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到“中国春节文化之乡”过年,阆中在人民大会堂向全球发出邀请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到“中国春节文化之乡”过年,阆中在人民大会堂向全球发出邀请

擦亮“中国春节文化之乡”金字招牌,2020落下闳春节文化博览会华幕开启

还有20多天时间就将迎来鼠年春节了,1月4日下午,四川省政府新闻办公室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2020落下闳春节文化博览会新闻发布会,揭晓了2020落下闳春节文化博览会盛大内容,作为“中国春节文化之乡”的正式向全球发出邀请:拜春节之源,请到阆中过年。

界面新闻从发布会上获悉,2020落下闳春节文化博览会以团圆为核心内涵,包括开幕式暨文艺展演、春节文化博览园贺年会等五大主题活动,以及海内外家庭阆中过大年、落下闳及春节文化知识竞赛、川剧《落下闳》阆中演出、万人同品腊八粥等14个特色活动。在持续时间方面,前后长达38天。

中国科学院大学人文学院副院长、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理事长孙小淳,华东师范大学人类学与民俗学研究所教授田兆元、光明日报社记者部主任周立文,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副秘书长吕军,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省委外宣办、省政府新闻办主任李晓骏,南充市委常委、市委宣传部部长王忠臣,南充市人民政府副市长沈一凡,阆中市委书记张斌,以及人民日报社、新华社、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光明日报社、中国日报等国内外近百家新闻媒体参加新闻发布会。

 

图片来源:闫汇芳/摄

五大主题活动十四个特色活动,打造年味最浓的“春博会”

1月2日,“阆中古城万人同品腊八粥”活动在中天楼为轴心的古城核心街区开幕,中午12时,在古城数十家院落和厨房里精心熬制的腊八粥出锅,一碗碗热气腾腾、香喷喷的腊八粥端上了桌子,伴随着飘香四溢的腊八味、沁人心脾的五谷香,上万市民和游客寻味踏来,端着腊八粥品尝起来。一些游客连连称赞:“好吃、好吃,这么多人在一起吃,真的感受到浓浓的年味。

对于古城阆中来说,过了腊八就是年。“阆中古城万人同品腊八粥”活动的开启,也标志着2020落下闳春节文化博览会开启。

着力打造一场“年味最浓、时间最长、舞台最大、传承最广”,面向全球的春节文化盛宴,2020落下闳春节文化博览会(以下简称春博会)主题为“拜春节之源·到阆中过年”。此届春博会指导单位、主办单位和承办单位层次更高,由四川省委宣传部、四川省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光明日报社、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等单位指导,四川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办,南充市政府、四川国际博览集团有限公司承办;执行单位是南充市委宣传部,阆中市人民政府等部门。

在内容方面,今年的春博会是内容精彩纷呈,共包括5大主题活动、14个特色活动。5大主题活动分别是2020春博会开幕式暨文艺展演、春节文化博览园贺年会、2020年落下闳春节文化暨国际天文学论坛、向百家使馆暨时代楷模大拜年和“千龙千狮闹新春”演出。14个特色活动则包括:海内外家庭阆中过大年、“春节发源地·阆中天下稀”网络春节联欢晚会、落下闳及春节文化知识竞赛、川剧《落下闳》阆中演出、“亮花鞋”等乡村文旅大看台、万人同品腊八粥、阆苑仙葩迎春灯会、网络系列征集活动、“全球网红•阆中有礼”打卡活动、古城迎春书画摄影展、川北婚俗新体验·我在阆中上花轿、踩嘉陵江福桥·赏山水城胜景、春节邮品大拜年、正月十六游百病暨春博会闭幕式。

阆中市委常委、宣传部长蒋晓平介绍,今年已是第三届春博会,与前两届相比,持续时间更长,从1月2日(腊月初八)开始至2月8日(正月十五),共计38天,主会场设在阆中春节文化博览园。在内容和形式上,今年的春博会指导思想更新、内容更优、主办层次更高、传播范围更广,如坚持政企研结合,节约经费;文旅宣融合,更有仪式感;国内外统合,更具国际范。在活动内容方面,主办方优中选优,确定了有层次、有影响的活动,如春节文化博览园贺年会,既有国内外节目展演,还有产品食品展陈展销,集好看、好吃、好耍于一体;海内外家庭阆中过大年,向百家使馆大拜年,春节邮品大拜年等活动国际范儿十足,吸引更多的外国政要和国际友人关注中国文化,感知阆中年味。

团圆为意涵,描绘和美图景彰显家国情怀

与前两届春节文化博览会不同的是,2020落下闳春节文化博览会突出团圆这一核心内涵,大力弘扬春节文化。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副秘书长吕军介绍,为了突出“团圆”的核心内涵,本届春博会将围绕“团圆”开展系列具有国际范儿活动,如主会场设置直径约40米,有近10层楼高的灯笼,使其成为国内外网红打卡地。春节期间,美国、日本、韩国、马来西亚等国的政要、专家、学者与国内众多春节文化专家欢聚阆中,共同出席开幕式和2020落下闳春节文化论坛,让阆中春节文化在国际上发出新时代的强音;邀请国内外50余个非遗精品、年货产品、演艺节目等来阆中进行展演,邀请爱尔兰踢踏舞、侗族大歌等国内外精品节目进行集中展演,体现中外文化融合交流;着眼全国传播、全球传播,开展系列传播活动,包括“网球网红·阆中有礼”打卡活动,邀请国内外媒体记者、网红网友、大V大咖等进行传播扩散。

为何要突出团圆这一核心内涵?光明日报社第四党工委书记、记者部主任周立文也对此进行了解读。

周立文认为,一方面,团圆体现了春节文化的基本内核,春节带给国人的幸福、快乐、喜悦,主要源于家人的团圆、亲人的团聚、单位的团拜。每逢佳节倍思亲,春节回乡祭祖、围炉守岁、走亲访友等行为,挂年画、挂灯笼、贴窗花、贴福字等习俗都是对团圆的追求和庆祝,团圆这根心弦契合了人们的追求圆满的心理;其次,团圆描绘了人类相处的和美图景,代表家人、友人、族人的相聚、相亲、相爱,无论千里万里、有钱没钱,都要回家过年,“团圆”二字,就是中国人从灵魂深处对团圆的深情呼唤,也是中华民族强大凝聚力、向心力的来源。

“团圆还彰显了中华民族的家国情怀。”周立文认为,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经历了无数了战乱、灾难和挑战,但文明唯一一直没有中断,这源于中华民族具有追求团圆等宝贵品质。小而言之,团圆出幸福美满温馨,大而言之,团圆出凝聚力、向心力、战斗力,为了团圆的目标,很多人心甘情愿为别人负重前行,守护一方岁月静好。今天中国提出建设“一带一路”倡议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都源自于中华民族追求团圆的最高境界——天下大同。

图片来源:闫汇芳/摄

举办春博会,擦亮“中国春节文化之乡”金字招牌

与一般的博览会持续三、五天不同的是,2020年落下闳春节文化际博览会持续长达38天时间,不仅局限于阆中城内,还将在海外举行系列活动。

2020落下闳春节文化博览会组委会一名负责人认为,举行如此长的春博会,一方面原因,春节文化是中国最拿得出手的传统优秀文化。而阆中,文化底蕴厚重,三国文化、科举文化、红色文化等交相辉映,但春节文化始终是最受国内外关注与喜爱。落下闳春博会也被列入川东北经济区“三个十大”推进方案中的“十大活动平台”项目,这些都充分说明了落下闳及春节文化的重要性;其次,春节文化是国内外最一致认同的文化公约数。英国李约瑟博士曾盛赞落下闳是中国古代天文学一颗“最灿烂的星座”。四川省将落下闳评为首批四川历史文化名人,阆中成功入选首批天府旅游名县。南充推出了落下闳历史名人文化传承创新十大工程,阆中将其确立为本届市委的十件大事之一。

“因为落下闳的杰出贡献,2004年联合国将一颗小行星命名为‘落下闳星’,这是继1999年命名‘巴金星’之后,第二位四川人‘登’上太空。”对于落下宏对春节文化的贡献,中国科学院大学人文学院常务副院长、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理事长孙小淳对此进行了深入研讨。他认为,巴郡阆中人落下闳是西汉时期的一位伟大的科学家,在推动中国天文、历法、数学的发展上,起到了重要作用,如编制《太初历》,首次将二十四节气纳入历法,使二十四节气成为今天指导农业生产的优秀时间表、路线图、任务书;发明了被称为通其率的落下闳算法,是当时和后世1600年内最先进的算法,这是制定《太初历》最重要的计算基础;始创我国古代最先进的宇宙结构学说—浑天说;确立孟春正月初一为岁首,一直沿承至今。

谈及举办落下宏春节文化博览会的缘由,阆中市委书记张斌也认为,持续举办春博会,主原因首先是,落下闳是阆中人,在阆中人民心中地位崇高,阆中人民对他有深厚的感情,这是举办落下闳春博会的基础;其次,落下闳恒定正月初一为新年第一天,使阆中人民倍感骄傲,阆中人民非常珍视、重视过年。春节文化在阆中源远流长、精彩纷呈,阆中荣获了全国唯一的个“中国春节文化之乡”殊荣,这是举办落下闳春博会的条件;最后,落下闳不仅是四川的落下闳,更应该是中国的落下闳、世界的落下闳,阆中有责任、有义务推动落下闳及春节文化走出中国、走向世界,为推动中华传统优秀文化传承创新发展作贡献,这是举办落下闳春博会的目标。

“探索举办第一、二届春博会之后,阆中积累了更加丰富的经验。”2020落下闳春节文化博览会一名负责人介绍,2018年的春博会是美食节、年货会等三节两会。2019年是万人同品腊八粥、海内外家庭过大年、春节文化论坛、阆苑仙葩灯会等18个活动,为全球华人捧上了一场春节文化盛宴,数千家媒体矩阵传播,还成功亮相美国纽约纳斯达克大屏。全网传播量约6亿条次,落下闳、春节等关注度最高增长793%,热度一度超过丽江古城。2019年,正月初一至十五,阆中共接待游客257.3万人,同比增加近100万人,阆中古城人流聚集度为四川省第三,列全国古城古镇类第2名,这些也说明了落下闳及春节文化的受欢迎程度。

“连续举办春博会,也是为了贯彻落实中省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安排部署,大力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断提高文化软实力、影响力和竞争力,擦亮‘中国春节文化之乡’金字招牌。”张斌介绍,为了高质量、高规格、高标准举办2020落下闳春节文化博览会,从2019年8月份开始,阆中春博会筹委会就启动系列工作,邀请全国知名春节文化专家在北京召开座谈会,对活动进行顶层设计,在网络征集“金点子”,不断完善活动方案。

打造文化IP,“年爷爷”春节形象让人过目不忘

当天,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还专门设置了文创产品展示区,落下闳形象扮演者闪亮登场、春倌说春送祝福,春节邮局发送贺年片,以及开发出的上百种各类春节文创产品,让与会记者爱不释手。

更让与会媒体记者眼前一亮的是,新发布的“年爷爷”形象和LOGO。春博会组委会一名负责人介绍: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阆中已经将春博会办成了最大的文化IP,为了使春节文化品牌得以大力推广,形象化、实物化,阆中及时面向全球征集春节昵称及LOGO,经过专家和业内人士反复比选及修改提升,富有中国元素、春节元素和民间传统的“年爷爷”昵称、LOGO终于“出炉”亮相。在设计方面,新推出的“年爷爷”落下闳,在形象上童颜鹤发、慈祥和蔼,特别具有亲和力,同时更易传播和推广。如今,在阆中市,“年爷爷”形象已经包装普及化、文创实物化、漫画卡通化、网络游戏化,实现全城覆盖、全网覆盖和全产业链覆盖。

阆中推出落下闳“年爷爷”文化符号,对此,华东师范大学人类学与民俗学研究所教授田兆元也进行了点赞。

“春节亟需一个文化标志。”田兆元认为,过年过节,需要一个标志性形象或人物形象。比如,中国的端午与粽子、中秋与月饼、七夕与牛郎织女,西方圣诞节与圣诞老人、感恩节与火鸡等。春节是全球最隆重最喜庆、参与人最多的盛大节日,是中国最拿得出手的、最容易走出去的,也是人类文化宝库中最普世的文化元素,但一直没有一个公认的人物形象,没有一个统一的文化符号和文化标志,这一状况亟需改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文化的传播和文化走出去。落下闳作为恒定春节的人,其丰功伟绩举世公认、广受推崇,最适合担当春节文化标志。“年爷爷”这一称呼,既有亲和力、有知名度,还朗朗上口接地气。同步设计“年爷爷”形象,饱含团圆、喜庆、快乐等元素,红红的、圆圆的,给人带来祥和、安宁、舒心的感觉,填补了我国春节人物形象的空白,满足了春节文化传播的需要。

图片来源:闫汇芳/摄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到“中国春节文化之乡”过年,阆中在人民大会堂向全球发出邀请

擦亮“中国春节文化之乡”金字招牌,2020落下闳春节文化博览会华幕开启

还有20多天时间就将迎来鼠年春节了,1月4日下午,四川省政府新闻办公室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2020落下闳春节文化博览会新闻发布会,揭晓了2020落下闳春节文化博览会盛大内容,作为“中国春节文化之乡”的正式向全球发出邀请:拜春节之源,请到阆中过年。

界面新闻从发布会上获悉,2020落下闳春节文化博览会以团圆为核心内涵,包括开幕式暨文艺展演、春节文化博览园贺年会等五大主题活动,以及海内外家庭阆中过大年、落下闳及春节文化知识竞赛、川剧《落下闳》阆中演出、万人同品腊八粥等14个特色活动。在持续时间方面,前后长达38天。

中国科学院大学人文学院副院长、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理事长孙小淳,华东师范大学人类学与民俗学研究所教授田兆元、光明日报社记者部主任周立文,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副秘书长吕军,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省委外宣办、省政府新闻办主任李晓骏,南充市委常委、市委宣传部部长王忠臣,南充市人民政府副市长沈一凡,阆中市委书记张斌,以及人民日报社、新华社、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光明日报社、中国日报等国内外近百家新闻媒体参加新闻发布会。

 

图片来源:闫汇芳/摄

五大主题活动十四个特色活动,打造年味最浓的“春博会”

1月2日,“阆中古城万人同品腊八粥”活动在中天楼为轴心的古城核心街区开幕,中午12时,在古城数十家院落和厨房里精心熬制的腊八粥出锅,一碗碗热气腾腾、香喷喷的腊八粥端上了桌子,伴随着飘香四溢的腊八味、沁人心脾的五谷香,上万市民和游客寻味踏来,端着腊八粥品尝起来。一些游客连连称赞:“好吃、好吃,这么多人在一起吃,真的感受到浓浓的年味。

对于古城阆中来说,过了腊八就是年。“阆中古城万人同品腊八粥”活动的开启,也标志着2020落下闳春节文化博览会开启。

着力打造一场“年味最浓、时间最长、舞台最大、传承最广”,面向全球的春节文化盛宴,2020落下闳春节文化博览会(以下简称春博会)主题为“拜春节之源·到阆中过年”。此届春博会指导单位、主办单位和承办单位层次更高,由四川省委宣传部、四川省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光明日报社、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等单位指导,四川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办,南充市政府、四川国际博览集团有限公司承办;执行单位是南充市委宣传部,阆中市人民政府等部门。

在内容方面,今年的春博会是内容精彩纷呈,共包括5大主题活动、14个特色活动。5大主题活动分别是2020春博会开幕式暨文艺展演、春节文化博览园贺年会、2020年落下闳春节文化暨国际天文学论坛、向百家使馆暨时代楷模大拜年和“千龙千狮闹新春”演出。14个特色活动则包括:海内外家庭阆中过大年、“春节发源地·阆中天下稀”网络春节联欢晚会、落下闳及春节文化知识竞赛、川剧《落下闳》阆中演出、“亮花鞋”等乡村文旅大看台、万人同品腊八粥、阆苑仙葩迎春灯会、网络系列征集活动、“全球网红•阆中有礼”打卡活动、古城迎春书画摄影展、川北婚俗新体验·我在阆中上花轿、踩嘉陵江福桥·赏山水城胜景、春节邮品大拜年、正月十六游百病暨春博会闭幕式。

阆中市委常委、宣传部长蒋晓平介绍,今年已是第三届春博会,与前两届相比,持续时间更长,从1月2日(腊月初八)开始至2月8日(正月十五),共计38天,主会场设在阆中春节文化博览园。在内容和形式上,今年的春博会指导思想更新、内容更优、主办层次更高、传播范围更广,如坚持政企研结合,节约经费;文旅宣融合,更有仪式感;国内外统合,更具国际范。在活动内容方面,主办方优中选优,确定了有层次、有影响的活动,如春节文化博览园贺年会,既有国内外节目展演,还有产品食品展陈展销,集好看、好吃、好耍于一体;海内外家庭阆中过大年,向百家使馆大拜年,春节邮品大拜年等活动国际范儿十足,吸引更多的外国政要和国际友人关注中国文化,感知阆中年味。

团圆为意涵,描绘和美图景彰显家国情怀

与前两届春节文化博览会不同的是,2020落下闳春节文化博览会突出团圆这一核心内涵,大力弘扬春节文化。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副秘书长吕军介绍,为了突出“团圆”的核心内涵,本届春博会将围绕“团圆”开展系列具有国际范儿活动,如主会场设置直径约40米,有近10层楼高的灯笼,使其成为国内外网红打卡地。春节期间,美国、日本、韩国、马来西亚等国的政要、专家、学者与国内众多春节文化专家欢聚阆中,共同出席开幕式和2020落下闳春节文化论坛,让阆中春节文化在国际上发出新时代的强音;邀请国内外50余个非遗精品、年货产品、演艺节目等来阆中进行展演,邀请爱尔兰踢踏舞、侗族大歌等国内外精品节目进行集中展演,体现中外文化融合交流;着眼全国传播、全球传播,开展系列传播活动,包括“网球网红·阆中有礼”打卡活动,邀请国内外媒体记者、网红网友、大V大咖等进行传播扩散。

为何要突出团圆这一核心内涵?光明日报社第四党工委书记、记者部主任周立文也对此进行了解读。

周立文认为,一方面,团圆体现了春节文化的基本内核,春节带给国人的幸福、快乐、喜悦,主要源于家人的团圆、亲人的团聚、单位的团拜。每逢佳节倍思亲,春节回乡祭祖、围炉守岁、走亲访友等行为,挂年画、挂灯笼、贴窗花、贴福字等习俗都是对团圆的追求和庆祝,团圆这根心弦契合了人们的追求圆满的心理;其次,团圆描绘了人类相处的和美图景,代表家人、友人、族人的相聚、相亲、相爱,无论千里万里、有钱没钱,都要回家过年,“团圆”二字,就是中国人从灵魂深处对团圆的深情呼唤,也是中华民族强大凝聚力、向心力的来源。

“团圆还彰显了中华民族的家国情怀。”周立文认为,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经历了无数了战乱、灾难和挑战,但文明唯一一直没有中断,这源于中华民族具有追求团圆等宝贵品质。小而言之,团圆出幸福美满温馨,大而言之,团圆出凝聚力、向心力、战斗力,为了团圆的目标,很多人心甘情愿为别人负重前行,守护一方岁月静好。今天中国提出建设“一带一路”倡议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都源自于中华民族追求团圆的最高境界——天下大同。

图片来源:闫汇芳/摄

举办春博会,擦亮“中国春节文化之乡”金字招牌

与一般的博览会持续三、五天不同的是,2020年落下闳春节文化际博览会持续长达38天时间,不仅局限于阆中城内,还将在海外举行系列活动。

2020落下闳春节文化博览会组委会一名负责人认为,举行如此长的春博会,一方面原因,春节文化是中国最拿得出手的传统优秀文化。而阆中,文化底蕴厚重,三国文化、科举文化、红色文化等交相辉映,但春节文化始终是最受国内外关注与喜爱。落下闳春博会也被列入川东北经济区“三个十大”推进方案中的“十大活动平台”项目,这些都充分说明了落下闳及春节文化的重要性;其次,春节文化是国内外最一致认同的文化公约数。英国李约瑟博士曾盛赞落下闳是中国古代天文学一颗“最灿烂的星座”。四川省将落下闳评为首批四川历史文化名人,阆中成功入选首批天府旅游名县。南充推出了落下闳历史名人文化传承创新十大工程,阆中将其确立为本届市委的十件大事之一。

“因为落下闳的杰出贡献,2004年联合国将一颗小行星命名为‘落下闳星’,这是继1999年命名‘巴金星’之后,第二位四川人‘登’上太空。”对于落下宏对春节文化的贡献,中国科学院大学人文学院常务副院长、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理事长孙小淳对此进行了深入研讨。他认为,巴郡阆中人落下闳是西汉时期的一位伟大的科学家,在推动中国天文、历法、数学的发展上,起到了重要作用,如编制《太初历》,首次将二十四节气纳入历法,使二十四节气成为今天指导农业生产的优秀时间表、路线图、任务书;发明了被称为通其率的落下闳算法,是当时和后世1600年内最先进的算法,这是制定《太初历》最重要的计算基础;始创我国古代最先进的宇宙结构学说—浑天说;确立孟春正月初一为岁首,一直沿承至今。

谈及举办落下宏春节文化博览会的缘由,阆中市委书记张斌也认为,持续举办春博会,主原因首先是,落下闳是阆中人,在阆中人民心中地位崇高,阆中人民对他有深厚的感情,这是举办落下闳春博会的基础;其次,落下闳恒定正月初一为新年第一天,使阆中人民倍感骄傲,阆中人民非常珍视、重视过年。春节文化在阆中源远流长、精彩纷呈,阆中荣获了全国唯一的个“中国春节文化之乡”殊荣,这是举办落下闳春博会的条件;最后,落下闳不仅是四川的落下闳,更应该是中国的落下闳、世界的落下闳,阆中有责任、有义务推动落下闳及春节文化走出中国、走向世界,为推动中华传统优秀文化传承创新发展作贡献,这是举办落下闳春博会的目标。

“探索举办第一、二届春博会之后,阆中积累了更加丰富的经验。”2020落下闳春节文化博览会一名负责人介绍,2018年的春博会是美食节、年货会等三节两会。2019年是万人同品腊八粥、海内外家庭过大年、春节文化论坛、阆苑仙葩灯会等18个活动,为全球华人捧上了一场春节文化盛宴,数千家媒体矩阵传播,还成功亮相美国纽约纳斯达克大屏。全网传播量约6亿条次,落下闳、春节等关注度最高增长793%,热度一度超过丽江古城。2019年,正月初一至十五,阆中共接待游客257.3万人,同比增加近100万人,阆中古城人流聚集度为四川省第三,列全国古城古镇类第2名,这些也说明了落下闳及春节文化的受欢迎程度。

“连续举办春博会,也是为了贯彻落实中省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安排部署,大力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断提高文化软实力、影响力和竞争力,擦亮‘中国春节文化之乡’金字招牌。”张斌介绍,为了高质量、高规格、高标准举办2020落下闳春节文化博览会,从2019年8月份开始,阆中春博会筹委会就启动系列工作,邀请全国知名春节文化专家在北京召开座谈会,对活动进行顶层设计,在网络征集“金点子”,不断完善活动方案。

打造文化IP,“年爷爷”春节形象让人过目不忘

当天,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还专门设置了文创产品展示区,落下闳形象扮演者闪亮登场、春倌说春送祝福,春节邮局发送贺年片,以及开发出的上百种各类春节文创产品,让与会记者爱不释手。

更让与会媒体记者眼前一亮的是,新发布的“年爷爷”形象和LOGO。春博会组委会一名负责人介绍: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阆中已经将春博会办成了最大的文化IP,为了使春节文化品牌得以大力推广,形象化、实物化,阆中及时面向全球征集春节昵称及LOGO,经过专家和业内人士反复比选及修改提升,富有中国元素、春节元素和民间传统的“年爷爷”昵称、LOGO终于“出炉”亮相。在设计方面,新推出的“年爷爷”落下闳,在形象上童颜鹤发、慈祥和蔼,特别具有亲和力,同时更易传播和推广。如今,在阆中市,“年爷爷”形象已经包装普及化、文创实物化、漫画卡通化、网络游戏化,实现全城覆盖、全网覆盖和全产业链覆盖。

阆中推出落下闳“年爷爷”文化符号,对此,华东师范大学人类学与民俗学研究所教授田兆元也进行了点赞。

“春节亟需一个文化标志。”田兆元认为,过年过节,需要一个标志性形象或人物形象。比如,中国的端午与粽子、中秋与月饼、七夕与牛郎织女,西方圣诞节与圣诞老人、感恩节与火鸡等。春节是全球最隆重最喜庆、参与人最多的盛大节日,是中国最拿得出手的、最容易走出去的,也是人类文化宝库中最普世的文化元素,但一直没有一个公认的人物形象,没有一个统一的文化符号和文化标志,这一状况亟需改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文化的传播和文化走出去。落下闳作为恒定春节的人,其丰功伟绩举世公认、广受推崇,最适合担当春节文化标志。“年爷爷”这一称呼,既有亲和力、有知名度,还朗朗上口接地气。同步设计“年爷爷”形象,饱含团圆、喜庆、快乐等元素,红红的、圆圆的,给人带来祥和、安宁、舒心的感觉,填补了我国春节人物形象的空白,满足了春节文化传播的需要。

图片来源:闫汇芳/摄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