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暗杀最可怕的纳粹头子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暗杀最可怕的纳粹头子

这是一部向英雄致敬的小说。

所评图书:

书名:《HHhH:希姆莱的大脑是海德里希》

作者:(法)劳伦·比奈,译者:刘成富、张靖天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5年6月

今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七十周年。纳粹德国在最后几年的瓦解溃败,由多种因素促成的。这其中,被称为“杀人魔王”、“第三帝国的黑王子”、纳粹德国针对犹太人的种族灭绝方案提出者和重要执行者莱因哈德·海德里希,在1942年5月27日的遇刺(6月4日死亡),对于加速纳粹溃败,具有重大意义。

有别于戈林、希姆莱等纳粹德国其他军政高层,海德里希工作勤奋,有很好的战略眼光,执行能力和组织能力都超乎常人。他的文艺和体育天赋突出,在射击、五项全能、帆船、飞行、骑术、击剑等十多个体育项目中取得了现役运动员级的成绩。海德里希是纳粹盖世太保的设计者,协助希姆莱完成了纳粹德国作为警察国家、军营国家的建立。正因为他的工作如此高效,在二战爆发后的1940年,海德里希甚至被推选为国际刑警组织主席。

对于二战期间德国的占领国、交战国,法西斯暴行的受害者来说,海德里希可谓最可怕的敌人。他是若干个杀人计划的提出者,还很善于掩饰罪行,是第一流的战略宣传家,包装出迷惑了国际红十字会等组织的犹太人生活模范区,成功掩盖了利用集中营屠杀清洗犹太人及其他被占领国家“不安分居民”的罪行。他一手策划了对苏联元帅图哈切夫斯基的政治谋杀,制造了图氏通德的虚假证据并兜售给苏联,斯大林下令处死图氏并掀起苏军中高层大清洗,这使得在后来的卫国战争初期,苏军因为缺乏得力将帅指挥,而付出了沉重损失,几近一溃千里。

1941年9月,海德里希被任命为波西米亚及摩拉维亚代理总督,成为二战正式爆发前被吞并的捷克斯洛伐克的最高统治者,并继续担任盖世太保情报领导人。选择海德里希出任此职,很重要的原因在于,捷克斯洛伐克拥有很好的军事工业生产基础,国民教育水平相对较高,但被纳粹德国吞并后,这个国家的抵抗运动持续激烈,影响到军工生产。海德里希被称为希姆莱的“大脑”,甚至不妨说,他也是希特勒的“大脑”的一部分。他到任后,一方面推行高压政策,严厉打击捷克斯洛伐克民间的抵抗行动,另一方面摆出友好姿态,迷惑捷国内民众。同时使出这两手,海德里希的目的在于让捷克斯洛伐克这个国家的居民实现日耳曼化,被整合到纳粹的军备资源体系之中——这一同化整合模式如果成功,再被推行到纳粹德国占领的其他国家,同盟国要想击败纳粹,很可能就无法实现。

戏剧性的一幕出现在1942年5月27日这一天,海德里希遭遇捷克斯洛伐克流亡政府派遣的伞兵行刺,身受重伤,几日后死亡。这让希特勒和希姆莱都失去了最好的助手,盖世太保情报效能大大降低,更关键的是,纳粹德国对占领国的掌控经营开始走下坡路,战略宣传开始落后于同盟国。因为海德里希的死,希特勒下令对掩护了刺客的利迪策村给予清晰,该村所有成年男子被集体枪杀,妇女和儿童则被送往集中营处死,整个村子被夷为平地——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如果海德里希还在世,肯定不会同意这样的报复方式,因为将向全世界暴露纳粹的残暴,并使得整个捷克斯洛伐克的居民对纳粹离心。

呈现在我们面前的这本《HHhH:希姆莱的大脑是海德里希》一书,出自法国小说家劳伦·比索。这本书曾获得2010年龚古尔首部小说奖。劳伦·比索在这本书中设置了两条线,一条线为记述作者写作时的实际经历和心路历程,另一条线则以小说的方式,最大限度地贴近1942年的暗杀现场,翔实还原揭露海德里希的罪恶面目,并刻画了暗杀者的个人形象,描写了普通捷克斯洛伐克民众在占领时期的悲惨遭遇。

全书开篇开始介绍海德里希这样一个最可怕的纳粹高官的成长历程。海德里希的才干,在1930年代就已经得到充分显露。希特勒上台后,疯狂备战和对外挑衅的举动受到了德国传统贵族以及军队世家的抵制,海德里希受命构陷希特勒的眼中钉并得手,也使他进一步获得了信任。

从苏台德区危机,到纳粹德国吞并捷克斯洛伐克,英法两国扮演了很不光彩的帮凶角色。海德里希陪同希特勒进入布拉格,宣布捷克斯洛伐克并入德国。但整整两年多时间中,捷克斯洛伐克却没能很好的整合进入德国战争机器,海德里希就此登场。

今天的捷克和斯洛伐克,已经是两个国家。两个暗杀者分别是捷克人和斯洛伐克人。他们被空投到布拉格,在危机四伏的情况下潜伏了整整几个月,没有被盖世太保捕获,安然藏于布拉格的居民家中。这很大程度上说明海德里希推行的暴政不得人心,但这跟其部署的同化政策刚刚实施有关,如果同化持续下去,海德里希的险恶目的,即让捷克人和斯洛伐克人都心甘情愿为第三帝国的侵略目标而献身,实现的可行性将变得越来越大。海德里希在布拉格出行,从来就是以没有装甲的敞篷汽车代步,没有军事护卫人员,因为他坚信他的同化,将使得捷克人和斯洛伐克人都乖乖成为元首以及他本人的“子民”。某种意义上,只有清除海德里希,才能阻遏纳粹德国集聚到更多的战争资源,暗杀势在必行。

《HHhH:希姆莱的大脑是海德里希》一书后半部浓墨重彩的设置了多幕场景,从暗杀者的潜伏,到狙击行刺海德里希,再到海德里希遇刺后的最后几日,最后到暗杀者在盖世太保的围捕下饮弹自尽。叙述节奏骤然放慢,书作者依据史料并发挥想象,刻画出具有悲壮色彩的刺杀及突围的一幕又一幕。这是一部向英雄致敬的小说,最普通的两个捷克斯洛伐克伞兵以自己的生命为代价重重的扭转了时局,重挫了纳粹德国的嚣张气焰,迫使狡诈的法西斯公然暴露出其残暴。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暗杀最可怕的纳粹头子

这是一部向英雄致敬的小说。

所评图书:

书名:《HHhH:希姆莱的大脑是海德里希》

作者:(法)劳伦·比奈,译者:刘成富、张靖天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5年6月

今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七十周年。纳粹德国在最后几年的瓦解溃败,由多种因素促成的。这其中,被称为“杀人魔王”、“第三帝国的黑王子”、纳粹德国针对犹太人的种族灭绝方案提出者和重要执行者莱因哈德·海德里希,在1942年5月27日的遇刺(6月4日死亡),对于加速纳粹溃败,具有重大意义。

有别于戈林、希姆莱等纳粹德国其他军政高层,海德里希工作勤奋,有很好的战略眼光,执行能力和组织能力都超乎常人。他的文艺和体育天赋突出,在射击、五项全能、帆船、飞行、骑术、击剑等十多个体育项目中取得了现役运动员级的成绩。海德里希是纳粹盖世太保的设计者,协助希姆莱完成了纳粹德国作为警察国家、军营国家的建立。正因为他的工作如此高效,在二战爆发后的1940年,海德里希甚至被推选为国际刑警组织主席。

对于二战期间德国的占领国、交战国,法西斯暴行的受害者来说,海德里希可谓最可怕的敌人。他是若干个杀人计划的提出者,还很善于掩饰罪行,是第一流的战略宣传家,包装出迷惑了国际红十字会等组织的犹太人生活模范区,成功掩盖了利用集中营屠杀清洗犹太人及其他被占领国家“不安分居民”的罪行。他一手策划了对苏联元帅图哈切夫斯基的政治谋杀,制造了图氏通德的虚假证据并兜售给苏联,斯大林下令处死图氏并掀起苏军中高层大清洗,这使得在后来的卫国战争初期,苏军因为缺乏得力将帅指挥,而付出了沉重损失,几近一溃千里。

1941年9月,海德里希被任命为波西米亚及摩拉维亚代理总督,成为二战正式爆发前被吞并的捷克斯洛伐克的最高统治者,并继续担任盖世太保情报领导人。选择海德里希出任此职,很重要的原因在于,捷克斯洛伐克拥有很好的军事工业生产基础,国民教育水平相对较高,但被纳粹德国吞并后,这个国家的抵抗运动持续激烈,影响到军工生产。海德里希被称为希姆莱的“大脑”,甚至不妨说,他也是希特勒的“大脑”的一部分。他到任后,一方面推行高压政策,严厉打击捷克斯洛伐克民间的抵抗行动,另一方面摆出友好姿态,迷惑捷国内民众。同时使出这两手,海德里希的目的在于让捷克斯洛伐克这个国家的居民实现日耳曼化,被整合到纳粹的军备资源体系之中——这一同化整合模式如果成功,再被推行到纳粹德国占领的其他国家,同盟国要想击败纳粹,很可能就无法实现。

戏剧性的一幕出现在1942年5月27日这一天,海德里希遭遇捷克斯洛伐克流亡政府派遣的伞兵行刺,身受重伤,几日后死亡。这让希特勒和希姆莱都失去了最好的助手,盖世太保情报效能大大降低,更关键的是,纳粹德国对占领国的掌控经营开始走下坡路,战略宣传开始落后于同盟国。因为海德里希的死,希特勒下令对掩护了刺客的利迪策村给予清晰,该村所有成年男子被集体枪杀,妇女和儿童则被送往集中营处死,整个村子被夷为平地——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如果海德里希还在世,肯定不会同意这样的报复方式,因为将向全世界暴露纳粹的残暴,并使得整个捷克斯洛伐克的居民对纳粹离心。

呈现在我们面前的这本《HHhH:希姆莱的大脑是海德里希》一书,出自法国小说家劳伦·比索。这本书曾获得2010年龚古尔首部小说奖。劳伦·比索在这本书中设置了两条线,一条线为记述作者写作时的实际经历和心路历程,另一条线则以小说的方式,最大限度地贴近1942年的暗杀现场,翔实还原揭露海德里希的罪恶面目,并刻画了暗杀者的个人形象,描写了普通捷克斯洛伐克民众在占领时期的悲惨遭遇。

全书开篇开始介绍海德里希这样一个最可怕的纳粹高官的成长历程。海德里希的才干,在1930年代就已经得到充分显露。希特勒上台后,疯狂备战和对外挑衅的举动受到了德国传统贵族以及军队世家的抵制,海德里希受命构陷希特勒的眼中钉并得手,也使他进一步获得了信任。

从苏台德区危机,到纳粹德国吞并捷克斯洛伐克,英法两国扮演了很不光彩的帮凶角色。海德里希陪同希特勒进入布拉格,宣布捷克斯洛伐克并入德国。但整整两年多时间中,捷克斯洛伐克却没能很好的整合进入德国战争机器,海德里希就此登场。

今天的捷克和斯洛伐克,已经是两个国家。两个暗杀者分别是捷克人和斯洛伐克人。他们被空投到布拉格,在危机四伏的情况下潜伏了整整几个月,没有被盖世太保捕获,安然藏于布拉格的居民家中。这很大程度上说明海德里希推行的暴政不得人心,但这跟其部署的同化政策刚刚实施有关,如果同化持续下去,海德里希的险恶目的,即让捷克人和斯洛伐克人都心甘情愿为第三帝国的侵略目标而献身,实现的可行性将变得越来越大。海德里希在布拉格出行,从来就是以没有装甲的敞篷汽车代步,没有军事护卫人员,因为他坚信他的同化,将使得捷克人和斯洛伐克人都乖乖成为元首以及他本人的“子民”。某种意义上,只有清除海德里希,才能阻遏纳粹德国集聚到更多的战争资源,暗杀势在必行。

《HHhH:希姆莱的大脑是海德里希》一书后半部浓墨重彩的设置了多幕场景,从暗杀者的潜伏,到狙击行刺海德里希,再到海德里希遇刺后的最后几日,最后到暗杀者在盖世太保的围捕下饮弹自尽。叙述节奏骤然放慢,书作者依据史料并发挥想象,刻画出具有悲壮色彩的刺杀及突围的一幕又一幕。这是一部向英雄致敬的小说,最普通的两个捷克斯洛伐克伞兵以自己的生命为代价重重的扭转了时局,重挫了纳粹德国的嚣张气焰,迫使狡诈的法西斯公然暴露出其残暴。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