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青眼 菠萝
元旦前夕,本来正沦陷在各大品牌新年限量版的高颜值中无法自拔的菠萝,被下面两则新闻吸引了目光
蹩脚翻译闹出的误会
看到这两则新闻,菠萝有点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初创的小众品牌时时有,但这两个品牌的标签“清洁美容品牌”和“清洁彩妆品牌”,都用到的这“清洁”二字点缀在前面是为何意?
起初看到“清洁美容品牌”,菠萝以为是专门做洁面沐浴露类的品牌,可是再到“清洁彩妆品牌”,难道是卸妆类?
带着满满的疑惑,菠萝开始探索“清洁”二字的含义。此前被资生堂以8.45亿美元收购的美国本土护肤品牌——醉象(Drunk Elephant)的品牌定位竟然也是清洁护肤。顺着这条线索,菠萝终于找到了“清洁”一词的源头——Clean Beauty。
此处“clean”的释义,对应的应是《朗文词典》词条中“containing or producing nothing that is dirty or harmful”这一解释。显然应该译为“零负担”、“无有害物质”、“纯净”、“无毒”等更为合适。
看来这是蹩脚翻译闹出的误会。
国内媒体统一口径的用“清洁护肤(或彩妆)”一词来翻译Clean Beauty,实在是没有翻译到其中的真意,没有做到“信、达、雅”。
日光之下,并无新事
Clean Beauty这一概念在美国是近两年开始风靡的,在Sephora和 Net-a-Porter甚至有独有“clean beauty”类别,让消费者更清楚了解有哪些品牌是无毒无害产品,这一概念的热门程度可想而知。而大S去年底在国内首档沉浸式体验类美容美妆综艺节目《Beauty小姐》中也一直宣扬不含9大争议成分的零负担产品。
Clean Beauty这一概念到底从何而来?
其实Clean Beauty一开始是由美国Goop网站和其他同类型的媒体所推动的一股小众潮流,如今已然从小众变成了主流。
▍截自goop网站
越来越多的人追求健康一词,对食品和护肤品成分和功效的需求也越来越注重。如果说Organic Food(有机食品)是食品市场的高端词汇,那么Clean Beauty则是化妆品市场与Organic Food(有机食品)有着同等地位的产品了。
但是到现在为止,市场上还没有对Clean Beauty的统一定义。美国食药监局(FDA)也并没有给出任何的官方定义和管理条例,所以可以说目前的“Clean Beauty”都是自封的。
发起者Goop网站上对Clean Beauty给出的概念是:Clean beauty is quite intense: It means a non-toxic product that is made without a long, ever-evolving list of ingredients linked to harmful health effects.
简而言之Clean Beauty=无毒(non-toxic)。
目前来看Nature(天然),Organic(有机),Green(绿色无添加)是各个自称Clean Beauty品牌主打的宣传词汇。
以醉象、Tower 28这两个品牌为例,我们不难发现这二者对Clean Beauty的理解是不太一样的。
醉象称其所有产品均不含“六大可疑成分”,包括芳香精油、硅、化学防晒剂、酒精、表面活性剂、香精和色素等。并且醉象对于有效成分是天然来源还是人工来源,并没有很严苛的标准,而是更加理性地认为只要安全有效护肤的成分都是好成分。而对于是否有动物实验这一块也并无宣称。
Tower 28则宣称所有产品都是纯素、无残忍、无毒无刺激,即没有动物来源的成分并且不做动物实验。
可见同在Clean Beauty这个标签下的品牌,虽然大致的方向是相同的,但实际操作起来,不同品牌对产品的细节要求可能会有比较大的差异。可以说Clean Beauty目前还处于一个灰色地带,难说其中会不会夹杂了一些蹭热度的品牌。
实际上大家应该已经发现,上面提到的天然、有机、绿色等词语,在国内一直就有很多相似的概念,比如“纯天然”、“植物提取”、“不含防腐剂”、“无添加”等等,其实早就不是什么新鲜事了。
所以一听到新概念就想跟风的品牌商们可以稍安勿躁了,这不过是新瓶装旧酒,老生常谈的话题披了新外衣而已。
再加上近年来国家药监局对化妆品宣称的管理越来越严格,像Clean Beauty这样概念模糊的宣称如果引进,怕是会成为相关部门的重点关注对象了。更何况醉象作为美国Clean Beauty中的佼佼者,在进驻天猫后,都并未在旗舰店打出这样的标签,只是在产品介绍中提及其所有产品均不含“六大可疑成分”而已。
所以大家还是先静观其变的好。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