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涉及部分剧透,请谨慎阅读。
在2019年的最后一天,现任教宗方济各出现在梵蒂冈庆祝跨年夜时,被一名信众紧紧拽住他的手不放而面露不悦,随后更是毫不客气的拍了这位信众的手,一时间经过社交网络的快速传播,“不耐烦的教宗”登上了世界各地的头条。就在第二天天主教节日“世界和平日”的演讲中,教宗随即为自己前一日的行为公开道歉,“爱让我们有耐心。很多时候我们甚至失去了耐心,我为昨天的坏榜样道歉。”
这或许仅仅是2019年最后一个充满戏剧化的场面,却在一定程度上让世人见识到了作为上帝在人间代表的教宗身上那充满了人性的一面。同时也是这位天主教历史上第266任教宗,在去年12月17日他的生日当天,宣布废除针对性侵罪行的“宗座保密法规”(pontifical secret),这意味着今后教会不能再以保密法规为借口掩盖神职人员的罪行。三天之后的12月20日,Netflix这部讲述2013年两位教宗如何实现权力交接的电影《教宗的承继》正式上线。
相较于《爱尔兰人》或《婚姻的故事》,这一Netflix的又一部颁奖季重点影片从各方面来看“卖相”都并不算亮眼,巴西导演费尔南多·梅里尔斯尽管已经是巴西当代导演中最知名的一位,但相对马丁·斯科塞斯这样的传奇人物来说还是缺少一些分量。
在演员卡司部分,安东尼·霍普金斯与乔纳森·普雷斯的搭档部分足以与德尼罗、帕西诺和乔·佩西三人一较高下,然而对于新生代观众来说,漫威“黑寡妇”与星战“开罗人”的号召力显然要明显高出一筹。更为关键的是,单从片名就能知道,《教宗的承继》这部电影必然与天主教文化有着密切联系,这一宗教如今在全世界依然拥有超过十亿的信众,但在常识缺乏与信仰崩塌的21世纪第二个十年的最后时刻,还有多少人愿意去看和听两位老戏骨聊宗教与信仰、神性与人性的确也需要打一个问号。
在一个月的时间内接连看过这三部作品后,我个人反而会觉得《教宗的承继》拥有颁奖季作品中最为难能可贵的轻快质感。或许这正是导演费尔南多·梅里尔斯所尽可能追求或呈现的,伪纪录片式的拍摄手法、两位教宗对话中不时出现的插科打诨,以及用一场世界杯决赛来作为电影收尾,就在所有人都以为电影是要探讨神性时,电影无时不刻却都是在展现关于这两位现实世界最高级别神职人员身上那人性的一面。
《教宗的承继》围绕着前任教宗本笃十六世在2013年的惊人之举——辞任教宗,以及第一位来自欧洲以外的主教被推选为新教宗方济各展开。
这个故事本身的确充满了戏剧性,尽管历史并非没有教宗请辞的先例,但上一次出现这种情况却还要追溯到超过600前年,另一方面,进入新千年后,天主教教会也因为回归保守与传统的举动引发了信徒的不满,并且不断出现的恋童丑闻更是让梵蒂冈腹背受敌,教宗本身自然更是成为了众矢之的。
2012年5月,教宗本笃十六世的私人侍从官保罗·加布里埃勒被警方逮捕,更是加剧了外界对于梵蒂冈权力斗争以及教廷腐败的批评。一年之后,本笃十六世便宣布因为深感自己精力渐衰,已经不再适合繁重的日常神职工作,无法再担负上天所嘱托的重任,选择主动退位。如果说对于本笃十六世八年任期的成败,支持者与反对者各执一词的话,主动退位的决定却得到了信徒乃至世俗社会的一致肯定。
对于非信徒或者不熟悉天主教历史的观众来说,在《教宗的承继》中,导演不断使用当年的新闻片段作为背景材料不断丰富着这一故事。电影的重心事实上并非扣人心弦的红衣主教闭门选举,而是将视角放在两代教宗的语言和精神的交流层面,光看电影的前半段很容易让人觉得本笃十六世是所谓的保守发动势力代言人,而出生阿根廷的主教贝尔格利奥则是典型的进步主义代表。
从如今的评价来看,这样的结论也很难说有失偏颇,毕竟本笃十六世的确以保守著称,影片中也间接表现出了本笃十六世回归保守和传统的举动,比如他对相对主义的批评态度,且不说他在避孕套、同性恋、女性神职人员等问题上坚守传统,凸现天主教会与快速变迁中的当今社会脱节。他还在上任以后,不仅努力推动天主教会回归传统教理,也从形式上,试图恢复此前已经不再使用的部分教皇服饰。
即便是身为教宗并且领导着历史悠久的天主教教廷,但这种与21世纪进步主义完全格格不入的保守与传统,还是让本笃十六世不断遭受外界的批评。
之后成为现任教宗的贝尔格利奥主教从广义的政治光谱上看就要显得进步许多,甚至多少有些激进的成分夹杂在其中。电影开头便展示了他身为一方主教仍然会走进底层信众中布道,关心贫穷的底层人民、批判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同时对于教会对娈童事件中的不作为和教宗的保守态度不断提出批评。
电影最开始2005年那场选举中,这位来自阿根廷的主教便已然成为了教廷中进步主义的代表人物,但那时他的影响力完全无法与常年身居教廷权力中心的本笃十六世相提并论。
在这样一部关于影响着全世界十数亿天主教信徒的权力更迭的电影中,导演着重展现着两任教宗人性的一面,在本笃十六世与贝尔格利奥主教的交谈中,提醒前者要随时走动的计步器不时响起成为了打断二人对话的杂音,而后者则是典型的阿根廷球迷,即便是身处教廷之中也忘不了要在晚饭后看一场球赛。
与此同时,导演并未完全放弃对于神性的想象,贝尔格利奥主教在阿根廷时就不断给教宗写信希望能够辞去主教一职,眼看着始终没有回信,他决定自行飞到梵蒂冈去当面请辞,然而就他买好机票之后意外收到了一封来自教廷的信件,教宗本人邀请他去相谈一番。
这类巧妙隐藏在电影中的伏笔成为了整部作品彰显神性存在的注脚,就如同贝尔格利奥主教年轻人原本已经决定在世俗社会中成家立业,然而就在他要去求婚途中路过教堂彻底改变了他的一生。
最终,一部关于权力交接的电影,最轻描淡写反而是身为教宗的权力。因为这并非世俗社会中那般充斥着阴谋与血腥的权力斗争,某种意义上来说,教宗作为普世天主教会领袖与梵蒂冈城国国家元首,其所代表的宗教、历史、文化意义要远超传统意味的政治权力本身。
这恰恰也是电影所关注的核心,两位教宗在某种意义上来说代表了拥有上千年历史的天主教教会应该以一种什么样的态度和思维存在于当下的现代社会中。
前文已经提到了本笃十六世作为教宗在任期内所展现出的保守一面,但即便完全不了解这个人仅仅只是看完了《教宗的承继》这部电影,我们真的还能说这位愿意倾听反对者意见并做出主动退位这一惊人之举的教宗是一位冥顽不灵的保守主义者吗?
经历了千年社会变迁与历史更迭的教会显然比任何政权或者意识形态更有资格坚守其传统的一面,并且教宗这一位置本身就是终身制也不存在任何罢免机制,本笃十六即使任由八面来风自岿然不动也完全没有问题。尽管完全无法认同贝尔格利奥主教关于关于修士禁欲、关于穷人、关于经济政策、关于移民制度各个方面的意见,本笃十六还是选择了倾听,他的内心或许依然是保守的,但他却做出了能够最有可能实现进步的行动。
电影也不断在文本层面进行着这种看似前后矛盾的对照与呼应,在前半段的针锋相对中中本笃十六世指责主教太过拥抱自由主义:“你妥协了(you have compromised)”,主教则回应称:“我改变了(I have changed)”。而在最后,面对本笃十六世终于说出了他自己准备辞任教宗的打算时,震惊的主教却又非常自然的使用了教宗的那一套说法:“你妥协了(you have compromised)”,本笃十六世却微笑着说:“不,我改变了(No. I have changed)”。近乎完全一样的对白,表达者的身份则完全进行了对调,这一刻双方都在倾听同时也都在进行着改变。
在所有人都在新教宗方济各的开明欢呼雀跃时,《教宗的承继》这部电影却以一种完全意想不到的角度呈现了当保守者拥有决心与勇气时所能带来的巨大改变,也正是如此,电影最后时刻,本笃十六世走进西斯廷大教堂受到信徒的簇拥才显得格外动人。
不少批评者将这部电影所表现出的粗粝质感归咎于其出身于Netflix,这显然是误解了导演费尔南多·梅里尔斯的良苦用心和Netflix的投入程度(电影中的西斯廷大教堂完全是一比一实景复刻),导演在最近的《好莱坞报道》导演圆桌中也提到,当看到这个剧本时,他便在想如何能够将这样一个两位老人对话的故事拍出戏剧性。
最后选定使用大量手持镜头的伪纪录片拍法无疑就是在为制造戏剧感而服务,同时安东尼·霍普金斯与乔纳森·普雷斯两位老戏骨静水流深式的表演,也在最大限度上增强两个角色的个人魅力,这种角色本身所展现的强大说服力远比刻意制造过于激烈的戏剧冲突要来的更有力量。
教宗方济各上任之后,也的确显示出教廷更多开放与多元的一面,2013年7月,教宗方济各访问巴西被问到关于同性恋问题,他回答道:“如果有人是同性恋,而能怀善心追寻天主,我有何资格论断?”而过去在教宗还担任主教时他还明确反对过同性恋婚姻的合法化,之后废除针对性侵罪行的“宗座保密法规”更是被视为一项重大改革。教宗方济各需要不断践行自己的信念,并保持天主教教义在现实社会中的传播,同时他担负着重建信任的重担,毕竟只有拆掉过去那些横亘着神圣教廷与普罗大众之间的高墙,才能重新搭建起沟通的桥梁。
推荐指数:非常推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