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怨繁华不解语,问花村寻解语花。1月18日,都江堰市青城山镇“问花村田园风情式木本观花生态产业园”举行盛大开园仪式。总投资12亿元,规划面积3300余亩的集农林、旅游、文化、康养、度假于一体的中国特色花卉主题休闲文化生态产业园区正式开门迎客。
▲摄影:阿雅
问花村是以花文化为主,凸显诗、酒、花、水、村五大主题,建设两千亩的园林花海,打造梅花、海棠、紫藤、紫薇、桃花、玉兰、杜鹃、樱花、玫瑰、牡丹、芍药、芙蓉主题公园。这个新春佳节,市民赏花、休闲、游园、拍照、打卡又添好去处,问花村千亩梅园暗香涌动,等待着爱美游客们的美丽邂逅。
▲摄影:阿雅
问花村盛大开园 大批游客寻芳来
青城山下问花村紧邻106省道和成青旅游快速通道,距离成都60公里,距都江堰市区19公里、距青城山景区仅3公里,交通十分便利。得知问花村正式开园的消息,一大早,前来抢先游园观花的游客和市民络绎不绝。
▲摄影:刘杰
1月18日11时36分,在“问花村田园风情式木本观花生态产业园”开园仪式上,问花村董事长杨仁祥及夫人登台敬告天地、焚香祈福后,开园嘉宾在大屏上按下手印,礼炮齐发,问花村正式开园。在“情人梅”巨石处歌声响起,天生兄妹组合现场为游客深情献唱了专门为问花村所创作的单曲《我在问花村等你》。
问花村的各类梅花的已经竞相开放,在这繁花似锦大花园里早已游人如织,游客们徜徉在这百花争艳的大花园里,格外的惬意。来自成都的游客张先生一家七八口人在这周边定好了酒席,准备在这花海里畅游一天,张先生感慨的说:“这里的川派盆景园林艺术非常打动我,还有如此大规模的梅花园在川内都是绝无仅有的,春节期间这里也是适合全家前来赏花游览的好地方。”
▲摄影:刘杰
品类最全西部规模最大 问花村“梅王”单株价格超过100万
据了解,占地600余亩的“梅花园一期”作为问花村首开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拥有真梅系、杏梅系、樱李梅系三大梅系,直枝梅类、垂枝梅类、龙游梅类等五大梅类,近200个品种的梅花,“梅花园”通过实施梅花“花海”、“水杉森林海岸”、 “情人梅婚庆主题景区”、“梅花岛”、“梅花坞”等景观打造,成为了目前中国西部地区规模最大、品类最全的梅花观赏园。
据问花村董事长杨仁祥介绍:“梅花园内的垂枝梅等名贵品种大部分是自己引进收藏多年,每株均价超过20万,最为名贵的就是眼前的两株情人梅,业界中称之为“梅王”,每株单价超过100万,堪称镇园之宝。在新春佳节即将来临之际,诚邀广大游客前来赏梅,希望所有的爱梅之人不虚此行。同时,也象征着“问花村情人梅”IP的加快形成,园区外还配套万亩林地,按“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发展梅花苗木盆景和果梅产业,催生话梅、乌梅、酸梅汁、酸梅粉、酸梅汤、梅子酒等“情人梅”系列文创产品,最终实现一产、二产、三产联动。”
问花村园区内还配套建设了川西风情特色民俗文化村,酒店、博物馆等业态,给游客呈现了一个如同世外桃源般的“诗酒花水村”。记者跟随游客游园赏花发现,问花村不仅有让人陶醉其中的诗意花海、山水园林,还有丰富多彩的田园生活和民俗文化体验,其中特色民宿、康体养生、特种花木培育、亲子娱乐、科普教育、创意文化等项目让来自天南海北游客参与其中,在繁花似锦中度过属于自己的那段美好时光。
▲摄影:刘杰
天府观花新地标 助力城乡融合发展和乡村振兴
乡村旅游已经成为城乡发展的新动力、新模式和新途径。秉承“生态优先、环境为王、匠心独造、百年传承”的理念,问花村经过近两年的潜心打造,如今正式园,意味着都江堰市乡村旅游再添新地标。
开园仪式上,都江堰青城山镇党委书记张锡恒表示:都江堰市委十四届十一次全会提出,要统筹抓好国家城乡融合发展实验区示范市、成都旅游消费中心和美丽宜居公园城市三大建设任务,“问花村”作为都江堰市乡村振兴产业重点项目之一,在项目规划建设过程中,以“公司+村组+农户”的模式,开辟出一条“土地资源优化整合,农村劳动力有效利用,生态建设与农村经济融合发展”的乡村经济可持续发展道路,极大地推动了乡村振兴和城乡融合发展,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
问花村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计划投资12亿元倾力打造问花村,工期5年,目前已完成投资3.8亿元,在优化产业结构的同时,增加了农民收入,培养了一批知识型、技能型工匠人才,打造出一个天府观花新地标。问花村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告诉记者:“问花村梅花园开园后,为社区提供100余个就业岗位,每年每户增收3万余元。预计2022年,将全面建成核心花海园区,届时将提供500-800余名就业岗位,使当地农民人均增收6000—10000元,带动当地产业融合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摄影:刘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