYC FALL 2018

一个追求艺术的创意总监与一个只顾利益的品牌高层,Raf Simons和Calvin Klein的故事在时尚行业里经久不衰,但在当下的时尚行业里,这则故事却从烂俗的惋惜变成了一出寓言。

Raf Simons为Calvin Klein设计的2018秋冬系列便成为了对这样一场狼狈结束的“艺术之约”的讽刺。在上任Calvin Klein创意总监后,Raf Simons用一年半的时间创作了以美国为主题的三部曲系列,2018秋冬作为终曲却将姿态扭转,以批判的姿态看待美国文化。他用五万加仑爆米花铺满纽约证券交易所,以此来代表好莱坞电影工业中说所展现的美国快“消费”流行文化,但秀场上那些穿着烟熏痕迹消防服的模特却这被用于展现美国社会中撕裂状态。

Raf Simons没有明确指出具体的撕裂状态是什么 ,看客们可以根据需要自行解读为财富、阶级、文化或教育 ,但现在我们可以知道,艺术和利润的冲突肯定存在其中,跟人们诉说对纯粹设计力量的推崇在当下面临的种种困难。

同时,这场秀有着Raf Simons就职Calvin Klein期间最为铺张的秀场,也有着最复杂和晦涩的概念,甚至连边角处的装饰都被融入到整体议题的表法范围。在一定程度上来说,这是Raf Simons在Calvin Klein所掌握的广阔权力的体现,但也为二者分道扬镳埋下伏笔。

在如今的时尚行业中,很难再有品牌能够像Calvin Klein这样把高端成衣、内衣、牛仔、店铺装潢以及拍摄广告的创意权都打包交由一个人来负责,但Calvin Klein却认为这将会是为品牌建立更广泛声誉的捷径。

这条捷径只走对了一半。一个品牌转型的成功从来都不会只靠设计师,人们往往只看到Alessandro Michele用强烈的个人美学颠覆了Gucci的传统,却忽视它背后Marco Bizzarri和Jacopo Venturini针对新一代消费者制定的营销策略。但在Raf Simons入主Calvin Klein的短短,品牌并没有针对设计师营造的高端形象来生产一系列能够吸引更多消费者的入门级产品,对于一个在中端价格市场已深耕多年的品牌,这无疑在一开始就将转型成功的几率挫败。

同时,Marco Bizzarri和Jacopo Venturini这样的人在整个行业中并非唾手可得,对于大部分品牌来说,转型的过程本质仍然是不断尝试,但在当下高速运行的时尚行业中,能够让品牌试错的机会却越来越少,即使是小小的曲折都有可能造成在把握趋势上的整体落后。

因此这类“及时止损”式的人事变动做法在近年被越来越多的品牌使用,但这却导致了设计师在品牌内部议事权越来越弱,因为他们作为品牌的门面,业绩下滑时往往成为第一个被追究的对象,随后才是那台超速运作的商业机器。

MONCLER GENIUS DEBUT 

Moncler Genius系列对于当下时尚行业发展来说,无疑有着重要的参考意义,它证明了一个奢侈品牌并非要任命一位既在创意领域上才华横溢,又能够在营销方面颇有见识的设计师,才能帮助实现经营收入的增长。

虽然Moncler Genius系列只在品牌营收中占据的比例并不大,但它于2018年在米兰时装周期间首次展出时,便用与多位设计师的独特合作模式与先锋造型打破了人们对“Moncler = 羽绒服”的刻板印象。这意味着,品牌内涵的多元化特征实际上被又一次拓展,来自不同背景和持有不同处世观点的消费者能够从多个作品中寻找到对应自己身份的一件,而这也是增强他们对品牌认同感的重要一步。

Moncler Genius分别与Simone Rocha和Carig Green合作

同时,这一系列的诞生强迫Moncler去改变传统奢侈品的季度式生产传统,它要求工厂按月来制定生产计划。值得注意的是,这并非 街头潮流品牌中的“drop”模式 ,Moncler的生产量级要更大,涉及的面料供应商、货运承担商也更为多元。

能够在如此短时间内将奢侈品进行设计、规模生产并对店铺形象进行同步更新,需要的是一个极为紧密的而精确的整体安排计划。相较于单一地关注如何 将街头元素注入到品牌设计中,这种生产模式和品牌形象塑造思路的转变,其实对当下在超速运转下承受巨大压力的时尚品牌更有借鉴意义。

CELINE SPRING 2019

毫无疑问,这场Hedi Slimane在CELINE的首秀肯定会引发争议,毕竟在他的任命状宣告之初,人们的惊喜、好奇和不满就已经在互联网上蔓延开来。但令人没有想到的是,过了几个月后,不满的情绪非但没有消除,并且还在大秀举办后进一步升级。

相较于Raf Simons和Calvin Klein的故事,Hedi Slimane治下的CELINE所引发的这些争议,其实跟我们讲述了时尚行业中另一个经久不衰的故事:设计师个人风格和品牌文化内核的冲突。

在讲述Hedi Slimane前,Phoebe Philo是不得不提及的一个人。作为CELINE换角故事中的另一位主人公,Phoebe Philo在整场争议中因为离职的关系,似乎一直以对照者的角色出现在种种新闻分析中。

但她真的就只是一个旁观者吗?如果她担任的是Dior或Louis Vuitton的创意总监,这样的说法或许还有些道理,但在CELINE这里,她亦是亲自参与并发起了这场争论。

为Hedi Slimane辩护的人常声称,CELINE是一个没有固定风格的品牌,在文化内涵上传承下来的只有一个虚无的巴黎美学概念。正是借着这种“先例空缺”的优势,当Phoebe Philo的设计获得成功并成为文化现象时,她就成为了CELINE的标志。

Hedi Slimane和Phoebe Philo为Céline创作的包袋,后者的笑脸包至今依然流行

除去创始人,奢侈品牌的内核从来都是由影响力最大,为品牌文化遗产贡献最多的那位设计师书写。就像Dior和John Galliano已经分道扬镳,但人们早已将那种癫狂式的设计认为是品牌的内核之一;而在Phoebe Philo这里,她中立语境中的女性主义设计为飘渺的巴黎优雅赋予了与时俱进的血肉之躯,并且在当下来看依然没有过时。由此对比,Hedi Slimane重回上世纪的摇滚风格碰壁就是不难解释了。

而在品牌内核纷争的故事之外,Hedi Slimane的遇冷也给当下时尚行业的“换人”潮流破了一盆冷水。在当下的奢侈品营销策略中,启用明星设计师有时也意味着能够直接将他们在社交媒体上数十万的点赞量直接转化为销售数据。可事实证明,消费者依旧是有记忆的,互联网上的声量对他们来说或许有着左右购买欲的强大力量,但契合的风格和适时的设计依然重要。

LOUIS VUITTON MENSWEAR SPRING 2019

当Kim Jones携手Louis Vuitton与Supreme合作推出联名系列时,许多时尚评论人认为这将会是老牌时装屋向能给予街头文化最大的“妥协”,但这跟Virgil Abloh上任品牌男装创意总监比起来,不过只是一次浅显的试水。

对于拥有像Louis Vuitton这种体量和影响力的奢侈品牌来说,选择一位出身街头潮流的设计师担任要职无疑足以影响整个行业,而这也恰好反映了街头潮流在过去十年中展现出的强大文化和商业力量。

虽然许多街头潮流品牌的运营模式和作品原创性一直被许多时尚评论人诟病,但在这社交媒体渗透到生活方方面面的扁平时代里,它已经成为年轻消费者进行身份定义和获取仪式感的重要途径。

相较于传统奢侈品牌,这股诞生于街头的潮流带给消费者的身份标签并非区别于他人的高高在上,而是普世价值中最常见的“做自己”,即表现自我的方式可以千差万别,但所有不同身份的人都处于一个共同的包容文化社区。

这种独特的文化态度也展现在街头潮流对高级时装品牌的改造上。在Virgil Abloh上任Louis Vuitton男装创意总监后发布的第一场发布会,即2019春夏男装系列中,曾经街头潮流热衷使用的标语T恤被转换为裁剪精良的白衬衫;宽松的卫衣依然存在,它们已经被昂贵的皮革和绚丽的印花所覆盖,但与松垮的长裤搭配却依然能显现出九十年代嘻哈风潮的模样。

通过这一系列,Virgil Abloh打消了此前人们对Louis Vuitton是否会变得廉价的担忧,并且也喻示着街头文化向更上端发展的新趋势。

DOLCE&GABBANA "THE GREAT SHOW"

这场本应于2018年11月21日在上海举办的大秀,是整个榜单中唯一一个最终没有与观众见面的秀,它因为Stefano Gabbana在Instagram上的歧视言论而受到大批在中国消费者抵制,在以狼狈方式结束的同时,也以惨重的代价给整个时尚行业上了重要的一课。

根据贝恩咨询发布的全球奢侈品市场报告,中国已经是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奢侈品消费市场,并且在经济局势不稳定的当下依然以高增长率成为带动整个行业发展的引擎。与之伴随而来的,是西方奢侈品牌对中国市场依赖性的增加,他们通过增加门店数量和任命地区代言人来拉近与中国消费者的距离。

但无论是Dolce&Gabbana被取消的大秀,还是八月的集体“道歉日”,事实都证明西方时尚品牌对中国的市场、文化以及民情都缺乏必要的了解。东方已经不在是往日西方世界想象的那个神秘、保守却拥有广大挖掘潜力并能轻易掌控的土地,在社交媒体兴盛的扁平化时代,世界各国的消费者实际上都在参与到了身份政治的浪潮中,对本土文化的认同和强调又一次成为主流。

Gucci的黑脸T恤在社交媒体上引发强烈的抵制
Coach在一件T恤上错误地将香港和台湾标记为国家

这也解释了在过去一年里为何会有如此之多的时尚品牌陷入种族歧视或不当文化挪用的纷争中。这些品牌的设计师们往往是时尚行业中最强调包容性的人群之一,他们的表现恰好证明了这个行业中的某些不良规则依然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一如Stefano Gabbana搅起舆论狂潮的辱华言论,其透露出的是西方设计师的无知与傲慢,也代表了西方时尚界对第三世界国家文化长久的刻板印象。

说到底,种族刻板印象和不恰当文化挪用议题的核心还是在于话语权不平等,由此也可以预见,在未来的十年里,伴随着全球政治和经济局势的不稳,这样的事件将会在时尚行业中发生得越来越频繁。但我们或许可以持一种更乐观的姿态来看待,毕竟有些品牌和设计师真的需要被“教做人”。

SAVAGE x FENTY FALL 2019

在2020春夏纽约时装周期间,一则未经证实的传闻在Instagram等社交媒体上被不断转发。这条流言很简单,它带着戏谑语气说,9月12日晚大部分品牌的秀场无法坐满,因为人们都去看Rihanna的Savage X Fenty大秀了。

在这场备受瞩目的大秀中,身形各异的模特穿着尺寸不一的内衣,伴随Rihanna和Halsey的表演在舞台上摇摆身躯,并摆出自信的姿势展示自己的身体。严格来说,除了没有布置延展台,这场秀的表现思路与维秘的年度大秀并没有什么区别,二者都展示了内衣、歌舞以及挑逗的姿势

但Savage X Fenty却有着维秘近年最渴望的关注度,原因就在于它将“真实”直接表现在产品设计上。伴随着新一波女性主义运动的发展,以展示性感作为宣传手段的维秘、Wolford以及La Perla等内衣品牌都或多或少地陷入经营困局,人们指责这种审美迎合了保守的男性至上观念,并有可能导致厌食症、过度身体塑形整容等不良风气的发展。

在内衣行业发生的这种转变,实际上是当下时尚行业包容多元化潮流最好的体现。对于消费者来说,内衣虽然常以隐蔽私密的角色存在,但作为最贴近身体的服饰,选择什么款式的内衣往往也意味着选择什么样的态度对待自己的身体,并进一步影响处世态度,而这也解释了当下为何越来越多的内衣品牌走到台前,成为抵制身形羞辱的代言人。

Savage X Fenty的成功不会是个例,它的发展理念和轨迹也不会只限于内衣行业,借助Rihanna数亿粉丝的强大影响力,它已经成为当下声势渐高的平权运动中的众多代言人之一。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