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我是土妖
近日,字节跳动旗下抖音和火山小视频进行了合并,火山小视频摇身一变,成了“抖音火山版”。当然,抖音方面用的是“品牌升级”,并表示下一步这两个产品在内容方面将会逐步融合。
熟知互联网套路的人都知道,互联网的正统路径是“单点突破——快速迭代——小步快跑——持续孵化——横向扩张”。在这样的正统路径下,当一个企业扩张时,关键词往往是“孵化”,反之则很可能是合并。
还有一点值得一提,那就是如果两个都是强势的、处于上升期或者至少是稳定期的产品,一般也不可能出现合并的情况,就比如天猫、淘宝不会合并,微信、QQ不会合并,诸如此类。
知晓了上述互联网的显规则、潜规则之后,再回头看所谓的抖音和火山小视频的“品牌升级”,就很容易看出,火山变身“抖音火山版”,实际上是希望通过这样的调整,释放出火山的现有价值。
如果从更加行业的视角去看的话,笔者觉得此次两者的“品牌升级”,从抖音的角度上看是合并,从火山小视频的角度上看是收缩。合并会在抖音体量、火山用户和产品运营方面,带来两大利好;同时会在字节跳动App工厂模式、与快手的攻守、娱乐白洞方面,带来三大利空。
同样是收缩,这次影响大不同
对于抖音和火山小视频的此次合并,利好是显而易见的。最大的利好表现在两大方面:
一是,让“强者愈强”。如今抖音的日活用户已经达到了4亿,再加上火山小视频的5,000万,从日活上看,抖音的体量进一步增大了,由此一来,无论是对用户的覆盖能力还是对客户的商业溢价能力,都会得到提升。
二是,提升用户的活跃度。抖音在产品方面较之于火山小视频的调性优势,或许可以些许改变火山此前略微带有的“土气”,此外,再加上抖音的流量、品牌、资源等各方面的优势,所有这些都能够有效提升原有火山用户的活跃度。
说完了两大利好,咱们来说说抖音和火山小视频合并后的第一个利空——让App工厂模式再一次受到冲击。所谓的App工厂模式,笔者认为是“App工厂孵化+流量运营+人性激活+产品矩阵+底层窗口期红利”的综合体,无论是今日头条还是抖音,它们的成功都得益于App工厂模式中的一部分乃至大部分要素的加持。而此次抖音和火山合并,则反过来表明字节跳动的App工厂模式,开始由原本的日益兴盛,开始走向了反向的道路,这样说的理由有四:
第一,高“权重”产品都被“品牌升级”,说明风向变了。不同于高开低走的悟空问答,也不同于快起快落的多闪等产品,火山小视频长期以来都是字节跳动系“3号位”左右的选手,而且一直处于小视频、短视频和直播的风口当中,这种地位的产品都会被“品牌升级”,一定程度上进一步说明了字节跳动App工厂模式开始走下坡路了,同时也表明字节跳动类似于机海战术、表海战术的“APP海战术”,似乎按下了暂停键。
第二,左右互搏的问题难解。抖音和火山,两者都有小视频、短视频,都有直播,都以娱乐为主,在这种情况下,两者不可避免的存在左右互搏的情况。此次合并,也自然有化解左右互搏的考量。然而,即使可以化解抖音和火山的左右互搏,接下来如何化解抖音和西瓜视频在视频方面的左右互搏,如何化解抖音和今日头条在娱乐、内容生态方面的左右互搏?
总不可能一直合并吧?一直合并势必会不断稀释头部核心品牌的品牌红利。而如果不能有效化解左右互搏的问题,App工厂“生产”出来的那些有着泛娱乐基因的产品,真正的意义又有多大呢?
第三,头部核心产品的补给能力持续削弱。App工厂模式中,有一个重要的点是产品矩阵能力,更直接点说,是头部核心产品带动腰部、尾部产品的能力,以及腰部、尾部产品对头部核心产品的反哺能力。而从悟空问答被降权、多闪泯然众人,到时下连火山小视频都被“品牌升级”,就可见App工厂模式在如今已经很难发挥出产品矩阵的力量了。
第四,在内部产生信心动摇和业务担忧。App工厂模式曾经一度让字节跳动所向披靡、势如破竹,而如今其威力却大减,势必会在字节跳动内部,影响很多人的信心,同时也会让很多人对自己部门的产品和业务产生担忧——连火山小视频这种“3号位”左右的产品都会被“品牌升级”,我们的产品会不会哪一天也被“品牌升级”了?由此,一定程度上,可能会造成部门间的隔阂。
阻击快手,是在杀敌一千自损八百?
抖音和火山小视频进行“品牌升级”,从抖音内部上看是做资源“整合”,但是从短视频和直播行业去看,则是在做“阻击”,阻击的重要对象之一自然是老对手——快手。
去年尤其是去年下半年以来,快手可谓动作频频。在士气上,快手创始人兼CEO宿华以内部信的方式,号召全员进入“战斗状态”,并提出到2019年年底达到3亿DAU的目标;在产品上推出了极速版,取得了上线20天,突破千万DAU的好成绩;在运营方面,签约大量MCN、深挖垂直内容、推出各种创意策划、同时还开启了“快手状元”直播答题活动;在品牌上,不断往主流、正能量、正确价值观的方向靠拢和前进;在推广上,与央视鼠年春晚达成独家合作,还要在除夕夜发出10亿红包;而在资本市场上,最新一轮的融资消息更是满天飞,腾讯继续加码,云锋基金加入,加之此前C轮入场的百度,快手背后可谓集齐了BAT的身影……
毫无疑问,快手可谓在方方面面进行了发力,如此这般,让即使DAU暂时领先的抖音,也难免感到后背发凉。
所以,在快手大举进攻的同时,抖音拉来了自家兄弟火山小视频来帮忙,也就在情理之中了。这或许也是抖音,在这个节点要和火山一起“品牌升级”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只不过在笔者看来,抖音合并火山阻击快手至少在三个方面,造成了“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局面,这也是前文说的三个利空中的第二个。
首先,是越阻击对手越前进。前面说到的,快手在去年尤其是去年下半年之所以疯狂的进攻,这和抖音等行业竞争对手的外部反向驱动,是息息相关的。本来是要阻击对手,要遥遥领先于对手的,弄得反倒激发起对手的士气和战斗力,然后反过来进攻自己。这从某种角度上看,是不是在杀敌一千自损八百?
其次,越阻击行业越热闹,进场收割的巨头就越多。现如今无论是腾讯,还是百度,又或者是阿里,都开始发力短视频和直播,尤其是腾讯,在小视频、短视频、直播、其它视频类方面的产品多达几十款。近日,张小龙更是亲口表示,微信要在“短内容”方面有大举动。毫无疑问,短内容会和字节跳动系的短视频、小视频、微头条、信息流等“轻观看”、“轻阅读”的内容体验高度重合,而一旦产品体验有了重合,一场用户时间的争夺战自然不可避免。
最后,吸引过多对手加入,会让短视频和直播领域,供大于求。经过几年的内容生产,现如今抖音已经把全世界各个角落都给美化了一遍;还把这个世界大部分的“新奇特”展现、演绎了一遍……所以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可以看到,现如今在抖音上“尬演”的内容越来越多,很多内容离用户追求的美好和真实越来越远,如果长期这样的话,用户自然会进入到疲惫期。
让用户进入“娱乐白洞”没有错,但是不能自己也跳进“娱乐白洞”
先强调一下,“娱乐白洞”绝非是一个贬义词,而是一个中性词,或者可以把其简单理解成是娱乐中心地带这一意思。
无论是今日头条,还是抖音,又或者是西瓜视频,其实都是努力为用户构建一个娱乐平台。而随着越来越多用户的聚合,这一娱乐平台也就有了“娱乐白洞”的效应了。
然而,今时非同往日,字节跳动想要以继续“娱乐白洞”最大化地吸引用户,获取用户的使用频率和使用时长,也未必就能够如其所愿。因为对于广大的普通用户来说,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带来的“降低成本、提升效率”才是最大的刚需——Save Time比Kill Time重要得多;Save Money比Spend Money重要得多,比如更为刚需的是省钱的电商购物等,而不是花钱的直播打赏。
另外,从当下颇为寒冷的大环境去看,提前为未来的“不确定性”做好“确定性”的准备,比如努力工作、加速学习提升自己、更加聪明地省钱等,才是“主流”,娱乐其实成为了不那么重要、更加是不紧急的事情了。所以,即使“娱乐白洞”就在那里,很多用户可能也没了那个精力和心情。毕竟,生存和生活,比娱乐要重要得多。
其实,相比于用户怎么看“娱乐白洞”,是想走近还是想逃离,更为重要的是今日头条自己怎么看待“娱乐白洞”,是要跳进还是要跳出?令人遗憾的是,字节跳动在为用户搭建“娱乐白洞”的同时,自己也一头跳进了“娱乐白洞”之中,从其积极推动抖音和火山小视频的合并也能看出一二。由此,至少在三大方面,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字节跳动继续快速地发展壮大,这也是前文说到的抖音火山合并的第三大利空。
其一,是少了创新性的产品。过度聚焦于娱乐领域,或许让字节跳动在产品的嗅觉和敏锐度方面都不如从前了。在今日头条、抖音、火山小视频、西瓜视频之后,字节跳动就鲜有令人眼前一亮的产品研发和业务布局了。从悟空问答不敌知乎降权;到多闪闪耀出世又快速的泯然众人;再到布局多时的汽车、电商、教育、游戏……字节跳动可谓产品和业务众多,但是“爆款”产品和业务却少之又少。
其二,是少了领先的商业模式。在商业模式尤其是商业变现模式上,如今字节跳动依靠的,也是互联网行业里最主流和传统的模式——广告。而在广告方面,整个市场目前依旧是“跌”字为主,来自CTR媒介智讯的数字显示,截至2019年前三季度,中国广告市场整体下滑8.0%。在这种情况下,字节跳动在营收方面自然也会面临重重困难。
而除了广告,其它诸如直播打赏、直播带货等,笔者认为,现在大家还处于“新鲜红利期”,等过了这一新鲜阶段,以直播带货为例,在信息呈现效率方面并不占优的直播,未必可以长久带货;而且大家一窝蜂的都去直播带货,某种意义上,就和大家都没做这件事情一样,不仅如此,还会让用户加速的进入疲劳期和麻木期。
其三,是少了前沿和创新的技术。互联网、移动互联网行业的本质,是由技术驱动的产品创新大赛。在技术方面,过于聚焦娱乐领域,过度关注短期的用户和流量,让字节跳动在技术方面的投入和突破并不抢眼。字节跳动在云计算、边缘计算、AI、IoT、5G等真正的技术大风口面前,大动作并不太多。而如果缺少了领先的技术支撑和产品创新,那么今日惹眼的用户和流量,往往在明日就会成为虚幻的空中楼阁,来得也快去得也快。
写在最后:
互联网用户永远比我们想象中的更加的无情,更加的喜新厌旧。对互联网行业各式各样的产品,用户一开始爱得多疯狂,往往后来抛弃起来就有多冷血。
时至今日,有谁还记得当年“大明湖畔”的开心网、人人网呢?有谁还钟情于当年离不开的四大门户网站呢?又有谁还在高频的使用当年“铁王座”上的QQ呢?即使是字节跳动系的王牌产品,现在是不是不少人对今日头条的打开次数,也有所降低了呢?
所以,对绝大部分互联网厂商而言,如果今天享受了用户“人性贪婪”的欣喜,明天很可能就得承受用户“人性叛变”的痛苦。这其实也是一种“人性红利”的守恒定律。
聚焦到字节跳动,现在最重要的或许不是让别的产品“品牌升级”为“抖音版”,而是要尽快寻找到另外一个“抖音”。必须强调的是,这个“抖音”,最好不要是“娱乐抖音”,而要是“爆款抖音”。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