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2019年终盘点:青岛楼市新闻TOP20榜单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2019年终盘点:青岛楼市新闻TOP20榜单

在“房住不炒”的思路指引下,青岛各区域楼市政策也在不断调整,有松有紧,目的都是促进市场的平稳发展。

2019年青岛楼市注定是不平凡的。

在“房住不炒”的思路指引下,青岛各区域楼市政策也在不断调整,有松有紧,目的都是促进市场的平稳发展。2019年,老城区改造如火如荼、大量住宅集中上市,消费者也可以从容的做起选择题,大伙住的更好了。于此同时,青岛的基础设施建设更上层楼,更多地铁通车了,新机场也即将转场……

在这辞旧迎新之际,让我们盘点一下2019年青岛楼市新闻,看看有哪些事件深刻影响着青岛楼市的城市发展格局,迎接更美好的2020年。

1

全市供应土地突破10万亩地收入首次超过1000亿元

2019年是青岛土地供应爆发的一年,全市供应土地首次突破10万亩,达到12.2万亩,同比增长102%。其中,住宅用地约1.7万亩,同比增长30%左右;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用地约2.8万亩,同比增长超过150%,全市土地收入首次超过1000亿元。

这从一方面说明了青岛这座北方城市对房地产企业的吸引力。精明的房地产老板们都是用脚投票的,至少在房地产企业中“投资青岛就是投资国家战略”已是共识。

点评:面粉多了面包才多,青岛发展提速,最终受益的还是老百姓。

2

青岛二手房价格十连跌

从2019年11月份70个大中城市商品住宅销售价格来看,青岛二手房已经十连降。

今年以来,青岛房东们内心相当挣扎,冲击来自政策环境的持续绷紧,新房市场的稳中未升,彼此的报价让信心一点点被消磨,一二手房价从倒挂现象逐渐消失。青岛房东们的心里预期在逐渐降低,成交的唯一快速途径:降价。

实际上,青岛二手房房价以2018年上合峰会为分水岭,青岛上合峰会之前,二手房市场成交非常活跃,价格一路飙升,李沧二手房价格过3万元/平方米。

许多人对标杭州,期待峰会过后房价能保持这样一个态势,实际上,他们忽视了青岛的城市体量跟杭州相比还是有差距。上合峰会之后,青岛二手房成交量价齐跌,并一路下探。

在楼市整体不景气的情况下,全国各地二手房价格都在回调,只是青岛回调幅度略大,其实是挤出了过多的泡沫。

点评: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世界上没有任何一种商品,只涨不跌,难道不是吗?

3

青岛高新区买房暂停摇号

1月3日,青岛市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高新区分局发布通知,暂停执行《青岛市高新区商品房公证摇号售房规则》。

青岛市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表示,鉴于目前高新区商品房销售市场运行情况基本稳定,故决定于2019年1月1日起暂停执行《青岛市高新区商品房公证摇号售房规则》。今后将根据高新区房地产市场变化,适时调整和制定相关政策。

从2016年开始,青岛高新区成为青岛楼市的一大热点。2018年前半年,高新区一房难求,天价茶水费、号费等等,高新区一系列的政策让更多的炒房客看到了这个片区增值的空间,很多人不惜花更多的额外费用,只为了在高新区买到一套房子。2018年下半年开始,高新区楼市渐冷,到2018年年末,高新区不少楼盘开盘套数已远超过蓄客量,摇号政策已经没有存在的必要。

点评:投资客退场,留给刚需的房源更多了,好事。

4

西海岸、城阳企业型购房政策

岁末,青岛房地产市场整体稳中带凉,近期青岛西海岸新区、城阳区相继放松买房政策,给目前低迷的房地产市场带来一丝躁动。

本次两个区域“企业型人才购房新政”最大的亮点是,在青岛市有房但在两地无房、并与所在区域指定企业签订1年及以上劳动合同且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就可以由指定企业办理购房资格,不需要等社保缴满12个月。

点评:“一城一策,因城施策”,库存大了,政策就要松一松,但这都微调,不影响大局。

5

高新区整治装修乱象 不得出现“非交付标准”等字样

4月29日消息,青岛市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高新分局为高新区各开发企业发布告知函。对含装修的商品房项目,开发企业须以交付标准制作样板间,供购房人参观。交付样板间内不得出现“非交付标准”等模糊装修标准的字样。同时,该样板间需保留至所售房屋统一交付后1个月,再予以撤换等具体要求。

去年以来,高新区采取了不少措施稳定房价,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但多个项目均因装修标准模糊、装修减配问题引发过业主维权。

点评:靠装修加码突破限价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挂羊头卖狗肉,终究会搬石头砸自己脚。

6

青岛住房补贴首次扩大到本科生

3月5日,青岛市出台《关于印发〈青岛市青年人才在青创新创业一次性安家费审核发放实施细则(试行〉的通知》和《关于印发〈青岛市高校毕业生在青就业住房补贴审核发放实施细则(试行)〉的通知》,给予硕士、博士研究生发放一次性安家费,博士研究生每人15万元,硕士研究生每人10万元;住房补贴对象首次扩大到本科生,其中本科毕业生补贴500元/月,硕士研究生800元/月,博士研究生1200元/月。以上两项政策均自4月1日起试行,实行网上自行申报。

随着人口红利的褪去,和城镇化进程的进一步发展,高端人才的争夺战越战越烈。今年有更多的城市也加入了轰轰烈烈的人才、人口争夺战。近期召开的青岛市科技创新暨科学技术奖励大会透露,今年以来青岛引才聚才全年数字约为25万人。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这近25万人才中,本科及以上学历人才占了约三分之一。青岛,已经成功吸引了青年才俊的关注,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看好”青岛,从五湖四海向青岛涌来。

点评:就像打开了一扇窗,让外界看到了青岛招揽人才的实力和诚意。

7

不动产登记证照有了电子版

12月23日起,青岛市市内三区启用不动产登记电子证照。不动产登记电子证照包括电子不动产权证书和电子不动产登记证明,加盖电子印章的不动产登记电子证照与纸质版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市民申请登记的不动产权利或登记事项,在完成登簿后即时生成不动产登记电子证照。交纳相关登记费用后,权利人即可领取电子不动产权证书(电子不动产登记证明)。需要纸质版不动产权证书(不动产登记证明)的,权利人可以申请核发纸质版证书(证明)。

点评:多举措提高便民服务效率,办事更方便,为主管部门点赞。

8

自贸区落地助力西海岸

8月26日,国务院印发《中国(山东)、(江苏)、(广西)、(河北)、(云南)、(黑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

青岛片区重点发展现代海洋、国际贸易、航运物流、现代金融、先进制造等产业,打造东北亚国际航运枢纽、东部沿海重要的创新中心、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助力青岛打造我国沿海重要中心城市。这一重大利好落地西海岸,也使得众多开发商纷纷到西海岸跑马圈地,将集团的产业创新突破点放在西海岸,但因房源井喷而刚需不足,存在巨大销售压力,房价有下行的趋势。

点评:2020年,西海岸有望延续供需两旺火爆态势,继续领跑青岛楼市。

9

取消公积金申贷间隔限制 商贷自助提取扩容至15家

6月1日,青岛市住房公积金取消了二次申贷须首次公积金贷款结清满两年的期限限制,职工结清首次公积金贷款后,即可申请二次公积金贷款,二次贷款申贷条件、额度计算等其他事项仍按原规定执行。

青岛市公积金商贷自助提取业务银行扩容至15家,分别为建设银行、交通银行、农业银行、工商银行、中国银行、邮政储蓄银行、招商银行、青岛银行、浦发银行、中信银行、兴业银行、光大银行、青岛农商银行、民生银行和华夏银行。

点评:群众少跑腿,公积金用起来更方便。

10

青岛启动2.9万套棚户区改造任务

2019年,青岛市开工建设人才公寓项目68个约2万套;完成住房保障6832套(户),启动2.9万套棚户区改造任务,完成农村危房改造489户,惠及群众5.5万户。

2019年,青岛4项工程获评鲁班奖,9项工程获评国家优质工程奖,获奖数量全国副省级城市第一。9家企业入选全省建筑业30强,居全省首位,成功获批全国城镇老旧小区改造试点城市。

点评:真正的惠民举措,多措并举实现“居者有其屋”。

11

青岛上合示范区获批

10月8日,国务院正式批复了关于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地方经贸合作示范区建设总体方案,标志着位于青岛上合示范区建设获得了来自中央的支持与肯定。

随后,“2019秋季央企青岛行——相约上合示范区,打造‘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新平台”活动在青岛国际会议中心举行,现场共签约11个项目,总投资额接近330亿元。

目前,上合示范区内汇聚了众多品牌房企,供应充足,并且来自临沂、东营、淄博等山东其他城市的购房者一度成为成交的中坚力量,“抢占”上合红利的他们也成为胶州楼市的风景线。

点评:上海合作组织地方经贸合作示范区提升到国家战略层面。“投资青岛就是投资国家战略”,眼下的胶州楼市虽面临种种困难,从长远看,胶州楼市未来依然可期。

12

房贷前松后紧 “换锚”后房住不炒政策不改

一季度,“首套基准利率上浮15%-20%、二套上浮20%-30%”是岛城房贷市场的主流,但也有不少银行房贷利率执行出现了小幅下降,更有个别银行将首套房贷利率放松至10%。到二季度首套房贷上浮13%-15%成主流,各银行执行情况渐“差异化”。进入十月,房贷利率正式“换锚”。而目前,岛城房贷利率与新政施行前基本持平。

点评:对于年底想要购房的置业者来说,年前底银行额度吃紧,放款周期长已成为常态。

13

“精装改毛坯”蔓延至主城

精装房,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是青岛楼市的“主角”,房企争相推出精装房源抢占市场。在楼市红火的时候,不乏有些开发商靠精装房赚一笔。与此同时,由于装修标准不达标等问题,精装房引起的纠纷、投诉频发。然而,近年由于市场降温明显,开发商之间竞争加剧,郊区乃至主城区的开发商为了吸引客户,主动将“精装房”改成了“毛坯房”,价格也大幅回落,以迎合市场的“口味”。

点评:在当下的市场环境下,精装改毛坯成为一种降低准入门槛、提升购房热情、抬升楼盘销量的有效方式。

14

老楼加装电梯 上下楼更方便了

2019年,青岛老楼加装电梯项目如火如荼地展开,各式结构的老楼居民们都对电梯有着强烈的需求。截至目前,全市城区整治老旧住宅小区建筑面积88万平方米,共惠及居民1.15万户,投入资金1.1亿元。为解决好群众在既有住宅加装电梯过程中协调难、办理难等问题,青岛市印发《青岛市既有住宅加装电梯办理指南》,进一步规范既有住宅加装电梯项目办理流程。截至目前,全市已有106个项目进入前期操作或实施阶段,其中38个项目交付使用,7个项目正在实施,61个项目正在办理前期手续。

点评:许多居住在老旧小区高层的老人因为上下楼不便,成为了悬空老人,老楼加装电梯,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福利”。

15

青岛房价万元线回撤 买房更从容

过去的两年里,青岛楼市的“万元线”曾一路外扩,刚需版图也在不断外延,甚至推进到了平度、莱西。

时值岁末,伴随着楼市大环境的低迷,岛城置业门槛悄然降低,“万元线”一路回撤,就连市北、李沧等传统主城区也出现了一些万元左右的新盘,二手房市场更是有不少性价比较高的房源。

点评:房子回归“居住属性”,年轻人有机会留下来,整个城市才有希望。

16

青岛大基建不断提速

2019年青岛大项目建设喜讯频传。青岛胶东国际机场已经基本完成了机场主体工程的建设,与机场对接的地铁、高速建设也在提速,青岛胶东国际机场与多种交通设施相连接,会成为一个新的交通枢纽。

胶州湾跨海大桥胶州连接线进展顺利。目前连接线已经全线贯通,桥面沥青摊铺也已完成,青岛至胶州方向的车道分界线已完成划线,基本具备通车条件。

12月16日,2号线西段穿越老城区,台东也通了地铁,人们出行更加便利。

点评:随着青岛这些大项目的持续推进,各板块连接更加密切,青岛又向国际化都市迈进了坚实的一步。

17

大批高校落户青岛 买房跟着高校走

康复大学、央美青岛校区、清华青岛艺术与科学创新研究院、青科大中德国际合作区(青岛校区)……加上之前的中国海洋大学、山东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石油大学等等,青岛高校朋友圈不断扩容,越来越多的优质高校资源在青岛落地,青岛学子们在家门口就能上好大学。

高校的投入运营或带来当地产业集群效应,从而带动当地人口、就业等方面的提升,也吸引了相当一部分购房人群,愿意在高校周边置业。

点评:虽然高校周边置业不能直接让孩子上学,但大学城附近,一般也是教育资源相对较好的区域,再加上孩子受到大学城文化氛围的熏陶,还能享受大学城的生活环境,何乐而不为?

18

离婚买房纳入个人征信

5月,新版征信上线。新版个人征信报告里的信息涵盖了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在任何地方的失信,都可能会被新版个人征信报告记录在案。当个人申请贷款时,无论是房贷、车贷还是消费贷款,金融机构大多数都会先去查看个人征信报告。因此,征信报告上一旦留下负面记录,可能会影响信贷获批。

点评:“上午离婚下午买房将成为过去”,拒绝政策漏洞。

19

应对市场变化 青岛房企并购频现

今年以来,青岛房企之间的并购事件不少于20起,崂山区、西海岸新区、城阳区、即墨区、胶州市等均有分布。其中,即墨区、胶州市、西海岸新区等近郊区域是房企并购的主力区域,占并购事件的8成以上。

2019年岛城房企的首起并购当属保利增资西海岸新区辛安项目。青岛开投置业发展有限公司曾于2018年摘得万科城市之光旁3宗住宅地块,总占地面积约5.06万平方米,后质押给保利地产。

今年最新的一起并购消息也出现在西海岸。青岛唐韵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100%股权拟转让,该公司为大唐山东电力发电有限公司的子公司。

在20多起并购中,碧桂园、金科、和达集团、海信地产等知名房企频频出手,成为了并购的主角。

点评:房企并购频繁发生是市场低迷下出现的资源整合现象。楼市寒冬,或抱团取暖,或断臂求生。

20

我市出台住房公积金信用管理办法 骗提贷款没门

为加强住房公积金信用体系建设,11月份,青岛出台《青岛市住房公积金信用评价管理办法(试行)》,积极营造良好的信用环境,进一步提升住房公积金整体管理水平。

管理办法将不缴欠缴公积金、骗提骗贷公积金、逾期偿还公积金贷款等行为纳入信用评价体系,按照信用等级分别给予暂停5年内住房公积金提取和贷款资格、通报信用主体单位、纳入社会信用评价范围等惩戒措施。

评价:在信用时代,我们唯一能做的,保护好自己的信用。

来源:中国房地产报青岛

原标题:2019年终盘点:青岛楼市新闻TOP20榜单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2019年终盘点:青岛楼市新闻TOP20榜单

在“房住不炒”的思路指引下,青岛各区域楼市政策也在不断调整,有松有紧,目的都是促进市场的平稳发展。

2019年青岛楼市注定是不平凡的。

在“房住不炒”的思路指引下,青岛各区域楼市政策也在不断调整,有松有紧,目的都是促进市场的平稳发展。2019年,老城区改造如火如荼、大量住宅集中上市,消费者也可以从容的做起选择题,大伙住的更好了。于此同时,青岛的基础设施建设更上层楼,更多地铁通车了,新机场也即将转场……

在这辞旧迎新之际,让我们盘点一下2019年青岛楼市新闻,看看有哪些事件深刻影响着青岛楼市的城市发展格局,迎接更美好的2020年。

1

全市供应土地突破10万亩地收入首次超过1000亿元

2019年是青岛土地供应爆发的一年,全市供应土地首次突破10万亩,达到12.2万亩,同比增长102%。其中,住宅用地约1.7万亩,同比增长30%左右;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用地约2.8万亩,同比增长超过150%,全市土地收入首次超过1000亿元。

这从一方面说明了青岛这座北方城市对房地产企业的吸引力。精明的房地产老板们都是用脚投票的,至少在房地产企业中“投资青岛就是投资国家战略”已是共识。

点评:面粉多了面包才多,青岛发展提速,最终受益的还是老百姓。

2

青岛二手房价格十连跌

从2019年11月份70个大中城市商品住宅销售价格来看,青岛二手房已经十连降。

今年以来,青岛房东们内心相当挣扎,冲击来自政策环境的持续绷紧,新房市场的稳中未升,彼此的报价让信心一点点被消磨,一二手房价从倒挂现象逐渐消失。青岛房东们的心里预期在逐渐降低,成交的唯一快速途径:降价。

实际上,青岛二手房房价以2018年上合峰会为分水岭,青岛上合峰会之前,二手房市场成交非常活跃,价格一路飙升,李沧二手房价格过3万元/平方米。

许多人对标杭州,期待峰会过后房价能保持这样一个态势,实际上,他们忽视了青岛的城市体量跟杭州相比还是有差距。上合峰会之后,青岛二手房成交量价齐跌,并一路下探。

在楼市整体不景气的情况下,全国各地二手房价格都在回调,只是青岛回调幅度略大,其实是挤出了过多的泡沫。

点评: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世界上没有任何一种商品,只涨不跌,难道不是吗?

3

青岛高新区买房暂停摇号

1月3日,青岛市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高新区分局发布通知,暂停执行《青岛市高新区商品房公证摇号售房规则》。

青岛市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表示,鉴于目前高新区商品房销售市场运行情况基本稳定,故决定于2019年1月1日起暂停执行《青岛市高新区商品房公证摇号售房规则》。今后将根据高新区房地产市场变化,适时调整和制定相关政策。

从2016年开始,青岛高新区成为青岛楼市的一大热点。2018年前半年,高新区一房难求,天价茶水费、号费等等,高新区一系列的政策让更多的炒房客看到了这个片区增值的空间,很多人不惜花更多的额外费用,只为了在高新区买到一套房子。2018年下半年开始,高新区楼市渐冷,到2018年年末,高新区不少楼盘开盘套数已远超过蓄客量,摇号政策已经没有存在的必要。

点评:投资客退场,留给刚需的房源更多了,好事。

4

西海岸、城阳企业型购房政策

岁末,青岛房地产市场整体稳中带凉,近期青岛西海岸新区、城阳区相继放松买房政策,给目前低迷的房地产市场带来一丝躁动。

本次两个区域“企业型人才购房新政”最大的亮点是,在青岛市有房但在两地无房、并与所在区域指定企业签订1年及以上劳动合同且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就可以由指定企业办理购房资格,不需要等社保缴满12个月。

点评:“一城一策,因城施策”,库存大了,政策就要松一松,但这都微调,不影响大局。

5

高新区整治装修乱象 不得出现“非交付标准”等字样

4月29日消息,青岛市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高新分局为高新区各开发企业发布告知函。对含装修的商品房项目,开发企业须以交付标准制作样板间,供购房人参观。交付样板间内不得出现“非交付标准”等模糊装修标准的字样。同时,该样板间需保留至所售房屋统一交付后1个月,再予以撤换等具体要求。

去年以来,高新区采取了不少措施稳定房价,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但多个项目均因装修标准模糊、装修减配问题引发过业主维权。

点评:靠装修加码突破限价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挂羊头卖狗肉,终究会搬石头砸自己脚。

6

青岛住房补贴首次扩大到本科生

3月5日,青岛市出台《关于印发〈青岛市青年人才在青创新创业一次性安家费审核发放实施细则(试行〉的通知》和《关于印发〈青岛市高校毕业生在青就业住房补贴审核发放实施细则(试行)〉的通知》,给予硕士、博士研究生发放一次性安家费,博士研究生每人15万元,硕士研究生每人10万元;住房补贴对象首次扩大到本科生,其中本科毕业生补贴500元/月,硕士研究生800元/月,博士研究生1200元/月。以上两项政策均自4月1日起试行,实行网上自行申报。

随着人口红利的褪去,和城镇化进程的进一步发展,高端人才的争夺战越战越烈。今年有更多的城市也加入了轰轰烈烈的人才、人口争夺战。近期召开的青岛市科技创新暨科学技术奖励大会透露,今年以来青岛引才聚才全年数字约为25万人。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这近25万人才中,本科及以上学历人才占了约三分之一。青岛,已经成功吸引了青年才俊的关注,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看好”青岛,从五湖四海向青岛涌来。

点评:就像打开了一扇窗,让外界看到了青岛招揽人才的实力和诚意。

7

不动产登记证照有了电子版

12月23日起,青岛市市内三区启用不动产登记电子证照。不动产登记电子证照包括电子不动产权证书和电子不动产登记证明,加盖电子印章的不动产登记电子证照与纸质版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市民申请登记的不动产权利或登记事项,在完成登簿后即时生成不动产登记电子证照。交纳相关登记费用后,权利人即可领取电子不动产权证书(电子不动产登记证明)。需要纸质版不动产权证书(不动产登记证明)的,权利人可以申请核发纸质版证书(证明)。

点评:多举措提高便民服务效率,办事更方便,为主管部门点赞。

8

自贸区落地助力西海岸

8月26日,国务院印发《中国(山东)、(江苏)、(广西)、(河北)、(云南)、(黑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

青岛片区重点发展现代海洋、国际贸易、航运物流、现代金融、先进制造等产业,打造东北亚国际航运枢纽、东部沿海重要的创新中心、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助力青岛打造我国沿海重要中心城市。这一重大利好落地西海岸,也使得众多开发商纷纷到西海岸跑马圈地,将集团的产业创新突破点放在西海岸,但因房源井喷而刚需不足,存在巨大销售压力,房价有下行的趋势。

点评:2020年,西海岸有望延续供需两旺火爆态势,继续领跑青岛楼市。

9

取消公积金申贷间隔限制 商贷自助提取扩容至15家

6月1日,青岛市住房公积金取消了二次申贷须首次公积金贷款结清满两年的期限限制,职工结清首次公积金贷款后,即可申请二次公积金贷款,二次贷款申贷条件、额度计算等其他事项仍按原规定执行。

青岛市公积金商贷自助提取业务银行扩容至15家,分别为建设银行、交通银行、农业银行、工商银行、中国银行、邮政储蓄银行、招商银行、青岛银行、浦发银行、中信银行、兴业银行、光大银行、青岛农商银行、民生银行和华夏银行。

点评:群众少跑腿,公积金用起来更方便。

10

青岛启动2.9万套棚户区改造任务

2019年,青岛市开工建设人才公寓项目68个约2万套;完成住房保障6832套(户),启动2.9万套棚户区改造任务,完成农村危房改造489户,惠及群众5.5万户。

2019年,青岛4项工程获评鲁班奖,9项工程获评国家优质工程奖,获奖数量全国副省级城市第一。9家企业入选全省建筑业30强,居全省首位,成功获批全国城镇老旧小区改造试点城市。

点评:真正的惠民举措,多措并举实现“居者有其屋”。

11

青岛上合示范区获批

10月8日,国务院正式批复了关于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地方经贸合作示范区建设总体方案,标志着位于青岛上合示范区建设获得了来自中央的支持与肯定。

随后,“2019秋季央企青岛行——相约上合示范区,打造‘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新平台”活动在青岛国际会议中心举行,现场共签约11个项目,总投资额接近330亿元。

目前,上合示范区内汇聚了众多品牌房企,供应充足,并且来自临沂、东营、淄博等山东其他城市的购房者一度成为成交的中坚力量,“抢占”上合红利的他们也成为胶州楼市的风景线。

点评:上海合作组织地方经贸合作示范区提升到国家战略层面。“投资青岛就是投资国家战略”,眼下的胶州楼市虽面临种种困难,从长远看,胶州楼市未来依然可期。

12

房贷前松后紧 “换锚”后房住不炒政策不改

一季度,“首套基准利率上浮15%-20%、二套上浮20%-30%”是岛城房贷市场的主流,但也有不少银行房贷利率执行出现了小幅下降,更有个别银行将首套房贷利率放松至10%。到二季度首套房贷上浮13%-15%成主流,各银行执行情况渐“差异化”。进入十月,房贷利率正式“换锚”。而目前,岛城房贷利率与新政施行前基本持平。

点评:对于年底想要购房的置业者来说,年前底银行额度吃紧,放款周期长已成为常态。

13

“精装改毛坯”蔓延至主城

精装房,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是青岛楼市的“主角”,房企争相推出精装房源抢占市场。在楼市红火的时候,不乏有些开发商靠精装房赚一笔。与此同时,由于装修标准不达标等问题,精装房引起的纠纷、投诉频发。然而,近年由于市场降温明显,开发商之间竞争加剧,郊区乃至主城区的开发商为了吸引客户,主动将“精装房”改成了“毛坯房”,价格也大幅回落,以迎合市场的“口味”。

点评:在当下的市场环境下,精装改毛坯成为一种降低准入门槛、提升购房热情、抬升楼盘销量的有效方式。

14

老楼加装电梯 上下楼更方便了

2019年,青岛老楼加装电梯项目如火如荼地展开,各式结构的老楼居民们都对电梯有着强烈的需求。截至目前,全市城区整治老旧住宅小区建筑面积88万平方米,共惠及居民1.15万户,投入资金1.1亿元。为解决好群众在既有住宅加装电梯过程中协调难、办理难等问题,青岛市印发《青岛市既有住宅加装电梯办理指南》,进一步规范既有住宅加装电梯项目办理流程。截至目前,全市已有106个项目进入前期操作或实施阶段,其中38个项目交付使用,7个项目正在实施,61个项目正在办理前期手续。

点评:许多居住在老旧小区高层的老人因为上下楼不便,成为了悬空老人,老楼加装电梯,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福利”。

15

青岛房价万元线回撤 买房更从容

过去的两年里,青岛楼市的“万元线”曾一路外扩,刚需版图也在不断外延,甚至推进到了平度、莱西。

时值岁末,伴随着楼市大环境的低迷,岛城置业门槛悄然降低,“万元线”一路回撤,就连市北、李沧等传统主城区也出现了一些万元左右的新盘,二手房市场更是有不少性价比较高的房源。

点评:房子回归“居住属性”,年轻人有机会留下来,整个城市才有希望。

16

青岛大基建不断提速

2019年青岛大项目建设喜讯频传。青岛胶东国际机场已经基本完成了机场主体工程的建设,与机场对接的地铁、高速建设也在提速,青岛胶东国际机场与多种交通设施相连接,会成为一个新的交通枢纽。

胶州湾跨海大桥胶州连接线进展顺利。目前连接线已经全线贯通,桥面沥青摊铺也已完成,青岛至胶州方向的车道分界线已完成划线,基本具备通车条件。

12月16日,2号线西段穿越老城区,台东也通了地铁,人们出行更加便利。

点评:随着青岛这些大项目的持续推进,各板块连接更加密切,青岛又向国际化都市迈进了坚实的一步。

17

大批高校落户青岛 买房跟着高校走

康复大学、央美青岛校区、清华青岛艺术与科学创新研究院、青科大中德国际合作区(青岛校区)……加上之前的中国海洋大学、山东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石油大学等等,青岛高校朋友圈不断扩容,越来越多的优质高校资源在青岛落地,青岛学子们在家门口就能上好大学。

高校的投入运营或带来当地产业集群效应,从而带动当地人口、就业等方面的提升,也吸引了相当一部分购房人群,愿意在高校周边置业。

点评:虽然高校周边置业不能直接让孩子上学,但大学城附近,一般也是教育资源相对较好的区域,再加上孩子受到大学城文化氛围的熏陶,还能享受大学城的生活环境,何乐而不为?

18

离婚买房纳入个人征信

5月,新版征信上线。新版个人征信报告里的信息涵盖了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在任何地方的失信,都可能会被新版个人征信报告记录在案。当个人申请贷款时,无论是房贷、车贷还是消费贷款,金融机构大多数都会先去查看个人征信报告。因此,征信报告上一旦留下负面记录,可能会影响信贷获批。

点评:“上午离婚下午买房将成为过去”,拒绝政策漏洞。

19

应对市场变化 青岛房企并购频现

今年以来,青岛房企之间的并购事件不少于20起,崂山区、西海岸新区、城阳区、即墨区、胶州市等均有分布。其中,即墨区、胶州市、西海岸新区等近郊区域是房企并购的主力区域,占并购事件的8成以上。

2019年岛城房企的首起并购当属保利增资西海岸新区辛安项目。青岛开投置业发展有限公司曾于2018年摘得万科城市之光旁3宗住宅地块,总占地面积约5.06万平方米,后质押给保利地产。

今年最新的一起并购消息也出现在西海岸。青岛唐韵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100%股权拟转让,该公司为大唐山东电力发电有限公司的子公司。

在20多起并购中,碧桂园、金科、和达集团、海信地产等知名房企频频出手,成为了并购的主角。

点评:房企并购频繁发生是市场低迷下出现的资源整合现象。楼市寒冬,或抱团取暖,或断臂求生。

20

我市出台住房公积金信用管理办法 骗提贷款没门

为加强住房公积金信用体系建设,11月份,青岛出台《青岛市住房公积金信用评价管理办法(试行)》,积极营造良好的信用环境,进一步提升住房公积金整体管理水平。

管理办法将不缴欠缴公积金、骗提骗贷公积金、逾期偿还公积金贷款等行为纳入信用评价体系,按照信用等级分别给予暂停5年内住房公积金提取和贷款资格、通报信用主体单位、纳入社会信用评价范围等惩戒措施。

评价:在信用时代,我们唯一能做的,保护好自己的信用。

来源:中国房地产报青岛

原标题:2019年终盘点:青岛楼市新闻TOP20榜单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