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
编辑 | 许悦
一项并不那么“靠谱”的初步研究成果,忽然带火了大众耳熟能详的感冒药—— 双黄连口服液。
随后各大媒体与医学专业平台纷纷发文对所谓的“双黄连口服液抑制新型冠状病毒”的说法进行进一步澄清。早在1月30日,《中国科学院专报信息》便透露,“双黄连口服液在细胞水平的抗病毒活性测试”由中科院武汉病毒研究所开展,测试历时半天——从1月29日晚到30日凌晨。
但是,消息一出,不仅各大平台双黄连口服液在短短几分钟内被抢购一空,其他含双黄连成分产品也被哄抢。
毫无疑问,在这场年度最强“带货秀”中,最直接的受益者便是各双黄连生产厂家。
界面新闻查询国家药监局数据库获悉,目前国内共有13条双黄连口服液药品生产批文分属11家药企,涉及哈药股份、珍宝岛、太龙药业、天士力、福森药业等上市药企。
而如只是检索双黄连,可发现目前国内有相关批文共85条,包括双黄连注射液、双黄连栓、双黄连片、双黄连胶囊、双黄连糖浆、双黄连滴丸、双黄连泡腾片等多种剂型。
2017年度中成药感冒用药销售收入前十名中,双黄连颗粒、注射用双黄连与双黄连口服液分别位列5、7、10位。
生产厂家则更多,神威药业、振东制药、众生药业、葵花药业、康缘药业、上海医药、科伦药业等知名上市公司位列其中。
这些厂家中,大多都主打传统中成药生产销售,随着这几年国内对中成药管理的日趋严格,它们无论是业绩还是产品线都开始掉队,渐渐淡出一线。
但是,今年春节,这些双黄连口服液生产厂家基本上也没闲着。
疫情开始进入大众视野的1月23日,《哈尔滨日报》便报道,从大年初二开始,哈药集团旗下的中药二厂、哈药生物和三精制药将相继开工,加班加点生产三精双黄连口服液、清热解毒口服液、注射用胸腺法新等药品。
并非这些厂商未卜先知,而是因为双黄连口服液被北京市中医药管理局正式纳入新型冠状病毒防治方案。另据三精制药官微消息,三精制药早在大年三十即定下了“抢产双黄连口服液”的计划。
哈药曾是国内医药工业的名列前茅的企业,曾在过去的几十年里,靠着大量的广告轰炸,令旗下“新盖中盖”、“三精”等成为大众耳熟能详的品牌,也借此收获了巨额销售回报。但近几年来哈药业绩开始走低。
哈药股份在1月22日发布了2019年度业绩预减公告,公司业绩预计减少2.7,亿元到3.1亿元,同比减少78%到90%,扣非后预计2019年哈药股份将出现亏损。
此前生产备货双黄连的也不止是哈药,据中国证券报报道,太龙药业相关负责人表示:“刚刚获悉双黄连可抑制新型冠状病毒的消息。受疫情影响,市场需求量增大,公司在大年初三就已结束放假恢复生产。”
而港股上市公司福森药业的故事就比较传奇了,其现任实际控制人曹长城靠“淘金”发家。1982年3月,曹长城等5人靠着5把钢钎、5把铁锤和一台旧变压器进山找金矿,1984年底,曹长城炼出79两黄金。
此后十余年里,曹长城做着黄金生意,直到2000年福森药业的前身淅川制药集团资不抵债、濒临破产,淅川县委、县政府从全县企业界中选拔曹长城调任该公司董事长。
2019年上半年,福森药业的双黄连口服液(10毫升及20毫升)的收益约为9989万元,占到了公司营业收入的50.9%。
事实上,早在1月中旬疫情扩大之初,国内多个生产感冒药、抗病毒药物上市药企就已迫不及待的宣布,自家某某品种可治疗某某疾病,目前正加班加点生产,保证市场供应。
此举可谓是一箭双雕,既营造出一种供不应求的紧迫感,不花一分钱市场营销费便成功带货,又能体现自己的“社会责任感”。
疫情引发全民的忧虑和焦心,普通民众渴望找到“救命稻草”的心理是合情合理的。但任何打擦边球,利用民众这种心理的行为值得警惕。
而且,需要指出的是,不仅目前尚未有任何药物有确切证据证明其具有抗新型冠状病毒的作用,而各上市药企此举是否符合《药品管理法》与《广告法》也值得商榷。
但这些免费广告的作用显然是明显的,早在1月中旬,各相关概念医药股便多次大涨。
事实上,每值一些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出现时,都会有各种力量利用公众的恐慌与缺乏专业判断能力的特点,趁机打“擦边球”带货,其中最著名的当属2003年“非典”时期的疯抢板蓝根。而这次只不过是换了个品种,靠着一份半个晚上在实验室研究出来的结果,故伎重演。
评论